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88613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 第二课》教案 道法精品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第二课》教案道法精品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二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学习目标:

知道班规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懂得班规的制定过程需要民主,要自觉接受班规的约束。

规则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遵循一定的程序完善和修订。

学习重点:

学习民主制定班规。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

学习难点:

懂得班规应共同遵守,为保证班规执行,必须建立奖惩制度。

学习准备:

查找以前的班规和执行情况。

我能行:

一、填空题:

1、没有规矩,不成,班规可以让我们。

2、我们是班规的制订者,也是班规的。

大家一起讨论,制订的班规可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情况的,也会有班规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

3、国有国法,班有班规。

等同学是我们班的“遵守班规之星”。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班规是班级共同生活的规则,违反几次也没事。

()

2、班规约束了我们的自由,不利于学习。

()

3、制定班规是班主任和班长事情,其他学生不宜参与。

()

4、班规既然制定了,就应该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

5、在学校里,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6、班规一旦制定就不要改了。

()

7、班规的内容要全面细致。

()

8、对违反班规的行为要有惩戒措施。

()

9、发现不合理的班规,我就不执行。

()

10、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说班规已修改好,请大家遵守。

()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应当怎样制订班规呢?

下面做法合理的是(     )。

A、我们班的班规是由老师一个人制订的 

B、我们班的班规是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讨论后再确定的 

C、班规的制订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不必讲究制订的程序和方法

2、以下做法违反班规的有(    )。

①今天是新老师上课,小东和李明在下面交头接耳   

②赵方看到别的同学随地扔废纸,他也扔了一个小纸团   

③小明做错了事,班长要求他向全班同学认错④小刚请同桌写作业

A.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3、下列对班规说法错误的是()

A、班规修订前,即使有不合理的内容,也需要遵守   

B、班规是对班集体所有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C、班规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起制订即可

四、简答:

回顾一下自己班的班规内容,把能遵守的都罗列出来。

参考答案:

第一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一、填空:

1、方圆班级生活健康有序

2、守护者变化、发展

3、略

二、判断:

1----5错错错对对6-----10错错对错错

三、选择:

1-------3BAC

四、简答:

第二套

 

教材分析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负担”

的第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从而懂得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

本课与本单元其他三课为递进关系,旨在感受父母的不易,引导学生懂得分担,学会关心父母。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父母、懂得分担,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采访发现父母生活、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的情感,设置不同的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心。

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再现父母生活中的镜头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真真切切地体会父母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2.借助“职业体验馆”“小记者采访”等活动感受父母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时的责任与辛劳。

3.通过“互换空间”的体验活动学会换位思考,去关注父母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父母的情感。

4.借助“场景对对碰”“情感专线”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管好自己、分担一些家务也是为父母分忧的好方法。

5.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在学会感恩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关心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从而培养学生从内心去爱父母及身边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产生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情感。

2.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在学会感恩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关心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从而培养学生从内心去爱父母及身边人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父母一天做了哪些事。

2.跟随爸爸或妈妈上一天班并记录相关信息,或者对父母进行访问并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父母

1.组织谈话“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说说爸爸妈妈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本领,一起来夸夸他们。

2.配乐播放本班学生家长工作生活的照片。

设计意图:

由“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主题谈话导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回忆父母生活和工作的情景,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学生为父母自豪的感情。

二、调查汇报,了解父母生活中的辛劳

1.说说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都在忙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板书:

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照顾孩子……)

2.信息发布会。

交流课前调查,说说父母从早到晚做了哪些事。

3.数一数,爸爸妈妈一天做多少事,一年365天,要做多少事?

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父母又做了多少事?

请你算一算。

4.呈现教材P25《爸爸,您辛苦啦》,组织学生讨论小娟爸爸的辛苦体现在哪里。

(1)反馈交流。

(2)小结:

小娟爸爸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和家里,对自己却关心很少。

5.联系自己的父母,说说心里话。

小结:

我们的父母总是忙忙碌碌,为我们、为家庭,付出了许多的心血。

我们要为父母分担,少让父母操心。

(揭示课题: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设计意图:

课前布置学生对父母一天的活动进行记录,在主动观察中,了解自己父母在生活中的忙碌辛劳。

通过交流、计算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从时间、内容等方面感受父母生活中的辛劳,体会到他们为家庭幸福和儿女成长的付出。

