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50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

(一)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难点: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引入课题

请学生浏览主题图,然后齐唱字母歌。

我们都知道,上英语课要用到字母。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字母?

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在生活中要用到字母,在数学中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完成书第73页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实际上,用字母表示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作用。

(出示第73页例1)

齐唱拍手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这歌唱得完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不能。

这首歌有什么规律呢?

(青蛙的嘴就等于青蛙的只数,眼睛等于只数×2,腿等于只数×4。

能用什么办法来表示这首歌呢?

(用字母表示。

如何用字母来表示?

(用字母“x”来表示青蛙的只数,那么x只青蛙就有x张嘴,x×2只眼睛,x×4条腿。

你们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好吗?

用“x”这个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那么x×2、x×4这两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眼睛是只数的2倍,腿是只数的4倍这个数量关系。

这里的x表示什么数?

(没有指明是哪个数,它可以表示1,2,3……任意一个数。

同桌讨论:

(1)当x表示25时,眼睛数是多少?

腿数是多少?

(2)当眼睛数是60时,x表示多少?

我们用x来表示青蛙数,只可以用x这个字母吗?

学生讨论得出:

还可以用a,b,c,d……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并且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教师边讲边作示范,把2×x写作2x;并要求学生试着把2×a,2×b,2×c,2×d写成省略乘号的算式。

引导学生2人一组为单位拍手说儿歌:

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f只螃蟹8f条腿。

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是什么呢?

(简明。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第1题。

四、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

五、作业

完成第76页练习十六2,3,4题。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黄朝福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

(二)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

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如果汽车每小时行45km,求火车每时行多少千米,用什么式子表示?

(45×2)如果汽车每小时行50km,又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

(50×2)请同学们填写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课件演示)汽车速度(km/h)455055x

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为什么汽车每时行驶xkm时,火车的速度是2x呢?

(因为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汽车的速度是xkm时,火车的速度就是2个xkm。

)所以2x就很清楚地表示出汽车速度与火车速度的关系。

二、新课

1.教学例2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

你能找出哪句话能说明小丽的岁数与小强岁数的关系吗?

指导学生找出表明小丽的岁数与小强岁数关系的那句话是“我比你大2岁”,也就是说“小丽比小强大2岁”。

有了这句话以后,我们就可以推测小丽的岁数了。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句话来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课件显示。

小强的岁数(岁)9101112a

小丽的岁数(岁)9+2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老师作如下提问。

小强的岁数是a岁是什么意思?

(小强的岁数是一个未知数。

)那么为什么可以用“a+2”来表示小丽的岁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因为小丽总是比小强大2岁,所以小强是a岁时,小丽的岁数就是(a+2)岁。

a+2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小丽的岁数,还清楚地表明了小丽与小强岁数的关系,凭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根据小强的岁数来算小丽的岁数了。

如果小强2岁时,小丽多少岁?

[2+2=4(岁)]小强15岁时,小丽又是多少岁呢?

[15+2=17(岁)]

下面同学们可以像老师这样随便说一个小强的岁数,让你的同桌猜出小丽的岁数。

你发现用a+2来表示小丽的岁数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总结出用a+2可以清楚简明地表示出小强岁数与小丽岁数的关系。

2.教学“试一试”如果我们用b表示小丽的年龄,小强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用b-2表示小强的岁数。

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的数量关系是小强比小丽小2岁,用b表示小丽的岁数,这个数量关系就可以表示为b-2。

根据这样一个数量关系你就能知道小强究竟有多少岁了吗?

[不行,还得告诉小丽的岁数。

]请同桌的一个同学随便说一个小丽的岁数,让你的同桌猜出小强的岁数。

从中你知道什么?

[如果用b表示小丽的年龄,那么b-2就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小丽岁数与小强岁数的关系。

]

3.教学练习76页练习十七第4题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十七1,5,6题。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黄朝福

教学内容

等式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等式,说出等式的意义。

2、知道等量并会从实际情境中找出等量。

重、难点

1、理解等式的意义。

2、能从实际情境中找出等量并写出等式。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

云岭小学的同学们又开始准备文娱节目了。

五年级同学准备演云南佤族的《木鼓舞》,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五年级共有55名学生,男演员40名,女演员15名。

2、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模型

要表示男演员的人数,可以怎样表示?

