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0251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4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2页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金洞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

 

规划基础篇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基本条件

第一节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区位

金洞林场位于湖南永州市东北部,祁阳县南部,属于湘江中上游地区。

地处北纬26°21′0″至26°21′37″,东经110°53′43″至112°13′37″之间。

东邻常宁市、西接芝山区、南连桂阳、新田、宁远、双牌四县,北与祁阳县的大江林场、肖家村镇、八宝镇相依。

金洞林区原属宁远县十一区,划为21个小乡,1954年6月划归祁阳县,成立金洞区,21小乡划为8大区。

1954年8月,建立祁阳金洞森林管理局,先后归省、地两级领导。

1969年下放衡阳地区,1983年移交零陵地区。

1984年经零陵地区决定,撤销祁阳县金洞区,原金洞镇、小金洞乡,晒北滩乡、上司源乡、石鼓源乡、白果乡、凤凰乡等6个乡镇由林场代管。

其中石鼓源乡、凤凰乡以经营农业为主,其它5个乡镇均以经营林业为主,实行以场带乡的一种新型管理体制。

现在的金洞林场下设金洞、小金洞、上司源、晒北滩、大江、白果市6个分场和凤凰、石鼓源、万宝山3个工区。

二、自然环境特征

1、地貌特征

金洞林场处于南岭山系阳明山脉的东北部,系燕山褶皱带地山地貌,山脉走向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西南高,东北低。

金洞区的面貌类型组合,水面占6.43%,平原占1.74%,岗地占0.28%,丘陵占0.67%,山地占90.88%,山地的中山类型占77.15%,占主导优势。

境内山峰陡峭,以中山地貌为主,具体可分为丘陵区、过渡区和深山区三个地貌区,整体格局呈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

金洞林场分布着花岗岩、砂岩和页岩,花岗岩冲溶蚀地貌发育奇特,旋涡状岩石分布于河道周围,极具观赏价值。

2、气候特征

金洞林场属于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具有四季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期长的特点。

年降水量在1600~1890mm之间,年蒸发量在1285~1868mm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82%,年有效日照时数1617小时,无霜期260~344天之间。

植物生长期280~300天左右,≥10℃的活动积温为4700~5720℃左右,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降水主要集中5~7月,冬季偶有冰冻。

林区一般冬暖夏凉,与祁阳县城比较,温度相差1~2℃。

春季多云雾,初夏多雨,炎夏夜凉、秋季少雨,冬季冰雪期短。

森林小气候明显。

根据我们于2003年6月22日的森林小气候观测,金洞当日的最气温比长沙市城区低4℃。

3、土壤特征

金洞林场的成土母岩主要是砂岩、页岩和花岗岩,林地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

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土层厚度一般为40cm以上,垂直分布明显:

海拔600m以下为红壤;600~1000m之间为山地黄壤;1000m以上为山地黄棕壤。

土壤PH值在4.3~4.9之间,变幅小,酸度较大,但尚不足以成为影响林木生长的障碍因子。

林地土壤经人工多次连作,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

4、生物特征

Ø植物特征

金洞林场是湖南省大型国有林场之一。

据199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2000年资源更新数据,全场林业用地面积为48839.6hm2,占总面积91.6%,森林覆盖率为83.1%。

金洞林场是一个古老的原始次生林区,天然植被保存不多,大多已被人工植被代替,但物种资源保存丰富,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森林覆盖率达到84%,主要植被类型有:

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竹林、乔竹混交林和以油茶、板栗、柑橘为主的经济林。

据1986年资源调查显示,金洞有木本植物91科,568种。

主要珍稀树木有:

大楠木、银杏、大南方红豆杉等。

金洞还是“楠木之乡”。

此外,据调查了解,金洞还具有有利用价值的要用植物有100多种,以及多种淀粉植物、油料植物有待规划开发和利用。

金洞林场的植物垂直分布明显:

海拔900m以上均为天然阔叶林和灌木林;900m以下则以杉木人工林为主。

Ø动物特征

金洞林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珍禽异兽常常出没于山间道旁。

主要珍稀动物有穿山甲、林麝、花面狸、獐、斑羚、金猫、大天鹅、黄腹角雉、鸢、苍鹰、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等30余种;森林中常见的野生动物有:

