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049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放学后李明从学校出发,先到超市买食品,然后回家,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合多少千米?

解析:

1000米,1千米

【详解】

528+236+236=1000(米)

1000米=1千米

答:

他一共走了1000米,合1千米.

【点睛】

把所走的三段路程相加求出一共走的路程,然后把米换算成千米,1千米=1000米.

2.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3个。

经过3分钟这种细菌数量会变成多少个?

解析:

27个

【详解】

1×3=3(个) 3×3=9(个)

9×3=27(个)

3.小明家、小红家和书店都在振兴路上,小明家离书店420米,小红家离书店170米。

小明家可能距小红家多少米?

解析:

250米或590米。

【详解】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同一侧:

420-170=250(米)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两侧:

420+170=590(米)

4.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结果和为195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

1999

【详解】

个位上多加了:

7﹣1=6;

十位上少加了:

8﹣3=5,也就是少加了50;

50﹣6=44;

1955+44=1999;

答:

原来正确的得数是1999.

【点睛】

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7﹣1=6,所以多加了6;把十位上的8当作3,8﹣3=5;十位上少加了5,也就是少加了50,一共少加了50﹣6=44;用所得和加上44就是正确的和.

5.李老师家、芳芳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街上,李老师家距学校570米,芳芳家距学校390米.请问芳芳家到李老师家有多远?

解析:

180米或960米

【解析】

【详解】

李老师家、芳芳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可能在同侧和两侧这2种关系.

在同一侧时有:

570﹣390=180(米)

在两侧时有:

570+390=960(米)

答:

芳芳家到李老师家有180米,也可能有960米.

6.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

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

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

解析:

(1)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

(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23元

【分析】

(1)面包车和小轿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6人和4人,可以只安排一种车,也可以两种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坐满。

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

(1)

租车方案

面包车

小轿车

乘坐人数

4辆

0辆

24人

3辆

1辆

22人

2辆

3辆

24人

1辆

4辆

22人

0辆

6辆

24人

答:

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租车没有空座位。

(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3×6+1×5

=18+5

=23(元)

租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

1×6+4×5

=6+20

=26(元)

23<26

答:

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时总费用最少,为23元。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再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7.小小在计算一道加法试题时,由于粗心,将其中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52。

求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解析:

112

【分析】

十位上的7看成了1,少算了60,52加上60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

答:

正确的答案是112。

【点睛】

本题也可以构造一个算式,比如

,假设12原来是72,那么

8.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西

137

北京——济南

497

北京——徐州

814

北京——蚌埠

979

北京——南京

1160

(1)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千米?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

长多少千米?

解析:

(1)677千米;

(2)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195千米;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是这二者的差值即可。

(2)根据题意979千米是北京到蚌埠的距离,814千米是北京到徐州的距离,所以979-814求的是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首先计算这两段路的距离,其中北京到蚌埠的距离为979千米,北京到济南的距离为497千米,所以济南到蚌埠的距离为:

979-497=482(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为:

814-137=677(千米)。

由于677>482,所以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的千米数为二者之差,即为:

677-482=195(千米)。

【详解】

(1)814-137=677(千米)。

答:

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677千米。

(2)979-814求的是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979-497=482(千米);

814-137=677(千米)。

677>482,677-482=195(千米)。

答:

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19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整数减法解答实际问题的相关问题,看懂火车里程表是解题的关键。

9.华华的两条彩带各用去了一部分,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其中第一条彩带剩下全长的

,第二条彩带剩下全长的

,原来这两条彩带哪条长?

为什么?

(借助画图来说明)

解析:

原来这两条彩带第二条长。

【详解】

10.小剧场共有500个座位.

一年级

248人

二年级

247人

先算一下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

如果不够坐,还差多少个座位?

解析:

够5个

【详解】

248+247=495(个) 495<500 够坐

500-495=5(个)

11.一共钓了16条鱼。

小黄猫拿走了多少条鱼?

解析:

4条

【详解】

16÷4×3=12(条) 16-12=4(条)

或1-

 16÷4×1=4(条)

12.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520错写成502,把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十位上的5错写成8,这样得到的差是216。

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

164

【详解】

13.有一串24颗珠子的手串,按下面的排列方式,算一算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几倍。

答:

黑珠子是白珠子的

倍。

解析:

2倍

【分析】

根据题意每2个白珠子和4个黑珠子为一组,则24颗珠子里有24÷6=4组,所以白珠子有2×4=8个,黑珠子有4×4=16个,再用除法计算出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几倍。

【详解】

黑珠子:

(个)

白珠子:

答:

黑珠子是白珠子的2倍。

【点睛】

找出几颗珠子为一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一条毛毛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0天长到10厘米,长到20厘米时要多少天?

