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96661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docx

企业培训师三级下册复习要点全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

N1.1岗位职务描述基础工作的基本环节1.确定岗位职务分析对象;2.成立岗位职务分析描述工作组;3.制订具体工作计划;4.搜集有关资料、文件等;5.制定岗位职务分析图表;6.对岗位职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7.按工作规模、专业技术要求划分工作小组;8.工作人员填写各种岗位描述表格;9.对所填写的表格进行审核;10.打印、上报、审定;11.制成岗位职务分析档案。

N1.2岗位信息搜集工作的要点1.信息搜集要尽量全面;2.信念搜集要准确;3.信息整理要清楚。

N1.3岗位职务描述信息搜集常用方法1.观察法:

适用于大量标准化作业、周期短、以体力为主的工作岗位,而不适应于以脑力为主的工作岗位。

2.问卷调查法:

成本低,占用时间相对较少,不会造成对调查者正常工作的影响,调查面广,可以量化调查结果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对简单体力劳动岗位和复杂脑力劳动岗位均可使用;受被调查者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影响,且较难发现被调查者的心理动机。

3.面谈法:

对于工作情况无法直接观察、对工作不了解或工作耗时太长的作用很大。

面谈法主要内容:

岗位工作目标、岗位工作内容、岗位的性质和范围、岗位责任。

4.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志法:

是了解岗位信息的最好方法,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或重复性的工作。

5.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将工作分析的数据分为两类:

实际工作信息、工作者信息。

6.关键事件法:

耗费时间长,且应注重分析工作绩效好、坏的两个方面,而忽视了绩效的平均水平。

N1.4正确认识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内容1.岗位职务基本情况描述:

职业、工种名称、工种序号、岗位要求资质、特点和危害等。

2.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或范围描述:

产品品种、类型、技术技能标准、活动性质等。

3.岗位职务设备与技术条件支持方面的描述:

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设备和技术支持。

4.员工匹配描述:

男女比例、年龄、学历、技能证书、特殊要求等。

Z1.5岗位职务描述的含义岗位职务描述:

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的图表。

Z1.6岗位职务描述的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用人的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Z1.7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原则1.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最基本原则);2.专家行为原则;3.个性化原则;4.科学操作原则;5.动态管理原则。

Z1.8岗位职务描述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单位包括:

微动作、元素、任务、职责。

岗位:

构成一个员工全部工作任务和责任的集合(特点:

类别性、层次性、变化性、可测性、经济性),岗位又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础元素。

工种:

活动对象或劳动对象的分类称谓。

职业:

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为获取生活所得,运用个人能力进行活动的范围。

具有5大要素:

名称;工作的对象、内容、方式和场所;所需的的资格和能力;报酬;部门之间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特征:

社会性、经济性、技能性)

Z1.9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即他是从岗位本身的角度帮助人们进行科学的培训需求预测;2、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把员工和岗位通过科学的岗位职务描述的手段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可以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并提高培训的效益。

N2.1填写岗位职务描述工具表1.填写各种相关表格之前必须对相应的岗位进行实地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2.将表中的主要内容毫无遗漏地填写清楚。

3.遇无法确切理解的内容时,要向有关专业人员询问以后再填写,不能按照自已的理解填写。

N2.2岗位职务档案的使用技巧1.针对性:

培训工作主要选用岗位职务技能条款、评估工作主要选用岗位职务的工作目标条款、员工招聘主要选用岗位职务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

2.灵活性:

随着时间推移,岗位职务档案中的某些描述可能与现实产生差异,所以要注意灵活,切忌不加思考地照搬。

3.培训导向性:

岗位职务分析工作,个有培训大纲的作用。

4.进一步细化。

5.跟踪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更新和补充完善。

Z2.3岗位职务描述工具表的基本类型职业明细表、岗位职务明细表、岗位操作明细表。

Z2.4岗位设定和职务分析岗位设定是岗位职务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考虑4方面因素:

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发展规模和实际运行情况、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组织协调。

职务分析:

岗位职务分析就是按照岗位应该具备的有关技能等内涵进行具体的分析;要求在职务分析的过程中,对职务所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刻画每个岗位职务的图像。

