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5709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甲)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③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乙)

   ④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填序号)

句(甲):

________            句(乙):

________

A.欢快而又急切。

       B.快乐。

(2)第①段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

(3)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________。

(4)仔细品读第④段,围绕“扬起双臂”展开想象:

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么?

妈妈会怎样回答他们?

【答案】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解析】【分析】

(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E欢快而又急切F.快乐),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2.课外阅读。

慢吞吞的小熊

   早上,闹钟响了好久,小熊还(hái huán)在床上不肯起来。

妈妈催促:

“小熊,快来吃早点。

”小熊回答:

“慢点有什么关系?

上课还早。

   下午放学,同学们快步走回家。

小熊背(bèi bēi)着书包,这儿看一下那儿站一下。

同学催促:

“小熊,快点回家,天要黑了。

”小能回答:

“慢点有什么关系?

回家也没事做。

   考试了,小熊的动作很慢。

考试结束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

   小熊没有及格,暗暗下决心:

“要改掉慢吞吞的坏习惯。

(1)给文中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慢点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的意思是(  )。

①慢点有关系     ②慢点没有什么关系

(3)小熊的坏习惯是(  )。

①做事慢吞吞     ②爱玩

(4)小熊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结果怎样?

后来,他下决心怎么做?

(5)读了文章,你收获了什么?

【答案】

(1)hái|bēi

(2)②

(3)①

(4)结果考试结束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考试没有及格。

他下决心改掉慢吞吞的坏习惯。

(5)不能养成做事慢吞吞的坏习惯。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谈自己的收获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hái、bēi;

(2)②;(3)①;

(4)结果考试结束时小熊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考试没有及格。

他下决心改掉慢吞吞的坏习惯。

(5)不能养成做事慢吞吞的坏习惯。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刮胡子

大地公公笑哈哈,

我给他把胡子刮。

用什么?

用扫把。

扫哇,刮呀,干净啦!

在他身上打个滚,

衣裤也不沾泥沙。

(1)儿歌中的“胡子”是指________。

(2)“我”用________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答案】

(1)垃圾

(2)扫把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小作者用的是“扫把”给大地公公刮胡子,我们都知道扫把是用来扫垃圾的,“扫哇,刮呀,干净啦!

在他身上打个滚,衣裤也不沾泥沙”。

(2)本题是对儿歌内容知识的提取,仔细阅读,“我”是用”扫把“给大地公公刮胡子。

故答案为:

(1)垃圾

(2)扫把

【点评】

(1)本题是对儿歌特别字词的理解,理解时我们需要把前后文联系起来。

(2)本题我们需要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文章。

4.给下面的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惊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1)我们学的《司马光》这篇课文是一篇(   )

A. 古诗                                         

B. 童话                                         

C. 古文

(2)跟所给文段相比,我们所学课文的特点是(   )

A. 课文简短,但表达不清。

B. 虽然有些难理解,但是语言生动、内涵丰富。

C. 两篇文章一样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是什么东西使你变成胆小鬼的?

”多萝茜问,她惊奇地注视着这只大野兽,因为它大得像一匹小马。

   “这是一件神秘的事情,”狮子回答说,“我猜想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的。

树林中的一切野兽,都以为我是勇敢的,因为不论在什么地方,狮子都被称作百兽之王。

我知道如果我把声音吼得非常响,动物们就害怕了,避开我所走的路。

不论何时,我遇到一个人,就非常害怕,但我还是照样地对他吼叫,他却老是尽快地逃。

如果老虎和熊想要和我挑战,那我自己就逃走了一一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胆小鬼。

但是它们在一听到我吼叫后,立刻一起逃开了,当然,我只有让它们逃掉。

   “不过,这是不对的,百兽之王不应该是一个胆小鬼。

”稻草人说。

   “我知道这个,”狮子回答说,同时用它的尾巴尖,揩去眼睛里的一滴泪,“这是我最大的忧愁,使得我的生活十分不愉快。

因为每逢我遇到危险的时候,我的心就跳得很快。

   铁皮人说:

“恐怕你有心脏病吧?

