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0201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婚姻家庭法串讲.docx

婚姻家庭法串讲

婚姻家庭法串讲

 

 

————————————————————————————————作者:

————————————————————————————————日期:

 

婚姻家庭法(串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亲等计算上,我国的代次实体计算法、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寺院法亲等计算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将祖父母与孙子女称为直系血亲二亲等的是(BC)。

A.我国的代次实体计算法B.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C.寺院法亲等计算法D.其他的亲等计算法

2.中国古代亲属分为以下几种(BCD)。

A.姻亲B.外亲C.宗亲D.妻亲

3.在我国,解除亲属身份关系的行为包括(AD)。

A.离婚B.婚姻被撤销

C.婚姻被宣告无效D.解除法律拟制的亲属关系

4.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申请结婚登记需要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AB)。

A.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B.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没有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C.基层组织的证明D.婚前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5.甲男的母亲是乙女的姨母,甲男和乙女属于(CD)。

A.直系血亲B.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D.四代以内旁系血亲

6.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申请结婚登记需要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AB)。

A.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B.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没有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C.基层组织的证明D.婚前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7.亲属关系的发生原因包括(ABC)。

A.出生B.结婚C.亲属拟制行为的成立D.扶养关系的存在

8.甲男的母亲是甲女的姨母,甲男和乙女均已达到法定婚龄,且均无禁止结婚的疾病,二人要求结婚,依照我国现行法律(B)。

A.可以结婚B.不得结婚

C.女方实施绝育手术后可以结婚D.女方超过50岁可以结婚

9.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如果甲男在国外(D)。

A.可以出具自愿与对方结婚的书面材料由女方单独办理结婚登记

B.可以委托他人代办结婚登记

C.可以由所在单位出面代为办理结婚登记

D.必须回国亲自办理办理结婚登记

10.刘某于2002年7月刑满释放,回到自己的住所H省A市某区进行经商。

2004年,刘某在上海认识波兰游人玛莎。

二人恋爱一段后商议在中国结婚。

刘某作为刑满释放人员,(A)和外国人结婚。

A.能B.不能C.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D.释放5年后可以

11.甲某现年19岁,在某大学就读,其父在某公司任职,其母是下岗工人,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甲某一年需交纳学费5000元,花费生活费和其他费用8000元。

如果甲某父母拒绝支付其学习和生活费用,甲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该(B)。

A.支持甲某的诉讼请求B.不支持甲某的诉讼请求

C.判令甲某之父所在单位协助解决D.判令甲某就读学校减免甲某学费

12.刘某于2002年7月刑满释放,回到自己的住所H省A市某区进行经商。

2004年,刘某在上海认识波兰游人玛莎。

二人恋爱一段后商议在中国结婚。

假设刘某可以和玛莎在我国结婚,应当向(B)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A.上海市B.H省C.A市某区D.北京市

13.某甲(男)和某乙(女)自2002年5月结婚后,一直感情不和。

生育丙后因照顾孩子问题矛盾更加突出,现二人均同意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达不成协议。

某甲和某乙应当通过(B)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A.办理离婚登记B.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C.自行离婚D.办理离婚登记和向法院起诉均可

14.张某和李某夫妻因在一次事故中身体严重受伤,失去劳动能力,无力继续抚养自己的女儿张千,便欲将女儿送给他人收养。

邻村王某(男)未曾娶妻生子,独身一人生活多年,有些积蓄。

考虑到年老后的生活,便产生收养张千的想法。

经和张某、李某商议,达成了收养协议。

要使收养关系有效成立,需要履行的手续是(C)。

A.到村委会登记B.到公安部门备案C.到民政部门登记D.办理公证

15.当代亲属分为如下几类(BCD)。

A.宗亲B.血亲C.配偶D.姻亲

二.判断题

1.我国婚姻家庭法中所界定的“家庭”,指的是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群体,而不以是否共同生活为标志。

(√)

2.中国古代社会的宗亲属于血亲,外亲则不是血亲。

(×)

3.对偶婚制只是一种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形态,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婚姻形态。

(√)

4.当出现双重亲属关系的时候,随着新的亲属关系的确立,旧的亲属关系自然消灭。

(×)

