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479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docx

加固方案设计说明

安阳市国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曙光小区98#楼

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编号:

ZDPC/FA2003-006

编制:

审核:

审定:

河南正大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一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安阳市国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曙光小区98#楼位于安阳市平原路北段路东,安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局部七层,其中一层和地下室为商场,二层及以上各层为写字楼,原设计按七度三级框架考虑抗震设防。

根据需要,该建筑物一层及地下室功能不变,二层及以上各层改为安阳市抗震指挥部,并根据现行规范按八度二级框架进行抗震验算,对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构件出具本加固方案。

第二章技术标准

结构加固施工在结构补强工程中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大的分项工程,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组织施工和验收,结构加固施工时应满足设计要求以及下列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

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

90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3.1.1.钢板:

Q235级;

3.1.2.角钢:

Q235级热轧等边角钢;

3.1.3.钢筋:

HPB235级;

3.1.4.焊条:

E43**型焊条;

3.1.5.建筑结构胶:

LKD系列结构胶。

本工程结构抗震加固主要材料如下表,并在报甲方及监理单位同意后进场。

主要材料需用量表一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钢板

10厚

按设计

图纸最

终核定

工程量

2

钢板

6厚

3

热轧等边角钢

L100x8

4

热轧等边角钢

L75x6

5

热轧等边角钢

L56x5

6

钢筋

Φ8

7

建筑结构胶:

LKD系列结构胶

3.1.4.材料的运输、存放:

按施工进度的要求及时将结构加固用材料和其它配件运到离工地较近的下料场地内,并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单位现场取样、复试。

3.1.5.材料验收

(1)钢材由生产厂家出具产品合格证,并经检测中心进行材料复验,出具钢材的复试证明。

(2)建筑结构胶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外。

3.2.施工劳动力组织(见表二)

根据结构加固施工的特点,本工程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如表二:

劳动力用量表表二

工种

钢筋工

模板工

电焊工

粉刷工

人数

30

30

4

20

第四章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4.1.锚粘钢板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被粘砼和钢板表面处理

粘结剂配置

锚固点钻孔、清理

锚固点植筋

锚固

顶压

卸支撑检验

防腐

粉刷

被粘柱混凝土表面处理

加固撑杆(角钢)制作

安装传力角钢

安装加固撑杆

锚固

顶压

卸支撑检验

防腐

粉刷

 

4.2.预应力撑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4.3.预应力筋下料

本工程预应力筋下料在预应力筋和锚具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应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用砂轮锯逐根切割。

下料前先在钢绞线盘卷外用钢管搭设一个固定铁笼,将钢绞线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

下料长度误差应控制在0~+100mm以内。

下料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

4.3.1.下料长度应综合考虑其曲率、锚固端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并应根据不同的张拉方式和锚固形式预留张拉长度。

4.3.2.下料时应遵循先下长筋,后下短筋。

4.3.3.根据下料单的长度,用砂轮锯进行逐根切割。

4.3.4.逐根对钢绞线进行编号,长度相同为统一编号。

4.3.5.钢绞线顺直无侧弯,切口无松散,如遇死弯必须切掉。

4.3.6.每束钢绞线应按规格编号成盘,并按长度及使用部位分类堆放、运输、使用。

4.3.7.逐盘检查无粘结预应力外包层是否漏油,对漏油处用塑料粘胶带包扎,对外包层破损严重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坚决清除出工地现场。

4.3.8.固定端采用QYJ-30.5型挤压机将挤压锚与钢绞线挤压形成牢固的挤压头。

施工时应注意挤压锚内腔要保持清洁,并保证钢绞线、挤压锚与活塞杆在同一中心线上。

4.4.预应力筋的铺放布筋

4.4.1.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

由土建工种支模板并绑扎普通钢筋,预应力工种在边模上按预应力筋的位置划定位线并固定预应力筋支架,重点控制反弯点及最高、最底点位置。

土建工种预埋管线后,待预应力工种预埋波纹管、穿预应力筋、安装锚垫板、钢筋螺旋筋等完成后,再绑扎腰筋、吊筋,当预应力筋穿入锚垫板后,应将锚垫板固定在边模板或普通钢筋上,防止倾斜,并封闭端头,以防止浇筑砼时漏浆而无法进行张拉操作。

调整预应力筋的定位标高,其允许误差为水平±30mm和垂直±10mm,支架间距为800~1000mm,钢筋支架点焊(或绑牢)于普通钢筋的箍筋上,如该位置上无箍筋,可在相邻箍筋上定位,但应适当调整定位标高,以保证预应力束位置与设计相符。