Z2.5影响岗位职务分析的主要因素1.专家的素质;2.专家队伍构成因素;3.信息搜集的准确度;4组织管理与过程控制。

第二章培训项目开发

N1.1提升对培训认识能力的方法与技巧1.通过持续学习提高认识能力;2.通过亲身实践提高认识能力;3.通过评估培训效果提高认识能力。

Z1.2企业发展的要素1.人员要素:

首要的、基础的、决定性的,企业经营活动主体,起创新作用因素;2.信息要素:

企业的经营信息按作用又可分为决策信息、控制信息、作业信息;3.时间要素;4.资金要素;5.商品与服务要素;6.场所与设施要素。

Z1.3人员素质的内涵:

人员要素是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人员要素应从数量、质量两方面分析。

企业员工素质包括:

1.个体素质(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身休状况)2.群体素质:

合理的专业工种、技能、知识、智能、年龄、性别。

Z1.4人员要素的特征首位性、能动性、高增值性、创新性。

Z1.5培训工作对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1.道德、思想熏陶作用;2.行为改善作用;3.知识更新作用;4.技能提升作用;5.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003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新人才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按照品德,知识,能力,业绩标准评价人才)

N2.1准确把握并运用好员工素质分析的要素从个体素质分析:

1.分析员工的个性潜能及人格特质;2.分析员工的学历水平及职业资格水平;3.分析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

从群体素质分析:

1.分析员工队伍的专业及其技术技能结构;2.分析员工队伍的层次结构特点;3.分析员工的智能结构及心理素质;4.分析员工胜任工作的情况。

N2.2信息搜集的方法技巧信息搜集、累积方法一般有两种:

1.开始针对性并不强,广泛搜集,在不断研发中发现材料的价值所在,并有针对性的借鉴、运用。

2.为某一具体的培训目的,特别是为开发培训项目而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

信息搜集作为项目开发前期工作,不仅要搜集与培训项目本身直接关联的需求信息,还要各种辅助信息:

1.培训师资方面;2.培训设施方面;3.培训时机方面;4.激励机制方面。

搜集培训项目开发辅助信息常用方法:

1.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或台账获取信息;2.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信息;3.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获取的总结材料;4.通过参加企业的有关活动获得信息;5.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获取信息。

搜集培训项目开发信息注意问题:

有用的信息、鲜活的信息、具体的信息。

N2.3信息文字材料的分类整理方法1.信息收集说明:

信息收集的时间、途径、方法,收集人。

2.信息分类:

依据类信息(项目开发的必要性、理由、可行性、学员能力与兴趣)。

条件类信息(培训师资、经费来源、工具、教材)。

主体类信息(培训目的、培训对象、时间、地点、培训方式、考评方式)文字材料的基本要求:

(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建议可行、表述准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N2.4信息材料的提炼与使用1.必须实事求是;2.必须科学加工;3.在加工基础上形成经验材料;4.必须进行评估。

N2.5培训素材基础台账的建立方法1.方法:

拿来法、改造法、独创法。

在建立《基本素材台账》时要按照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操作人员等分类建立。

台账中应突出员工素质的现实差距及其原因的准确分析和记载,并应设立“紧急状态信息栏”,提醒培训管理者和有关人员,对员工存在的某些已经制约企业发展、危及安全生产的素质差距及时采取对策;要防止单一地反映员工自然情况的倾向,而应注明岗位规范书、工作说明书对该岗位的资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要求,多一些反映员工特点、潜能、爱好、业绩等方面的记载;要按照培训信息、政策信息、师资信息等分类设置,突出新与快。

2.建立培训素材基础台账应注意的问题1.从实际出发,因事设账,不搞形式主义。

2.要准确把握并解释台账中的各项具体内容、术语、概念的内涵。

3.各项基础台账与相关部门的台账应有一定的衔接。

4.各项台账之间要注意逻辑关系,防止出现重复和矛盾现象。

5.把建、管、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高效化。

Z2.6培训项目的含义项目是指为创造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有时限的任务。

具备的条件:

(1.具有预定的目标。

2.具有时间、财务、人力和其他限制条件。

3.具有专门的组织实施)培训项目是指在一定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

具有的特征:

