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6742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联合试运转报告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

2007年9月30日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登封市大冶镇东施村,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地质储量142万吨,可采储量81万吨,服务年限4.2年。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山开拓,水平标高+127m,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2006年2月,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设计》,2006年6月,郑州市煤炭管理局对《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设计》进行了审核批复,批准文号:

郑煤技审[2006]48号。

于2006年8月29日,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分局对《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审核批复,批准文号:

郑煤安监[2006]170号。

技术改造工期为11个月,2006年8月31日,经登封市煤炭管理局批准开工建设,批准文号:

登煤字[2006]208号。

矿井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和安全设施,已经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近期试生产情况如下:

一、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即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通风方式为抽出式。

风井口安装两台FBCZ-4-№13/55(A)型矿用高效轴流式通风机2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电动机选用YBFe250M-4,380V、55KW防爆电动机。

矿井反风利用主通风机反转实现,局部反风通过巷道布置及井下通风设施来实现矿井正常通风。

矿井所需风量为23m3/s。

矿井各回采工作面、各掘进工作面、机电硐室均能形成独立通风,通风设施齐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风量能够满足各生产地点的需要。

矿井反风采用通风机电机反转直接反风,反风系统已通过反风演习,能在10min之内改变风流方向,风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程》要求。

2007年7月20日,主风机设备性能已经通过设备检测中心测定。

在进回、风井及主要的进回风巷等需要构筑通风设施的地方均按设计标准构筑了通风设施,矿井已经形成了稳定可靠独立的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简单,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二、防尘系统

配备有完善的井上下防尘洒水系统,对采掘工作面、井上下转载点及各运输环节、地面储煤场采取连续洒水降尘。

回采工作面配备煤层注水设备,回采前进行浅孔动压煤壁预注水,以湿润煤体,起到积极降尘的作用。

合理分配风量,保证巷道有适宜的风速,控制煤尘飞扬。

要求生产中定期清洗巷道中粉尘,主要巷道按规定及时刷浆,保持巷道清洁。

加强井下人员个体防护。

定期进行粉尘测定,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按规定设置防爆隔爆设施。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齐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井仓库备有足够的防尘口罩,按月发放,建立了可行的防尘制度,设置有防尘队伍,并能严格按制度执行。

在掘进和回采工程中,积极改善工作环境,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需要降尘地点、巷道铺设洒水降尘管道,安设洒水喷雾头;②转载点,留煤眼及时喷雾降尘;③作业人员按规定个人防尘防护用品。

三、防治瓦斯系统

根据登封市矿山救护队2004年8月对该矿井下鉴定结果,瓦斯相对涌出量为5.2m3/t,绝对涌出量为0.9m3/min,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低诏矿井。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制定了完善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井下所有电器都按照防爆要求配备,加强了通风、瓦斯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瓦斯无超限现象。

矿井有健全的瓦斯管理防治机构,矿井瓦斯管理制度齐全,防治措施完善,并且配备有专职的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严格认真,各种报表记录齐全。

按照设计,配备各种瓦斯监测设备和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同时矿井装备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使矿井建立完善的瓦斯连续监测与个体巡回瓦斯监测双重的监测系统。

对采掘工作面、主要机电硐室和进、回风巷道等地点的瓦斯等有害气体进行检查和监测,一旦发生瓦斯超限,能做到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井配备有各种瓦斯检测仪器仪表设备,安装一套JK70型安全监控设备,并能正常工作,井下各工作地点的风电闭锁装置、瓦斯电闭锁装置设备完好,灵敏可靠,井下风量分配合理,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入井电气设备全部采用隔爆型,严格加强电气设备管理,杜绝失爆设备,保持井下电气设备台台完好。

四、防灭火系统

2004年9月煤炭科学院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对本矿煤层自燃等级鉴定仍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按照《技改设计》(修改)和《安全专篇》(修改)的要求,各机电设备硐室,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消防材料库及井下易着火地点配置了灭火器、沙子、铁锨等防灭火器材,并能保持器材完好。

矿井配备了防灭火供水系统,地面设置了消防水池,容量符合设计要求,管路和防尘管路公用,达到各个工作地点。

矿井制定了各项防灭火措施,地面木料场、井口房及各工作地点制定了完善的防灭火管理制度,做到层层把关,环环连接,杜绝一切火源产生,确保安全生产。

五、防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矿井在主井底施工一套排水系统,主井底水仓位于主井最低位置,水仓容量390m3。

主井底泵房安装三台D25-30×9型矿用排水泵,配用YB200L2-2型电机,功率37KW,电压等级660V,水泵满足一用一备一检修。

排水管路选用Φ89×5无缝钢管2趟,其中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2007年7月20日,排水泵设备性能已经通过设备检测中心测定。

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于2007年8月26日9:

00点开始~10:

00点结束,进行了联合试运转,设备运转正常。

建立有专业的探放水队伍,配备有探放水设备1TXU-75型钻机,电机功率为4KW。

制订有完善的探放水管理制度,井下掘进工作面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地面采取了防排水措施,主、副井井口清挖了排水沟,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沟排出矿区,另外,对采空区地表裂隙带进行了填充,保证矿井不受雨水的威胁。