4.4.2.张拉端应预留张拉孔,张拉后及时封堵。

4.4.3.普通钢筋箍筋的肢距应根据预应力筋的间距确定;

4.4.4.波纹管孔道成型:

按已经固定好的支架筋位置依次将波纹管穿入钢筋笼内,为了防止波纹管在砼浇筑时上浮或产生水平位移,必须把波纹管固定在钢筋支架上,用扎丝扎牢。

波纹管接头要牢固、严密,如有破损应及时用胶带进行修补。

波纹管漏出承压钢板不要小于100mm。

4.4.5.有粘结预应力筋穿束:

用人工把已制好的钢绞线平顺地穿入波纹管内,

从固定端开始穿入,每次将1~4根筋绑扎在一起穿入。

4.4.6.设置灌浆孔及排气孔:

在每跨梁两端设二个灌浆孔,部分兼作排气孔,连续跨应在支座处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

4.4.7.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

由土建工种支模板并铺放普通钢筋的板底筋,预应力工种在模板上按预应力筋的定位位置划定位线并安放预应力筋支架,重点控制反弯点及最高、最底点位置。

土建工种预埋管线并铺放普通钢筋的上排筋,预应力工种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承压板、钢筋螺旋筋等,应将承压板固定在边模板或普通钢筋上,防止倾斜,并封闭端头,以防止浇筑砼时堵塞张拉孔而无法进行张拉操作。

调整预应力筋的定位标高,其允许误差为水平±30mm和垂直±10mm,支架间距为800~1000mm,钢筋支架直接放置在模板上,并与板底钢筋绑扎牢固。

4.4.8.铺设无粘结钢绞线时注意不要将钢绞线的外包层划破,如有破损,应及时用胶带缠绕紧密。

4.5.砼浇筑

4.5.1.预应力筋及有关组件铺设安装完毕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定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4.5.2.砼浇筑时,由质量检查员对预应力部位进行监护。

4.5.3.预应力梁混凝士浇筑时,应增加制做两组混凝士试块,两组试块和预应力梁混凝土同条件养护,以供张拉使用。

4.5.4.混凝士浇筑时,严禁踏压撞碰预应力筋、支承架以及端部预埋构件,同时砼浇筑时的下落高度不能太大,以免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损坏波纹管或使无粘结预应力筋移位。

4.5.5.用振捣棒振捣时,振捣棒不得正对着波纹管或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振捣。

在梁与柱、墙结点处,由于钢筋、预应力筋密集,应采取措施振捣,不得出现蜂窝或孔洞。

4.5.6.张拉端、锚固端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4.5.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漏浆。

4.6.预应力张拉作业

4.6.1.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或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张拉时的强度要求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条件下的砼试压报告为准。

严禁板中预应力筋张拉前拆除预应力板的底模;严禁梁中预应力筋张拉前拆除预应力梁的底模,但需拆除梁的侧模、非预应力板和张拉过的预应力板的底模。

4.6.2.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

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fptk,各种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及控制张拉力如下表:

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及控制张拉力表表四

钢绞线型号

控制应力(N/mm2)

单根控制张拉力(KN)

备注

1x7-15.24-1860

1302

182.3

超张拉3%

4.6.3.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

预应力筋应采用“逐层浇筑、顺序张拉;先板、后梁”的张拉顺序,并保证施工荷载的传递不超过“二托二”的要求,先张拉板预应力筋是为了楼面荷载顺利传递到框架梁上,并使其受力状态与实际工作相符,同时保证预压力框架梁的有效预加应力,防止后张拉板产生的构件变形对框架梁有效应力的损失。

4.6.4.张拉时应时刻注意观察梁、板底情况,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及制定出相应措施后继续张拉。

4.6.5.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

梁、板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从预应力梁、板的中部开始“对称”地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每根梁、板内预应力筋的张拉也应遵循“对称”的原则。

张拉时采用:

0→10%σcon→100%σcon→103%σcon→持荷2分钟→锚固。

4.6.6.中间核芯筒处两根预应力大梁张拉端为环形剪力墙,该端部必须进行构造处理,使端部平面与预应力筋垂直,避免产生不利的斜向力压坏张拉端,施工时在环形剪力墙上预留200x200张拉孔,张拉时使用变角器将张拉端引致墙外,有效的减小预应力张拉对剪力墙的损伤,也便于总包单位封堵张拉孔。

4.6.7.环形预应力扁梁为三维空间结构,它的受力及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等效荷载,预应力产生的扭矩等计算很复杂,同时预应力筋在梁截面内放置的位置是否恰当,对结构受力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预应力的位置摆放合适,能有效地平衡掉扇形预应力厚板传来的荷载,减小环形扁梁的扭矩。

