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1973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邵阳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9分)

1.(6分)(2016高二上·汕头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吉祥文化

①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

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

“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

器物和风俗。

”我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

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

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

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②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为“四灵”,即龙、凤、龟、麟这四种灵异动物。

《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之语,郑玄注曰:

“象物,有象在天。

所谓四灵者。

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③据专家考证,这几种动物是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

如夏人以蛇(龙)为图腾,商人以燕为图腾,东部民族以凤为图腾,东夷中部民族以龟为图腾等。

后来由于部落战争,相互联合或吞并,各部落图腾已经复合成为集各种鸟兽形象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图腾也转变了职能,成为鸟兽鱼虫之畜养,甚而成为保护神,进而成为吉祥物。

④作为祈福的象征,四灵在中国吉祥物天地中最先登场。

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蚌壳堆塑的“中华第一龙”。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已窥见“丹凤朝阳”的原始雏形。

殷代以灵龟兆吉凶。

麟在四灵中出现最晚,但春秋战国时已经成形。

汉代形成的“四灵”体系,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⑤行为吉祥表现在风俗习惯和行为中。

在山东泰山顶上,为了求得后嗣,妇女们将红线、红布条结在小树枝上,或将石子放置在小树杈上,表示向山灵祈求后代。

旧时婚嫁,许多地方男女订亲后,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

如果同一条街有两家娶媳妇,谁家早发轿谁家为好,这叫“抢福”。

⑥出嫁那天,新娘落下的眼泪,称为“金豆子”,流得越多越好。

入洞房后,新娘要喝面汤,叫吃宽心面;吃红皮鸡蛋,称“一口咬到鸡蛋黄,明年生个状元郎”。

新人合卺之前,还要撒栗子、枣、花生,象征早生贵子。

⑦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所有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象征体系及民族吉祥物,而且至今还有吉祥文化的创生。

比如各种大型的运动会,像奥运会、亚运会或全运会,在其正式举办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设计吉祥物,作为大会能顺利成功举办的吉兆,受到人们一致的追捧。

传统吉祥物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反映了吾国吾民的追求和向往。

(1)

下面对于“吉祥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吉祥文化体现了人类对吉庆祥瑞的向往和追求的观念。

B.吉祥文化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C.吉祥文化是不能创生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

D.吉祥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可分为器物和风俗两个基本方面。

(2)

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吉祥物是“四灵”,在“四灵”中“麟”出现得最晚。

B.“四灵”成为吉祥物的演变过程为“图腾--鸟兽虫鱼之畜养--保护神--吉祥物”。

C.“四灵”形象是各部落图腾形象复合的一个结果,实际上不只四种动物形象特征。

D.“四灵”吉祥物体系是汉代成形的,它的吉祥内涵是“非德至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有形之器物和可见之行为表现吉祥观念,这个“器物”和“行为”并非是任意的,具有传统性、民族性。

B.吉祥内涵的生成方式包括了谐音法,比如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不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是为了迎合世界盛会而创造。

D.传统吉祥物(即物体吉祥)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即行为吉祥)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

2.(10分)(2017·广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萧涤非先生治杜诗

萧涤非先生能在杜甫研究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十分注重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解放初期,他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系统地研读革命导师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著述,心胸豁然开朗,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地在《杜甫研究》中以相当的笔墨来分析杜诗的艺术性。

他说:

“杜甫的伟大,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来自人民”,“人民的血泪灌溉了杜甫诗的园地”。

这些精辟的论述,无一不是得益于他对革命理论的孜孜以求。

萧先生熟悉研究对象,包括熟悉研究对象的全部作品。

他曾说,杜甫的《新婚别》有“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这样两句,仇兆鳌的注说“嫁时将鸡狗以往,欲为室家长久计也”,这显然是不近情理,不合事实的,所以杨伦的《杜诗镜诠》改注为“用谚语”。

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谚语,宋时才有记载,唐代却找不到文献上的根据,所以杨伦也只能虚晃一笔。

自己最初径直注上“即俗语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话,是不科学的,总觉得有些慊然。

后来,他无意中在王建诗里发现“我身不及逐鸡飞”之句,不觉大喜,因为它证明了唐时确有这一谚语。

他觉得如果对研究对象不熟悉,有些有用的材料是会当面错过的。

1971年,郭沫若所著《李白与杜甫》出版。

贯穿全书的基调是扬李抑杜,而且全面贬低杜甫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为了达到贬低杜甫的目的,郭老甚至对国内几位有名的学者如冯至、傅庚生等人,自然也包括萧涤非先生,逐一进行了批评。

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对郭老的观点不满意,又不能批评,只有保持缄默。

萧先生应许多学者、学生的询问,于1979年在《文史哲》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李白与杜甫>》一文,第一个实事求是地谈了与郭老观点不同的意见。