解析:

11天

【分析】

每天长一倍,即每天扩大2倍的意思,10天长到10厘米,那么第11天的长度是10厘米乘2,即20厘米,所以长到20厘米时要11天。

【详解】

(天)

答:

长到20厘米时要11天。

【点睛】

增加几倍和扩大几倍是不一样的,增加几倍是在自身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几倍。

15.一条毛毛虫由幼虫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解析:

14天

【分析】

每天长一倍即扩大2倍的意思,也就是说明天的长度是今天的2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那么15天可以长到8厘米,14天可以长到4厘米,13天可以长到2厘米……依次往前倒推。

【详解】

两天前就长到了4厘米;

(天)

答:

它14天可以长到4厘米。

【点睛】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增加1倍的意思,增加1倍即扩大2倍的意思,同理,增加2倍是扩大3倍的意思,二者之间相差1倍,也就是其自身。

16.体重大比拼:

(1)4只小狗=8只小猫,那么5只小狗等于多少只小猫的体重?

(2)2只小狗=4只小猫,1只小猫=2只鸭子,那么12只小狗等于多少只鸭子的体重?

(3)3只小狗=4只小兔,5只小兔=7只小鸡,那么12只小狗加4只小兔等于多少只小鸡的体重?

解析:

(1)10只;

(2)48只;(3)28只

【分析】

(1)、

(2)问中利用等量代换中的倍数关系,找清楚1只小狗等于几只小猫。

第(3)问中可将12只小狗加4只小兔变为全是小兔,由此推算解答。

【详解】

(1)4只狗=8只猫,则1只狗=2只猫,所以5只狗=10只猫;

(2)2只狗=4只猫,则12只狗=24只猫,因为1只猫=2只鸭,则24只猫=48只鸭,所以12只狗=48只鸭;

(3)3只狗=4只兔,则12只狗=16只兔,那么12只小狗加4只小兔=20只兔,5只兔=7只鸡,所以20只兔=28只鸡。

【点睛】

巧用等量代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小高、墨莫、卡莉娅一起去郊外钓鱼,已知小高钓的鱼比墨莫的3倍多1条,墨莫钓的鱼是卡莉娅的3倍,一共钓了92条鱼,请问:

小高钓了多少条鱼?

解析:

64条

【分析】

首先还是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根据关系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卡莉钓鱼条数的(1+3+9)倍是(92-1)条,用除法,即可求出卡莉钓鱼条数,乘9加1就是小高钓鱼的条数,据此解答。

【详解】

(92-1)÷(1+3+9)

=91÷13

=7(条)

7×9+1=64(条)

答:

小高钓了64条鱼。

【点睛】

此题数量关系较复杂,通过画图可以清楚的梳理出他们钓鱼条数的关系,进而解答。

18.果园中梨树和苹果树共有67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解析:

23棵

【分析】

根据“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可知:

如果再多2棵梨树的话,则梨树就是苹果树的2倍,同时总棵数也增加2棵,即为67+2=69棵;此时的总数相当于是2+1=3倍的苹果树,用69除以3即可算得苹果树的棵数。

【详解】

(67+2)÷(1+2)

=69÷3

=23(棵)

答:

苹果树有23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倍问题的应用。

把梨树增加2棵使得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从而变成一般的和倍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要注意总数也要随之变化。

19.学校长跑队有男女运动员共24人,其中男运动员是女运动员的3倍,长跑队男女运动员各有多少人?

解析:

18人6人

【详解】

24÷(1+3)=6(人)

3×6=18(人)

答:

男运动员有18人,女运动员有6人。

20.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都在笔直的北川路上,小明家距学校625米,小刚家距学校278米,小明家距小刚家多少米?

解析:

347米或903米

【分析】

第一种情况,小明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625-278米。

如图所示:

第二种情况,小明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此时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625+278米。

如图所示:

【详解】

(1)小明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

625-278=347(米)

(2)小明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

625+278=903(米)

答:

小明家距小刚家相距347米或903米。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按照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意。

21.一本书有240页,欣欣从第1页看起,已经看了一个星期,平均每天看25页。

她第二个星期该从第几页看起?

