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84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同步练习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D.奖励耕织

【答案】C

2.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

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

这是因为秦国

A.鼓励农业生产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

【答案】D

3.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

【答案】C

4.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隋大运河D.元朝运河

【答案】B

5.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

【答案】D

6.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晋B.齐C.楚D.秦

【答案】A

7.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汉

【答案】C

8.某班举行一场辩论会,辩题是:

战国争雄的利弊。

其中,正方辩手认为“利大于弊”的主要理由是

A.后期战争具有统一性质

B.战争造就了军事家

C.战争破坏性很强

D.战争促使兵器、兵种改进

【答案】A

9.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齐国B.赵国C.秦国D.楚国

【答案】C

10.《史记》: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材料反映的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D.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

11.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角色扮演】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

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确立的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

(1)支持。

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注:

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也可)

(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社会的发展。

12.某校七年级

(2)班同学举办了“战国面面观”的活动,请你也参与。

【识图辨史】

战国形势简图

(1)请写出上图中A、B、C所代表的诸侯国。

(2)图中赵、魏、韩三国原属于春秋时期的哪一诸侯国?

图示诸侯国中,哪一诸侯国最终傲视其他六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角色扮演】

情景剧中,秦国大改革家商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扮演商鞅,请根据史实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3)记者提问:

“在改革中,你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记者提问:

“在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强兵方面,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思考讨论】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5)李冰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答案】

(1)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2)晋国。

秦国。

(3)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4)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原因:

科学设计;依靠人民等。

精神:

创新精神;实干精神等。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答案不全)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纷争。

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强大起来。

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都江堰。

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自主探究】

一、战国七雄

1.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_______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_______、_______、长平之战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3.战国中期以后,_______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战国时期,_______和___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阶级的势力增强。

2.开始:

_______年,_______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3.内容:

政治上,确立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改革_______,严明_______;经济上,废除_______,鼓励_______,统一_______;军事上,奖励_______。

4.作用:

秦国成为_______的诸侯国,为以后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_______年,_______国蜀郡郡守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_______修建了都江堰。

其内江用于_______,外江用于_______。

2.都江堰由_______和_______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是一座_______的水利枢纽,发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作用。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被称为“_______”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32页“相关史事”,结合课本正文概括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2.阅读课本33页第一段,分析:

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各国纷纷变法这一现象?

3.观察图片《商鞅变法的内容》,表格中列举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尝试分析这些措施中每一条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4.阅读材料: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结合课文总结商鞅变法的影响是什么?

 

【拓展延伸】

“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行政高效、国富兵强,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从而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

试分析: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韩、赵、魏;齐国。

2.齐楚燕韩赵魏秦;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3.秦。

二、1.铁制工具、牛耕;新兴地主。

2.前356年;秦孝公。

3.县制,贵族的世袭特权,户籍制度,法度;井田制,耕织,度量衡,军功。

4.最强盛;秦统一全国。

三、1.前256年;秦;李冰;岷江;灌溉;防洪。

2.渠首、灌溉网;综合性;防洪、灌溉、水运;天府之国。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成功原因:

客观上:

变法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主观上:

秦孝公的支持,启示: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要符合国情顺应历史潮流。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下图描写的内容同战国初年的一件大事有关,这件大事应该是(  )

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兴修都江堰

D.齐桓公称霸

2.“战国”因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而得名,下列哪一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

(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3.话剧《商鞅》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大型历史话剧,塑造了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鲜明形象。

下列情节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召见商鞅,支持他变法

B.一位县职官吏正在接受国家的任命,去地方任职

C.秦国开始使用统一的度量衡

D.一位旧贵族宴请商鞅,感谢商鞅在变法中给予他们特权

4.“始皇二十六年,蒙恬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

A.鼓励耕织

B.确立县制

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5.从下面的连环画中,我们会了解到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兴修?

A.灵渠

B.白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6.探究题。

【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 东北百里,曰荆山,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

——《山海经》

材料二 牛耕积谷,水漕通粮。

——《战国策·赵策一》

(1)这两则材料说明战国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上有了怎样的进步?

这种进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产关系的变革】

材料三 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

——刘歆

(2)材料三中的“商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位著名改革家?

材料三中提到他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两项即可)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学习中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

注意图片中的三个文字分别是韩、赵、魏,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

2.A 【解析】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役。

3.D 【解析】商鞅变法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因而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他们不可能对商鞅持感谢的态度。

4.D 【解析】材料中叙述的是蒙恬因有战功被授予高官,得益于商鞅变法里规定的“奖励军功,按功受爵”,所以D正确,A、B、C三项内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

5.C 【解析】李冰所主持修筑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6.

(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经济上,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商鞅。

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

(任选两项即可)意义: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