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9748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由住宅区、祭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构成,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

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④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

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

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

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以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

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

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

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C.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和保护利用传统街区时所出现的问题入手,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B.文章第一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C.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D.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这样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C.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要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D.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式尊严             冯华

  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

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

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

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

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

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试卷,匆匆跑上讲台。

“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

”她大声宣布,“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

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

教室一片大乱,在S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

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

“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

”我说,“反正我不换。

”他也不换了。

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

“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

”她说,“请将座位换开。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

“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

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

这总可以了吧?

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考试开始。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

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我视若无睹。

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S小姐。

“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

”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说,“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英语学习,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

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所教的一门功课作为专业课之一。

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

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

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

我买了电脑,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

去办休学手续时,最令我踌躇的就是S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仍有逃离的羞愧。

在办公室看到S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诚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

“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

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

她显得非常惊喜,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大加赞赏,直到我脸红为止。

“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她说,“我都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

最后这句话害得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警示牌,说明很多中国旅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我”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S小姐相遇,她对“我”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C.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我”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

D.文章结尾说“我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泪里既有“我”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S小姐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感动。

5.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6分)

                                      

6. 小说为什么以“中国式尊严”为题?

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6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8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7、对下列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资:

凭借

B、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脱然:

轻快的样子

C、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矫:

造作。

D、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人事:

种地的事情。

8、下列各句与“遂见用于小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将有事于西畴B、复驾言兮焉求?

C、既自以心为形役D、载欣载奔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

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

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

躬捕寇盗,所击辄平。

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

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

大亮谓曰:

“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

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大亮密表曰:

“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

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太宗下之书曰: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

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

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

太宗尝劳之曰:

“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

”其见任如此。

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

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大亮言于太宗曰:

“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

”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

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

卒,时五十九。

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

谥曰懿,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B.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C.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D.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指太宗尚未登基,在藩镇为封王。

B.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借服饰指代士大夫、缙绅。

C.宿直,官员夜间值守官舍,主要任务是防护守卫、应对变故等,相当于“值夜班”。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

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

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大亮为官一任,治理有方。

担当土门县令一职时,面对饥荒、盗贼侵寇的局面,

他卖马分钱,鼓励百姓垦荒种田,获得丰收;他抓捕寇盗,确保一方平安。

李大亮面对险境,有勇有谋。

面对胡人进犯、敌众我寡的局面,他独闯敌营,面

见敌帅,晓谕祸福,说服群胡,使得前后有千余人归降,县境因此清静和平。

李大亮身处要职,忠诚谨厚。

作为朝廷重臣,他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

务。

他身居三职,宿卫两宫,均获得太子和太宗的信任。

李大亮知恩重义,一心图报。

他感激因张弼的救命与赏识之恩,作高官后仍不忘

报恩,寻找张弼而不得,后来两人偶遇,他要把家产赠给张弼,张弼拒绝接受。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大亮密表曰:

“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

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

”(5分)

                                      

②.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5分)

                                      

(三)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21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4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

②篠:

xiǎo,小竹,细竹。

③:

裛:

yì,通“浥”,沾湿。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

操守。

“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

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

细雨飘飞,使荷花出落得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 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 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14.“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一联历来为人称妙,请析其妙处。

(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②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③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①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②忘机:

忘掉巧诈之心。

③傲杀:

轻视。

15、开头两句写景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2分,共6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

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

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

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顶礼膜拜

B. 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

C. 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

D.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21. 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

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

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四、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8年的这个夏天,一位即将进入北大的学子所写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文章中写道:

“尽管贫穷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

”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很励志,很正能量,让人看到了直面人生苦难的态度,看到了一个看似软弱的人为挣脱苦难的不懈奋斗与努力,显示出了人的尊严。

但也有很多人对此难以理解,甚至口诛笔伐,毕竟像贫穷、疾

病等人生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毁灭了多少沸腾的灵魂,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感谢苦难不过是麻痹人们的“鸡汤”。

人的一生难免遭受苦难,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感谢我们所遭受的人生苦难?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A项,“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正确,由原文来看,传统街区可以招揽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C项,“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不正确,街区形成了某种历史文化,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项,“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不正确,由原文第二段可知,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故本题答案为B项。

2.【答案】D【解析】D项,“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不正确,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不是反对改造传统街区,而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

故此题答案为D项。

3.【答案】C【解析】C项,“顺其自然”不正确,文章明确提出,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故此题答案为C项。

4.A(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分析失当)

5(6分).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主见有魄力的中国留学生:

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我的主见和魄力。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自尊心强的中国留学生:

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刻苦勤奋的中国留学生:

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

(分析对1点得2分)

6.(6分)标题:

①作者以“中国式尊严”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②“中国式尊严”是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每点2分)

启发:

①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②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

(答出一点即可,2分)

D,做官。

8、C,被动句。

A、状语后置句;B、宾语前置句;D、固定句式。

9.C.“古人”是后一句的主语,在其前停顿,排除D.“重”是修饰“一言”的,中间不可停顿,排除B.“深足贵矣”中“深”修饰“贵”的,故选C。

10.D.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11.C.“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错,剑南道巡省大使为过去的官职。

12.①译为:

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

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

“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

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

”(“讽”,暗示;“是”,这;“乖”,违背;各1分;大意2分)

②译为:

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也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

(“贤”,赞赏;“背恩”,背弃恩德;“多”,称赞;“自伐”,夸耀自己,句意1分)

【参考译文】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

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

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

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