该梁必须重新设计,按三维空间梁进行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该梁的预应力筋根数及定位,现施工图中所配2-6Фj15.2预应力束如按梁截面对称布置,受力不太合理,其原因是:

①环形梁具有空间作用,应按三维进行受力分析;②外环扭矩最大的部位正好支撑大跨度预应力扇形板,板产生的扭矩与环形梁外侧扭矩叠加,使环形梁内外侧扭矩进一步加大,预应力束对称布置肯定不利。

因此,环形梁中预应力束必须调整布置方案,尽量使预应力张拉后平衡掉厚板传来的荷载。

由于环形梁截面相对较低,对抗扭有利,经过调整,可以保证结构安全。

4.6.8.环形预应力梁是一连续封闭的环形结构,它没有梁端部,因而张拉端在梁柱节点处相互交叉,张拉锚固方案非常重要。

本公司拟采用分段张拉锚固的办法,同时错开张拉位置,详见附图二,在梁顶预留200x200x500张拉槽,张拉时采用变角器将张拉端引致板顶,张拉槽对预应力扁梁的截面削弱仅占梁截面的1/12,通过对张拉槽周围用非预应力短筋进行加强,保证结构安全,同时便于总包单位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后补张拉孔所产生的费用,降低造价。

4.6.9.预应力扇形板为一单向预应力板,外园边支承于非预应环梁上,内园边支承于预应力扁梁上,扁梁内侧有一后浇带,如果把预应力板张拉端全放在后浇带处,预应力筋比较集中,对结构不利,同时集束布置使张拉孔过大,不利于预留,因此建议将预应力板预应力筋分开均匀布置,单根预留张拉槽,并分别于梁中和梁边交替错开张拉位置,防止产生集中力,同时由于在梁顶张拉,可以不留张拉孔,减小总包单位封堵张拉孔的工作量,也为业主减少了这部分的施工费用,另外,对预应力板张拉过程中砼压缩变形进行验算,避免由于预应力张拉引起的相邻板砼裂缝。

4.6.10.预应力梁、板的张拉位置及张拉节点详图参见附图二。

4.6.11.本公司拟在工地附近安排预应力下料场地,便于业主、监理单位、总包单位随时到现场进行检查。

4.6.12.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伸长值校核”法,每束预应力筋在张拉以前先计算理论伸长值和控制压力表读数作为施工张拉的依据,每-束预应力筋张拉时,都要做详细记录,并以10%σcon时的千斤顶行程为初始行程,张拉前后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加上初应力伸长量计算值,减去锚具内缩值后再与理论伸长量比较,其误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

误差范围在±6%以内。

4.6.13.张拉后预应力筋理论伸长计算值:

△L=fp×L/(ApxEp)

以上公式中:

fp一扣除摩擦损失的平均张拉力;L一预应力筋的曲线长度;

Ep一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Ap一预应力筋的面积。

fp=Ap×σcon×Σ[1-(kx+μθ)/2.0]。

其中有粘结:

k=0.0015,μ=0.25;无粘结:

k=0.004,μ=0.12。

4.7.孔道灌浆

4.7.1有粘结预应力梁采用一边张拉,一边灌浆的方式,本根梁预应力筋全部张拉完毕后,待12小时后才能灌浆,尽量在48小时之内完成灌浆。

4.7.2.在某个波纹管内灌浆必须连续,中途不得停顿,一次灌满为止。

若冬季施工,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沿孔道位置的砼出现“冻害裂缝”。

4.7.3.孔道灌浆用42.5普通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左右,水泥浆中加入水泥量0.7%的“建3”减水剂,灌浆用水应是清洁水,水泥浆强度不小于30N/mm2。

4.7.4.灌浆在梁端的灌浆口进行,用灌浆机一次性将水泥浆压入孔道,待两端排气孔流出浓水泥浆后,封闭排气孔,继续加压至0.6~0.8Mpa,封闭灌浆孔,待水泥浆凝固后,再拆卸连接接头。

第五章预应力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5.1.预应力专项施工是本工程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应保证精心施工,确保质量。

5.2.用于本工程的锚具在制作、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避免锈蚀。

5.3.用于本工程的钢绞线应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用砂轮锯逐根切割,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同一束预应力筋的每根钢绞线长度应基本相同。

5.4.张拉用千斤顶及配套设备应先进行设备标定(有效期6个月)。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标定:

油压表失灵或更换了新的油压表;由于非材料及锚固原因钢绞线在张拉中突然断裂或固定端突然松脱;张拉中出现伸长值超出规范要求或其他异常情况时。

5.5.在梁的任何截面应保持群束中心与图中预应力筋的坐标一致,为此在梁底位置应将波纹管位置向下偏移0.5~1.0cm,在反弯点及以上部分的波纹管位置应向上偏移0.5~1.0cm。

5.6.为了保证张拉的顺利进行,预应力筋在靠近边模板处必须有不小于300mm长的水平段(即保证预应力筋与锚垫板垂直)并绑扎固定。

5.7.在整个预应力筋的铺设过程中,如周围有电焊施工,预应力筋应用多层板进行保护,防止焊渣飞溅损伤波纹管,也必须保证电焊不接触预应力筋。

5.8.为了防止预应力束内各根钢绞线之间的长度不等造成张拉后应力不一致,张拉前先对各钢绞线进行预张拉,张拉时不上夹片,张拉力为10KN/根,用QYC-270型千斤顶逐根张拉,张拉后退下千斤顶,就可保证束内各钢绞线长度相等,防止产生各钢绞线之间应力不均匀的现象。

5.9.当张拉长束因千斤顶张拉活塞行程不足需多次张拉时,应分级张拉,中间各级临时锚固后,重新安装千斤顶,并重新读表和量测伸长值后再继续张拉,避免伸长值量测累计误差。

5.10.锚具安放前应除去孔道口多余波纹管,清理预埋垫板上的灰浆,把锚环对准孔道中心套入预应力筋束,锚环各孔中预应力筋应平行不得交叉,塞放夹片时,夹片间隙及留出长度应均匀,并用钢管及小锤轻轻敲紧,不致脱落。

5.11.预应力张拉时应均匀缓慢升高油压,逐步张拉至控制应力,升压速度控制在10Mpa/分钟。

预应力张拉程序为:

0→10%σcon→100%σcon→103%σcon→锚固。

张拉时,可按张拉程序量测各级拉力对应的千斤顶行程,计算伸长值,并做好张拉记录。

5.12.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钢丝的滑丝、断丝和断裂,发生滑丝、断丝和断裂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恢复张拉。

5.13.为了保证有粘结预应力梁灌浆密实,灌浆时采用二次灌浆的方法:

灌浆连接接头上安装截止阀,用灌浆机一次性将水泥浆压入孔道,待另一端排气孔流出浓水泥浆后,封闭排气孔;继续加压至0.6~0.8Mpa,管闭灌浆孔截止阀,待水泥浆凝固后(约20分钟),再拆卸连接接头。

5.14.张拉完成后应静停12小时以上,待预应力传递均匀后,方可进行孔道灌浆、切割钢绞线及封锚。

5.15.灌浆结束48小时后,方可拆除预应力梁的底模。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6.1.组织专业的预应力施工队负责预应力专项施工。

6.2.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具体操作严格按批准后的施工方案和预应力施工工法进行。

6.3.严格按预应力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和评定工程质量。

6.4.认真做好自检、互检等检验工作,并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5.张拉施工前,应认真复核图纸与施工情况,在现场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的试压强度达到设计允许的张拉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

6.6.严格按图纸及设计变更(经业主与设计单位同意)要求进行施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单位,经有关部门核定后继续施工。

6.7.严格按照预应力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预应力梁和板的支撑应满足上部施工荷载所必需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尤其是底层支撑的基础应牢固,以防止支撑的不均匀沉降。

6.8.板预应力筋张拉前,不得拆除板底模。

6.9.梁预应力筋张拉前,不得拆除梁底模,但应拆除梁侧模、非预应力板和张拉后的预应力板底模,以避免预应力张拉时模板约束砼自由变形,以及便于清理排气孔。

6.10.张拉前应对待张拉梁、板的外观作必要的检查,确认混凝土浇捣质量合格,无蜂窝、空洞、异常裂缝等后方可进行张拉;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调整张拉方案,经批准后再进行张拉。

6.11.施工过程中采取责任到人,谁施工谁负责,实行质量奖惩制度,并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进行总体监督,每道工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框图如下:

质量控制框图:

不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

互检

交接检

监理验收

下道工序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预先进行交底,每层每区域施工前应对张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7.2.为了使预应力张拉平台与主体外脚手架在外观上整齐划一,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张拉平台采用主体施工队搭设的外脚手架,平台平面尺寸沿张拉方向至少2.0米,宽度1.5米,高度应低于预应力束0.5米,且脚手架的立杆和横杆应避开预应力筋的穿孔位置,张拉平台详图参见附图一。