针对郭老说称杜甫为“诗圣”和“人民诗人”毫无依据的观点,他列举陕南歌谣“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诗歌作了千万卷,不留千年存万古”,朱德委员长诗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说明杜甫的两项桂冠都得到了人民的承认。

他还用大量确凿的事实,纠正郭老对杜诗的曲解,对郭老苛求古人、脱离历史背景、抹杀杜诗艺术性的做法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他说:

“郭老过去也是尊重杜甫的,他这次抑杜,不过是他自己在翻他自己的案,而我们的非议,也不过是以前日之郭老反后日之郭老而已”。

萧先生的文章以科学的态度和较强的说服力,打破了学术界沉闷的空气。

特别针对郭老这样的权威、名人,萧先生能够言人所不敢言,确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学术界高度称赞。

盛名之下,敢于公开纠正自己的错误,是萧先生的一贯作风。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句,在解释其中“群童”一词时,他这样写到:

“杜甫《泛溪》诗‘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

翻到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作于前一年,所泛溪即浣花溪。

据此可知,溪之南北两岸原有一批顽童,我疑心诗中群童就是这些顽童。

他们敢于欺负人,以抱茅为戏,因而激怒了诗人。

过去我把‘群童’全看成穷孩子,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是很片面的。

萧先生十分赞赏清代学者黄生“读唐诗,一读了然,再过亦无异解。

惟读杜诗,屡进屡得”的话,所以他几乎用毕生精力研究杜甫,即使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仍不能满足。

他在《<杜甫研究>再版漫题》一诗中写道:

“嗟予幼学杜,今已逾古稀。

岂无分寸功,所得亦已微。

虽曰名研究,其实无发挥。

赋此聊志愧,非敢望解颐。

”更有意味的是,萧先生将陶渊明“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的诗句,改为“但恨在世时,读杜不得足!

”可见他对杜诗执著探索的热情达到了何种程度。

宋代有位学者提出“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不可读杜诗”。

1978年,萧先生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请,担任《杜甫全集校注》一书的主编。

为完成好这项艰巨任务,萧先生不顾古稀之年、抱病之躯,于1979年夏亲率校注组全体同志沿杜甫当年行踪进行实地考察,主持编写了《访古学诗万里行》一书。

1984年夏天,校注组赴杜甫故里河南省巩县举行了《杜甫全集校注》座谈会。

会议期间,萧先生即兴赋诗两首,其二《重谒邙山少陵墓》写到:

“忧国忧民不自忧,东南西北苦飘流。

为告后来凭吊者,诗王吟骨在邙丘。

关于杜甫的墓,相传有四处:

湖南的耒阳、平江,河南的偃师、巩县。

经过认真考证比较,萧先生第一次肯定了杜甫的真墓在邙山。

(选自《人物》1993年第2期孔亚兵文《文学史家萧涤非》,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1962年56岁在北京编写《中国文学史》,在《诗刊》发表《人民诗人杜甫》,在《人民画报》发表《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徐恒堂《萧涤非年谱》)②萧先生给我回信说:

对诗人杜甫的评价,他一直坚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会随波逐流。

(吕家乡《怀念萧涤非先生》)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涤非先生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才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分析杜诗的艺术性。

B.萧涤非先生在治杜诗的过程中,发现了唐朝时就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谚语。

C.萧涤非先生提出了杜甫是“人民诗人”的主张,他不仅重视杜诗的思想性,而且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对抹杀杜诗艺术性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D.萧涤非先生通过《重谒邙山少陵墓》肯定了杜甫的真墓在邙山,他是肯定杜甫真墓在邙山的第一人,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材料较为详细地记叙了萧涤非先生发表对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不同意见的过程,表现出萧涤非先生治杜诗从作品实际出发,不随波逐流的治学作风和科学态度。

B.材料引用萧先生对“群童”一词理解的不断深化和自我修正,目的只是印证作者对萧先生敢于公开纠正自己错误的观点。

C.材料引用萧先生“嗟予幼学杜”一诗,既烘托了萧先生治杜诗永不满足的执著精神和谦逊品格,又为材料增添了古朴文雅的色彩。

D.材料采用直接引用的手法,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

E.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了萧涤非先生严谨认真的学者形象。

(3)

作为文学史家,萧涤非先生以严谨认真的治学作风,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

请结合材料,就治学作风与学术成就的关系进行分析。

3.(13分)(2017高一下·厦门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搭台

王春迪

老街有句老话:

有钱不显摆,一生算白来。

要说富人显摆,无可厚非,可老街上的穷人也喜欢显摆。

譬如老街人买油条,卖油条的到了自家门前,他不喊,非等人走到街那头了,才出来,罩着手吆喝。

等卖油条的过来了,他们左看看右看看,用一只手捏捏,然后挑一根稍微大一点儿的。

转身进屋,把油条扔给孩子。

直等孩子把油条吃得还剩下拇指大了,这边稀粥也喝完了,接过来,擦擦嘴,擦得油光光的,这就出门了!

