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480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XX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查字典填空。

“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

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惯”在“习惯”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组词:

________。

(2)老师傅剃头时________让小沙吃尽苦头,小沙因为________而痛,又因________而痒。

小沙剃头时的感受我们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3)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答案】

(1)G;guan;②;娇惯

(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

(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惯,音节guàn,音序为G,应先查字母G,再查音节guan。

习惯的惯,应该是习以为常的意思。

可以用纵容这个义项,组词为惯坏、娇惯等。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小沙的头发被推剪夹住,所以剃头让他吃尽了苦头,碎发落进脖子里,又让他感觉很痒,根据头发像针一样刺,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小沙的剃头感受。

(3)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用于描述不定时地先后发生的两件事。

可以写:

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G、guan、②、娇惯

(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点评】

(1)本题考查用音序法查字典的能力。

先根据所查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找到所在的音序,然后找到汉字的音节所在的页码,即可找到所查的字。

根据字典正文对汉字的解释,可以得到字义、组词等帮助信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造句的能力。

先明白划线词语的意思,根据文中的用法,写出一个形式相仿、内容合理的句子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

(1)—(4)题。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完整下表。

荷花的三种状态

荷花的状态

刚开时

________

全开时

________

未开时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挨挨挤挤:

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傍晚,“我”到公园玩,闻到荷花的香味。

________

②荷叶的特点是又绿又大又圆。

________

③“白荷花在这些大国盘之间冒出来。

”这里的“冒”字用得非常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荷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________

④短文主要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________

(4)用文中划线的词“有的…有的…有的…”仿写一句话。

【答案】

(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

(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3)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②正确;③正确;③错误,短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有的…有的…有的…”这是排比句。

故答案为:

(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

(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3)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③错误(4)略,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4.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摊贩、官吏和读书人,文中“……”表示________。

 

(3)从“好几百个”“三百六十行”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画上________,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

 

【答案】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

(3)人物众多

【解析】【分析】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________。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________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________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________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________,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________去。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奔   跑   甩   扯   扑   挂

①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________。

②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________在了后面。

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________住了。

④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________过来。

⑤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________,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________去。

(2)读句子,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

①鹿不敢犹豫。

________

A.迟疑     B.果断

②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

________

A.愁眉苦脸     B.心灰意懒

(3)根据下面的提示及课文内容,填空。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

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原本十分________自己________的角,而________四条腿长得________。

后来当狮子向他

扑来时,两只美丽的角却让他________,而难看的腿帮他________。

【答案】

(1)跑;甩;挂;扑;扯;奔

(2)A;B

(3)欣赏;美丽;抱怨;难看;差点儿送命;狮口逃生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选择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

迟疑不决。

灰心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

(1)①跑、②甩、③挂、④扑、⑤扯、奔

(2)①A②B(3)欣赏、美丽、抱怨、难看、差点儿送命、狮口逃生

【点评】

(1)要正确使用动词,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答案】

(1)错误;正确;正确

(2)狐狸、青蛙、刺猬一同发现了黄油,青蛙想平分黄油。

但狐狸想独吞,共设计三次想独吞黄油的办法,都被有正义感和智慧的青蛙识破,狐狸没得逞

最后黄又落在了青蛙手里。

(3)兴奋地;悲伤地;疑惑地

(4)答案不确定,但应围绕着青蛙拥有正义感和智慧而展开。

(5)狐狸的狡猾和奸诈在动物王国里妇孺皆知,精灵们对它的举动只有处处提防,时时警惕,才不会落入它的完美圈套里。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人物说的话之外的启示说明性的文字,包含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神态、心理等细节,读者凭借提示语可以想象出人物的各种情态,体会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表达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2)狐狸、青蛙、刺猬一同发现了黄油,青蛙想平分黄油。

但狐狸想独吞,共设计三次想独吞黄油的办法,都被有正义感和智慧的青蛙识破,狐狸没得逞,最后黄又落在了青蛙手里。

(3)①兴奋地;②悲伤地;③疑惑地

(4)答案不确定,但应围绕着青蛙拥有正义感和智慧而展开。

(5)狐狸的狡猾和奸诈在动物王国里妇孺皆知,精灵们对它的举动只有处处提防,时时警惕,才不会落入它的完美圈套里。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提示语的把握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答案】

(1)雪白 

;高雅

;嘹亮

(2)稀奇

;爽快

;格外

(3)①

;④

(4)白天鹅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

;黑天鹅,是稀罕的品种,雍容华贵,端庄秀丽,让人们大开眼界。

(5)不能被所谓的常理拘束和限制。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解答时带着问题读第一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雪白、高雅、嘹亮

(2)稀奇、爽快、格外(3)①④(4)白天鹅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黑天鹅,是稀罕的品种,雍容华贵,端庄秀丽,让人们大开眼界。

(5)不能被所谓的常理拘束和限制。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答案】

(1)蹦蹦跳跳;摇摇摆摆;静悄悄;慢吞吞

(2)小螃蟹怕别的动物笑话自己横着走路,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没有人在乎他是不是横着爬。

(3)B

(4)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妄自菲薄。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最后一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此题考察了对题目的理解。

要注意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

(1)1、蹦蹦跳跳2、摇摇摆摆3、静悄悄4、慢吞吞

(2)小螃蟹怕别的动物笑话自己横着走路,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没有人在乎他是不是横着爬。

(3)B(4)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妄自菲薄。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最后一段内容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短文题目的理解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

为什么哭?

   _____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_____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_____中年时代打麻将_____家产都败光啦_____如今我一无所有_____我真后(悔 诲)呀_____流浪汉说_____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式 试)探地问:

“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

”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衰 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

”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

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

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恼 脑)地哭了起来。

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

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一件蠢事!

”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

后________(悔 诲)    (式 试)________探

(衰 哀)________求    懊________(恼 脑)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________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________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________中年时代打麻将________家产都败光啦________如今我一无所有________我真后(悔 诲)呀________流浪汉说________

(3)流浪汉的家产都败光了,是因为他少年时代________,青年时代________,中年时代________。

(4)联系上文,说说文章最后时光老人说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事。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流浪汉说点什么?

【答案】

(1)悔

;试

;哀

;恼

(2)“;,;,;,;!

;,;!

”;。

(3)玩玻璃球;玩电子游戏;打麻将

(4)时光老人重新给了不懂得珍惜生命的流浪汉一个青春,而流浪汉依旧浪费掉了。

(5)醒醒吧,好好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悔;试;哀;恼

(2)“,,,!

,!

”。

(3)玩玻璃球、玩电子游戏、打麻将(4)时光老人重新给了不懂得珍惜生命的流浪汉一个青春,而流浪汉依旧浪费掉了。

(5)醒醒吧,好好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2)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