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5582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

必修三15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原卷版

第十五单元古今中外的科技与文艺成就

第3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真题速递

1.(2019.4·浙江高考·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3.(2019.4·浙江高考·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

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

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4.(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5.(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6.(2015·上海单科·10)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

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  )

A.沈括B.马可·波罗C.利玛窦D.徐光启

7.(2018·江苏高考·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8.(2018.4·浙江高考·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

“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9.(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10.(2018·海南高考·1)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B.金文C.小篆D.草书

11.(2019·江苏高考·21)(13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

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裁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

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

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5分)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

和发展。

1.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表现。

2.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脉络。

3.书画艺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代表性成就。

4.不同时期文学的代表性成就。

5.京剧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是高考必考点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出现材料题的情况也较为多见。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 四大发明

项目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 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

(1)《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计算工具:

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

2.天文

(1)留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创制了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3.历法

(1)夏朝时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写的《》,比现行公历早了三百年。

知识点三 农学和医学

1.农学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其中《》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医学

(1)西汉编订的《》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张仲景的《》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3)明朝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一 古代中国的文学

1.《诗经》

(1)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

收录了西周至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4)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楚辞

(1)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代表作:

屈原的抒情长诗《》。

3.汉赋

(1)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

词藻华丽,内容丰富,手法夸张,表现出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为主。

(2)成就:

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

(3)代表人物:

李白、杜甫、白居易。

5.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繁荣原因:

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②派别:

有婉约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①形成:

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

②特点:

题材广泛,可雅可俗。

③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6.明清小说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3)作品:

四大名著;《》《儒林外史》。

二 古代中国的艺术

1.汉字

(1)起源:

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至,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演变:

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

(3)趋势:

2.书法

(1)阶段:

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阶段。

(2)概况

类别

特征

代表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①魏晋:

钟繇、王羲之

②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①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

②唐朝的、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又具实用价值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

、文征明等

3.绘画

(1)起源:

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

注重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

时期

特征

代表

魏晋

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两宋

画学兴起,是最大亮点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成就最为突出

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

4.戏曲

考点精讲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

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

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典例.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

[总结提升]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主要服务于与农业相关的领域,天文学、农学、数学、医药学是古代科技的四大优势学科。

以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为代表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2.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不同影响

对我国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造纸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

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欧洲文化普及和推广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后来却成为迷信活动的工具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有利于提高古代军事技术,并方便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后来成为搞迷信、敬鬼神的工具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典例.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知识拓展]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考点精练

1.(2018·安徽芜湖模拟)《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

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2.(2019·云南昆明模拟)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3.(2019·辽宁重点高中调研)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史料

出处

至于缮写摸勒(雕刻之文),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中和三年癸卯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艺术风格

时代特征

兼容并包、宽容开放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恢弘大度

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

兼容并蓄、全面繁荣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

平民化、世俗化

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承古萌新

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典例.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构图解史】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

考点精练

1.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

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理学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市民阶层的壮大

2.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

这一文学特色(  )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3.(2019·东北三省四市模拟)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反映了(  )

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B.《三国演义》盛行当时

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D.尊刘贬曹观念深入民心

4.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

A.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5.(2019·新疆乌鲁木齐模拟)汉灵帝熹平四年,朝廷将儒家经典以隶书刻写的“今文”本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曹魏齐王正始二年,又增加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字体写刻的“古文”本刻石,与今文经并立于太学,称“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由此可见曹魏时期(  )

A.古文经的政治地位得以提升

B.汉字开始形成完整体系

C.字体变化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D.经学领域出现复古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