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411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docx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

Document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时—总课时

1-----8

学习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教师出示例题一的情境图。

2.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我们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计算

(1)小组讨论10+20的计算方法。

(2)交流汇报:

你们组有哪些方法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1.数的方法:

10、20、30。

2.摆小棒:

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

10和20组成30。

4.一个十加两个十就是三个十,也就是30;

5..计算的方法:

因为1+2=3,所以10+20=30。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教师问:

现在我们知道一共有30本书,老师拿走了20本后,还剩多少本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0-20=10。

师:

接着我们看30-10=20,你又是怎么算的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

3-1=2,30-10=20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20=

方法:

课堂反思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课时—总课时

2----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难点

重:

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

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师:

出示算式:

30+2,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师: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

34+2.

师:

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

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动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4根,右边摆2根.

  师: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4人一小组讨论:

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结合实物这样回答:

  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并起来,然后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根小棒.

  也可能结合算式这样回答:

  先把个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变,个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观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

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4加2呢(因为个位上的4表示4个一,2表示2个一,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是6)

  

师:

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

加,(边讲边用红色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板书:

2+34=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应该怎样算,然后老师再提问: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

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1.先说口算过程再计算.

  43+5= 43+50=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

怎样计算这些题呢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这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

课时—总课时

3----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2、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3.怎样才能知道够不够呢

(1)可以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再和人数进行比较。

24+9=

(2)用总数减去24瓶,再减去9瓶,看够不够减

33-24-9=

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算加法)

24+9=

怎么算呢摆一摆小棒,说说自己的算法。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1)凑十:

24+6=30,30+3=33

(2)先算个位:

4+9=13,13+20=33

(打开书看看,你们的方法和他们一样吗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能看懂吗说一说)

5、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

让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就是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凑十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教学的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注意结合学生的操作,

说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第一层次:

基本练习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P63练习十一的5

第三层次:

用数学

3、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让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就是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凑十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

课时—总课时

4---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重难点

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例1。

1、出示35-2。

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引导学生总结:

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①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②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③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⑷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2题。

3、出示“35-20”。

⑴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

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

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①把35分成30和5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⑶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

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1、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

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2、这堂课,你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

你们肯定会边的越来越聪明的。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退位)

课时—总课时

5--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学具的演示,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师: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开启了两位数

减一位数不借位减法这扇智慧的大门,大家学会了吗

生:

做减法题时,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减,

即个位和个位减,十位和十位减。

师: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上的个位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书写板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教学例2。

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今天,有个班级的小朋友也要上体育课,请看体育老师为他们做了什么准备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图)课件继续演示:

体育老师:

“总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8个足球。

师:

通过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并列式

生:

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个足球列式是:

36-8。

师:

为什么这样列呢

生:

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8个,从36里面减去8就可以知道还剩多少个。

板书:

36-8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师:

大家想想怎么减(个位减个位)6-8不够减怎么办

师:

现在同桌为单位,借助小棒摆一摆,按一下步骤组内共同探讨36-8的计算方法。

①个位数减个位数,6-8不够减怎么办②从3捆即3个十里借1捆即1个十打开,那么可以用几减8呢

③然后怎么办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1:

先摆3捆6根表示有36根,6根比8根少,不能用6减8.打开1捆和6根合起来,是16根。

从16根里面去掉8根,还剩8根再和另外2捆合并是28根。

2:

从6根单根的里面不够拿8根,就打开1捆从里面拿8根,还剩2根。

再和2捆还有6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小棒。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减法。

计算时,我们要先从个位减起。

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拿出一个十,用这个10减去减数,最后与两位数合起来,得出最后的结果。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3

课时—总课时

6--8

学习目标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重难点

利用旧有的连减计算知识,很好的导入小括号的知识。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直接说得数。

15-6=17-8=5+4=

5+6=11-4=8+4=

2、说说下列算式的计算顺序

14-8-38+6-715-7+5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

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①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样列算式呢板书:

“10-2-3=”“10-(2+3)=”

第一种算法:

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

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

“小括号”,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10-(2+3)=

④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

(板书结果)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1、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

2、教师指出:

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3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1、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3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4

课时—总课时

7--8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2.他们在做什么呢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

说自己的想法。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应用,合理利用题中的信息,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4

6+6+6=18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解决问题

课时—总课时

8--8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出示课本主题图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讨论交流。

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

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28-9-9-9=1

说明什么呢

5、验证做法

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

小组讨论。

9+9+9+1=28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让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减法的应用。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

 

课堂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