解析:

176页

【分析】

用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乘天数得到欣欣看了的页数,而后即可知道她第二个星期该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

25×7=175(页)

175+1=176(页)

答:

她第二个星期该从第176页看起。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算出一个星期看的总页数是关键。

22.下面是李爷爷的农场平面图,中间是一个边长为23米的正方形水塘。

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一共需要多长的栅栏?

(水塘四周也围栅栏)

解析:

460米

【分析】

要把每个饲养区都围上木栅栏,先观察哪些边需要围栅栏,然后将需要围栅栏的边的长度相加。

因为这些饲养区和水塘的边缘有重合的部分,重合部分只需要围一次木栅栏,不用重复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23+46)×4

=69×4

=276(米)

46×4=184(米)

184+276=460(米)

答:

一共需要460米的栅栏。

【点睛】

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因为题目中说到“中间是一个边长为23米的正方形水塘”,所以这4个饲养场的长和宽完全相等。

找到需要围木栅栏的边,外面一圈其实就是大正方形的周长,里面需要围的其实就是4个46米的和,最后相加即可。

23.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64厘米,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解析:

40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即小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小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

【详解】

(厘米)

(厘米)

(厘米)

答:

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4.某水果店卖西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10个西瓜,原有西瓜多少只?

解析:

40个

【分析】

最后剩的10个相当于是第一次卖完后剩下的一半,那么第一次卖完后剩下的一半是20个;20个相当于是总数的一半,总数是40个。

【详解】

(个)

(个)

答:

原有西瓜40个。

【点睛】

求出总数后,可以按照正向的过程进行验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5.有一家西式快餐店刚刚开张,A套餐每份19元,B套餐每份21元。

小明有80元要买4份套餐,怎样买恰好用完80元钱?

请你在表格中试一试。

方案

A套餐/份

B套餐/份

价钱(元)

解析:

选2份A套餐,2份B套餐

【分析】

两种套餐的价钱分别是19元和21元,可以只买一种套餐,也可以两种套餐都买,但是套餐份数应是4份。

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购买方案一一列举出来,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个方案花费的钱数,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

方案

A套餐/份

B套餐/份

价钱(元)

0

4

84

1

3

82

2

2

80

3

1

78

4

0

76

答:

选2份A套餐,2份B套餐刚好80元。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熟练掌握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26.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2)怎样租船最省钱?

至少需要多少元?

解析:

(1)租5大1小(答案不唯一)

(2)租5大1小,至少需要115元。

【分析】

方案

租大船的条数

租小船的条数

0

9

1

8

2

6

3

5

4

3

5

1

6

0

(1)因为要每条船都坐满,所以由上表得知租5大1小;

(2)把每一种方案都计算一次,然后再找出最划算的即可。

【详解】

(1)租5大1小:

5×8+5=45(人)

答:

租5大1小。

(2)租5大1小:

20×5+15×1=115(元)

答:

租5大1小,至少需要115元。

【考点】

27.工地运进两车红砖,每车180块,运进的青砖是红砖的3倍,一共运进了多少块砖?

解析:

1440块

【详解】

(块)

(块)

(块)

28.为捐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王冬决定利用假期中的6天为农场拔草。

农场的工人叔叔说:

“你将按劳取酬,我有两种方案:

①每天30元钱;②第1天给3元,第二天给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给的是第二天的2倍……也就是每天给的是前一天的2倍。

”请你帮王冬选择合算的取酬方案。

解析:

选第二种方案

【详解】

第一种方案是:

6×30=180(元)

第二种方案是:

3+3×2+3×2×2+3×2×2×2+3×2×2×2×2+3×2×2×2×2×2=189(元)

所以选第二种方案。

29.李爷爷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截出一块正方形的地种西红柿,另一部分种黄瓜(如下图所示)。

(1)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

,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2)沿着种黄瓜的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解析:

(1)

(2)22米

【分析】

(1)把长方形菜地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减去西红柿的占地面积即可。

(2)根据平移可知,篱笆长就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

【详解】

(1)

答:

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

,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

(2)(5+6)×2

=11×2

=22(米)

答:

沿着种黄瓜的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22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简单计算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要熟练掌握。

30.男子足球队13名成员入住宾馆,怎样住最省钱?

