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272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六国论》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学案.docx

《《六国论》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教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国论》教学案.docx

《六国论》教学案

《六国论》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了解苏洵的关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2.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三、预习展示:

1、预习课文,完成《基础知识手册》“知识梳理”部分

2、熟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文意

3、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

洎牧(jì)以谗诛(chán)革灭殆尽(dài)

4、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通“曝”,冒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

四、设问导学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6)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作状,按理来说) 

  (7)始速祸焉(速: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古今异义:

其实、祖父、智力、故事

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式)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式)

(3)后秦击赵者再(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宾语“之”省略)

2.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写作意图

(1)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注意这是一句被动句,用“破灭”引出意念上的被动。

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

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

为什么说贿赂秦国才导致六国相继灭亡?

明确:

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

齐、燕、赵。

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

(3)找出不赂的三国分别灭亡的原因。

明确:

第三段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的,概述了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四段不赂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

以三国的的事例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针对六国灭亡,老师也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些史实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5、精讲释疑

1.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学生结合注释可能的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师投影显示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

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2.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大家回顾我们学过的历史,还有没有类似六国和北宋这样用贿赂以求苟安的史实呢?

明确:

学生可以反思历史事实,比较容易想到中国近代史,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联系现实,全世界人民该如何面对美国的四处干涉行为和目的,要汲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被美国的表面气焰吓倒,为了世界和平而团结协作。

(这一部分,通过多种诵读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最后归到写作目的时再补充讲解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反思,还可上升到引发学生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思考苏洵见解的局限性。

对问题的回答,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补充。

3.总结论证方法

(1)集体朗读课文前两段。

思考:

作为一篇史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又严密地做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两个分论点,那么这两个分论点能不能颠倒顺序?

作者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好处?

明确:

不能,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下文第三、四段分别照应了这两个论点展开。

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提挈下文、总贯全篇。

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容不得人反驳。

第二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

引导学生读出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一体的气概。

(2)小组合作,总结第三、四两段的论证方法。

要求组员相互间合作交流、补充总结出完整的答案。

明确:

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

①数量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

②程度上:

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

中间有形象的描述,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来之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用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

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

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

“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

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在本段的最后,还采取引证法,引用《战国策》中的话,从道理上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必然后果。

通过三小层就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四段运用例证法、假设论证和正反论证法。

分析三国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不同的原因,概括举例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点,并在最后用“向使”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假设三国采取正确的措施,胜负存亡恐怕都是未知数,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小组交流讨论,安排好组织协调的同学、记录的同学、负责交流的同学、回答问题的同学)

6、当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胜负之数(shù)

C.弊在赂秦(lù)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洎牧以谗诛(zì)

提示:

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互:

交互。

盖失强援盖:

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

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厌:

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

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迁:

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再:

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苟:

如果。

提示:

B项中“厌”应为“满足”。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七、巩固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蔽山东之诸侯  蔽:

遮掩,庇护。

B.故夫天下之所重者重:

重视。

C.委区区之韩、魏委:

舍弃。

D.而韩、魏乘之于后乘:

古代四马一车。

解析 D.乘:

追逐,追击。

答案 D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替/治理。

B.介词,和/亲附、亲近。

C.所以/旧的。

D.能够。

答案 D

3.下列语句全都属于“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②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③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 ④背盟败约 ⑤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⑥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②⑥D.③④⑥

解析 ①⑥不是。

答案 B

4.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就韩、魏说的,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

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记取历史教训。

解析 D.苏洵的《六国论》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苏辙的没有采用。

答案 D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越过韩国和魏国的国境,再去攻击另一国的国都,燕国和赵国抗击于其前,而韩国和魏国就会乘之于其后,这是非常危险的办法。

(2)放弃小小的韩、魏,使它们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投入秦国的怀抱呢?

