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2416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

商王室的世系,第一代是商汤,又名太乙。

太乙的太子叫太丁因未及继位而死,才由其弟外丙、仲壬继位。

仲王死后,王位又由太丁之子太甲来继承,而且太丁在商朝祭祀里仍作为王来对待。

这一记载说明商朝

A.宗法制已形成完备体系B.政治等级制度比较森严

C.注重维护嫡长子的利益D.王位继承方式比较混乱

2、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

材料的现象源于

A.世袭制B.禅让思想法C.分封制D.宗法观念

3、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C.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D.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4、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这反映出

A.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B.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

C.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D.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

5、在秦朝所设置的“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制专门为皇室而设,为皇帝私家服务。

材料反映出秦代政治的特征之一是

A.天人合一B.循礼而治C.家国同构D.君权神圣

6、唐朝前期,皇帝是监察机构的授权主体,既可亲选御史,也可提名台院长官。

唐朝后期,随着政事堂的设立,御史“虽职在抨弹,然进退从违,皆出宰相”。

这变化说明唐朝后期

A.人才选拔权限上移B.潘镇割据严重地削弱中央集权

C.监察机制趋于合理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

7、公元963年,北宋政府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包括盐业管理,以及控制对茶叶销售的专卖等为主要职责的转运使一职,965年“置诸路转运使”,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

转运使的设置表明

A.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转运使逐渐有监督知州之责

C.宋朝地方分权矛盾得到缓解D.转运使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

8、“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过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清末人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

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材料评述的是

A.裁撤军机处B.废除行省制C.废除科举制度D.结束君主专制

9、明代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因“结诸阉人”,方得长期秉政,而万历初期的张居正也需讨好太监冯保,方能执掌国柄,史称“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这说明明代

A.内阁的权力不断缩小B.宦官控制了国家的行政权

C.君主权力受到了抑制D.内阁只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10、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在给清政府的信中,对英国代表未如期向乾隆祝80大寿“感到十分遗憾”,同时要求与中国平等通商。

但两广总督郭世勋把信中的“遗憾”变成了“惶恐不安”;把平等通商请求,变成了对清政府的“进贡”。

郭世勋此举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B.加深了闭关政策的执行力度

C.隔绝了中英两国的经济交流D.迎合了皇帝天朝上国的心理

11、公元前621年,雅典颁布《德拉孔法典》,把关于故意杀人、非故意杀人和自卫杀人的习惯法,第一次作了成文的规定。

这一做法有助于

A.打破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B.摒弃传统习惯法的内容

C.平民阶级积极参与政治D.贵族掌握司法的审判大权

12、吉尔伯特·罗梅耶-德尔贝认为:

“智者其实都是‘流浪思想家’,不过雅典是他们最成功的舞台。

”这是因为

A.雅典城邦保护公民权利B.智者有强烈的个人主义

C.雅典民主氛围更加浓厚D.智者的言论更具煽动性

13、伯里克利时期,“陪审员每日2个奥波尔(古希腊货币),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4个奥波尔。

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5个奥波尔,如若担任主席,则可再得1个奥波尔”。

这一举措

A.表明当时腐败风气的严重B.使雅典公民人数大大增加

C.有助于公民参与城邦事务D.促进了雅典决策的合理化

14、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公民即使在被征服地区也仍享有公民法赋予的权利,但对被征服地区的广大居民来说,尽管是自由民,但却只是罗马的臣民。

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A.公民法具有灵活性B.公民不属于自由民C.万民法已经出现D.公民法具有排他性

15、《十二铜表法》第三表第三条规定,若(债务人)仍未(自动)执行法庭判决,且在受讯时无人代他解脱责任,则(原告人)得把他带到私宅,给他带上足枷或手铐,其重量不轻于15磅,而且假如愿意的话,还可以加重。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B.保护私人债权C.保障平民利益D.限制贵族专横

1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

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A.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B.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C.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D.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17、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

