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76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岳麓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岳麓必修2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练习题集锦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汉代四大经济区域

A、山东、山西B、河南、河北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

3、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

A、多样性和不平衡性B、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C、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D、南方农业为主和北方畜牧业为主的格局

4、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区,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巴蜀等地。

这一经济区属于

A、山东B、山西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

5、 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A、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6、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原因是

①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②统治残酷阻碍经济发展③人口稠密资源贫乏④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区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D、统治政策的差异

8、图中尚未开发的经济区域是〈D〉

A山东B山西C龙门碣石以北D江南

9、下列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       ( D )

1山东、山西两区是传统的农业区

2龙门碣石以北属于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3江南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属于落后的经济区域

4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还相对缓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按照司马迁划分,巴蜀属于    

A山东经济区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1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C、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

12、黄河流域早期居于我国经济重心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而炎热B.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

C.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D.森林茂密,沼泽密布

13、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主要原因包括

(1)自然条件

(2)人口密度(3)开发早晚(4)生产技术

A、

(1)

(2)(3)

B、

(2)(3)(4)

C、

(1)(3)(4)

D、

(1)

(2)(3)(4)

14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

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15、四大经济区中,在汉唐时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①山东地区②山西地区③江南地区(4)龙门碣石

A①②B②③C③(4)D①(4)

二、人口迁移

1、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B、战乱频繁C、逃避兵役徭役D、逃避债务

2、“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

3、纵观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造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B、社会环境C、封建统治D、民族关系

4、唐宋时期,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阶级矛盾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③民族矛盾④人地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

6、我国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造成人口流动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战争频繁

C南方统治相对宽松D民族融合要求

7、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中原地区自然灾害严重B、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C、中原地区人口增长太快D、中原地区逐渐丧失经济重心地位

8.中原人口大量外迁经历了三次高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永嘉之乱B安史之乱C靖康之乱D七国之乱

9、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三、经济重心南移

1、(04广东)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2、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

”(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3、促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②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④北方战乱频仍⑤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⑥南方相对安定

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

4、下列哪些城市的兴起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

A、东晋、南朝建康人口上百万

B、长安、洛阳是唐前期最发达的城市

C、南宋“苏湖熟,天下足”

D、北宋定汴京为国都

5、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是在

A、东晋B、中唐C、北宋D、南宋

6、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相对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

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

7、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南方

北方

南直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贵州

江西

湖广

广东

云南

北直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0

22

12

5

0

17

13

5

11

2

114

48

该表所能反映的是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大大超过北方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

C、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

8.“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说的是   

A.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B.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C.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

D.南宋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主要原因   ( A )

A中原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C统治阶级重视D自然环境优越

10、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D)

A、社会环境稳定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D、生产力大为改观

11、古代江南经济长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原因不包括(C)

A、地势复杂B、气候炎热潮湿

C、人口稠密D、生产技术落后

1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D)

A、孙吴B、东晋南朝C、中唐以后D、南宋

13.“天下之盛,扬为首”,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这表明( A)

A.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扬州地理位置优越

C.扬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14、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州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在(B)

A东晋B唐朝C南宋D明朝

15、魏晋以来,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B)

A、受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吸引

B、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南方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的吸引

D、北方气候寒冷,造成生存环境艰难

1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③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四、非选择题

1、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边疆地区也存在着游牧经济。

阅读以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将全国划分为山西、山东、龙门碣石以北、

江南四大经济区。

见右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是哪里?

简述这一地位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前后秦皇、汉武时期汉族王朝统一不久,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为了保持和巩固已有农耕区的统治范围,向四周开疆拓土,……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材料三

 

 

请回答:

(2)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分析地图中标识的农业区域向北方扩展的原因和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中标识的农业区域向南方扩展的影响

答案

(1)山西和山东经济区。

原因:

是政治重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

(2)原因:

汉武时期向四周开疆拓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相互交往中,受中原先进农业文明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

临近黄河,自然条件较好。

影响:

促进了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但容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影响:

江南得到初步的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表

年代人口

状况区域

西汉(2年)

唐(752年)

南宋(1210年)

明(1491年)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总人口

人口

密度

黄河中下游

地区

38256

42.8

28898

32.3

47541

53.2

21217

30.4

江淮地区

7871

15.2

12137

23.4

23650

45.6

39275

75.7

请回答:

(1)西汉时,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

为什么?

(2)从汉代至唐朝,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3)明代时,我国人口分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

(1)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因而人口较多。

(2)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呈下降趋势,江淮地区人口呈上升趋势。

原因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使得南方经济在中唐以后逐渐超过北方,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得到较快增长。

(3)明代时,我国南方人口无论是总数还是密度都已经超过北方。

原因是自南宋起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加上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使得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

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

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三:

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时间

历时

最高洪水水位上升

平均每年上升量

新石器时代至汉

2300年

0.2m

0.0087cm

汉至宋元

1400年

2.3m

0.164cm

宋元至今

800年

11.10m

1.39cm

材料四:

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初步统计 

朝代

年数

水灾次数

平均几年一次

唐代

289

16

18

宋朝(金)

317

63

5

元朝

91

16

5.6

明朝

276

66

4.1

清明

268

62

4.2

材料二、三、四均摘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长江流域开发的情况(要求表述成文)。

要求:

评述内容应包括开发的过程及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提示:

开发的过程:

汉朝以后开发进程加快,至六朝时期得到初步开发;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至两宋时期完全转移到了南方。

原因:

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

问题及原因:

开发进程加快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水灾逐年增加。

落后的耕作方式造成的。

认识:

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

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

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汉朝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