(3)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六国论(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赏析:

苏辙的六国论虽然同是探讨六国破亡之因,但得出的结论和论证的方式都不同于他的父亲。

他认为六国的败亡之因在于他们不明白天下之势,不能全力保住韩、魏,失去这个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导致灭亡。

其论证方法也不同:

他采取演绎的方法,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文章一开头,苏辙就摆出一个很奇怪的历史现象:

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六国亦相继灭亡。

作者以此引起读者的注意。

苏辙的结论是:

六国破灭,是由于他们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至于这个天下之势是什么,为什么不知天下之势就会破亡?

作者并不急于马上告诉我们,而且也没有直接作答。

他首先着眼于六国与秦的军事态势,分析韩、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我们知道齐、楚、燕、赵的失策之处在于他们不了解这个天下之势。

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演绎,使我们对六国破灭是由于不知天下之势这个中心论点一步步明确起来。

首先,作者从韩、魏的地理位置来阐明他们在诸侯纷争中的重要位置:

魏国东有淮、颍,与宋、齐为邻;南有鸿沟,与楚为邻;北有酸枣,与赵为邻;西有函谷,与秦为邻。

韩国西当秦的函谷要冲,更是秦吞并六国的第一个障碍。

苏辙认为,从这个军事态势来看,无论是秦还是六国要争天下,都要在韩、魏郊野发生冲突。

对秦来说,韩、魏是他的心腹之疾;对山东诸国来说,韩、魏却是他们的翼蔽,作者由此得出结论:

「故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是从地理位置来分析天下之势。

接着,作者又从历史事实、秦与六国的国策来分析齐、楚、燕、赵等不审天下之势,从而导致六国破灭,苏辙从秦、山东诸国和韩魏这三个方面逐一加以剖析:

首先分析秦国,秦如不先吞并韩、魏而去贸然进攻山东诸国,就会造成「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这样一个两面夹击之势,这是「危道也」;而秦之所以敢于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也正是由于韩、魏已依附了秦国。

这样一反一正,就把韩、魏在秦吞并六国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白地摆到读者的面前。

在列举史实时也是如此:

秦孝公用商鞅之策,先击败魏,逼魏从安邑迁都大梁,这样秦就可以凭借黄河、函谷天险,出兵进击山东诸国,从孝公到始皇都执行这个既定国策。

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与这个正确的方略是有一定关系的。

至于范雎说昭王收韩也是出于同样的战略考虑:

韩国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贫弱,易于击破。

更重要的是,它扼守函谷大门,秦要东攻齐、魏,北击燕、赵,都必须先吞并韩。

所以范雎认为「秦之有韩如木之有蠹,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苏辙在此段引用范雎、商鞅先收韩、魏的言论,就在于说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势,他们采取先收韩、魏的方略是正确的,所以能吞并六国。

与此相反,山东诸国却不明白韩、魏是他们的屏障,轻易地让秦人得以出入其间。

作者反问一句:

「此岂知天下之势耶?

」最后,再分析韩、魏。

他们是强秦窥觎的对象,又加上本身弱小,被吞并是在所难免的,而韩、魏一旦被吞并,秦人就可以以此为跳板去进攻山东诸国,使天下遍受其害。

在这里,作者表面上为韩、魏开脱,实际上是在强调韩、魏被吞并的严重后果,这样就愈能显示出韩、魏的重要,愈能让人们感到燕赵诸国不助韩魏,不明天下之势的愚蠢和不可原谅。

文章至此,是着重分析韩、魏在军事位置上的重要,告诉人们六国破灭之因主要在于他们不明白这个天下之势。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明白天下之势呢?

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齐、楚、燕、赵诸国厚韩魏而摒秦。

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呢?

作者仍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对秦国来说,它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诸国;对齐楚燕赵来说,它可以得以自完于其间;对韩、魏来说,有四国之佐就可以有强大后盾,放心地与秦国抗衡。

总之,六国之间如能「以二国委秦,而四国阴助其急」,那么,就可以应对万变,不至于为秦所亡。

这样作者就从正面阐明了六国救亡图存的根本之道,实际上也就是要明天下之势。

正面阐述之后,作者再从反面指出六国没有采取上述做法,而是为着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这正是六国的可悲之处,再次点明六国破亡的主要原因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所以从本文的结构上看,它是围绕上述的中心论点,采取一正一反的手法,从秦、齐楚燕赵、韩魏这三个方面逐层演绎、步步深入下去的。