而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18、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赢得大选胜利,并出面组阁。

他在内阁中不甘居“同级阁臣之首”,而是居高临下,要求各部主管者预先禀告其裁决。

皮尔的这些做法

A.弱化了议会至上原则B.客观上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强化了内阁中枢地位D.违背了英国宪政的基本原则

19、19世纪初的英国老萨勒姆已是无人居住的农田,只有田中竖起的石碑表示其选邑所在,而它拥有7张选票,并可选举产生两名下院议员。

而新兴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人口总计50万,却没有一个席位。

这一现象说明

A.选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B.代议制的缺陷不可避免

C.君主制的影响仍然存在D.工业革命拉大城乡差距

20、近邻同盟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德尔斐为中心组建的古希腊城邦的一个宗教性同盟,同盟议事会权力有限。

不久,底比斯操纵近邻同盟对弗基斯罚款。

弗基斯人无力承担,进而发动战争。

战争拖垮了底比斯,马其顿应底比斯之邀,打败弗基斯人,乘机控制了近邻同盟。

在美国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叙述了此历史事实。

据此可知,其主张

A.实行三权分立,杜绝专制B.加强国家立法机构的权力

C.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D.实行两党制,加强权力监督

21、有人在评价美国政府时说:

“政策的制定决不只局限于政府机构和最上层领导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这说明美国

A.政治决策满足各阶级利益B.各阶层共同享有行政权

C.政府决策受社会力量影响D.人们拥有直接的监督权

22、法国第四共和国宪法制定时,并未纠缠于共和制等基本问题,而是对政体安排进行了不同意见的表达。

材料意在说明

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B.现代民主代议制下不会出现专权

C.法国共和制宪法在不断修改D.共和制在法国普遍适应民众要求

23、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广大工人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了英勇斗争,组织进行“合法的”选举斗争和议会外斗争,揭露俾斯麦内政外交的反动性,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等活动,在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坚持了12年,终于在1890年赢得了废除《反社会主义非常法》的胜利。

这表明在德意志帝国

A.民主力量在不断增强B.工人阶级获得了立法权

C.代议制是专制的工具D.专制势力成为强弩之末

24、下面是近代德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所占比重示意图。

据此可推知,德国

A.统一实现反而阻碍经济发展B.工业化水平呈不断增长趋势

C.经济与社会结构均发生巨变D.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27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表面上受到都察院的管辖,但在行使职权时,往往可以不受约束,直接受皇帝控制。

相对于都察院来说,六科给事中的独立性更强,科道不互相统属。

与前代相比,都御史拥有纠劾百司的三劾权,有考察和罢免官吏的权力,还有最高司法权。

同时,在监察范围上,明朝则进一步扩大。

行政、司法、军事都在监察范围之内,甚至包括思想、文化方面也都纳入监察之列。

明朝监察官员的品级一般都不高,只有中央都察院的上官品级较高。

这使得监察官员不易受到权力的蛊惑,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他们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权力重大,也往往能够为朝廷立功。

——整理自刘洁君《浅析明朝监察制度及对当今的启示》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性质从一开始就被规定为皇帝的“耳目”。

对此,历朝历代的敕谕、法律都讲得很清楚。

所以,所谓的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独立”,仅仅是限于形式,其实根本无独立可言;所谓的“垂直”体制,实质是不统属于任何相府或地方机关,而直接由皇帝统领。

御史们弹奏可以不请示台主或院主,甚至可以弹劾台主或院主,但不得不听命于皇帝。

从制度设计的宗旨而言,中国古代历朝设立监察机关的首要目的是纠察百官、防治腐败,事实上,在这方面也收到了相当的成效。

但是,它又带来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监察官员因拥有过大的权力而自身严重腐败。

——整理自艾永明《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利弊的理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4分)

(2)分析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

(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邦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

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开始给予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一定的补贴。