5.公民死亡并不导致其亲属关系效力的全部消灭。

(√)

6.在离婚时,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

7.夫妻财产约定必须在婚前作出始为有效。

(×)

8.严格意义上的夫妻关系,是伴随着对偶婚制的确立而产生的。

(×)

9.婚姻家庭权利义务并不以亲属共同生活的范围为限。

(×)

10.在我国,自然人具有一般民事行为能力并不一定具有结婚行为能力。

(√)

11.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离婚和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的,应当首先进行离婚案件的审理。

(×)

12.夫妻别体主义源于奴隶制时代的后期罗马法。

(√)

13.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成果权,具有很强的人身性。

婚后一方取得的知识产权,其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都具有专属性。

(×)

14.宣告死亡后,如果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而原配偶又没有再婚,则婚姻关系自动恢复。

(√)

15.进行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先行程序,但不是通常情形下的必经程序。

(×)

三.论述题

1.无效婚和可撤销婚有何联系和区别?

试述我国的婚姻无效制度。

答:

无效婚和可撤销婚有何联系和区别:

(1)结婚时欠缺的结婚条件不同。

  可撤销婚姻所欠缺的是婚姻当事人违反“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而无效婚姻是指当事人因违反结婚的禁止性规定,登记结婚时欠缺结婚的实质条件。

  

(2)时效不同

  宣告无效婚姻是绝对无效,只要符合宣告无效婚姻的几种情形即无效,不因时间的经过而消灭;例外情形:

司法实践中主要包括,因未到法定婚龄而结婚,起诉离婚时双方年龄均已在法定婚龄之内。

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的已生有子女或不能生育的。

这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八条规定的情形:

“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而可撤销婚姻是相对无效,它有时间限制,因时间的经过而消灭。

即,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请求人不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七条规定:

有权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四)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近亲属的认定,应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的规定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条第二款规定:

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只能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

无效婚姻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01年以前,我国的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的规定还是空白,到了2001年4月28日新修订的《婚姻法》中增设无效婚姻制度,其中增设了可撤销婚姻制度,弥补了法律的空白,这对健全我国的婚姻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在实体和程序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无效婚姻制度也是如此。

在了解无效婚姻的制度概况的基础上,比较外国的立法例,定位于我国婚姻法领域,立足于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作出个人的一些分析与见解。

希望能对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能够有所帮助。

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

  一、无效婚姻制度的历史沿革

  无效婚姻制度自古代以来就有了,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单一的绝对无效婚姻制度到无效婚姻制度,无效婚姻制度又包括了绝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虽然说现在有些国家还保留单一的无效婚姻制度,但是,绝大多数国家还是采用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并存的制度。

应该说无效婚姻制度是一种进步。

  

(一)无效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自愿为基础的,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合法的两性结合形式。

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因符合法定的成立要件而被法律认为婚姻关系产生或存在。

所谓无效婚姻,是指婚姻绝对无效,即某些已经缔结的婚姻因为违反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有无效婚姻制度。

所谓可撤销婚姻,是相对无效的婚姻即当某项婚姻关系符合法定可撤销条件时,是否撤销,取决于有撤销请求权的一方当事人的态度。

综上所述,无效婚姻制度应该包括绝对无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绝对无效婚姻制度与可撤销婚姻制度应该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这两个制度互相补足,使得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完整。

  

(二)无效婚姻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

  无效婚姻制度源于古代法,汉穆拉比法典和罗马市民法对无效婚姻有所规定,但按照婚姻法学理论界的通说,真正的无效婚姻制度是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寺院法。

教会将婚姻视为男女双方与神订立的契约,禁止一切离婚。

但面对大量痛苦的婚姻和急于摆脱婚姻束缚的要求,教会最终创设了无效婚姻理论。

之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多相应地规定了此制度。

如:

1804年《法国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此后瑞士、日本、英国等许多国家相继设立了这种制度。

