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379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docx

大学小学教育学练习题

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说服教育:

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情感陶冶法:

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4、智育:

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5、美育:

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二、填空题:

1、德育主要指(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2、学校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

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方面。

3、德育的教育功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4、德育是通过(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等三个方面来促进智育、体育美育的。

5、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

一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以理服人,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另一种是(以压服为主),搞强迫命令,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

6、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

7、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8、实现小学教育的智育任务主要的途径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

9、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性、娱乐性)。

10、学校体育工作只有和(卫生保健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

11、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要教给学生初步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的正常发育,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12、教学卫生主要是指(用脑卫生、用眼卫生)。

13、现代美育的核心是(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

14、形式美育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实质美育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

(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

15、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

简答题:

1、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2、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如何?

怎样正确处理?

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之间的联系不能理解为可以互相取代的关系。

智力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理,知识的学习也并不只有发展智力的意义,并不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

知识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构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形成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知识结构,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使之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应当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最重要的任务。

3、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健体功能;首先,体育活动对身体机能有促进作用;其次,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教育功能,可靠仪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

③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学校体育由于有一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要完成,所以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都要严于一般的体育锻炼或体育娱乐活动。

4、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方面?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②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③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④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5、什么是教育美育?

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教育美育指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具体表现在:

①教师你里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②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

③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和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

④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

不同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美成分。

科学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指挥之美及其表现的伟大的人类的本质力量。

发掘并展示科学美不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对各科学本身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美育”的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在从教育原理的角度呼吁建立新的教育活动评价标准。

所以,这是一个美育的专门课题,更是一个教育原理的基本课题。

这一呼吁是合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面向未来的。

它对于我们如何努力做到真正的“乐教”和“乐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课程

一、解释概念。

1、课程:

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2、课程计划:

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

3、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4、教科书:

课本即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二、填空。

1、不同的课程观有三种:

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

2、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课程理念方面的探讨,一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

3、哲学、心理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

4、一般说来,课程的基本范畴包括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结构等方面。

5、课程目标从垂直维度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映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第二层次的目标适用于一定阶段的具体课程,第三层次的目标在具体的课程领域内部展开。

6、一般认为,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7、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8、课程的基本结构指: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9、课程的基本结构的存在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一是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

10、课程基本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在统一性基础上增加灵活性,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性

11、一般说来,以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采用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结构上至少包括;:

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个部分。

12、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宏观的课程设计、中观的课程设计、微观的课程设计。

13、一般认为,课程设计的模式(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它们是:

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其中,主观法、经验法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模式。

14、课程的实施可以理解为教学。

课程是指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则是指怎么教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

简答题

1、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有哪些?

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②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③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④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2、简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首先,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其次,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但是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

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真正统一起来,一个必须解决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不同的学习方式。

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只能通过活动实现。

3、试述人文主义课程的特点。

人文主义课程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

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人文主义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简言之,注重课程对于整个人的塑造和影响。

②在课程的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考察范围。

因为标榜人性的完满、个性的丰富,必然地要求课程本身基础和内容的广博。

人文主义课程对于科学的进步也表现出容纳和肯定,但是这种容纳和肯定是从个性完满发展的需求出发,与科学主义课程完全不同。

③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科学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科学主义的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在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课程要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即使提到课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也会归结到二者对于科学的依赖或者科学对于二者的巨大影响方面。

②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

即使关注学习者个体的兴趣、爱好、差异,也是从获取更好的学习结果出发,而不是从学习者个性发展需求本身出发。

第八章教学

一、解释概念

1.教学: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模式: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3.教学原则:

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4.教学组织形式:

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

5.教学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6.讲授法: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7.谈话法:

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二、填空

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

2.对学生的发展而言,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

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教学活动是一种活动认识,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表现在:

(一)教学认识是

学生的认识,

(二)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三)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四)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4.教学模式从根本特征上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二是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三是折衷于两者之间的结构化和发现学习模式和范例教学模式。

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6.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8.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下来。

第二阶段,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发展。

第三阶段,以苏联教育学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

9.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课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

单一课和综合课。

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又可细分为:

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等,综合课指在一节课中组织教学的课。

其中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按顺序依次为:

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10.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

11.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

讲述、讲读、讲解三种形式。

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12.语文课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情况写一个请假条;数学课上让学生实际丈量教师划出的一块土地,这是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运用了实习作业法教学方法。

13.随着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给教学实践中带来显著变化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有:

发现学习、探究――研讨法、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

14.一般来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几个环

节构成。

15.备课应当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简答题。

1.小学教学的任务?

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培养各种基本能力;

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学模式的种类和其一般结构?

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其一般结构:

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其一般进程:

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折衷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其一般进程:

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出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2)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其一般进程:

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己或人类的理解。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行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什么是直观性原则?

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

直观性原则是: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5.什么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贯彻该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

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贯彻该原则要注意:

(1)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实事求是。

(4)讲究教学艺术。

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7.运用谈话法应注意?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8.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1)班:

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

(2)课:

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

(3)时:

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

9.教学过程由哪些环节构成?

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教学过程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几个环节构成。

其中中心环节是上课。

10.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哪些要求?

(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目的要明确。

(2)作业分量要适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

(3)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时间。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地批改。

第九章课外活动

一、解释概念:

课外活动:

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填空题:

1.课外活动的教育学基础是: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儿童发展观、小学教育基本目标。

2.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中小学校就开始以课外活动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经验,以求有机会让学生展现和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3.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

4.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活动、主题活动。

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

简答题:

1.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2.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