经常性的集体活动使公民们明确地意识到,他们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还是一个有着共同生活经历、共同传统和共同感受的集体。

公共空间是城邦进行社会动员,向公民群体传递统治性意识形态的主要场所。

在公共空间中,贵族与平民为伍,政治领袖与普通公民打成一片。

——摘编自黄洋《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文化》

材料二在古希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本质上为一种主从关系,公共领域是主导,私人领城为从属。

古希腊公共领域可以侵犯家庭私人领域,民众法庭也会异化为穷人瓜分富人财产的机构,民众法庭的意志即多数人的意志,而多数人的意志根本上就是城邦的意志,多数人的意志正是通过上升为城邦意志而具有了不容置疑的合法性,才使得其对家庭私有财产的侵犯得以实现。

——摘编自刘汉超《论古希腊城邦时期的公共领城与私人领域》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目的。

(3分)

(2)有学者批评雅典的民主制度,认为“人民大众的统治,在他们那里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9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一詹姆士二世的宗教迫害政策,着手于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统治地位的行为却触犯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阶级的共同利益。

因为天主教一旦恢复,他们就可能丧失在宗教改革中获得的财政地产,工商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必然受到威胁。

同样的如果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就会把国家拖到腥风血雨中,由此可见,这场兵不血刃的宫廷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妥协……这种英国式的政治妥协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种英国政治发展的常态,是一种民族特性、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方式。

罗素在论及英国经验主义时就指出,英国人承袭了典型的喜欢妥协的传统,在社会问题上,他们考虑的是改良,而不是革命。

这反映了一种偏向妥协的民族特性和传统价值。

——摘编自陈晨《从1688年光荣革命看“英国式”政治冲突的解决》

材料二美国人明白自己的国家具有强烈的多元性,而它们通过制定宪法,不是要消除这种多元性,建立唯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利益或价值体系。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制宪者必须在利益高度多元化的背景下通过妥协来达成某种共认,妥协的精神与原则充分的体现在了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

具体来看,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各州代表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其中的几对矛盾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妥协的精神,最终的宪法,没有照顾到每一个人所有的利益,因为这些利益是多元而对立的。

在制宪后,许多人也发现,宪法离自己的主张相去甚远,但美国宪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协调了原则和妥协的关系,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寻求满足自己利益的资源,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

——摘编自赵九州《政治是关于妥协的艺术一一以美国宪法的制订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采取妥协方式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政治妥协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政治妥协的认识。

(9分)

请考生从第28~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唐代宗于广德元年(763年)即位之后,面临安史乱后均田制彻底崩溃、籍课口锐减五百二十多万、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的现实下,下诏降低国家财政对以丁身为计税单位的租庸调收入的倚重程度。

《册府元龟》卷五〇六《俸禄二》载曰:

“广德二年正月,税天下地亩青苗钱,给百官俸禄,起七月给。

”又有一种地头钱,开征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之前。

大历五年(770),代宗诏曰:

“京兆府应征青苗、地头钱等,承前青苗钱每亩征十五文,地头钱每亩征二十五文。

自令以后,宜一切以青苗钱为名,每亩减五文,征三十五文。

”大历八年,制曰:

“其青苗地头,天下诸州每亩率钱十五。

顷以京师烦扰,供应颇多,苟从权宜,遂倍其数。

自今以后,宣准诸州例征率。

”史称大历二年(767年)五月,诸道税地钱使、殿中侍御史韦光裔等人出使返京,共带回青苗490万贯钱,上缴国库。

“天下用兵,百官俸钱折,乃议于天下地亩青苗上量配税钱,令御史府差使征之,以充百官俸料。

每年据数均给之,岁以为常式。

——摘编自陈明光《唐朝推行两税法改革的财政前提一一代宗时期财政改革与整顿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宗税制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宗税制改革的作用。

(6分)

29、【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17年1月31日,德国人将重新恢复无限制潜水艇攻击的消息通知威尔逊。

