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8230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docx

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Word版

导学案26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

一、近现代中国——西方文明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

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

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

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

鸦片战争后,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

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

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戊戌变法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辛亥革

命后

“断发易服”具有

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2)表现: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原因: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

领域

变化

服饰

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

多样化

饮食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

菜篮子工程”

居住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风俗

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古代中国——农耕时代的社会生活

1.先秦至唐的社会生活

(1)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争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

如秦孝公继位后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秦国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2)汉代经济发达,且少战乱之忧,因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这在汉乐府和汉代画像石中均有反映。

从乐府诗中可以看出人民主食以谷物为主,如小麦青青大麦枯(《小麦谣》)、舂谷持做饭(《十五从军行》)、禾黍不获君何食(《战城南》)等;汉代画像石中也有众多表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画面,诸如浩浩荡荡的车骑出行图、聚会拜谒图、祭祀吊唁图,也有辛勤劳作的农耕场面、锤声铿锵的冶铁场面。

(3)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色彩纷呈,别具特色。

唐代饮食深受胡人饮食影响;饮茶品茗蔚然成风;唐代妇女地位较高,服饰亦绚烂多彩;打马球成为时髦游戏。

2.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

(1)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受地点和营业时间限制;市内还有娱乐场所“瓦子”;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棉纺织业兴起,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南宋政府在一些大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词、曲、话本的兴起,都是在适应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2)宋代以后,服饰变得简约、严谨、含蓄。

对女子的束缚愈加严重,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传开。

3.明清社会生活的异化

拜金逐利奢侈之风盛行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刺激了人们追求消费享乐,拜金逐利一时成为社会风尚;晚明时期奢侈之风虽有腐朽没落消极的一面,但也透露出突破传统礼制观念,为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开路的时代新气息

个性解放的呼声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要求冲破“天理(三纲五常)”教条束缚,遵从人性情欲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李贽的“异端”思想、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对封建礼教的猛烈抨击

社会伦理的背离倾向

明清时期,妇女再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舆论方面,不仅下层社会对妇女改嫁持认可态度,士绅之中也有逐步宽容的趋势。

一些女子走向社会从师求学,社会舆论推崇和赞美才子佳人,实际反映了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和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近现代世界——机器工业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精神生活的变化

(1)报纸杂志:

近代报刊以丰富的内容,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发挥了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如19世纪30年代以《贫民卫报》为代表的工人报纸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文化特权、宣传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启发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英国工人阶级打造阶级文化、唤醒阶级意识的重要阵地。

(2)影视艺术: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两性关系与女权运动

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革,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随着妇女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联系的扩大,男女社会权利趋向平等。

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欧美各国广泛展开,西方发达国家的妇女相继获得了普选权。

3.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问题

(1)三农问题:

英国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游民;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违背了农民意愿,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2)工业化早期的社会问题:

出现了许多“血汗工厂”,人文主义缺失,工作环境恶劣,大量雇用童工,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生产事故频发;城市贫困化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等级差异明显,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因素积聚;城市化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发展不协调。

4.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立法

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劳资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必须通过社会立法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

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扩展到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等其他社会领域。

这些立法从法律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阶级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建成

唐胥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宝成、

兰新等铁路建成

“九五”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公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但公路发展受限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水运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

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航运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

(1)电报: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

台湾,20世纪初

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

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

近年来,人们通过

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二、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4)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5)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新中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

3.互联网的兴起

(1)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

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

第四媒介”。

(3)影响:

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娱乐方式。

1.(2019·武汉调研)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

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

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

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

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解析 题干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等信息,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及学习内容的变化,但没有体现出这些变化是新式学堂教育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上海女性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但材料没有反映出上海在全国女性解放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故C项错误;《天演论》介绍西方“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反映出20世纪初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理学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平顶山高三调研)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

这说明(  )

A.教会力求适应中国文化

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

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

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中“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可以得出教会力求适应中国文化,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出现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可知教会大学融合传统建筑文化的观念,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政局稳定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3.据学者研究,中国1936年完成了陇海路西安至宝鸡段;同年7月,粤汉铁路株韶段接轨,全线通车;广九线也于七七事变爆发后几天内接轨投入使用。

1929年起开始修建的杭州至萍乡的江南第一条东西铁路大干线浙赣铁路,于1937年6月正式接轨,全线通车。

1935年开始修筑苏嘉路,1936年7月正式通车。

在山西,1932—1937年,修筑了长达860公里的同蒲路。

这一时期铁路里程的增加(  )

