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两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40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诗两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诗两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诗两首.docx

《1诗两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诗两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诗两首.docx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一、双基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   )哑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xiōnɡ(   )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ɡuā(   )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   )明……

(4)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   )烂在土地里面。

2.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     ,原名     ,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     ,代表作有            等。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5.综合性学习。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班上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65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则?

为什么?

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目拟个合适的名称。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

“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

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答:

选择第     则和第     则材料

原因:

 

 

栏目名称:

 

 

(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

寄语:

 

 

二、课内阅读

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6~9题。

6.诗中“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

 

 

7.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

表达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8.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答:

 

 

9.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土  地

大 地

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

连绵起伏,波涛汹涌

祖辈们和树木花草

一起扎根

草木春茂冬枯

人在一代接一代

繁衍

父母,是一段

枯老的树干

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

站在父母的肩上

以向上的姿势飞翔

风,从远古吹来

我用嫩叶为帆远航

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

土地的深处

10.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

为什么?

答:

 

11.从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

答:

 

 

12.诗歌第三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13.从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

“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

答:

 

 

四、写作练笔

14.【写法借鉴】诗歌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

【片段仿写】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

仿照诗歌第1节,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写出你心中的歌。

 

答案解析

1.答案:

(1)嘶 

(2)汹 (3)刮 lí (4)fǔ

2.【解析】选D。

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答案:

艾青 蒋海澄 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

4.【解析】选D。

这两句诗中的“我”,仍然喻指诗人自己。

5.

(1)答案:

示例一:

选材料一和材料三,因为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

我国科技领域克服困难、不靠外援,独立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

栏目名称:

自力更生(或自强不息),铸就辉煌

示例二:

选材料一和材料二,因为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

在核武器研究中,我国科技人员克服困难、不靠外援,成功研制出核武器并且在速度上超过世界大国。

栏目名称:

自力更生(或自强不息),赶超大国

(2)答案(示例):

65个春夏秋冬,祖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我们以祖国的辉煌成绩而骄傲!

作为炎黄子孙,报效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会用我们的刻苦勤奋,创造智慧,使祖国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6.【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之间的关系。

注意“鸟”“土地”的象征意义,再从本诗主旨方面考虑。

答案:

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7.【解析】选C。

因为这只鸟怀着一颗爱心歌唱祖国人民,抒发对祖国至死不渝的情怀。

而不是可怜、让人同情。

8.【解析】本题考查诗节内容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联系两节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围绕对主题的突出表达来分析。

答案: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升华。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诗人把自己比作“鸟”,没用“珠圆玉润”“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答案:

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

10.【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从“静止”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的词性、意义,结合所修饰的对象分析。

答案:

不矛盾。

“静止”说明大地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则描写了大地的外在形式。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

第一节概括出大地的外形,第二节概括出大地的作用。

答案:

大地有着连绵起伏的外形,繁衍着生生不息的人类。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把握。

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表达效果要从修辞手法对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答案:

比喻。

把“父母”比喻成“枯老的树干”,形象地刻画出父母辛苦过后老去的容颜,蕴含着儿女对父母深深的爱;把“我”比喻成“新枝”,表现出“我”作为新生力量的蓬勃生机。

13.【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象征意义的理解。

根据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大地”与“根”“父母”“土地”的关系,再结合本诗的思想内容判断象征意义。

答案:

大地象征着祖国;“父母”不仅可以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也可看作是故乡的象征。

14.答案(示例):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地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乡愁

一、基础题 

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题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5.余光中的《乡愁》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其乡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

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乡愁是……”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世间最美的坟墓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顺着一条羊肠小道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林,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数阴庇。

她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时,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2)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一一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允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林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和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士兵身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8.本文的记叙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全文后理解这座坟墓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突出这一特点的描写分别是(写出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人们怀着“敬畏”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说这座墓是“世界上最美的坟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多处用了衬托的写法,请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开头和结尾写法上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一、阅读《树》,然后答题。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作者艾青,原名_____,现代著名______,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

他的诗作运用________化的________诗体,抒发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清新。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__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诗的第二段,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D.“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E.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物相比。

 4.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C.“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D.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二、阅读诗歌《新月》,完成习题。

新月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5.诗中写到的“我乘船归去”,“花香。

夜暖”;是诗人的现实经历还是诗人的想像之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睡着了么?

”这里的“你”实指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抒写的是什么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冬日香山

(1)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

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2)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来过,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3)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上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寸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

苏武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天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4)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宇。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道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看这红日绿松,心中澄清安闲如在涅磐,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

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

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

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

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

他不因风寒而笼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

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5)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

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

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

山路寂寂,阒然无人。

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

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

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锋锋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6)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9.整体感知全文,说一说春天、夏天、秋天的香山各有怎样的特点,再用一句话说出它们共同的特点。

(均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3)段在表达方式上采用______在修辞上主要采用_______主要写出了___________

11.第(4)段写到:

“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骄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松树为什么而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冬季香山有着怎样的性格,这一性格是由什么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100个左右的文字描写一景物,要写出其某一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乡愁

[同步练习]

1.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

3.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感情基调应该忧郁深沉。

4.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同一的愿望。

5.乡愁本是难以捉摸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结果就会留于平庸和空泛。

但我们发现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具体的形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既单纯又丰富,诱发了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6.诗人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

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

感情又单而浓,主题又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的异常浓烈。

另外,这四组借助同一结构形式,反复陈说分离之苦,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里)”的四次重复,加之四节中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7.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8.坟墓

9.朴素

(1)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

(2)没有叶‘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3)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4)这里的朴素禁锢住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