但是,有些国家只设立无效婚姻制度,不再设可撤销婚姻制度,而是将欠缺结婚成立要件的违法婚姻统一称为无效婚姻,没有绝对或者相对的说法。

美国也是采用单一的无效婚姻制度,《德国民法典》在1998年也将原来的无效婚姻制度全部改为可撤销婚姻。

    我国古代法律不承认违法婚姻的效力,律法中将违法结合的婚姻定为违律嫁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婚姻法立法方面也做出了规定。

1950年和1980年两部婚姻法仅规定了结婚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不符合结婚法定条件和程序的违法婚姻的处理没有作出婚姻无效或婚姻可撤销的规定,2001年4月28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首次设立了无效婚姻制度,其中就包括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这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

    通过上面各国和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在历史上的发展来看,无效婚姻制度从所有无效的婚姻都是绝对、从自始无效的婚姻发展到今天将无效婚姻区分为绝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可以说是婚姻制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尽管有些国家在现在采用单一的无效婚姻制度,但是其内容的规定实质也包括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只是名称不一样罢了。

  二、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

  无效婚姻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各国无效婚姻的构成原因和无效婚姻的效力来进行分析的。

  

(一)无效婚姻的构成原因

  无效婚姻的的构成原因为欠缺合法的结婚要件,任何国家里,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事由都与婚姻的法定要件适应,由于各国关于公益要件与私益要件的认识不同,因此同一事由,此国为婚姻无效的原因,在彼国可能是婚姻可撤销的原因,如在《寺院法》中,婚姻无效的构成要件如重婚,一亲等的直系血亲婚,错误婚,不能人道婚,未受洗礼人婚等。

在《法国民法》中,婚姻无效的要件包括:

未达法定婚龄;无当事人合意;重婚;近亲属婚;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婚;胁迫婚;错误婚;未成年人结婚未经父母等同意的;结婚公告欠缺;再婚禁止期内的婚姻。

在《德国民法》中,婚姻无效的要件包括:

欠缺婚姻登记;无行为能力;重婚;禁止的血亲及姻亲之间的婚姻;相好婚;未达法定婚龄;再婚禁止期婚等。

《德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要件为:

无结婚合意;无行为能力;重婚;近亲婚;相好婚。

在《日本民法》中,婚姻无效的要件有二:

因错认人或其他事由,当事人之间无结婚意思时;当事人不进行婚姻申报时。

撤销要件为:

未达法定婚龄;重婚;近亲婚;欺诈、胁迫婚;再婚禁止期内婚。

在《瑞士民法》中,婚姻无效和撤销的要件包括:

重婚;近亲婚;结婚时一方精神不健全;无判断能力;错误婚;欺诈、胁迫婚等。

  作为法律历史发展的结果,当代英国法律中保留了自始无效婚与可撤销婚的划分。

依照英国1973年的《婚姻诉讼法》,婚姻无效的理由有:

双方属法律禁止结婚的亲属;任何一方未满16周岁;不符合结婚的仪式要求;重婚,即结婚时任何一方已经合法地结过婚;双方不是一男和一女。

属可撤销婚姻的原因有:

一方性无能而使婚姻目的不能实现;由于一方的坚决拒绝而使婚姻生活不能继续;缺乏结婚的合意,即无论由于胁迫、误解,还是精神不健全,任何一方并未有效地同意结婚;婚姻期间一方精神错乱,使双方不能继续生活;婚姻期间一方患有性病;婚姻期间一方与第三人怀孕。

  美国法上婚姻无效与撤销的原因分为两大类:

一是有关法定结婚能力的原因。

包括有前婚存在、近亲属结婚的限制、未达法定结婚年龄、生理缺陷、同性结婚;二是有关结婚意思的原因,包括虚假结婚、心理缺陷、胁迫和欺诈。

在上述两类原因中,有的属自始无效婚。

  纵观上述各国立法例无效婚姻的构成原因大体可分以下几种:

  1、不符合结婚形式要件

  未履行结婚申报或不具有结婚的形式要件,婚姻无效。

德国、法国、日本、比利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婚姻法均有规定,如《法国民法典》在第4章19条规定:

“结婚未在主管官员面前举行的,利害关系人与检察官可以提起婚姻无效之诉。

  2、重婚

  多数国家都对违反一夫一妻制的重婚作为无效婚姻的事由,如《俄罗斯联邦家庭法典》规定;“双方中有一方己与他人登记结婚的,婚姻无效。

  3、近亲属婚

  违反近亲结婚限制的一些国家规定为婚姻无效。

如德国、瑞士、法国、比利时等,如《比利时民法典》第184条规定:

“违反禁止近亲结婚规定而缔结的婚姻,夫妻双方,一切有利害关系的人或检察官有权提出无效之诉。

  4、未达法定婚龄

  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许多国家视为可撤销婚姻,如日本民法将不符合法定婚龄缔结的婚姻视为可撤销姻,但也有些国家和地区将未达法定婚龄婚视为婚姻无效。

如我国香港《婚姻条例》第27条规定:

“婚姻其中一方举行婚礼时未足16岁,该婚姻属无效。

  5、因生理缺陷,不能为人道者

  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因生理缺陷无性行为能力,不能为人道所缔结的婚姻认定为无效。

如《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第208条第一款规定:

“一方无性交能力因而不能完婚,而另一方在举行结婚时不了解该生理缺陷的,法院应宣布所缔结的婚姻无效。

  6、意思表示有瑕疵

  因意思表示有瑕疵所缔结的婚姻属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

如《日本民法典》第742条第1款规定,因认错人或其他事由,当事人间无结婚的意思时,婚姻无效。

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第208条第1款规定:

“在举行结婚仪式时,一方由于无智力能力或智力不健全或由于酒精、毒品或其他能致人麻醉的物质的作用而没有能力表示同意或一方在暴力或胁迫下或在有关婚姻的重大问题上受到欺骗的情况下,而缔结的婚姻,法院应宣布无效。

《澳门民法典》第1508条规定:

“因欠缺结婚意思而缔结的婚姻为可撤销婚姻,包括:

结婚人因偶然无能力或其他原因而在无意识下做出该行为;结婚人对另一结婚人之个人身份的认识存有错误;结婚意思表示系在外力胁迫下做出;假装结婚。

  7、其他特殊规定

  一些国家还有一些特殊规定,如《秘鲁家庭法》规定,与参与谋害配偶的人结婚无效;拐骗者与被拐骗的女子结婚无效;婚后发现一方患绝对不育症、不治之症、传染病、遗传性疾病对后代造成威胁者,或发现配偶行为不端被判处两年以上流放或监禁等情形的均可提出婚姻无效。

  通过上述各国无效婚姻立法例的原因比较可以知道,未履行结婚形式要件、近亲属结婚与重婚为无效婚姻;未达到法定婚龄、意思表示有瑕疵、因生理缺陷,不能人道者、无合意婚与相好婚等为可撤销婚姻,虽然其在表现形式不同,如有些采取的是单轨制(单一的无效婚姻制度),有些采取的是双轨制(无效婚姻制度与可撤销婚姻制度),但是,其内容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比较,还可以看出外国对于绝对无效婚姻的规定情形是比较少的,而对于可撤销婚姻的规定情形是比较多的,而且对于欠缺结婚形式要件的婚姻都当作无效婚姻来处理。

  了解了各国关于无效婚姻的构成原因之后,对于我国的无效婚姻的构成原因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我们可以采取其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规定来完善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关于如何完善,将在文章的最后部分进行论述。

  

(二)无效婚姻的效力

  无效婚姻的效力主要从其法律后果的时间上是否有溯及力和其法律后果来分析。

其中法律后果的内容包括了:

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财产上的法律后果、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最后对于当前在中国农村中大量存在的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的效力在现实中是否属于无效来进行论述。

  1、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的溯及力

  

(1)有溯及力

  有溯及力就是指无效婚姻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因无效事由自始无效,双方之间没有夫妻权利义务关系,所生的子女均为非婚生子女。

  

(2)无溯及力

  无溯及力是指无效婚姻在宣告无效之前还是具有效力的婚姻,在被宣告无效那一天起,双方当事人之间就无婚姻关系,但是,其子女是属于婚生还是非婚生没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在宣告无效之前所生的子女应该为婚生子女,在宣告无效之后确认所生的子女为双方当事人所生的子女,也应该为婚生子女。

