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定稿.docx
《虞美人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定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虞美人定稿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把握词作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2、走近李煜,提高学生文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把握词作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吟唱法点拨法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诗云: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虽是薄命君王,但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
可以说是一位绝代词人。
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今天我们学习他最著名的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词《虞美人》。
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亡国之君的内心世界。
(二)吟唱诗词,进入情境【听歌】
学生齐唱《几多愁》,体会诗词感情基调。
(三)赏析内容,走进心灵
1、[提问]文中哪个词是直接叙写作者感情的,并且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
"愁"
2、[提问]李煜到底有什么人生际遇?
因何而愁?
他的"愁"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我们要更好地了解这首词就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去探寻他的情感。
)
------穿插作者生平经历:
①学生参看注释,介绍李煜的经历。
②教师补充:
李煜别名重光。
籍贯徐州。
生于937年七月初七卒于978年七月初七。
仅活了41岁。
-------[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心情。
并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1)春花秋月何时了--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古诗词里面,“春花秋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许多诗人和词人都借它们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心情,但是李煜为什么就是要它们结束呢?
这是因为“情随境迁”,春花秋月确实是美好的事物,但是词人个人的处境却是今非昔比。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这个称号本身就含有羞辱讽刺的味道。
历史上,亡国之君的生活非常的悲惨,时时刻刻受到监视和骚扰。
李煜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一个囚徒,他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多年的担惊受怕使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了,“春花秋月”只能多增加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因此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如快点结束才好。
】
明确:
(此时的他,对人生的厌倦与绝望)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
饱含了李煜这许多年来的心酸苦辣,以及国破家亡后的悔恨悲愁,他感情的极端悲苦也就显而易见了,也为全词铺垫了情感幽深哀怨的基调。
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往事知多少—
【面对春花秋月这些美好事物,他不由想到过去,向人发问:
我还能记得多少过去美好的事情呢?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他的“往事”内容很广泛。
在这里,(李煜所怀念的往事到底是指什么呢?
结合作者生平经历)自然,是指他在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的一切活动,比如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
可是人生短暂无常,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
】
明确:
A物质层面: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B精神层面:
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知多少"三个字中包含着多少对往日怀恋之情,也暗示了多少在小楼深院被囚禁的痛苦岁月。
-----往事之叹(人生无常)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明确:
"又"表明次数多。
点明时光依然在不断消逝,他降宋后又过了一年。
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
春有再来,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
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又东风”也照应了开头,表明他是在起“东风”的季节变化中引起无限感慨的。
【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用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作者为什么用“又东风”,而不是“又西风”,或者“又北风”呢?
原来李煜的国家在宋的东南方,“东风”从字面上讲是“从东面刮来的风”,对李煜来说,东风完全可能是从南唐故国送来的风。
这里暗示这词人经过多年亡国的耻辱生活后,有了一丝丝复国的幻想。
但是“又”字同时显露了词人对自己年岁又空度了一年、却无能为力的感慨,这过去的一年里他什么也没有做成,也就隐含作者即使更加心切的怀念故国,但对故国已没什么作为了。
潺潺流逝的时间和短迅即逝的生命是人生伟大梦想的天生死敌,作者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缺而长逝不复返,而复国的梦想也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了。
】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被囚禁在小楼上的李煜,依靠栏杆、眺望远方,对着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对故国的思念,涌上了心头。
但他只能完完全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对故国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
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
尤其在这月明之夜。
------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雕栏”“玉砌”这些曾经熟悉的事物也许还在吧;-----家国之思
(6)只是朱颜改--"朱颜":
宫殿的容颜,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
只是”二字的叹惋口气,传出物是人非之后的无限怅恨之感。
-------物是人非
明确:
(板书)
春花秋月(实)---往事之叹诘问
愁小楼东风(实)对比
故国明月(虚)----亡国之恨家国之思
雕栏玉砌(虚)虚实
朱颜凋零(虚)-----物是人非
一江春水比喻
总结:
前六句,每一句里都有"愁",可以说,句句含愁,但愁情有各不相同。
(四)赏析艺术手法
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
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
那么,问问大家,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明确:
1、设问:
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作者的发问很有特色。
先问天:
“春花秋月何时了?
”再问人:
“往事知多少?
”最后问自己:
“问君能有几多愁?
”这三问,每一问都是李煜自己设问,再由自己回答。
这意味着什么呢?
它表明了李煜一个人孤独而又绝望的心情。
第一问:
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一问里面,很明显,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了“春花秋月”反而心烦,他希望快点结束。
因此,词人的这第一问,看似简单无奇,但是它却饱含了李煜这许多年来的心酸苦辣,以及国破家亡后的悔恨悲愁,他感情的极端悲苦也就显而易见了。
第二问:
往事知多少。
面对春花秋月这些美好事物不由想到过去,向人发问:
我还能记得多少过去美好的事情呢?
自然,是指他在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的一切活动,比如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
可是人生短暂无常,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
接下来,李煜自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被囚禁在小楼上的李煜,依靠栏杆、眺望远方,对着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对故国的思念,涌上了心头。
但他只能完完全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对故国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这些曾经熟悉的事物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那个流连欢乐的有情人,已不复当年的风采神韵了。
第三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
词人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后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使情感抒发达到了极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作者连续用了三个问句。
但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
以多个问与答的的创作形式,使情感层层叠加,曲折回旋,唤起读者百转千回后的共鸣。
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就不仅仅是一江春水?
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2、意境的创设上: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李煜的《虞美人》通过五幅意象图:
春花秋月图
小楼东风图
------实写:
物是(自然永恒)
故国明月图
雕栏玉砌图
朱颜凋零图
---------虚写:
人非(人生无常)
这一幅幅饱含了浓浓情丝的意象图,一一在我们的头脑中闪现,读者得到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有那种波澜壮阔的情感冲击。
这些意象图,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今非昔比的落魄和悲怆。
除了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只剩下无力回天的无奈。
板书:
意境的创设上: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
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
人非(人生无常)
3、对比: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
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
(不变的是宇宙永恒的东西,而变得是容颜、身份、地位)
板书:
从前六句中的三组对比入手: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
(五)名句品味: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在这"愁"看得见了吗?
(学生分析)
教师补充:
比喻,将抽象的愁情化为有形的流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
【长、深、广】
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
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
(六)拓展学习
举几例其它以比喻写愁的诗句: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长度)
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重量)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⑥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辛弃疾《鹧鸪天》
⑦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延伸知识技能:
如何赏析比喻句--⑴从比喻生动、形象的基本特点入手,①将陌生的东西熟知化;②将无形的东西有形化;⑵从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入手,将喻体的特点嫁接到本体上,然后用文学语言进行描述。
(七)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注意节奏。
2、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明确:
抑扬顿挫,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
要读得好必须把握整首词的情感,将自己代入到词的意境中去。
朗读要入情入境地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延长。
明确:
整体:
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局部重音:
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延长:
月--明--中--
向--东--流--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课堂小结:
王国维说得好: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以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
正如法国作家缪塞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
最后,学生齐唱邓丽君《几多愁》,在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感情,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九)作业布置
自读以下三首词,体会李煜诗词的感情。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断,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忆江南·怀旧李煜(南唐后主)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九)板书设计: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实)诘问
往事成空(虚)
故国之思小楼东风(实)对比
王国之恨故国明月(虚
愁韶光易逝雕栏玉砌(实)虚实
物是人非朱颜憔悴(虚)比喻
一江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