A.说明国民党积极围剿红军

B.说明国民政府积极为抗战做准备

C.是国家长期社会稳定促进的结果

D.说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取得成效

解析 国民党围剿红军与材料中的地点不符,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为抗战做准备不能全面概括材料的时间,故B项错误;当时是国共内战、日本侵华时期,社会并不稳定,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6年国民政府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建设,所以铁路里程增加,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9·焦作高三统考)西班牙人雷玛斯于1911年6月24日在上海虹口建成虹口大戏院,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入我国民间。

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

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为限等。

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

解析 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男女观众必须分座”“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为限等”,可知电影管理办法中有封建保守内容,但女子可以看电影,又体现了思想开放的一面,故B项正确;对电影放映的管理可知,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一定影响,但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规定以夜间12点为限,不能体现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故D项错误。

答案 B

5.阿里巴巴公司依托互联网推出“Buy+”的全新购物方式,即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

这说明互联网(  )

A.颠覆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解析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故B项错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表明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答案 C

命题点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社会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解读:

史料一表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史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解读:

史料二中“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体现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说明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

史料三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竞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解读:

史料三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伴随西方侵略传入中国,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内地甚至农村西方生活习俗已是相当普遍,如“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探究1】 史料三中的“洋气”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试答:

“洋气”指西方式生活时尚。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探究2】 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答:

因素:

①根本原因:

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②经济上: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③政治上:

政府、重大社会变革运动和仁人志士的推动;④思想上: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历史理解

1.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

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

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全面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从过程看

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

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从动力看

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2)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思想文

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练习1 (2019·合肥高三调研)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构成统计数据。

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注释:

专门事业包括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等职业;杂类包括传统服务行业,如小商贩、帮佣等职业以及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等。

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出现从事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出现运动员等新生职业,从事工商业的华人占比较大,还有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

这反映了职业结构的多元化,而职业结构的多元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C项说法正确;租界内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较小,与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不一定就是农业经济走向衰退,A项错误;在租界政府供职的华人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不能说明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B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杂类所占比重最大,而杂类中的大部分职业对文化素质要求较低,排除D项。

答案 C

【思维升华】 以唯物史观指导社会生活类题目的解答

全国卷高考中社会生活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考查的侧重点不是社会生活本身,而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以在解答社会生活类题目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唯物史观。

(1)对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分析:

社会生活的演变是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变革的表现。

社会生活的演变反过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又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各个领域的改革更加深入进行。

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直接影响到政治改革进程,使政治环境趋于宽松,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思想领域里引起连锁反应,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商品的流通、土地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以及外贸的增长,使经济领域充满活力,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2)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历史规律的掌握和学习是历史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要重视历史事件的个性。

比如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新闻传播和政治功能是共性,而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是中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

命题点二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解读:

史料一指出国人办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说明办报活动与当时现实斗争关系密切。

史料二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

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

“《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解读:

史料二中“宣传正义”“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民报》的历史作用。

史料三 2015年网络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成龙的“duang”毕福剑“视频风波”“克强指数”“工业4.0”“新常态”“大数据”“能人腐败”“山头主义”“二代坑爹”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新浪网

⇨解读:

史料三中媒体关注热词中有不少是丑闻曝光事件,如“视频风波”“能人腐败”“山头主义”“二代坑爹”等,这体现了大众媒体对政府工作部门的监督作用,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探究1】 根据史料一、二,指出近代报刊的功能,并以《民报》为例阐述其历史作用。

试答:

功能:

报刊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作用:

《民报》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探究2】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神奇的第四媒介”的互联网有何神奇之处。

我们该如何认识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试答:

神奇之处:

传播媒介速度快,知识储量大,高度互动等。

影响:

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利器,既可收到社会监督的作用,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

■历史理解

1.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

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人们的观念等影响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影响:

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②消极影响: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2.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外部因素:

西方报刊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扩张。

②经济原因: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渴求各种经济信息。

③政治环境:

近代中国的政局动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引发了人们对政局的关注。

④思想因素:

近代前期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2)影响: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这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制造舆论、唤醒民众。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运动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娱乐大众、传播新知。

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

■素养提升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练习2 (2019·芜湖模拟)从1874—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

这反映了(  )

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解析 《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说明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故C项正确;《申报》连续刊载有关进展消息,既不能说明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也无法体现司法制度改革,故A、D两项表述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思维升华】 大众传媒的影响

上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复杂而矛盾的,我们应立足唯物史观,辩证看待:

一方面,由于大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