海爷号称老街首富,喜欢显摆也是出了名的,经常叫乞丐在他面前排成队伍进行施舍,生怕有人没吃到。

两年前他建宗祠,从初一选到十五,好不容易看上一块地儿,可惜地面不平,不过就是垫点土的事儿,海爷愣是大老远儿地让人拉了几车煤块儿填上!

那年月,百姓管煤炭叫“乌金”,金贵着呢!

人家却用来填坑,虽然是煤渣儿,但比泥土不知要金贵多少。

你说这人会显摆不?

没想到,那年冬天冷的出奇,那些没有钱取暖的穷人则挖了这些煤渣烤火取暖,度过了这艰难的日子。

过了几年,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

鲁东南地界,家家院子里都种树。

究其原因,其中一点,就是等闹饥荒时,没东西吃,还能用树皮果腹。

要说这一场灾真的太严重了,这年冬天,还没到腊月,好几户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家里的树都没皮了,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这样一个节骨眼儿上,海爷竟然还要搭一新戏台子!

大奶奶三番五次劝海爷:

“这个戏台子搭不得!

外头饿死了那么多人,你这边还想着搭戏台子,老百姓要饭都没地儿要去了,你这边还想着乐和,太不地道了!

你一辈子好玩好显摆,可在这节骨眼儿上,你不怕别人骂你?

大奶奶嘟囔了几次,海爷就急了,眼一瞪:

“饿死人怎么了?

外头死了人还不许我痛快了?

这台子我还非搭不可了!

府里上上下下,对海爷搭新戏台子的事儿,议论纷纷,都觉得海爷这事做得不妥,所以,对于抬砖搬瓦拉料子之类的活儿,个个不太热情,叫谁谁磨洋工。

海爷生气了,吩咐管家:

“从明儿起,在门口支几口大锅熬粥,凡是给我搬砖抬泥的,哪怕搬一块,我也管他一顿饭!

大奶奶一听,当时就哭了:

“老爷,您这是要败家呀,这样值吗……”

海爷一笑:

“不值,但痛快。

更离谱的是,新戏台子眼瞅着快搭完了,海爷又不知在哪儿听了一个风水先生的话,说戏台子方向不对,拆了重搭!

如此这般,折腾了几个月,海爷府上的人,连个年都没过安生。

不想,直至第二年开春,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海爷突然又不建了,半拉子撂在那儿,几次风吹雨打过后,豁得像是被哪个豁了牙的天神啃过了似的。

大奶奶偷偷把管家喊了过去,捂着心口问管家:

“老爷这一回又搭台,又施粥的,总共花了多少银子?

管家皱了皱眉头。

大奶奶说:

“你尽管告诉我,话进了我的耳朵里,就烂了。

管家近一步,悄声说:

“近三年的生意,算是白赚了。

大奶奶眼泪唰地滚了下来。

管家又说:

“大奶奶先别急,老爷有话,没对您讲。

”管家告诉大奶奶,年前这场灾,让老街上好多光景还不错的人家,都开始啃树皮了。

在这条街上,他们本是有头有脸的人,以往出了门也都显摆得不得了,最好脸面。

如今,突然要端着碗去要饭,他们可能放不下身段,拉不下面子。

这寒冬腊月的,地上连根草都没有,河里也都结了冰,不饿死才怪。

海爷就是想到这一点,才想了这个法子,这样,既帮他们过了冬,又照顾到他们的面子。

大奶奶听罢,眼一亮,骂了海爷一句,转脸怪管家道: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管家作揖道:

“老爷不让我告诉您。

随后几个月,海爷屡次寻思起那个戏台子,说想把那个半拉子戏台搭完。

海爷这么说,却实在抽不出时间。

因为开春后,府上的生意不知怎么的,忽然比往年忙出好几倍来,每日车水马龙,宾客如流……

不久,一股流窜的土匪听说了老街海爷的富有,想去打劫海爷,可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别说在海爷府上找一个内应了,偌大一条老街,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听说要打海爷家的主意,无论对方许以什么好处,愣是没有一个愿意给他们当耳目的!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老街人买油条时的显摆,一是为了引出海爷的“显摆”,二是让这些人的“显摆”与海爷为他人着想的“显摆”行为形成对比。

B.海爷用煤渣块填平土地、搭新戏台解救乡亲可以让人理解,但让乞丐排队进行施舍则确实令人不可思议,虽然目的是好的,但行为失当。

C.小说中写鲁东南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蝗灾,即使以前穿长衫、吃细粮的体面人家也要吃树皮果腹,其作用主要是突出了海爷的富有。

