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2339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docx

下学梯航清刘沅撰

下学梯航

(清)刘沅撰

下学梯航叙

 道犹路也,止此一理,天地人神所共由,故曰道。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天理罢了。

全之那么人,无之那么物。

几希者皆圣人,那么圣人亦只全乎因此为人焉尔。

孔子曰:

人者天地之心,困勉成功那么一。

孟子曰:

人皆能够为尧舜。

何尝谓道必择人而为。

即德至圣人,亦生人之恒事,磻溪钓叟、版筑佣工,即终于匹夫,岂非圣贤?

前人误解盛德受命,致人不敢为圣,其将安于下愚而后可。

夫圣人者,人伦之至耳。

人不能外五伦而生,安得不师圣人之敦伦?

今圣人在上,XX维新,陶淑天下,无非欲其不愧为人;而惮于自修,甘于暴弃,那么以言圣人者多失之太高,不知圣与人同,但力行中庸之道也。

中庸之道,至平至常,亦至神至奇,惟其神奇卽在平常当中,因此为中庸。

愚老矣,及门多有问难者,酬答维艰,不得已命儿子松文、椅文等,书愚管见,以告来者。

一家之私言,垂老之愚见,不堪为君子告也。

聊代刍荛,原其心而恕其妄,幸甚!

幸甚!

道光三十年岁在庚戌重九日双流止唐刘沅书时年八十有三

 

下学梯航

 天理良心

 天之理而人得之以为心之良,即所云天命之谓性也。

性字从忄从生,是人得天中正之心。

天之理卽天之心,太极也,诚也,人得此理为性;万物皆天所生,而人独得天中正之理故曰德。

未生以前得诸天者曰明德,既生以后七情扰而嗜欲纷,非复受中之本然矣。

复性而全其所得之理亦曰德,以其为天地生生之本,于人为万理从出之原,如木果之有仁,故曰仁。

诚者实有此理,乃实能够为人也。

道如大路,人所共由,故天理良心,人人所有。

圣人止是全此四字,遂与天通,本四字而行之,那么合天理矣。

但恐其或过或不及,节之文之曰礼,无过无不及,行之恰得其宜曰义,智者知之真,信者行之诚且久,故五常止此天理良心四字。

天理良心,人人知之,不能行之。

岂无良哉?

父师之教不端,见闻习染误之也。

今撮其存天理之意于左。

 

一、静存

心浮也,而使之沉;心显也,而使之潜。

沉潜二字,即收心之法也。

《中庸》曰: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人所不见。

人所不见之地,非宥密乎?

洗心退藏于密,知止而后有定矣。

孔子曰为仁,孟子曰养气,存心养性,《大学》止至善也,《中庸》致中也,皆在其中。

盖静者动之本,静而后知其动,致中乃能致和。

不然,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放而不知,即克治亦不能强制也。

《易》曰: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凡人后天之心皆如是。

存其有觉之心,养其虚静之性。

非如但养知觉之心者比,愚屡言之矣。

 

二、动察

心不可见也,动而着于言行,乃有是非。

其是者美矣,其非者即所谓恶。

恶着于外,其恶易知;恶藏于心,其恶愈甚。

故崇德必先修慝。

一念之起而是焉,扩充之可也;一念之起而非,必克治之于其几之动,而即自觉之,自禁之,不可使其即逝,大学所谓诚意也。

然孰是孰非,不先知之,何以能诚意?

朱子因此补格物,而特所谓物者,浩无涯涘,那么非圣人之本旨也。

孔子曰: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

”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致知之道如左。

 

三、师授

上二条静存动察,先儒亦言之行之,而惜所谓静者,存有觉之心罢了,不知圣人洗心宥密之实;所谓动察者,研穷事物之理罢了,不知理以心性五伦为要。

天下之物,不可胜穷,天下之事,亦安能皆知?