(列表后解答)

住宿标准

3人间66元

4人间80元

3人间(个)

4人间(个)

人数(人)

金额(元)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解析:

3人间3个,4人1间最省钱。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

4人间,每人80÷4=20(元);3人间,每人66÷3=22(元);所以尽量安排在4人间较省钱。

【详解】

如表格:

住宿标准

3人间66元

4人间80元

3人间(个)

4人间(个)

人数(人)

金额(元)

方案1

1

3

15

306

方案2

2

2

14

292

方案3

3

1

13

278

66+80×3

=66+240

=306(元)

66×2+80×2

=132+160

=292(元)

66×3+80

=198+80

=278(元)

278元<292元<306元

所以1个4人间,3个3人间最省钱。

【点睛】

此题考查了合理规划问题,运用列表法很容易得出答案。

31.下面是一块地,四周用篱笆围起来,转弯处都是直角,求篱笆一共长多少米?

解析:

140米

【分析】

如图,分别向上、向右平移,得到一个长是45米,宽是25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与原图形周长相等,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米)

(米)

答:

篱笆一共长140米。

【点睛】

在长方形的一个角上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与原图形相等。

32.用6张同样的正方形纸按下图方法重叠,每个正方形的顶点恰好位于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互平行。

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求重叠后图形的周长。

解析:

140厘米

【分析】

如图,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得到边长是35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即是原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厘米)

(厘米)

(厘米)

答:

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140厘米。

【点睛】

首尾的两个正方形给周长提供了30厘米,之间的4个正方形每个提供20厘米。

33.梅梅用两个同样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图形(三个图形之间没有重叠),如图所示。

(1)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明明也用这三个图形拼出一个新图形(图形之间没有重叠),新图形的周长比梅梅拼的图形的周长要短。

明明是怎样拼的呢?

在左边画出明明拼出图形的示意图(一种即可),在右边写出检验过程(所画示意图的周长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画好示意图后,标出数据有助于你进行检验。

示意图:

________;检验:

________。

解析:

(1)60厘米;

(2)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图形可得,其周长是2条12厘米的边和6条6厘米的边长组合而成。

(2)图形组合的公共边越多,最终的周长越短,据此画图。

【详解】

(1)12×2+6×6

=24+36

=60(厘米)

答: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60厘米。

(2)画图如下:

检验:

12×4=48(厘米)

48厘米﹤60厘米;

答:

符合题目要求,拼图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掌握二者的特征和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4.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

要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

(1)可以怎样围?

(2)篱笆长多少米?

(3)你认为哪种围法最好,为什么?

解析:

(1)有两种围法,可以是长靠墙,也可以是宽靠墙;

(2)长靠墙,篱笆长22米,宽靠墙,篱笆长26米;

(3)长靠墙最好,因为两种方法围成的长方形大小一样,但是长靠墙更节省篱笆。

【分析】

一面靠墙,可以是长靠墙,也可以是宽靠墙,这样围成的长方形形状相同,但是需要的篱笆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详解】

(1)如图所示,可以是长靠墙,也可以是宽靠墙;

(2)

长靠墙,

(米)

宽靠墙,

(米)

(3)长靠墙比较好,这样更节省篱笆;

答:

有两种围法,可以是长靠墙,也可以是宽靠墙;长靠墙,篱笆长22米,宽靠墙,篱笆长26米;长靠墙最好,因为两种方法围成的长方形大小一样,但是长靠墙更节省篱笆。

【点睛】

当存在多种情况的时候,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找到最合适的解。

35.用3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40厘米

【分析】

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

(厘米)

答:

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点睛】

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三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少4条边长的长度,也可以根据这一点求解。

36.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少了8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16厘米

【分析】

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会减少两条边,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少两个正方形的边长,8厘米是两个边长,那么边长是4厘米,进而求得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厘米)

(厘米)

答: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点睛】

长(正)方形的拼接问题中,拼接一次,减少两条边,拼接两次,减少四条边。

37.下图是由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组成的一个“5”字,已知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5”字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28厘米

【分析】

经过平移,转化成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厘米)

(厘米)

(厘米)

答:

周长是28厘米。

【点睛】

平移法是求解不规则图形周长最常用的方法,依据的是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8.将一根长36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