通过聆听《爸爸,您辛苦了》,说说小娟爸爸的辛苦之处,从细节中感受到小娟爸爸为家庭付出的辛劳。

同时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回忆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类似的故事,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的回忆交流,加深感悟,进一步体会父母的辛劳。

三、观察访问,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劳

1.介绍跟父母上一天班的所见所闻。

学生介绍,教师记录。

2.说说你跟着爸爸或妈妈上了一天班的感受。

3.有的同学无法跟爸爸妈妈去上班,还可以通过访问来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洋洋对妈妈进行了一次访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洋洋的介绍吧。

(播放洋洋的采访实录和感受)

4.交流采访父母的情况。

5.交流反馈,随机板书。

(板书:

时间长、要求严、竞争强、任务重……)

6.小结:

我们的父母和洋洋妈妈一样。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

真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事,少让他们为我们操心。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跟着父母上一天班的活动,亲历并更深入地了解父母工作的状态,了解他们不仅在家里要照顾家人生活,更要努力工作,十分辛劳。

通过访问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主动感悟,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和思考的能力。

四、故事会,说说父母的辛劳

1.回忆成长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小结:

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辛勤付出,每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爸爸妈妈用爱书写的,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设计意图:

以“故事会”的形式,述说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促进对父母辛劳的深层感悟,激起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五、课后作业

完成活动一和活动二吧,下节课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管自己我能行”的作业纸和“行动计划”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看《“小麻烦”的故事》,发现麻烦

1.看故事,找麻烦。

出示课件《“小麻烦”的故事》。

请同学们找一找爸爸妈妈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

2.交流反馈,发现麻烦。

3.你给父母添过这样的麻烦吗?

4.看看这一大堆的麻烦,你有办法解决吗?

小结:

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做,那这些麻烦就都不存在了,我们就能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了。

(揭示课题: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设计意图:

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学生反思,发现无意中给父母增添了许多麻烦,激发学生为父母分担的意识。

二、管好自己,少添麻烦

1.很多事情我们帮不上爸爸妈妈,但我们起码能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

学习教材第29页。

(板书:

管好自己)

2.交流引导。

如果“学校里”“在家中”“外出时”都能管好自己,那一定能少给父母添麻烦。

(板书:

学校里、在家中、外出时)

3.你认为还能怎样做才是管好自己呢?

选择一种情况进行讨论。

(每组一张大卡纸,

写在上面)

提示:

可以对照我们发现的小麻烦,进行思考。

4.反馈交流。

预设:

(1)我们在学校里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和同学友好相处……爸爸妈妈就不用操心了。

(2)在家里,我们要听从父母的话,还要自己的事自己做。

爸爸妈妈就不用操心了。

(3)在外出玩耍时,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玩有益的游戏。

那爸爸妈妈就不用操心了。

外出活动时,我们小声说话,遵守秩序,处处讲文明。

那爸爸妈妈就不用操心了。

……

5.小结:

同学们想得这么周到!

像这样时时处处管好自己,一定能少让父母操心。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交流、归纳,从在学校、在家里、外出时等不同场景里如何管好自己的思考出发,指导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懂得管理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就是爱父母的表现。

三、体谅父母,解决麻烦

1.角色体验,理解父母

(1)播放课件,出示三种麻烦情境

①嘉伟在邻居菜地踢球,把菜苗踩到了。

②楠楠生病不肯吃药。

③王鑫自己用压岁钱买了复读机,发现不合适。

(2)如果你是爸爸妈妈,遇到这样的事,心里会怎么想?

(3)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板书:

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

(4)小结:

如果我们多理解父母,从父母角度想问题体谅父母,我们肯定会少给父母添麻烦,爸爸妈妈该多高兴啊!

2.从小事做起,体谅父母

(1)播放鹿鸣电视台采访录像,说说你要为谁点赞。

(2)全班交流

(3)小结:

这些看似平常小事,如果做好了,就能给爸爸妈妈带来很多的温暖,让父母少一点担心,多一点放心,是我们对家人最好的回报。

设计意图:

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理解父母,少给父母添麻烦。

对教材中的三个情景进行分析交流,引导学生学习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体谅父母,树立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通过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懂得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就是帮父母分担,就是体谅父母。

四、课后作业

为自己做个作息时间表吧。

设计的时候征询父母的意见,想一想该怎么设计这个时间表才能更好地分担父母的辛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