中华竹鼠、野猪、华南兔、银星竹鼠、豪猪、猪獾、棘蝮蛇、虎纹蛙、乌稍蛇、尖吻蝮蛇、鹰嘴龟、竹鸡、画眉、灰喜鹊等40余种。

5、水文特征

金洞林场境内溪河纵横,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3335.5hm2,主要河流16条,境内主干河流——白水河,(湘江一级支流),横贯林场南北,流经3乡1镇1工区,接受两岸11条小溪流,蜿蜒95km,流域面积72km2。

年平均流量为251m3/s,最大流量为2400m3/s,最小流量为3.15m3/s,常年可流送木排,具有开发漂流旅游的资源优势。

此外,白水河两岸怪石林立,景色壮观,沿河兴建了不少电站,更有利于白水河发挥作用。

湘江二级支流大江河发源于林场的白果市,大黄司河发源于晒北滩、宁远县洋塘并流经小金洞,流域面积37km2。

第二节人文社会环境

一、社会经济特征

金洞林场管理6乡1镇1工区,73个行政村,538个村民小组,15777户,总人口52302人,其中少数民族乡1个,少数民族占全场总人口的6.7%左右。

耕地面积1703.8hm2,林业用地面积48700.8hm2。

2002年全场GDP22524万元,人均纯收入1965元。

在全场国民经济体系中,林农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通过从事营林生产森工生产获得劳动报酬养家糊口,目前正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以致富。

目前,林业是林农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金洞林区社会发展和增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交通运输特征

金洞林场交通运输方便,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林场距祁阳火车站65km,距衡昆高速公路25km,林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境内有金(洞)—晒北滩、金洞—内下、凤凰—白果市等6条乡及公路覆盖全场,并与322国道、1811省道紧密相连,是林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的运输通道。

全场公路总里程280km,路网密度为5.2m/hm2,此外也可由白水河、经湘江发展水上交通运输业。

三、历史演进特征

金洞得名于“仙人晒金,金洞乐业”的神话传说。

相传元末明初,有一仙人从阳明山云游至此,被这里独特的景色所陶醉,欣然隐居“燕窝岑”,并把一捧黄土(或碎石块),放到石板上暴晒,待到傍晚所晒之土金光闪耀,此即为“仙人晒金”;此景偶被一牧童发现,两人相识,后经曲折经历,仙人见牧童忠实勤劳,便赠送给他黄金,并让他进入金洞乐业,享受人间幸福,此即为“金洞乐业”。

后来,少数瑶族人民从千家峒、江华、宁远一带过山来到金洞,在金洞引进杉条扦插,繁育了杉木林,现已生产10代左右,长期的林业生产,使得针阔混交林演变成杉木纯林。

历来,瑶家的木材以木质坚韧、气味芳香、杆形通直、经久耐用而驰名江南,至此形成名副其实的“金洞”。

金洞林区原是一个崇山峻岭、谷逐寒生、古木参天的原始次生林区。

白果市右水源尚存一处昔日的缩影。

1928年,国民党为了“清剿土匪”,纵火烧山,大片森林被毁,官僚、地主乘机侵吞林区。

解放后,没收地主、官僚的山林收归全民所有。

1954年,建立金洞林场,隶属原衡阳行署管辖,实行“普遍护林、积极育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方针。

七八十年代多次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实施积极护林方针。

现今金洞林场是湖南省大型国有林场之一,而且是全国示范林场和科技兴林示范林场之一。

多年来,林场依托科技进步,在培育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拓宽经济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林农收入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并逐渐向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生产体系目标迈进。

同时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民俗风情特征

金洞林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以瑶族为主,现有603户,3205人,主要散布在白果市、晒北滩、万宝山等边远山区。

金洞瑶族属于过山瑶一脉,从江永、江华、宁远一带过山金洞,安居乐业。

长期来,过山瑶以植树造林,种植玉米、粟、麦、豆、薯、芋为生。

瑶族人民崇拜“盘瓠”,据《后议书南蛮传》记载,每年阴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家人民隆重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

在服饰文化方面,瑶族沿袭戴头帕、着脚绑的习惯。

有头帕还叫“狗头帽”,形似狗头,期望祖先庇佑,免灾免病。

瑶家姑娘长成后,头戴顶长2尺、宽1.5尺的头架。

(瑶话俗称“蹦比”),头架的内部是“夹形”竹架,饰有银制响铃、红缨子、银制小扁牌、彩绘珍珠、银锥子等等;外部覆盖着以青靛色布料作底,手工绣花的彩花头巾。

戴这种头架的是瑶家已长大成人的姑娘,标志着恋爱和未婚;已出嫁的女子则不再佩戴这种头架,一般用花布兰色头巾包扎一个狗头形,亦为“狗头瑶”的标志。

瑶家银器及银饰丰富多彩,象征瑶家幸福生活的信奉物是白银,银饰的品种很多。

在婚丧喜庆方面,瑶家传统是不与汉族通婚。

新婚青年的结婚仪式是:

双方亲属对歌,感谢盘王请求庇佑,以前还有“火把接新娘”的习俗。

丧葬习俗也很有特色,老人去世称之为归阴。

先辈归阴,后代模仿狗的动作在地上爬行,以示孝道。

在现代习俗方面,金洞瑶家的民风淳朴,极具地方特色。

瑶家孩童排队敬礼欢迎外来访客,已经形成了十余年传统。

在建筑景观方面,瑶家吊脚楼依山面水而建,接连成片,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体,成为一大景观。

在饮食特色方面,金洞瑶家人民,饮食文化昌盛,酿酒、做菜独有一招。

稻田中多有泥鳅、田蛙,可作为美食佳肴;瑶家特色菜肴还有中华竹鼠等。

在宗教特色方面,崇神拜教是一种精神需求。

金洞林场的瑶族和汉族都相信巫神,建设有几处小庵堂。

而且在路旁村口,刻有各种神像,这都反映了当地宗教氛围浓厚,对生活有着美好的追求。

第三节旅游业的起步及其态势

一、旅游业的起步

金洞林场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

金洞林场旅游业的真正起步,应该以金洞河漂流项目的开发为标志。

这样,可以从金洞河漂流的开发过程看出金洞林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2001年,金洞林场主要领导决定开发旅游业,并且制定了金洞河旅游业(漂流)开发规划,在2002年4月,金洞林场组织了开发班子,进行了漂流河段的探险试漂并获得成功,立即开始了漂流开发设施的建设,于5月正式试营业。

通过一年的试营业,经营效果良好,尽管在经营期间,由于修路等客观困难的影响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但是,一年经营取得了创造上百万元收入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开端。

从起步的基本影响因素来看,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新一届的金洞林场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具有非凡的开拓意识,力图利用旅游业发展促使金洞林场产业结构形成进一步的优化。

第二,永州市加大了发展旅游业的力度,强化了振兴永州旅游业的决心,促使金洞林场的主要领导坚定了旅游业开发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从直接原因看,2001年,由永州市政府委托,中南林学院吴楚才先生主持的永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工作,给了金洞林场发展旅游业的最直接影响,特别是规划研究组在金洞进行旅游资源的考察期间,给了金洞林场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直接影响,在金洞漂流项目初步设计完成之时,林场主要领导拍板,优先开发金洞漂流,争取早日形成配套开发格局。

二、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自从金洞河漂流旅游项目起步之后,金洞林场的旅游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自从开业以后,金洞旅游业的发展直接支持了金洞林场财政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由于成效显著,金洞林场的主要领导也进一步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发展旅游业的甜头。

金洞林场主要领导决定,把旅游业作为金洞林场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改变产业结构的助推器。

广大的干部和职工,坚决拥护林场领导班子的决定,对林场发展旅游业有很高的期望。

金洞林场旅游业的初步开发,形成了对客商的巨大吸引力。

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引起了客商对金洞旅游业投资的巨大兴趣。

在金洞河旅游开发的示范下,金洞一些其他的旅游业发展的潜在地区,被投资商看好,主要有云涛山庄、大竹园、牛头山一带的旅游投资项目,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旅游开发商也对金洞旅游开发产生了兴趣。

有的要承包金洞河的漂流经营,这些都预示着金洞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金洞镇、牛头山漂流服务中心一带的商业和服务业开始繁荣。

附近的农民和居民都看好金洞旅游业带来的机会,纷纷投入配套开发的行列,推动了这一带的城镇化的出现。

这种现象一样有两面色彩,好的一面是旅游业开发,迅速形成了一个地方的“财气”,成为致富的样板;不好的一方面,则是旅游地内的城镇化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变得难于遏制,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公害。

第三,农民的经营意识开始觉醒。

一部分有经营意识的农民已经开始加入到旅游业的系统开发中来了,具体表现有:

在旅游开发区域内,小饭馆、小商场已经出现,一些小本经营的摊贩开始抢占黄金地段,摆摊设点。

这有好的一面,就是利于金洞旅游业开发过程中,系统开发的顺利实现;也有不好的一面,在这样的小本经营条件下,很容易形成各种不良经营作风。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第一节旅游资源分类概况