①可以用40表示。

(师板书40人)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示男演员的人数吗?

同桌议一议。

②还可以用(55-15)人表示男演员的人数。

师板书:

(55-15)人。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用总人数去掉女演员的人数就是男演员的人数。

请观察,(指板书)现在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可以表示“男演员的人数”?

同桌交流。

抽生汇报。

③男演员的人数可以用40人表示,还可以用(55-15)人表示。

那它们的大小怎样?

(大小相等。

小结:

一个量可以直接表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另外的量间接表示出来,这里的40人和(55-15)人都表示的是男演员的人数。

数学上把表示同一个意思而形式上不同的量或大小相等的两个量称为同量或等量。

表示等量的数或式子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在40和(55-15)之间加上等号,这样的式子数学上就称为等式。

(板书:

添等号)板书:

等式等量。

3、形成概念

课件出示:

天平的左边放ag的香蕉和bg的香梨,天平的右边放cg的苹果,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说明左右两边的质量相同。

)所以,可以用等式表示它们的关系。

(板书:

a+b=c)

你能写出“女演员数”和“总人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吗?

动笔试一试。

学生完成在书上,并抽生汇报。

女演员数=总人数-男演员数15=55-40总人数=男演员数+女演员数55=40+15

指导学生阅读数学书第77页,并进行勾画。

像40=55-15,a+b=c,s=a2……这些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都是等式。

4、解释应用

刚才,大家知道了等量以及表示等量的式子叫做等式。

下面这段话中也有一些等量,一起来找找,然后再写出等式,看谁写的等式多。

信息:

在《木鼓舞》的演出中,需要把55名同学平均分成5个组来变换队形,让每组8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

你能写出哪些等式?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小组交流并汇报。

①总人数=每组人数×组数:

55=(8+3)×5

②每组人数=总人数÷组数:

8+3=55÷5

③组数=总人数÷每组人数:

5=55÷(8+3)

④每组人数=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

11=8+3

下面这些题目大家能够完成吗?

1、判断下面哪些是等式。

14÷2=3+412a-5<2817+8-a5y-4x=19121=11×11c=(a+b)×2

2、你能从下列信息中找出等量关系吗?

请用等式表示出来。

(1)爸爸与儿子年龄的和是x岁,爸爸的年龄为a岁,儿子的年龄为b岁,爸爸比儿子大30岁。

(2)水果店有苹果1200箱,橘子3600箱,香蕉1800箱。

橘子是苹果的3倍,又是香蕉的2倍。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

请学生先小结,教师根据情况点评和强调。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2、3题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黄朝福

教学内容

认识方程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方程的意义。

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复习铺垫

1、下面哪些是等式?

23+10=33100÷4=2514-x>2m÷6=2032+x5y=40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不是等式的擦去,留下等式备用。

2、根据下面信息,写出等量或等式。

(1)四

(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45人。

(2)天平左端放300g砝码,右端放两袋药丸,每袋xg,天平平衡。

(3)一辆汽车3h行了195km,平均每时行yk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等式写在黑板上备用。

二、走进新课

1、根据主题图写等式王大伯家今年水果丰收了。

今天,他挑的梨又卖了个好价钱,换回了一大担物品,高高兴兴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说出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袋化肥的质量=1台电视机的质量

1台电视机的质量+1台风扇的质量=3袋化肥的质量

3袋化肥的质量-1台风扇的质量=1台电视机的质量

根据这些等量关系写出等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0×2=2020+n=3030-n=20

2、建立方程概念

师:

请看黑板:

23+10=3310×2=20100÷4=2525+20=453×4=12y÷195=3m÷6=2020+n=305y=402x=30030-n=20这些都是等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

仔细观察,你能将它们分类吗?

说明分类的理由。

学生分类。

下面这些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板书: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

哪些词是关键?

