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475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组名:

课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链接

1、托盘天平的使用:

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____,砝码放___________。

砝码要用_____________夹取。

2、我知道的化学反应有(任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总质量是否改变?

如果改变是增加还是减少?

你的猜想: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其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你的猜想:

(1)

(2)

(3)

实验探究:

老师的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天平是否平衡

反应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结论

白磷燃烧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镁条燃烧

 

三:

合作探究

交流讨论:

1.归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

2.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3.

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如何改进第三,四实验装置?

四:

学习评价

课堂评价: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

4.某物质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A.Fe、OB.Fe、O、HC.Fe、HD.O、H

5.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完全反应,生成cgP,则生成Q的质量为()

A.(a-c+b)gB.(a+c-b)gC.(b+c-a)gD.无法确定

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B.煤燃烧后质量减轻

C.双氧水分解后质量减少D.10g的冰融化后变为10g的水

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B.C.D.

课后提升: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B.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

C.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原子重新组合

2.ag白磷在b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A.一定是(a+b)gB.一定不足(a+b)gC.大于(a+b)gD.小于等于(a+b)g

3.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碱式碳酸铜受热    B.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C.在空气中加热硫粉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4.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5、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A、c-(a+b)B、a+b-cC、a-cD、a+b+c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8、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产生了炭黑和水,这一事实说明了()

A、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C、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D、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9.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10.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FeSB.Fe2S3C.FeOD.FeS2

五:

总结与反思

 

六:

评测

自我评测: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制作人:

宝鸡市列电中学(路红英)审核人:

路红英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组名:

课题: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学习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配平方法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链接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示式,并在各物质名称下面写出化学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镁在空气中燃烧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过氧化氢制氧气

3、下列四种方式都可以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简捷、准确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

它有哪些优点?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O2

Fe3O4④3Fe+2O2

Fe3O4

二:

自主探究

1:

自主探究自学课本第96页至97页,回答以下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

(2)什么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的目的:

配平的标志:

三: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与点拨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提出问题:

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以C+O2

CO2为例)

讨论回答:

(1)

(2)

(3)

归纳总结:

质的方面:

表示和及反应条件

宏观上:

表示和之间的质量比

微观上:

微观上: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

[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前几年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宣扬“水变燃油”。

想一下可能吗?

为什么?

(三)书写方程式遵循的原则

一是必须以为基础;二是遵守定律。

[思考1]P+O2

P2O5,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思考2]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四)书写方程式的步骤(看书归纳)

①“写”:

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②“配”: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③“注”:

在“等号”上方用文字或符号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高温],并注明必要的“↑”或“↓”符号。

注: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1)奇数配偶法;

(2)最小公倍数法;(3)观察法;(4)分析法。

[课堂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4)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四:

学习评价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

A.H2+O2═H2OB.Mg+O2══MgO2

C.3Fe+2O2══Fe3O4D.H2O2══H2O+O2↑

2.在反应3Fe+2O2

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3∶2∶1B.56∶16∶232C.56∶32∶232D.168∶64∶232

3.在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中X的化学式是()

A.N2O5B.N2C.NOD.NO2

点燃

4.在化学方程式:

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B.3n=2aC.3n=aD.2b=2m+n

5、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6.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气体单质。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后提升:

1.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

2NH4NO3

2N2+O2+4X,则X为( )

A.H2  B.H2O C.H2O2 D.HNO3

2.化学方程式aC2H2+bO2

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3.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

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痛感消失。

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

五:

总结与反思

六:

评测

自我评测: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制作人:

宝鸡市列电中学(路红英)审核人:

路红英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组名:

课题: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

学习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链接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3)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

2、在4P+5O2

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二:

自主探究

1:

自主探究

知识归纳与点拨:

提出问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质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

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

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要求:

看书后把解题步骤默写在下面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来求反应物的质量,即已知产品的质量求原料的质量。

要求:

看书后把解题步骤默写在下面

提出问题:

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

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三:

合作探究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计算类型:

例1——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例2——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四:

学习评价

课堂练习:

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2gB、1gC、1.5gD、无法计算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B、27∶24∶43

C、4∶3∶2D、108∶96∶204

3、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8g氧气能使多少克的氢气完全燃烧?

同时生成多少克水?

5、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计算要使80克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课后提升

1、已知化学反应2A+B=C+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D、A、B、C、D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2.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

(Mg+2HCl====MgCl2+H2↑)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4.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Fe+H2SO4=FeSO4+H2

↑)

[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五:

总结与反思

 

六:

评测

自我评测: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