D.海爷对府里上上下下那些不太热情、磨洋工的让人非常不满,很痛心,认为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同情心,也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

E.小说描写人物很到位,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即使是次要人物的管家,也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

(2)

大奶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试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完全多余,可以不要,你认为呢?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4分)

4.(14分)(2016高三上·南通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杨琁传

①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

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

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

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

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

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②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

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

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

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

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

③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

琁与相章奏。

凯有党助,遂槛车征琁。

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④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

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

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⑤论曰:

安、顺以后,风威稍薄,寇攘寖横,缘隙而生,剽人盗邑者不阕时月,假署皇王者益以十数。

或托验神道,或矫妄冕服。

然其雄渠魁长,未有闻焉,犹至垒盈四郊,奔命首尾。

若夫数将者,并宣力勤虑,以劳定功,而景风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以此而推,政道难乎以免。

⑥赞曰:

琁能用谲,亦云振旅。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节)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乔固辞不听   固:

坚决    

B.克期会战     克:

制伏    

C.并宣力勤虑   宣力:

尽力    

D.亦云振旅     振旅:

整顿军队    

(2)

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枭其渠帅         吾其还也    

B.以事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乃噬臂出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而景风之赏未甄   黑质而白章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②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③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4)

请用词语或短语概括杨琁的主要性格特点。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5.(7分)(2019高一上·成都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①。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释】①远望时复为:

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

②绁:

捆綁,束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中的“没”字用得巧妙,欲扬先抑。

先写青松被杂草掩没,不见其姿,目的是突出下文青松的“卓然”。

B.第二联着力塑造青松的形象,运用对比、反衬手法,描绘出众杂草在寒霜凝结之时全部倒伏于地,青松却高枝卓然的景象。

C.第三联意谓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可能还不觉得它们的与众不同,但是单独一棵松树立在天地间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D.第四联说作者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有时候又极目远眺;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赞美青松,启下说明世事扰得自己烦恼。

(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四、默写(共1题;共6分)

6.(6分)(2017·凉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贾谊《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陈涉发动起义得到了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②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技艺高超和外貌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深秋季节大海之上波翻浪涌的壮阔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近一周来,罕见特大暴雨频袭广州。

暴雨过后,路面很滑。

今天早上我在学校门口就差点儿没摔倒。

(差点儿)

B.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抗震救灾医护人员4月中旬赴玉树地震灾区,医护人员视灾区儿女为自己的亲人,对前来就诊的藏族儿童给予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

(无所不为)

C.2010年5月18日,希腊政府收到来自欧洲联盟的第一批援助贷款,近百亿欧元偿债这一燃眉之急得以解除。

(迫在眉睫)

D.2010年3月12日晚上,一男子潜入工地盗窃建筑材料。

警察赶到时,窃贼还在为满载而归“进行不懈努力”,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瓮中之鳖”。

(瓮中捉鳖)

8.(2分)(2016高一上·内蒙古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影响激素系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文具里的增塑剂,增塑剂里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这种酸酯会增加人体雌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儿童性早熟。

B.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介绍说,厦门大学在新学期准备开设“爬树课”,是借鉴了新加坡、台湾部分大学经验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

C.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消息称,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基因向人类发出了挑战。

D.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

9.(2分)(2017·银川模拟)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前人有诗说: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①________国家不幸,②________诗人自己也有不幸,③________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

④________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那中国诗歌⑤________将黯然失色,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

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⑥________为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

A

不仅是

而且是

才能

如果

定将

B

虽然是

但是

才能

如果

定将

同时

C

虽然是

但是

方可

只要

就会

D

不是

而且是

方可

只要

就会

同时

A.A    

B.B    

C.C    

D.D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5分)生活处处有哲理,请在下面句子中的①②补充恰当的语,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辑严密,体现你的哲思。

每处不超过20字

远与近:

看油画,近看糢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所以,有的事场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

抓与放:

抓住一件东西不放,就只能拥有这件东西,所以,①。

前进与后退:

方向错了,前进一步等于后退一步,而后退一步,亦等于前进一步。

幸福与不幸: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他不认为自己不幸,而②

11.(5分)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或案件特殊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公益保障制度。

请根据以下法律援助流程图(部分),以援助中心咨询点工作人员的身份,向一位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农村老太太解释如何办理申请手续。

要求:

流程完整清晰,语言流畅,礼貌得体。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6高二下·鸡西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一位平凡的女诗人安娜有这样的诗句:

“我当然看见在欧洲的那些人,坐在桌边的男男女女。

我也生来只为,而且长大只为:

在世上做安娜。

”我被她强烈的心声深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