(强调“未知数”、“等式”。

3、介绍有关方程的文化课件出示:

我国的算术中很早就在使用方程这个词语了,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

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

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数《九章算术》中出现得最早。

这一成就进一步证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干的伟大民族。

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巩固练习

完成82页的课堂活动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三1、2、3题。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黄朝福

教学内容

问题解决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

2、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难点:

找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6页的主题图。

刘叔叔去加油站加汽油,工作人员给他加了一些后,可刘叔叔说还不够,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求出工作人员第二次加了多少升汽油吗?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0-28=22(升)。

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类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法:

列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

列方程解决问题)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1)第1次加的油量+第2次加的油量=总的加油量

(2)总的加油量-第2次加的油量=第1次加的油量

(3)总的加油量-第1次加的油量=第2次加的油量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同学们真能干!

找到了3个等量关系。

能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1)28+x=50。

(2)28+a=50。

(3)28+b=50。

这些方程都是根据同一个等量关系列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表示第2次加油量的字母不同。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第二次加的油量没有告诉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因此我们在列方程前必须要先告诉别人你是用哪一个字母来表示这个未知数。

格式可以这样写: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我们来验算一下:

28+22=50。

通过验算,我们发现第一次加的28L油加上第二次加的22L油和总的加油量50相等,符合题意,说明我们的计算正确,可以写上答语了。

师小结:

用方程解决问题,也要验算答案对不对。

验算时,应先检查方程是否符合题意,然后再检查“方程的解”是不是正确。

3、讨论交流,总结步骤师:

刚才我们列方程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

想一想,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分组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

(2)寻找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

(4)列方程。

(5)解方程。

(6)检验并写答语。

三、尝试解决问题

同学们,祝贺你们!

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想试一试吗?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列出不同的方程解决“第二次加了多少升汽油”这个问题。

让不同列法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我们列出不同的方程解决了“第二次加了多少升汽油”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个方程,你发现了什么?

A:

第一个方程好一些,因为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更容易找。

B:

第三个可以不用方程计算,直接用50-28就算出了第二次加的油量。

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不错!

第三个方程的未知数没有参与计算,所以我们一般不列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大家一起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黄朝福

教学内容

问题解决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1、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看花卉展览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和花卉展览有关的数学问题,好吗?

板书:

解决问题

(二)

二、走进新课

1、图示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和文字部分)。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红色闪动条件和问题:

草本花卉140万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还多20万盆呢!

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问:

题目中是怎样说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间的关系的?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谁来说说自己的画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

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草本花卉的盆数;

草本花卉的盆数-木本花卉的盆数×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数×20=草本花卉的盆数-20。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等量关系式,看看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未知的?

草本花卉的盆数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数是未知的。

问:

能根据上面的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数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试着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学生试做后,指名板演。

师集体订正。

3、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结果。

三、小结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1)

备课教师

黄朝福

教学内容

问题解决

教学课时

第三课时

1、能在相遇问题的具体情景中分析信息,建立不同的等量关系。

2、能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体验方程在解决相遇问题中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灵活解决相遇问题。

难点: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分析信息,建立不同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情景引入

课件出示青藏铁路通车的图片。

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1、分析信息,画出线段图

谁能说说你从课件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这些信息吗?

学生在作业本上画线段图,教师巡视。

2、观察线段图,寻找等量关系师生共同将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由于快车行的路程和慢车行的路程之和刚好等于总路程。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等式:

快车行的路程+慢车行的路程=总路程(教师将等量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3、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如果要列方程,快车和慢车行的路程该怎么表示呢?

你们打算设谁为x?

小组内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想法。

师生共同小结:

我们在用方程解决这类相遇问题时,可以根据“快车行的路程+慢车行的路程=总路程”。

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4、多种解法灵活运用

仔细观察线段图,除了“快车行的路程+慢车行的路程=总路程”外,总路程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

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关于总路程的另一个等式:

(快车的速度+慢车的速度)×时间=总路程”(板书)

师疑惑的问:

可以这样表示吗?

可以!

既然还可以建立这样的一个等式,那你能列出方程吗?

自己试试看!

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0三、巩固练习

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小,相信下面这些题一定难不住你!

1、教科书90页练习二十五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有些什么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建立什么等式?

这里的哪个量是相同的?

设谁为x?

怎样列方程?

2、教科书90习二十五5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汇报。

四、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