圣人一以贯之,只是内养其心者极熟,念念无非天理,所谓仁也;外察于理者至精,事事皆合其宜,所谓义也。

仁熟然后义精,义精必由仁熟。

养浩然之气,由有诸己而充实,渐至化神,非明师不授,非恒诚不几。

知者知其理、践其功,所谓明善者,明此罢了。

明乎一念之非,而百为皆谬,那么邪妄邪念所必芟;明乎一动之非,而伦理不洽,那么仁敬孝慈所必践。

凡人莫不有天良。

为恶之人,其始只是一念之非、一事之失,因无贤亲师为之作那么,为之诏示,故适应而驰。

故静存动察之功,有明师指授,那么是非得失,观感熏陶,即易明白。

况四子六经,昭昭人寰,圣世规模,炳炳垂训,熟而玩之,力而行之,有何不可入德?

假设夫广见闻、慎交游,亦致知之要者,而要无非择别善恶二字。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三人行必有师。

实践夫子二章之言,那么致知易矣。

外此名物象数、技艺百家,有利于心性伦常者取之,不然弃之。

夫子因此言学问思辩,有弗学问思辩者,致知不外此四端,非教人尽天下之物知之。

奈何不为其易,而为其难哉!

 

四、悔改

人孰无过?

但恐安而就之,愧而匿之,那么过遂成恶。

过出无心,改之即为无过,固不待言;即有心之恶,苟豁然醒悟,翻然自责,毅然再也不犯,更久久积善,亦可晚盖矣。

常人惟恐人知己过,是以惮于改之,不知圣人因此为圣人,止是日日悔改罢了。

孔子假年学易,始无大过,何况凡人?

成汤万方有罪,在予一人;武王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天下之过,且引为己过,而以身之过为讳乎?

假设不悔改,便无学圣根基。

戒之!

戒之!

 

五、笃行

夫子言以三达德,行五达道,其学之之目,学问思辩笃行。

学问思辩,因此致知;笃行,因此行也。

而又曰有弗学云云,以有所弗为者多,盖事物不胜穷,惟切于伦常日用者为要,不可不以五者勉之耳。

笃之一字,该宏毅二字在内。

曾子曰“士不能够不宏毅”,为其任重而道远。

任何以重曰仁,道何以远曰死。

自俗人观之,鲜不以为迂矣。

不知仁者天理,外天理即非人。

不为仁将不肯为人乎?

但为仁之功,非旦夕可了,亦无一息可懈,故须宏毅。

宏毅即笃之谓也。

人一辈子因此适意者,只是宫室、衣服、饮食、男女四事,圣人亦不离此,而以理节情,不恣嗜欲,久久习为固然,那么上承宗庙,下教子孙,不负天地君亲生成之念,内而存养,去人见天,外而省察,悔改迁善,至死不渝,斯德成名立矣。

达那么伊周,穷那么孔孟,是为天地间不可少之人。

假设不自贵其身,而纵其情欲,外于礼义,富贵亦只是饲养形骸,贫贱更形同草木。

孟子曰:

“舍正途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因此哀者,不可不知也。

夫人一辈子只是宫室、衣食、男女,而仁圣贤人,天必福之,安有饥寒困苦而死者?

夷齐之饿,忠孝节义之捐躯,仁也、义也。

全而受者全而归,与天地日月同休,不为凶祸,然亦不幸遭遇之穷耳,岂仁圣必如此哉?

此义不明,将藉为话柄,曰为善无益,辨之、慎之。

 

以上五条,大要已得,惟致知一事,颇难列举。

四子六经,义精而文繁,史传群书,博杂而难辨。

今就世俗共知之言列后,勿以为诞妄肤庸,是者行之,非者革之,即能够进德矣。

孔子四言

 

非礼勿视

心之精神全在于目,目所视而心即驰,正那么天理,邪那么禽兽。

色欲一事,青年尤易入邪。

于美色而视假设姊妹,于邪物而视如豺虎,此求安心第一要功。

 

非礼勿听

耳通性海,入于耳而乱于心,邪思妄想以成,不待言矣。

自天子至庶人,不明义理,为谗邪败德致祸者尤众,故当切戒。

 

非礼勿言

言以达其心。

凡五伦浃洽,必由恩谊周到;力行仁义,岂不赖言宣畅谐和之?