六、提升系统

主副井各装备一台2JTK1.6/0.9型矿用提升机,配套电机型号为JR116-6型,功率为95kw,提升容器选用1.0t非标轻型罐笼。

于2007年8月22日上午8:

00点开始至于2007年8月24日上午8:

00结束,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了空载、点开始,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了空载、重载联合试运转,各设备运转正常。

副井钢丝绳罐道,装备一对1.0t非标罐笼,副井绞车2JTK-1.6×0.9-24型,配套电机YR280M-8,功率N=75Kw。

主、副井安全保护措施齐全,2007年7月20日,设备性能已经通过设备检测中心测定。

于2007年8月24日8:

00点开始至于2007年8月26日早上8:

00点结束,副井提升系统进行了空载、重载联合试运转,各设备运转正常。

七、运输系统

煤炭运输路线:

回采工作面原煤→下副巷→11运输下山→井底煤仓→装矿车→主井→地面→贮煤场。

矸石及辅助运输系统:

掘进矸石→掘进巷道→11轨道下山→11上车场→副井大巷→副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设备及材料(平板车及材料车)→副井罐笼→副井底车场→副井大巷→11上车场→11轨道下山→中部车场→工作面上副巷或掘进工作面。

整个运输系统信号齐全,安全可靠,躲避硐符合设计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各项保护装置齐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八、电气系统

矿井供电电源主井地面变电所10kv双回路供电电源LGJ-50架空线接自距该矿2.5Km的大冶变电站和距该矿6Km的向阳电厂变电站。

副井地面变电所10kv双回路供电电源LGJ-50架空线接自距该矿2.5Km的大冶变电站(冶西线)和距该矿2Km的王楼变电站(桂范线)。

地面选现用S7-315/10,10/0.4KV变压器2台,安装在副井地面变电所,供地面动力负荷。

正常情况下,2台变压器分列运行,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另1台变压器满足一、二级负荷供电要求。

另选现用S7-315/10,10/0.4KV变压器1台,安装在主井地面变电所,供地面主井绞车及生产系统动力负荷用电。

井下最大排水量时工作负荷460kw,有功功率为358kw,无功功率为259kvar,视在功功率为441KVA,根据以上负荷统计计算,选用S7-400/10,10/0.69KV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2台,安装在主井地面变电所,正常情况下1台工作,1台备用。

地面高压配电装置选用DW15-10/400型高压油开关和RW7-10/200型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地面低压配电装置选现用JDK型低压配电柜。

主井地面变电所以0.66KV向井下供电;副井地面变电所以0.38KV向工业场地内的通风机、副井提升机、机修间、坑木加工、生活消防泵房、矿灯房及工业场地供电。

副井提升机、风机、采用双回路电缆线路由副井地面变电所供电、主井提升机、矿灯房、坑木房、消防泵采用电缆线路供电,其它设备采用LJ型架空线路供电。

下井电缆选MYJV42-13×70型粗钢丝铠装电缆三回,每回310m,两用一备,分别由主井地面变电所经主井井筒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井下电器设备采用接地保护。

在井底与水泵房毗邻设置井下中央变电所。

内设KBZ型矿用隔爆真空馈电装置、BQD10型矿用隔爆真空起动器。

从中央变电所经660V电缆线路向井底主排水泵、水窝水泵、大巷运输、采区的采、掘、运等设备供电。

在主井底水仓设主接地极、在各配电点设局部接地极,形成完整的井下接地网。

接地网上测得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九、安全监控系统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及《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布置各类传感器。

依照矿井的灾害种类及灾害程度,结合矿井的建设规模,确定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现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KJ95N型。

在地面调度室设总站,总站配备有两台主机,互为备用。

监控系统的电源按二级负荷设计,并配置了UPS电源,保证系统的供电可靠。

在提升机房、通风机房、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主排水泵房、运输皮带巷、工作面进风巷、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总回风等地点设置测点。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和相关专业的设计要求,确定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温度、烟雾、风门开关、设备开停传感器的数量、位置和风电瓦斯闭锁等。

以实现全矿井的安全生产监测,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十、安全检测系统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建立健全了瓦斯检查制度,有专职的瓦斯检查员,配备有个种瓦斯检测仪器仪表,其中,JJ20-1型便携式瓦斯报警仪35台,光学瓦斯鉴定仪12台。

各工作地点安装有瓦电闭锁装置,若瓦斯超限时,不但能报警,而且还能够切断工作面一切电源,当一台局扇因停电停风时,另一台局扇能够自动起动工作,保证工作面正常通风。

目前,矿井配备有DFA型高中微速风表一组,ZS-3秒表一块,井下测风站布置合理,板牌齐全,达到设计要求。

每旬能按时测风,各种报表记录齐全,测风仪器能够定期进行校验。

通过对矿井安全检测系统进行现场检查,矿井各项安全检测系统均符合《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和《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具体要求,能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检测需要。

十一、其他系统

矿井的工作环境、劳动保护、工业卫生、安全管理及职工培训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

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各种工程质量均达到良好标准。

采掘工作面顶板能够严格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工程验收制度,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综合上述,我公司已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能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井下的各种安全设施及装备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矿井已具备正常安全生产的各种条件。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

2007年9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