7.3.张拉前仔细检查张拉平台的安全性,并在张拉平台上搭设高度适当的安全挡板,防止张拉中的意外事故伤及人身安全。

7.4.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统一工装,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7.5.张拉预应力开始前,应禁止非预应力施工人员进入张拉区域。

张拉锚固时,固定端、张拉端附近应无人站立或走动,特别是张拉中的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测量伸长值或敲打工具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且与千斤顶角度大于45Ο。

7.6.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1~2min再卸千斤顶。

7.7.张拉设备使用前,应对高压油泵、千斤顶进行空载试运行,无异常情况方可正式使用。

7.8.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用电制度,不随意接线。

7.9.切割钢绞线时应注意防止砂轮片破碎伤人。

7.10.防止物体高空坠落伤人。

7.11.施工过程中注意防火。

第八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8.1.预应力施工是整个结构施工的一部分,须保证波纹管的安放、预应力筋的

穿入、绑扎和承压板、螺旋筋安装、固定与普通钢筋的绑扎穿插进行,而预应力筋张拉则不占用总的结构施工工期。

8.2.密切配合总包单位,经常同总包单位联系,协商解决工程中各种问题。

8.3.根据施工现场工作量,及时调整、组织施工队伍,保证预应力专项施工的速度跟上主体施工的进度。

8.4.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工序、以及交叉作业的工种需制定详细的计划,可集中人力进行突击。

8.5.应考虑后浇带对预应力张拉的影响,以及分期、分批张拉的影响。

8.6.为配合总包单位,不影响施工进度,待张拉条件成熟后,要求集中力量进行张拉、切筋、防腐,以便给下一道工序提供工作面。

第九章土建工种应注意的事项

9.1.由于预应力梁跨度大,张拉前楼板和次梁的荷载会传给框架梁,因此,预应力框架梁支模时应适当加密梁底支撑,梁底支撑和底模板在张拉锚固、灌浆48小时后方可拆除。

9.2.预应力构件砼应采用高强、低收缩砼,对于泵送砼,应采取减少砼收缩的措施,尽量避免预应力梁张拉前出现收缩裂缝。

9.3.预应力梁底模支好后,应先支一侧模板,待预应力波纹管、钢绞线、排气孔安装完成后再支撑另一侧模板。

9.4.预应力框架底模的起拱值,可采用全跨长度的0.1%。

9.5.梁柱节点处钢筋较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交错处,应以预应力筋为主,非预应力筋可适当移位。

9.6.板预应力筋张拉前,不得拆除板底模。

9.7.梁预应力筋张拉前,不得拆除梁底模,但应拆除梁侧模、非预应力板和张拉后的预应力板底模,以避免预应力张拉时模板约束砼自由变形,以及便于清理排气孔,因此土建工种应提前筹划支撑和模板的合理架设方案。

9.8.预应力张拉端必须预留张拉孔,张拉后及时封堵。

9.9.砼浇注时需增加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为预应力张拉提供依据。

9.10.砼振捣时振捣棒不得直接正对预应力波纹管,防止损坏波纹管。

9.11.预应力张拉端、固定端砼必须振捣密实,防止预应力张拉时压坏砼。

9.12.砼浇注后应加强养护,防止砼收缩引起构件截面损伤,影响预应力构件张拉效果。

第一十章资料管理及归档

预应力专项施工资料由项目资料员及时整理,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监理等部门协商、通报,并及时解决问题。

专项施工技术资料按规定整理成册,在专业施工完成一个月内整理完成。

预应力专项工程通常作为整体单位工程中主体分部的一个分项工程验收,预应力专项施工资料如下:

10.1.预应力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10.2.预应力专项施工资质证书。

10.3.预应力筋的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验报告。

10.4.锚具的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验报告。

10.5.隐蔽工程验收报告。

10.6.千斤顶标定报告。

10.7.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10.8.预应力张拉及灌浆记录。

10.9.灌浆水泥浆强度试验报告。

10.10.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0.11.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

10.12.技术交底记录。

1、施工时应注意安全,拆除墙体时应轻打轻凿,严禁大锤敲打。

2、施工时不得伤及原有结构钢筋。

3、施工时图纸尺寸与现场不符时以现场尺寸为准。

4、植筋时钢筋应除锈,锚孔应采用钻孔成形,不得用手凿,孔内应采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浆液应饱满并使锚筋固定牢靠。

5、粘钢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

90)执行。

报告实施办法

为推动各地依法履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全面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编制和公示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并逐级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并向社会公开。

二、报告内容

年度报告重点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