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80072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11地球与地图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地球与地图

【高考目标定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定方向。

计算距离等

2、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

3、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5、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于应用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纲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

极半径6357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

3、其他常用数据:

赤道的自转线速度——1670千米/小时;30°纬线自转线速度——1447千米/小时;

60°纬线自转线速度——837千米/小时

二、地球仪

1、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度:

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3、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

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对比:

纬线

经线

形状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相等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间隔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三、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

(2)指向标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3、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

“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注记。

四、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1、高度的表示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

呈闭合的曲线。

4、地形剖面图:

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

反映断面的高低起伏状况。

【要点名师讲解】

一、经纬线的主要应用

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差值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同一经线上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2)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各纬线上经度差l0的弧长就不相等。

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l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

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①.南北方向的判定:

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则相反;

②.东西方向的判定:

根据在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

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也可以利用经度来判定,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

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

在被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3.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

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

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部分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

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

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

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

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

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

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C→H)。

【例题】1右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P点是晨昏线的中点。

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0。

据图回答:

当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M地经P点飞到N地,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由东向西B.由西向东

C.先西北,后西南D.先东北,后东南

【答案】C

【解析】从北极上空俯视,从M到N为顺时针方向,大致向西飞行;同时,晨昏圈为地球球面的大圆,符合最近航线,所以飞机的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后西南。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水库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考虑移民、生态

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地地区或者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处、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宜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方向且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

气象站

应选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公路、

铁路线

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

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

线路尽量要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以降低建设成本

3、选面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方,即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

【例题】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3.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B.bC.cD.d

【答案】2C3D

【解析】2选项A不符合实际,此处是山谷但是没有河流出现,即使有河流,也不是因为地处河流上游(此处是下游)或水质好而形成聚落的,所以A错误;同理地貌多样,风景优美和滑坡少也不是此处聚落形成的主导因素,B,D选项错误;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则是聚落形成的主导因素,答案是C。

3解题关健在于分析出从乙到d连线上是山谷地形,根据水携带泥沙的重力流向作用,在d处可以找到金沙,所以选项D正确。

a和b在乙的背侧,c在河流的支游(知果有河流的话),所以A、B、C选项都错误。

【感悟高考真题】

(2010·北京高考)

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读能力。

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

而据图示的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

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

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2010·江苏高考)

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9~I0题。

9.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B.KMOP线

C.KMNQ线D.KRQ线

10.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

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FF线B.KMNQPT线

C.KLOPT线D.KST线

【答案】:

9B10D

【解析】:

等高线判读是等值线中最经常考的知识点。

第9题,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低,从微地貌来说又是以山脊。

第10题,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系数的线路。

(2010·山东高考)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以及读图判断能力。

难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

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题眼】据图示的山地地形陡缓及布局情况判读。

(2009·天津高考)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题。

1.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

滑坡很少

【解析】:

判读等高线地图,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分析地形地貌;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地形开阔,为聚落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用地空间。

且平坦的地形便于生产活动的进行,如: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农业生产的开展等。

【答案】C

(2009·江苏高考)图2所示为以38ºN、0º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2-3题。

2.“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3.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

“陆半球”的极点为38ºN、0º,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ºS、180º,根据西半球跨度160ºE向东→20ºW,南半球跨度0º向南→90ºS,第3题选择D。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º26’S,180ºE。

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答案】:

2.D3.C

(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一东南向D.南北向

5.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作图能力,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

4题明确: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如下图所示:

 

山脊走向:

东北-----西南

5题明确:

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

【答案】4.A5.B

(2009·山东高考)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

m)读图回答

(1)-

(2)题。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4分)

(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

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

(2分)

【解析】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思想入手,着重考查区域的判定、地形及其成因、降水、等高线的绘制。

(1)根据经纬度和陆地的轮廓及相对位置判定为福建与台湾区域图。

明确要回答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关键词是主要所以就是面积相对大得福建区域,而不是台湾西部。

再仔细看等高线发现又大于500m的区域,我国定为海拔500米—1000米,所以该区域地形类型为低山丘陵。

看图可知为低山丘陵与河流相间所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最后,注意要分析的是B地与A地相比,B地年降水量少的原因,从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来回答,虽然A地、B地都处沿海,受东南季风影响,但A地为低山的迎风坡而B地处于沿海平原降水少。

再从宏观来看,对面的台湾山脉阻挡是水汽减少。

(2)解题方法题目中已经告诉:

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

所以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就找出400m或者400m最接近的点,然后大体判断400m等高线的位置,有平滑的曲线连接。

【答案】

(1)低山丘陵流水侵蚀

原因:

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

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2)如右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考点精题精练】

(2010·广州模拟)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

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读右图,回答3--5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北流向东南D西南流向东北

4.如上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可能有台风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5.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正处于汛期B径流季节变化大

C冰期可能长达半年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右图是某地区等值线分布图(等值线的数值是a>b>c)。

据图回答:

6.若是“广东某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海拔高度)”,则

A.QP处是山脊B.QP处可能有河流且河水由P处流向Q处

C.Q处地下水比P处浅D.P处地下水可能露出地面形成泉水

7.(2010·广东高三抽样测试)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

(18分)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

(2)A在D的    方向,C在北京的    方向。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①北京:

        ;②匹兹堡:

       。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100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

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

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

②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解析 

(1)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显示了北半球的城市,可知中心应为北极点。

(2)先定南北、再定东西的方法可以简单求解。

A点在D点南方,按照自转方向A点在D点东方,所以为东南方向;同理,C在北京西南方向。

(3)直接从图中读取。

对北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要有基本的方位概念,匹兹堡位于西经80°可以通过经线排列关系确定。

(4)飞行路线是解题的关键,题中“从北京沿经线飞行、过极点,(再沿经线飞行)到达匹兹堡”,飞行路线跨过北京以北的50个纬度、匹兹堡以北的50个纬度。

①飞行时间应该是(50+50)×111km÷1100km/h=10h。

②依次经过的国家有美国和中国北方的国家。

③起飞时匹兹堡的区时是3月20日19点(向东过日界线减一日),10小时后为3月21日5时。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A由图中长城站的位置及0°经线可知,科学考察船顺时针绕南极洲航行一周,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解析】选C由黄河站位于北极附近(60°E附近),长城站位于南极附近(60°W附近)判断,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

3.【解析】选C虽然图中只有一条等高线,但我们可推测该地等高线是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这个位置是河谷,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

如果此处的弯曲是由数值大的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则该处是山岭脊,就不可能发育河流了。

4.【解析】选B若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该图为高压过境,因而天气晴朗。

5.【解析】选B如果该地是我国某地,依据1月零度等温线可知,它位于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

6.【解析】选DQP处海拔低一些,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汇聚的地方,由于图中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河流由北向南流。

地下水位的深浅是指地下水位与地表之间的高差大小,根据地下水分布的特点,Q处地势高,则地下水深一些。

7.【答案】:

(1)逆

(2)东南 西南

(3)40°N,116°E 40°N,80°W

(4)①10 ②蒙古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③2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