金洞林场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依据国家标准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分划,金洞林场具有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27个亚类,138个基本类型。

(详见旅游资源调查专题报告)

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我们的专题研究,定性来看,金洞旅游资源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总体环境质量上。

山水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好,河段景观独特,水流变化利于各类漂流活动的展开,与瑶族风情结合良好,形成独特的风格。

定量来看:

五级旅游资源0

四级旅游资源1

三级旅游资源31

二级旅游资源41

一级旅游资源65

 

总体规划篇

 

第三章旅游规划总论

第一节规划范围

我们这次旅游规划的范围,主要是基于金洞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基础,即自然条件,在与金洞林场的有关领导同志商量的基础上,确定了如下范围:

金洞镇、小金洞乡,晒北滩乡、上司源乡、石鼓源乡、白果乡、凤凰乡等乡镇。

第二节规划依据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国家标准局《旅游发展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家标准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

国家标准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国家林业部《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513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湖南省永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1999年)

第三节规划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金洞林场是一个有一定资源和环境特色的,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距离较远的,开发条件渐渐改善的生态旅游区,在规划旅游业的发展时,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这里的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在广泛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按照客源市场的具体要求,结合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客观可能性,设计旅游产品,进行系统规划。

在具体旅游规划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适应市场、引导市场、创造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金洞林场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方面,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较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金洞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上认识,显得意义重大。

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金洞旅游规划的重中之重。

三、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旅游开发的特色是体现区域间旅游产品差异和旅游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

旅游界都认可这样一个结论:

越是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开发价值就越大。

越是抓住了特殊性,突出了地方色彩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越是好的旅游规划。

我们的旅游规划,必须在金洞林场的范围内,认真调查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设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规划有特色的市场营销方案,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以此保证金洞旅游业发展的高起点,特色化。

四、适度超前原则

旅游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特色,其中供给的刚性和需求的高弹性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产业经济特点,为此,我们必须在旅游规划的研究中,站在一个适度的战略高度,指导金洞的旅游开发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展开,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金洞作为一个新开发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的潜力,也要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开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发展目标、项目开发与用地布局上,充分留有弹性,以增强旅游规划的适应性。

五、整体优化原则

在旅游规划的研究中,根据金洞林场的具体情况,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林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集体发展与林场职工、林场代管的农村区域农民的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每一个旅游区域之间的关系。

形成一个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关系和谐,各个旅游亚区分工明确、旅游产品差异性明显的较为完整的旅游整体,并利于实现集中开发、逐步到位的旅游开发模式。

第四节旅游规划期限

一、预备期

预备期为2004—2005年,设置预备期的主要理由是金洞生态旅游区是一个新开发的旅游区,旅游开发的经验不足,旅游管理机构不健全,各方面的工作需要有一个适应期。

二、近期

近期规划时限为2006—2010年,与国家的“十一·五”计划同期,便于与之形成配套,也便于金洞林场编制地方“十一·五”计划时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之中。

三、中远期

中远期规划时限为2011—2020年,与金洞林场的中长期社会经济规划的时期一致。

便于与之接轨。

第五节规划技术线路

从资源调查和市场调查入手,从旅游产品设计着眼,系统规划金洞生态旅游区。

一、二个基础调查

1、旅游资源详细调查

在规划的最初期,按照中国科学院起草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填出旅游资源的调查表,分类整理。

2、旅游市场的全面调查

Ø当地居民的调查(作为开发地环境、当地市场的调查)

主要用访谈的方式进行,具体调查地点包括金洞镇、漂流河段的晒北滩、牛头山一带居民的情况。

Ø现实的客源市场的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实的客源市场调查,主要以金洞漂流的旅游项目为切入点进行,分时段进行调查。

Ø潜在的客源市场的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潜在的客源市场,具体调查近程的祁阳县、中程的长沙市,适度兼顾潜在客源市场的研究。

二、二个基础评价

1、旅游资源评价

按照中国科学院起草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所推荐的评价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得出综合结论。

2、开发条件评价

通过实地考察和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参照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进行。

三、旅游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确定

对金洞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进行统筹考虑,对主要规划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确定。

2、旅游总体布局

在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区域特色的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业的功能区域进行宏观的空间安排,形成特色格局。

3、旅游产业规划

在资源条件和开发条件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在宏观方面重点思考产业关系的协调程度,在微观方面,以旅游产品(狭义的旅游产品,即观光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为中心,六要素联动,规划旅游产品体系。