  (3)有部分溯及力

  有部分溯及力要分两种情况来分析,第一种情况为当事人在主观上为善意,也就是双方在结婚时符合法定要件,并且双方也知道彼此都符合结婚的法定要件,这种婚姻在宣告无效后,不产生溯及力。

第二种情况为当事人在主观上为恶意,也就是双方在结婚时不符合结婚要件,但是双方明知道自己不符合结婚要件还是要结婚,这种婚姻在宣告无效后,产生溯及力,但是双方当事人所生的子女不管有无溯及力都应该为其婚生子女。

现在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此种模式。

  通过上述无效婚姻的时间效力的溯及力的分析,再从我国新《婚姻法》中第十二条规定: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无效婚姻的时间效力是具有溯及力的。

我国的新《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规定为自始无效的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但是从上面的十二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无效婚姻的效力的规定是单一的。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无效婚姻的立法模式和其时间效力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假如无效婚姻和被撤销婚姻都按自始无效处理,那么因胁迫而结婚的受胁迫方也要承受自始无效的后果,那是极为不合理的。

从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违法程度来比较,无效婚姻的后果要比可撤销婚姻的违法程度严重多了,所以,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应该区别对待,而不是都按自始无效来处理。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将对这种情况作详细分析。

  2、对财产关系的法律后果

  对于无效婚姻的男女当事人,不使用《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无效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并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此期间的财产不能按夫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来处理,《婚姻法》第12条规定:

“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以下简称《解释

(一)》)第十五条规定:

“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

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这是我国对于无效婚姻在财产方面的规定,如果无效婚姻的当事人对其共同生活期间所得的财产有约定的,只要这种约定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这种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但这并不是说对无效婚姻的肯定或承认,而只是对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对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的处理,首先由当事人自己自愿协商处理,分割财产。

如果双方当事人协议不成,则可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依法做出判决。

这是民事关系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司法最终救济原则的体现。

从我国的规定中还可以看出,对于与无效婚姻当事人之间有财产关系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为了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性,明确规定对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很重要的。

  3、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

  婚姻无效,当事人之间不具有婚姻的效力,因而不存在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双方当事人之间不适用法律有关合法婚姻的夫妻人身关系的规定。

在姓名权、人身自由权等问题上,不适用新婚姻法关于夫妻姓名权和人身自由权的规定,而应按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无效婚姻中的当事人双方,因为婚姻无效,所以相互之间没有法定的扶养义务,因而,也不适用婚姻法有关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扶养费的权利的规定。

一方出于自愿扶养另一方,与履行法定的扶养义务在性质上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在无效婚姻当事人终止同居关系时,如因同居期间的生活费负担问题发生争议,应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一般应对女方或生活困难的一方酌情照顾。

一方对在同居期间已花去的费用,终止同居关系时要求另一方返回,一般应不予支持。

  4、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在无效婚姻中,婚姻无效的确认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无效婚姻自始无效。

因此在无效婚姻中受孕而出生的子女,应为非婚生子女。

但套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子女是无辜的。

父母的婚姻对错也就不应由子女来承担,而且,为了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其合法权益,应该将在无效婚和可撤销婚中出生的子女,视同婚生子女。

何况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具体而言:

父母对该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该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父母与该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监护、代理、收养等涉及父母子女关系的事项中,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不受父母婚姻无效的影响。

在无效婚姻当事人终止同居关系时,有关子女的抚养归属、抚养费的负担问题,应与婚生子女同等对待,按《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这样对保护无效婚姻中的子女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关于无效婚姻的规定的缺陷和完善

  2001年的新《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制度的规定,可以说是在创设无效婚姻制度方面的一大进步,制度也规定的相对全面,但是,通过上面两大部分外国对于无效婚姻制度的规定的分析,并与我国对于无效婚姻制度的规定相比较,我国对于无效婚姻制度的规定还是存在缺陷的。

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加上自己的分析,对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

  

(一)缩小自始无效婚姻的范围,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

  我国《婚姻法》第十条规定了无效婚姻,第十一条规定了可撤销婚姻。

第十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从我国规定与外国的规定相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对于自始无效婚姻的规定范围过宽,第(三)和第(四)的规定在外国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