至于阐道德,述圣谟,解争讼,需言之事尤多。

但必平日素有修身之学,烛理之明,始能随事告语,曲尽其义。

常人任心而谈,不知返己自课,不特妄言恶言、败伤伦类者不足观,即自大才能,言行不相顾,亦可羞怍。

故夫子屡屡教人慎言,大略多言不如少言,有言不如无言。

非其人而言,非其礼而言,不自责而言,皆非也。

 

非礼勿动

动兼内外而言。

外而一动一静,必准乎理,内而一念之非,必除其根,乃是。

关夫子四言

 

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交好人。

心之所存,见于事与言,而必先自其存心慎之,兼上文动静之功在内。

好话必以圣言为师,好人那么节取之、全取之,该亲师取友三人行章义在内。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那么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那么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那么夺纪,小那么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永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那么进,非道那么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善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宠假设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悖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窗;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妥,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血;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端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纵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故;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奖惩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要挟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额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血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吃醋;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

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袒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端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

算尽那么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

假设不死丧,那么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毒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胡不勉而行之?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

“吾一十七世为士医生身,何尝虐民酷吏。

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广行阴骘,上格天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行不时之方便,作各类之阴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救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骨之暴露。

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

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

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

勿宰耕牛,勿弃字纸。

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术,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仇令人之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令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仁慈,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善人那么靠近之,助德性于身心;恶人那么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万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见前贤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近报那么在自己,远报那么在儿孙。

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帝君曰:

人一辈子活着,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于天地之间。

假设不尽节义等事,其心已死,身虽活着,是谓偷生。

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假设是欺心,即是欺神。

故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屋漏可愧,一动一静,鉴察,,理所必至。

况报应昭彰,。

淫为万恶首,孝为百行原。

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

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为无利而不行。

假设负吾教,请试吾刀。

敬天地,礼神明,奉先人,孝双亲,守国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

 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救急,恤孤怜贫,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捐赀成美,垂训教人,冤仇说明,斗秤公平,靠近有德,远避凶人,隐恶扬善,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悔改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灭,祸害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

假设存恶心,不行善事,淫人妻女,破人婚姻,坏人名节,妒人技术,谋人财产,唆人争讼,损人利己,肥家润身,恨天怨地,骂雨呵风,谤圣毁贤,灭像欺神,宰杀牛犬,秽溺字纸,恃势辱善,倚富压贫,离人骨血,间人兄弟,不信正道,奸盗邪行,好尚奢诈,不重俭勤,轻弃五谷,不报有恩,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诱愚人,讬说升天,敛物行淫,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口咒诅,背地谋害,不存天理,不顺人心,不信报应,引人作恶,不修片善,行诸恶事,官词口舌,水火盗贼,恶毒瘟疫,生败产蠢,杀身亡家,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报子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

行善福报,作恶祸临。

我作斯语,愿人奉行。

言虽浅近,大益身心。

戏侮吾言,斩首分形。

有能持颂,消凶聚庆。

求子得子,求寿得寿。

富贵功名,皆能有成。

凡有所祈,如意而获。

万祸雪消,百福骈臻,千祥云集。

诸如此福,惟善可致。

吾本无私,惟佑善人,众善奉行,毋怠厥志。

文昌帝君蕉窗十那么

 

一、戒淫行

未见不可思,当见不可乱,既见不可忆。

于处女、寡妇、尼僧尤宜慎。

二、戒歹意

勿藏险心,勿动妄想,勿记仇不释,勿见利而谋,勿见才而嫉。

貌慈心狠者尤宜慎。

三、戒口过

勿谈闺阃,勿讦阴私,勿扬人短,勿设雌黄,勿造歌谣,勿毁圣贤。

于尊亲死亡者尤宜慎。

四、戒旷功

勿早眠迟起,勿舍己芸人,勿为财奔驰,勿学为无益,勿见异思迁。

身在心驰者尤宜慎。

五、戒废字

勿以旧书裹物糊窗,勿以废文烧茶拭桌,勿涂抹好书,勿滥写门壁,勿嚼诗稿,勿掷文尾。

于途间秽中尤宜慎。

六、敦人伦

父子主恩,尤当喻之以义;君臣主敬,尤当引之以道;兄弟相爱,尤当勉之以正;朋友有信,尤当劝之有成;夫妇相和,尤当敬而有别。

七、净心地

玩古训以惩心,坐静室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却私欲以养心,尤当悟至理以明心。

八、立人品

敏事慎言,志高身下,胆大心小,救今从古,弃邪归正,思君子之九思,畏圣人之三畏,尤当不恤人言,以成人之美。

九、慎交游

始终不怠,内外如一,贵贱不贰,死生不异,功过相规,化夷惠而师仲尼,绝奸狂而交中正,尤当立身为万世法。

十、广教化

遇上等人说性理,遇平等人说因果。

多刻善书,多讲善行,尤当攻邪崇正以卫吾道。

 

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需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廉价。

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

听妇言,乖骨血,岂是丈夫?