在宏观方面,协调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关系。

4、物质保障系统规划

按照旅游产品开发的步骤和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地规划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档次。

分出建设的时段。

5、软支持系统规划

在宏观方面,旅游发展涉及到许多的软问题,当前旅游企业和旅游业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注意的是旅游形象的设计和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规划。

我们将旅游业发展的软支持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研究。

在微观方面,金洞林场的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需要对旅游开发所必需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规划。

四、行动方案制定

最后,充分注意到金洞生态旅游区是一个新开发的旅游地,旅游开发的经营思想和经验不足,我们特为此设计了近期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都充分考虑到可行性。

保证旅游规划的可行性和旅游规划委托单位在进行旅游规划执行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规划管理。

 

第四章战略规划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紧紧抓住新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国内旅游业重心向中西部扩展的良好机会,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多样性保护、扶贫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围绕金洞林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加大改革开发力度,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裕民众为根本出发点,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实现金洞林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SWOT分析

一、定性分析

1、优势

Ø优势之一:

特色独具的系统漂流资源

金洞林场可以开发出特色独具的系统漂流,可以形成日间漂流和夜间灯光漂流,可以形成探险漂流、惊险漂流和平缓漂流,适应不同需要的旅游者。

Ø优势之二:

优美的生态环境

金洞林场的森林景观优美,加之空气质量好,给人一种清新感。

Ø优势之三:

良好的形象

从我们的抽样调查情况看,到过金洞林场的旅游者,对金洞的旅游服务总体上满意率高,很满意率达到42%。

Ø优势之四:

纯朴的民风

好客,在对待旅游者的态度上,特别在问路、办事需要帮助的时候,急旅游者所急,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忠诚,在经营中可以看出当地的居民带有明显的公平交易的思想意识,旅游者在购买土特产时的感受良好,在问卷调查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Ø优势之五:

瑶族风情与优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金洞林场是瑶族聚居地之一,有1个瑶族乡。

在一些较偏僻的地方,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拥有比较典型的瑶族风情景观。

特别是这些偏僻的地方,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拥有较好的花岗岩地貌,精品景观较多,极其有利于一些文化活动在此展开。

Ø优势之六:

较理想的交通条件

从内部看:

金洞林场已经形成了乡乡通油路的交通条件,便于利用其组织区域内部的旅游线路,形成旅游产品,减少旅游开发的投资总量。

从外部来看:

距金洞林场25km之遥的衡—昆高速公路已经修好,将在2003年底通车。

届时将为长株潭客源市场的开发奠定交通基础。

2、劣势

Ø劣势之一:

远离主要客源市场

客观地看来,金洞林场一带位置比较偏远,四周的客源总量和潜量均不乐观,湖南省的客源中心——长株潭都市圈,到达金洞生态旅游区一带的最短时间距离需要3.5小时,这样无形中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圈。

在近距离的市场上,一般为中小型城市,虽然在开发初期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客源市场,而且还是初期客源市场的支柱,但是开发空间有限。

Ø劣势之二:

缺乏具有国际影响的景观资源

金洞林场的总体环境,宏观评价是优美的,环境是良好的,但是从地貌构景和森林植被的群落景观看,并没有形成对客源市场独特的吸引力源,进而在开发了一段时间以后,一方面旅游产品易于被其他地方摹仿,克隆;另一方面,开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成本也比较高。

Ø劣势之三: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金洞林场作为一个以林业生产为主体的国营企业,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也要保证一定的生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木材价格连年走低的情况下,生产量比较大,砍伐量不小也可以理解,我们看到不少林业生产区是以“片伐”为主要的砍伐方式的,形成景观上和生态上的斑块。

同时,当前我们可以见到的森林景观,多数是人工林景观,缺乏多样性色彩和森林的层次性色彩。

Ø劣势之四:

良好的瑶族风情分布在交通不方便的地区

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与其他的地区一样,金洞的瑶族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才能看到纯真的瑶族风情。

这为集中设计和经营旅游产品形成困难。

Ø劣势之五:

纯朴民风易于劣化

当前旅游开发的经验表明,淳朴民风保存难。

在已经开发的不少文化旅游色彩明显的旅游景区的历史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风很快就“不再淳朴”。

Ø劣势之六:

大量地区没有被无线通讯讯号所覆盖

当前金洞林场很大面积区域不通手信号,这为一部分旅游者,特别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部分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