他们声称,只要在不列颠群岛周围或地中海区域内一发现任何商船,他们就将它炸沉。

威尔逊与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且下令武装美国货船。

同时,齐默尔曼电报的公布,使许多美国人相信德国人确实是侵略者……在2月和3月,有几艘美国船被炸沉。

美国人认为所有这些活动触犯了他们作为中立国的权利,威尔逊最后断定,德国是一种威胁。

1917年4月6日,国会通过令人振奋的参战宣言。

美国之参战将“使全世界民主制度不受危害”。

——摘编自《美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6分)

30、【历史一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1949年9月,阿登纳出任联邦德国(西德)首任政府总理,并负责国家外交事务。

他在制订的西德基本法中规定:

该法是德国西部占领区各州人民“怀着维护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统一的意愿”而制订的,以便“在一段过渡时期内为国家生活赋予一种新的秩序”。

阿登纳批判那种要求西德中立化的呼声,强调国家需要“全力以赴地寻求一西方盟国的帮助来实现德国自由的统一”,“必须不顾一切困难、挫折”争取和法国建立友好睦邻关系,因为法德之间如不建立友好关系,欧洲的联合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他清楚地看到美国在西欧的地位,是西德最主要的依靠对象,只有美国具有强大的实力能使西德免遭来自苏联的威胁与侵犯,也只有依靠美国的理论才能最终从苏联手中把东德统一过来。

阿登纳的主张为欧洲未来新格局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潘琪昌《阿登纳的外交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阿登纳的外交政策。

(6分)

(2)根据材料,指出阿登纳外交政策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阿登纳外交政策的积极意义。

(9分)

1.C2.D3.B4.A5.C6.D7.A8.C9.D10.D11.A12.C13.C14.D15.B16.A17.D18.B19.A20.C21.C22.B23.A24.B

25、

(1)特点:

监察职权和范围扩大;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监察机构庞大;科道并行,直接服务于皇权。

(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本质问题:

古代监察制度实为服务皇权专制的工具。

(2分)

影响: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澄清吏治、制约权力、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且其职权过大,事权混达,故其监察效果有限。

(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6、

(1)目的:

提高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强化公民的集体认同感;提高对城邦公民的动员能力;巩固民主制度。

(3分)

(2)示例:

评析: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没有全面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2分)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混乱;城邦至上的原则,也容易损害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4分)但是,雅典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了公民的团结,对于雅典的繁荣、稳定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主政治的实践促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希腊的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3分,言之成理即可)

27、

(1)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认为暴力革命会加剧社会的动荡,损害自身的利益;英国具有政治妥协的历史传统。

(4分)

(2)表现:

在中央与州的分权问题上,联邦政府享有宪法中列举的主权,而宪法未明确的权力则属于各州;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上,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在中央政府的权力分配上,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三权分立。

(6分)认识:

妥协精神是西方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妥协是民主政治演进的重要方式;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

(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28、

(1)背景:

均田制瓦解,以人丁为计税标准的租庸调制难以推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3分)

特点:

以资产为计税对象;由征收两税到逐渐合而为一;派官员到地方直接征收并上缴中央。

(6分)

(2)作用:

有利于缓解中央的财政困难;朝廷有了统筹基金,加强了中央的权威;为之后税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6分)

29、

(1)原因:

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与英法等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密切;美国为能够分享战后的胜利果实。

(9分)

(2)影响:

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协约国胜利的进程;为战后美国插手欧洲事务创造了条件。

(6分)

30、

(1)外交政策:

反对中立化,坚持倒向西方阵营;主张法德和解,推动欧洲联合;依靠美国,反对苏联威胁。

(6分)

(2)目的:

推动西德复兴,提高西德国家地位;实现德国统一。

(2分)

评价:

有助于西德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融入西方阵营使西德迅速摆脱战败国的地位;推动法德和解,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

(7分,其他评价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