苏辙 六国论的背景虽与乃父相似,但苏辙是从如何用兵、如何加强边备这个角度来古为今用的。

北宋初年,赵光胤片面接受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采取「虚外实内」的军事部署,天下劲旅驻守京师和通衢要道,边境上却是羸弱之卒,而且又由皇帝遥控,节度使无任何调兵之权,因此边境之战一败再败,京都受到威胁。

公元一○○四年九月,辽圣宗率大军南下直趋澶州,威胁东京,苏辙对朝廷「边备之计渐弛」向来痛心疾首,对大员们迁都以避敌的主张更不以为然,提出要加以边备,御敌于国门之外。

他在六国论中强调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认为失去屏障是六国破亡的主要原因正是他的国防主张在史论中的折射。

六国论(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

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

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

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

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

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

其必不尔矣!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

"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

"曰:

奚为其无术也。

焉独存,虽王可也。

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赏析:

元代李桢的《六国论》也是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但他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

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都是暴虐无异。

六国之亡,就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要想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

在论证方法上,他也不同于二苏:

不是开门见山摆出论点,围绕论点撰择材料进行论证,而是首先排除对六国败亡的不正确解释,然后再阐明自己的看法,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

文章一开头,李桢先简要地摆出二苏的论点,这论点对不对,他先不加可否;本人的论点是什么,他也只字未提,而是笔锋一转去驳世人对秦的偏颇看法。

作者采用设问的方法: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非以其暴邪?

」然后针锋相地指出: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作者从六国本性、六国谋士、秦国谋士言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李桢认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弱肉强食」,如果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

作者又以六国的主要谋士苏秦的言行加以证明:

苏秦挂六国相印,力倡合纵,好像誓与六国共存亡,合纵之法也似乎真可抑秦,其实并非如此。

作者指出:

苏秦为人朝秦暮楚,唯利是图,他起初投秦,因为他知道秦必将统一天下,只是秦不用他,他才转而去倡合纵、说六国的。

况且,他也并非不知道纵约之不可保,只不过靠其来沽名钓誉、谋取财富罢了。

这样就会使人觉得六国合纵之不可靠,苏秦为人之不可信。

最后,作者又以秦国谋士张仪的言行来证明:

张仪认为父母手足之间尚要争钱财、耍手段,何况六国之间呢?

再说国家兴亡又远非钱财之类小事可比,又加上秦国的威胁利诱,纵散约败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认为张仪之说虽然露骨,但却道破了衰世之人情。

作者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论证无非是要得出一个结论:

六国与秦无异,合纵之术违反人情,只不过是苏秦之类朝秦暮楚之士攫取名利的一种手段罢了。

在论证方法上,作者的安排也是很巧妙的。

他的本意是要说明六国破灭之因在于他们力量弱小却又欲为秦所为,但在上面两段中却大谈六国本性,丝毫未提及上述论点是否是离题,在顾左右而言它呢?

不是的!

这是采取侧面进击、迂回包抄之法。

因为作者要指责包括二苏在内的后人对六国的袒护、对秦的偏颇,就必然要证实六国与秦一样都很暴虐;作者要论证六国必然破亡,当然也必须首先论证六国的所为是违背了天道人情。

作者开始不提自己的论点而首先论述六国的本性,正是要排除人们对六国与秦的偏颇看法,这样才便于接受作者关于六国败亡之因的正确解释。

那么,六国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终于在第三段开头加以点破:

「误于欲为秦之所欲也」,六国都想称帝,只不过秦得天助得以成功罢了。

那么,天意为什么要助秦呢?

作者接着解释道:

春秋以来,兵连祸结;迄乎战国,百姓更受其荼毒。

苍天是爱民的,不愿再任其下去了,这是其一;如果让六国也称帝,那么百姓头上就有六、七个君主肆虐于其上,那是更加不能忍受的,这是其二;不让秦极强,它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秦不称帝,就不能让其恶贯满盈,加速灭亡,这是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