(1.培训对象的特定性;2.目标性;3.一次性和单件性;4.系统性和周期性;5.广泛性;6.时限性;7.资金限制和效益性)。

Z2.7培训项目开发相关信息的具体内容及类型主要包括培训项目开发的直接信息和辅助信息。

直接信息(与培训项目开发直接相关的主体信息):

1.组织目标;2.组织气候;3.培训需求;4.培训对象;5.培训内容;6.培训规模;7.培训时间;8.培训地点;9.培训方式;10.考评方式。

辅助信息(为培训项目开发提供保障条件方面的信息):

1.培训师资;2.培训教材;3.培训时机;4.培训设施、培训费用。

Z2.8培训项目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Z2.9培训项目开发基础性台账的内容1.基本素材台账。

(主要指企业发展与员工素质相关的信息)。

在管理方面,将不协调的事例进行写实存档,作业管理培训项目开发完善的素材积累;在市场营销方面,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写实存档,作为产品技术人员或市场营销人员培训项目开发的素材积累;在操作方面,将操作人员不规范的动作和操作中的问题写实存档,作为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开发完善的素材积累;是项目开发和完善的重要基础,要求工作者必须到生产或工作现场,发现问题并及时记录,待个案积累到能够反映问题师资且有代表性,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目标人群时,就可以作为项目开发依据提出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2.员工基本素材台账。

重在经分析后得出的员工待开发潜能、能力倾向和培训需求动态,这是开发培训项目的核心和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培训工作和培训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内容。

3.相关新信息台账。

各种政策法规、师资、教材。

第三章培训课程开发

N1.1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能力1.主动参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内容的细化工作;2.积极参与培训项目实施的实施活动;3.用对比方法看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Z1.2课程的含义广义:

指为实现教育培训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培训内容的总和。

狭义:

指针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培训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内容。

Z1.3职业培训课程的含义广义:

指为实现培训目的、目标所选择的培训内容的总和狭义:

指某一职业科目或某项培训活动的培训教学内容。

特征:

1.课程目标对社会劳动力需求的直接性;2.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比例界定;3.理论知识服从技能要注,具有不系统性;4.注重经济性和时效性;5.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

Z1.4职业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1.由对学员和环境的假定所组成的课程框架;2.宗旨和目标;3内容及其选择范围和顺序;4.执行的模式;5.课程评价.

Z1.5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区别1.课程目标不同。

学科性课程目标拟培养理论性、研究开发性较强的人才,而培训课程目标比较直观,或就业,或培训需求,强调对学员操作能力的提升。

2.注重时效性不同。

培训课程的时效性更加突出,比学科课程周期要短得多。

3.课程内容、编排方式不同。

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培训课程多安排技能结构的逻辑顺序。

4.课程的实行模式不同。

学科课程以讲为主,以课本为主,培训课程则以练为主,以现场实训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

5.课程评价不同。

学科课程评价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为主,培训课程重在技能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Z1.6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1.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表现为:

1培训项目决定课程开发;2培训项目支配课程开发;3培训项目引领课程开发。

2.课程开发反作用于培训项目。

表现为:

1.课程开发可以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2.课程开发可以增强培训项目的亮点;3.课程开发可以匡正培训项目的偏颇。

N2.1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步骤(培训课程开发基础工作包括):

1.明确课程开发依据;2.制定工作计划;3。

搜集相关信息;4.及时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N2.2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主要措施与渠道1.及时分析研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领导意图、企业发展规划、培训规划和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争取参加企业领导层研究和决策生产、安全、经营、科研等工作的重要会议。

2.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科研第一线,及时了解搜集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课程开发需求。

3.搜集、了解国内外同类型先进企业课程开发的信息和开发经验。

4.建立培训课程开发信息网络,从网络上搜集课程需求信息和建议。

N2.3常用培训课程开发信息的处理方法1.常用的信息搜集方法:

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量表法、检索法、交换法等。

2.常用的信息分类方法:

按对象分类、按主题分类、按来源分类、按信息内容分类、按通用分类表分类等。

3.常用的信息整理方法:

鉴别法、选择法、核实法、分析法、编写发等。

Z2.4培训课程开发的含义培训课程开发是指依据一定的培训目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定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培训课程文件的全过程。

Z2.5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含义指一切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以及中期、后期服务性工作的总和(为课程开发所进行的人员准备、搜集相关信息、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等)。

Z2.6培训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要求1.与培训目标一致;2.与课程目标相一致;3.保持课程开发基础性工作的系统性。

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包括:

课程开发工作的计划制定;人员构成;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信息的应用评估;提出课程建议等。

第四章培训教材开发

N1.1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1.通过分析培训项目、课程及其培训对象的特点,分析把握教材应该具备的特点。

2.通过分析职业培训教材的成功案例,借鉴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有效方法。

3.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教材的开发实践活动,广泛搜集、积累素材。

Z1.2教材的含义教学活动中各学科内容的体现,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内容学习时所用的材料的总和。

包括:

教科书、教学相关的资料、实物、模型、多媒体等。

Z1.3教材开发基本类型教材类型分类方法:

1.按教材使用的媒体传输途径分:

视觉媒体教材;听觉媒体教材;视听媒体教材。

2.按老师授课选择的形式分:

讲授法教材、案例法教材、研讨法教材、角色扮演法、技能培训法、多媒体教学法、成套系统培训法教材。

Z1.4职业培训教材的含义为实现职业培训目标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时使用的材料的总和。

Z1.5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1.充分体现职业岗位活动的特点;2.充分体现职业培训教学活动的特点;3.充分体现直观性、灵活性的特点。

Z1.6职业培训教材与学科性教材的关系既有共性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差异,知识和技能的不同。

1.培训教材与学科性教材都具有教材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都是知识、技能的载体。

2.两种教材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着一致性,如书本形式、多媒体软件等。

3.两种教材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

Z1.7培训教材与培训课程的关系1.课程目标是基础,教材使课程具体化。

2.教材是开展培训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开展培训的支柱,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3.培训教材是培训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训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4.培训教材是依据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开发的,是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化。

N2.1正确了解培训课程内容的主要方法1.了解培训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2.了解培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顺序;3.了解培训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4.了解课程需要的时间。

N2.2分析了解培训对象分析培训对象是编写培训教材的前提,包括:

1.了解培训对象的基本状况;2.了解培训对象的个性特点。

N2.3搜集教材开发的相关信息资料培训教材开发的信息资料包括与职业培训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理论、经验、技术、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

搜集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法是1.及时分析研究企业领导意图、企业发展规划、计划和培训规划,争取参加企业领导层研究和决策生产、经营、科研的重要会议,了解相关信息,为教材开发提供依据;2.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科研第一线,及时了解搜集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征求各方面的意见;3.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搜集、了解国内处同类型先进企业教材开发的信息和开发经验;4.常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有:

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等。

(第三章N2.3)

Z2.4培训教材开发基础性工作的内容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2.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3.其他基础性工作。

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1.以劳动力市场为依托,开展各种调查工作,增强社会职业需求调查的针对性。

2.做好培训市场调查还包括三个方面:

了解教育培训资源分布情况;了解培训需求的数量规模;了解行业领域专业发展,学员从哪里来,结业后到哪里去)其他工作(1信息分析、归类和存档工作;2提出教材开发初步建议,供教材开发者参用;3提供教材开发人员相关信息,供教材开发专家组参考;4提供新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向,供设计课程开发教材参用;5提供培训教材开发的成功案例;6积极参与和配合教材开发相关工作)。

Z2.5培训教材开发信息搜集工作的基本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符的原则(培训教材开发的信息搜集和培训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是教材开发的基础);2.实事求是的原则;3.系统性原则;4.经济实用原则。

第五章企业培训教学工作

N1.1企业培训教学管理辅助工作企业培训教学辅助工作包括培训班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培训班班务管理工作两大方面。

1.培训班前期准备工作:

组织学员报名,选择场地设施,经费预算,教材准备,培训师聘请等方面。

2.培训班班务管理工作:

教务管理(根据培训目标和总体时间安排,确定具体授课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授课培训师)、学员管理(培训学习纪律,秩序,课余活动,日常生活等。

把创建学习环境,促进有效学习是学员管理重点)。

N1.2企业培训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1.直接传授式培训(传统形式,理论性培训有效)。

2.参与式培训(互动式,要求培训师沟通能力和正确引导学员参与能力)方法:

案例研究(展示真实背景);角色扮演(模拟日常工作环境角色);模拟训练(仿真技术);头脑风暴法(组织者参加者不能评议他人建议);参观访问;工作轮换;事务处理训练(模拟事物情景);会议。

3.体验式培训:

小组培训;室内培训游戏;户外体验式训练;影视法。

N1.3培训班通知的要求1.明确培训目的;2.明确培训对象;3.明确培训内容;4.明确培训时间、地点;5明确培训师;6.明确培训费用标准及收费方式;7.明确与培训相关的其他内容(如联系人、电话、地址等)。

Z1.4企业培训教学的特点企业培训教学是为提高就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而对劳动者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

主要有:

1.教学的实践性;2.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实用、实际、实效);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4.教学和生产相结合。

Z1.5企业培训可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制;2.集体教学制;3.班级教学制;4.贝尔-兰喀斯特制(由教师先教年龄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教差学生);5.道尔顿制(学生与教师签订工约然后至教室自学,再接受考核合格后订立新工约);6.文纳特卡制(1.使学生获得未来生活所需最低限度知识2.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和意识);7.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8不分级制(学生依自己能力兴趣而作自由的选择);9.选科制(学生依水平和愿望选择具有学科特点的班级);10.复式教学制(多个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由一个老师交替进行教学)。

Z1.6企业培训特有的教学模式1.现场教学制(包括岗位培训、师徒培训、交流、参观等);2.灵活教学制(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仿真教学等);3.企业(校企)合作制(企业,职业学校相互结合,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如实习基地,互通学习)。

N2.1考察企业培训师的方法1.间接考察法:

考察企业培训师的个人阅历(工作经历,教学经历,有关理论研究);考察企业培训师对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讲义提前审定);考察其以往的教学效果。

2.直接考察法:

与其面谈;现场模拟教学。

N2.2企业培训师的聘任与约定分为口头约定和书面协议两种,事先都应对以下事项予以明确:

1.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2.教学课时和培训主办方所应提供的各项支持;3.讲课费具体标准、讲课费支付形式、讲课费支付时间;4.双方的违约责任等。

N2.3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企业培训师的服务包括:

1.教学服务(场地、设备、相关教具等);2.生活服务(提供交通、饮食、住宿等)。

N2.4培训师的沟通与协调1.介绍培训总体情况;2.教学内容的补充与调整;3.教学条件的沟通。

Z2.5企业培训师应具备的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忠诚培训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勇于实践,甘于奉献)。

2.业务素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以及辅导学员进行各种实践技能训练所需要的能力;2具有丰富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仿真、模拟等新教学手段开发课程教学和技能训练;4能承担课程开发内容的改革和相关教材的编写;5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职业能力素质(具备的专门技术或技能1一般能力要求;2特殊能力要求;3培训教训研究和经验总结能力)。

Z2.6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的基本要求1.明确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加强规划,有目的地选拔使用师资;2.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3.广泛深入地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社会支持,吸引有能力人中任企业培训师;4.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选拔和使用企业培训师;5.要解决好企业培训师的福利待遇问题。

第六章培训评估工作

N1.1评估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过分依赖评估人员的良心和职业道德(认为人好,方案就好,制度就好);2.不能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评估不光是控制监督更是服务);3.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一路线:

行政系统反馈受训者,二路线:

支援部门,三路线:

老师);4.没有建立持续性的评估制度(要多轮次多时间段评估)。

N1.2培训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包括:

为设计评估技术方案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已确定的评估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案要求具体实施某项评估工作。

在进行基础性工作过程中注意:

1.制定培训评估工作实施计划方案;2.评估要在清楚了解评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资料搜集(目的决定评估方案也决定后续信息,资料搜集);3.信息加工与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

Z1.3评估及培训评估的含义评估是指对某一事物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