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556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有人说:

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开天津为商埠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德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3.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开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开放言论

D.创办报刊

4.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下列人物中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李鸿章

D.邓世昌

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后因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这种变化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6.下列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历时四年,战争的发动者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国家数目增多,并攻入北京

C.这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东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为了反抗英国再次侵略中国,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7.“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

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

”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淮军

C.洋枪队

D.英法联军

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他认为推行变法,要从根本上改革

A.政治制度

B.教育制度

C.科举制度

D.文化制度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1是《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②图2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

③图3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

④三大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近代西方国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不断扩大侵略权益。

下列条约中的内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④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辛丑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日本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2.钓鱼岛属于台湾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导致中日关系紧张。

72年前,中英美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

“……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东北各省、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钓鱼岛归还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的体现

B.这是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又一条法律依据

C.只有认清史实才能找到解决争端的正确出路

D.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是在《辛丑条约》中被割让给日本的。

13.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产业

C.推崇民主共和,推翻满清王朝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14.今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热映,其中《回归》篇再现1997年香港回归场景。

其聚国人新声“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黄色的脸,香港,我们永远在一起”。

那么,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面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革命纲领

16.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知道“史实”与“观点”的联系和区别。

下列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①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②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变法失败

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停办。

③1902年复校,

增设预备科和速成科。

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①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②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变法失败

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停办。

③1902年复校,

增设预备科和速成科。

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

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有学者这样评述: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

这里“划时代意义”指

A.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B.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8.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

农民阶级进行的运动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义和团运动

⑤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

19.19世纪60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

请问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军事企业、第一所民用企业、第一所新式学堂分别是

A.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京师同文馆

B.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

C.安庆内军械所、湖北织布局、京师大学堂

D.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京师大学堂

20.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

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825年和1837年,英国出现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英国政府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侵略战争。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1894年)11月7日慈禧太后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

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皇帝与大臣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在旅顺犯下的罪行。

(3)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2.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

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材料二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在炮口逼迫下打破隔绝状态的被迫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

(2)材料一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3)材料二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

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英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侵略的什么战争?

清政府在这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4)通过以上史实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材料一: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

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从近代化的角度解释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的含义。

举一例说明洋务运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

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晚清时期导致近代中国“沉沦”的不平等条约。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1901年到1920年间使近代中国“上升”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4.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

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

(2)哪一条约的哪条内容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

(3)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