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困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那么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灵。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境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那么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凭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吃醋心;人有祸害,不可生欣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即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冷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念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假设此,庶乎近焉。

 

以上五者,世俗所常见常诵,且易明白。

学识浅者,不时熟诵力行,即可入于圣贤之路;即明智之士,贯串百家,雄才绝学,亦必抑然自下,将此书所言,一一返身而求,思其是非,迁善悔改,果能有得无失,始能够成己而成人,毋轻忽也。

愚老惫,为及门与儿辈言之,省口舌之劳,非敢自炫。

明者其谅之、恕之。

学圣人局量

 

大慈悲心

慈悲,仁也;仁,人心也,天理良心也。

凡人必有仁,然后念念事事,惟恐不知人好歹;一言一动,惟恐得罪于人。

至于忠孝友悌,大伦所在,其不忍一念相欺,不敢一念怠肆,更无待言矣!

仁也而曰大慈悲者,由一念和于念念,由一事和于事事,俱是此不忍人之心。

所谓昆虫草木不可伤,尽其性以尽人性物性,参赞化育,皆以此为全然。

 

大广大心

广大,谓气宇也。

前人云:

“有大量者,始有大福。

”量小者,用心狭隘,见理不明,气质刚躁,止知有己,不知有人,止徒利己,不顾损人,自恃而不服善,自私而不谅人,自小而不容人。

能有气宇,必自平日反躬自责之人,一言一行,惟恐不合乎理,损伤于人,刻刻检点自己不是,虽外人怒我詈我,十分亏我,多不睬他,止是自家反躬自问,问心无愧了,任他无理相加,都全然不睬。

至于君父大伦所在,和兄弟朋友,犯而不校,更不待言矣。

 

大方便心

方便者何?

敏于事也,勇于义也。

人世相与同居同游,同往来晋接,无非五伦中人。

五伦中人,有尊卑大小、贵贱亲疏、贤否远近之不同。

如君父母,至尊至亲,竭诚极力,敬慎服事。

君亲而贤,能象其贤;君亲而不贤,匡救谕谏,能干其蛊,做得十分周到,至使其君亲为圣人,忠孝事业,做到无古无今,此臣子分内之事,不足为功。

凡事君事亲,十分周到,不得言方便也。

另外弟兄朋友,其中亲疏厚薄,贤愚是非,断不能一同而视,事兄爱弟信友,先自家各尽其道,爱之敬之,不欺不苟,久久不变,不管他说我是非,我止尽其心,尽其道,求无愧于我心。

假设他有事,止要不悖义理,那么真心代劳,不遗余力,委曲成全好事,此即是方便之道也。

但事有难易,境有丰啬,时局有常变顺逆不同,虽当方便,也要斟酌义理情事,必不可一概冒昧而行。

至于从井救人,危身辱亲尤非。

因此前人云:

“力量做得来的,尽其力量;力量做不来的,亦必用心周到。

”此所言者,谓情形大理所关也。

假设夫平日检身修德,一言一行,一步一趋,随身方便,其事难以列举,其功亦简而易行。

止要肯留意,不怠不肆,即可处处方便。

如行路见一木一石碍脚,恐妨人行,去之;饥寒困苦,一切不佳之事,惟恐人有;饱暖平安,得意之事,惟恐人不全面。

一日之内,斗室之间,无处不可方便。

此两字实心奉行,仁义二字,都在其中矣。

 

大清浄心

如何清浄?