那里的纺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

……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

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中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西汉(公元2年)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2.353.2

 江淮地区15.223.445.6

 西南地区3.97.19.2

                ------摘自《简明宋史》

材料三: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

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

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

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

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摘自《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答:

变化:

唐朝中期以前,中国丝绸的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代植桑、丝织技术开始向南向北发展。

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

北宋时,丝绸业的中心已经在四川和东南沿海地区。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

答:

原因:

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帝国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

唐末五代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

5、《史记·货殖列传》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元史·食货志》载:

“元都于燕,去江南甚远,有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合于江南。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通过两种历史现象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试说明这种历史现象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答:

①前者反映西汉前期江南地区的贫穷落后。

还在采用原始耕作方法。

后者反映元朝时,人口众多的大都却要依赖相距甚远的江南供给粮食和用品。

两者相比说明了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②变迁过程:

A.三国时期,江南经济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B.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区域扩大了。

C.隋唐时期,南北经济都在继续发展。

D.北宋时期,淮北的粟、麦、黍、豆传入江南和两广种植。

E.南宋时,南方成为全国主要稻米产区,棉花种植进一步推广,海外贸易空前繁盛。

③变迁原因:

A.黄河流域长期的众多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

B.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C.南方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较重视发展生产。

D.政治中心逐渐南移和海路交通的发展。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人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请回答:

(1)从汉代以前到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

汉代以前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2)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环境安定,政治重心南移,北民大量南迁,自然条件较好等。

(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几次重要的人口南迁的移民潮?

答:

我国历史上出现三次人口南迁的移民潮:

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4)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几次重要的人口南迁的移民潮(3分)

答:

我国历史上出现三次人口南迁的移民潮: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

(3分)

(5)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是怎样的?

(3分)

答: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开发成就显著;中唐以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两宋之际,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3分)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008,青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教学质量检测)“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

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是

A.山西、江南B.山东、江南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D.山东、山西

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根本上是因为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

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2007,东莞第一学期调研)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

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

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2007,广东揭阳综合测试二)我国古代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多次的人口流动,其主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

(2007,淄博摸底考试)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

这在中国如此,在外国也如此。

移民导致的历史变化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

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

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塞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

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了迁入地生产的发展。

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段基本吻哈。

(1)将材料中揭示的因果关系在下列图中标示出来。

(3分)

→→→

(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研究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需要从哪些方面搜集资料?

(3分)

(1)气候出现寒冷→北方民族南下→中原人口南移(3分)

(2)古气候、民族分布、移民、南方经济等(每点得1分,但不超过3分)

(2007,湛江模拟测试二)阅读下列材料:

古越族是岭南土著居民。

他们创造了岭南的古代文明。

南越文化作为土著文化主体,代表了岭南文化在上古发展的成就和水平。

但比起中原汉文化,它毕竟是落后的。

……秦汉进军岭南,也是有组织的移民。

这不仅增加了开发岭南所需要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而且大大地改善了岭南文化环境。

他们与土着越人和睦相处,从事艰苦劳动,成为开发岭南的先驱,同时也为发展岭南农业耕作和手工业技术,以及兴教办学等提供各种人才。

在他们浸染、熏陶之下,华夏文化开始在岭南生根,也标志着中原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结合,奠定了岭南文化发展基石。

此后历经东晋初、唐末、元初,清初前后多次大移民,不但广东人口民族成份发生巨变,汉人成为当地居民主体,而且广东文化结构也非昔日可比。

土著文化不是被汉文化融合、改造,就是作为底层文化积淀下来,与中原文化差距也缩短了。

大抵在明清之交,以中原文化为脊梁,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广东文化构架已经形成。

汉族南迁与土著居民的汉化和居地收缩都是同步进行的。

这些土著居民后来演变为黎、壮、瑶,畲、苗等少数民族,他们退居山区,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多彩多姿的岭南文化—个组成部分。

此外,历史上移居广东的还有海内外回民和北方满人。

他们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样为岭南文化增添异彩。

南迁广东的汉人,由于他们的源地,入居时间早晚和分布地区环境的不同,大约在唐宋时期,渐渐分化,发展为广府、福佬和客家三个民系。

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以外,在语言、风俗、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这都成为广东文化区划的基础。

——摘自司徒尚纪著《广东文化地理》

请回答:

从材料可以看出推动岭南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依据材料概述岭南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指出岭南文化的特点。

(13分)

(1)决定因素:

汉族(或华夏文化、中原文化、中原移民)的到来(2分,答“民族融合”只给1分)

(2)发展轨迹:

上古时期古越族创造了以南越文化为主体的土著文化;秦汉有组织的移民南迁改善了岭南文化环境,促进了中原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结合,奠定了岭南文化发展基石;东晋至明清之交,以中原文化为脊梁,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广东文化构架已经形成。

(每点2分,三个重要阶段概述得清晰、简洁的加1分,共计7分)

(3)特点:

多元性、多样性、地域(地方)性、包容性、民族性等(答中其中4点给4分)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读透材料,有效提取关键信息,切忌胡乱罗列无效信息或者随意摘录材料原文。

回答原因时要从民族迁移方面找答案,回答轨迹和特点时思路要全面清晰,对岭南文化发展历史整体把握分析。

(2007,东莞第一学期调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传统农业方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营、精耕细作的农业,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前苏联学者波梁斯基在《外国经济史(封建主义进代)》一书中折算中国主要时代第一劳动力产出粮食如下(与英国比):

11-13世纪

英国

239斤

100%

公元前5-3世纪

中国战国

397斤

166%

公元前2-世纪-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