见财不贪,见色不爱,一念一事,不纵情悖理皆是。

止知安分守己,勤职业,修心术,念人一辈子万事,总由天命。

天之爱人者,止此天理良心。

我念念不失天理良心,事事体贴而行,不管德性道艺,择一合义理者为之。

如耕读商贾,专心学习此艺,勤而不懈,俭而不奢,廉而不贪,专而不分,又念念检点,不肯一毫亏损天良。

如此不管何事,俱能够谋生度日,此即俗所谓靠天而行也。

人心妄想无穷,不可任心行事。

止要一生不受饥寒,仰事俯畜,能够粗足,即是第一美境了。

至于富贵荣华之人,彼有积存善德,上天方才赐之福禄,我无他积存,如何妄想与他一样?

果然存心恬退,不时芟除妄想,那么久久习为固然,不管贫贱困苦,都安心住下去了,此乃寻常人刻持私心,勉强学为清浄之法。

假设夫念书明理之人,能存心养性,履仁蹈义,内而修养有功,久久鄙俗之见自消,外而动循礼义,久久美恶之情浑忘,那么必有静存动察,始终本末之功。

圣人非道非义,一介不取予,万钟千驷弗视,由斯道也。

此清浄二字,上之那么希圣希贤,敝屣天下;中之那么有守有为,行藏不苟;下之亦云水心情,无处不可自适。

是在人自为之,而自勉之耳。

 

大柔和心

和者,恩谊浃洽之谓也。

以其上而言,修于身者,喜怒哀乐皆中节,是天下之达道也;措诸世者,天下中国如一人,是覆载之宏深也。

此和之至者,非圣人不能。

以第二而言,五伦之内,各尽其道,各得其所,恩明谊美,情义不相乖离,此和之切要不可无,亦人之所当尽者。

再次那么不忍为不仁,不敢为不义,警惕敬慎,心平气和,惟恐伤人,惟恐偾事,惟恐取祸,谦虚忍让,纵有大不平大不堪之事,大可恨大可诛之人,也置之不问,将自家好胜、好强、刚躁之气,极力柔服下来,故曰柔和也。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君子居之”,此之谓也。

不然,柔之一字,乃不行字面,善柔也、柔奸也、柔弱也、柔佞也、柔靡也,安得而为之?

凡人不能忍辱谦让,俱是血气刚强,心情躁暴所致,故柔其气以从理,和其情以同物,然后伦谊能够浃洽,动履能够无灾。

 

右五言,本佛道书中语,而其义理,实与圣人之道无殊。

圣人言行,不外乎此,即四子六经,名贤议论,亦不外乎此。

但世人忽而置之,迂而笑之,甚且以为异端而辟之,是以学圣学贤,无从入手。

愚尝举以训门人,谓此五言,乃学圣之局量,必先有此五言心思,实行五言义理,然后能够希贤希圣而希天,惜乎遵行者罕。

今老矣,不得已书示儿曹,以为一家之授受云尔。

豫诚堂家训

 

天理良心,人之因此为人;宽仁厚德,覆载因此长久。

昧良悖理,不得为人;褊心小量,安能合天?

得天理以为人,天地故为父母;父母才有我身,父母故同天地。

欺堂上父母易,欺头上父母难。

一念欺天,即为不孝;一念欺亲,得罪于天。

修道以谕亲,尊父母如天地也;尽性而参赞,事天地如父母也。

孝在修德,德在修心。

移孝能够作忠,只为不欺不肆;静存始能动察,必需无怠无荒。

犯了邪淫,即是禽兽;喜爱势利,定成鄙夫。

保养作善,即守身诚身之义;知非悔改,为希贤希圣之门。

人一辈子如梦,修善修福方长;大道难逢,父教师教为本。

自心抱愧,说甚夫纲父纲;作事不真,如何为臣为子?

治天下无多术,养教全面;学圣贤有何难,恕道便好。

勤职业,修心术,何患饥寒?

贪财色,乱人伦,必戕身命。

弟兄以仁让为主,正家以夫妇为先。

饱暖平安,是为清福;温良恭俭,处处春风。

念书要读好书,凡事必宗孔孟;作人要作好人,时刻敬畏神天。

善为儿孙积财,莫如积善;多行巧诈害己,安能害人?

先代格言甚多,在意躯体;圣人事业安在?

必先正心。

私欲去而伶俐始开,致知故先格物;念头好而是非分明,实践乃为诚意。

养心养气,小效亦可延年;成己成人,功夫全在大学。

道须深造,功在返求。

在上不正其趋,人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