   “也许有。

”狮子说。

(选自《绿野仙踪》,有删改)

(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________     快乐——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狮子胆小的语句。

(3)狮子认为胆小是自己最大的忧愁的原因是(   )

A. 胆小让它爱吼叫。

                  B. 胆小让它爱流泪。

                  C. 胆小让它心跳得很快。

(4)狮子把自己是个胆小鬼的事说出来后,这个________(公开 秘密)就变得________(公开 秘密)了。

能诚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你觉得狮子________。

【答案】

(1)神秘;愉快

(2)不论何时,我遇到一个人,就非常害怕,但我还是照样地对他吼叫,他却老是尽快地逃。

如果老虎和熊想要和我挑战,那我自己就逃走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胆小鬼。

(3)C

(4)秘密;公开;很勇敢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选段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

(1)神秘、愉快

(2)不论何时,我遇到一个人,就非常害怕,但我还是照样地对他吼叫,他却老是尽快地逃。

如果老虎和熊想要和我挑战,那我自己就逃走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胆小鬼。

(3)C

(4)秘密、公开、很勇敢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鸽子

   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

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

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

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在上层。

嗬,这下可热闹了,两只鸽子打起来了!

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

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

   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了,两只母鸽都生蛋了,这下可忙坏了谢鸽子,它们需要给母鸽子找食。

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

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

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

“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

你去碰它一下,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要啄你了。

”我听了点点头。

   啊,小鸽子,你真有意思!

(1)根据短文完成搭配。

金黄的________   红红的________   宝石似的________   黄灿灿的________

(2)找出描写小鸽子外形的句子:

________。

再选一选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小鸽子的外形的。

________

A.羽毛   B.嘴   C.脚   D.眼睛

(3)在下列三句话中,修辞手法不相同的句子是(   )

A. 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可爱极了。

B. 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C. 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你的妈妈爱你一样。

(4)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鸽子的哪些特点?

(   )

A. 漂亮                                    B. 好斗                                    C. 古怪                                    D. 爱孩子

(5)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

A. 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B. 告诉读者鸽子很有意思。

(6)本文为我们介绍了有意思的小鸽子,《搭船的鸟》为我们介绍了美丽而又动作敏捷的翠鸟。

这两篇文章都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小动物的,并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答案】

(1)小嘴;小脚;小眼睛;羽毛

(2)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

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

可爱极了。

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

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

;ABCD

(3)C

(4)A,B,D

(5)A

(6)外形;动态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名词。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B是比喻,C是拟人。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小嘴、小脚、小眼睛、羽毛

(2)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雨点般的羽毛,中间还夹着几簇雪白的羽毛。

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

可爱极了。

那双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不停地忽闪着,好像随时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似的。

一个月后小鸽子孵出来了,黄灿灿的羽毛。

长长的嘴,细细的脚,活像一只只小鸭子;ABCD

(3)C

(4)ABD

(5)A

(6)外形、动态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野仙踪(节选)

   那天夜里,他们不得不露宿在森林中的一株大树底下,因为附近没有一间屋子。

那株大树长得很高很茂盛,在下露的夜里,保护了他们。

铁皮人用他的斧头,斫(zhuò)下一大堆木柴,多萝茜燃起了一股美丽的火,使她温暖着,并且不觉得寂寞。

她和托托吃着最后剩下的面包,现在她不知道明天拿什么东西来当早餐。

   狮子说:

“如果你愿意,我将到森林中去,为你杀一只鹿来。

你可以用火烤煮它,因为你们的嗜好是这样特别,喜欢吃熟了的食物,这样一烤,你们会有一顿很精美的早餐了。

   “不要这样做!

请不要这样做!

”铁皮人恳求着,“如果你杀死了一只可怜的鹿,我一定会哭的,我的牙床又要生锈了。

   但是狮子跑进森林中去,找寻它自己的晚餐,谁也不知道它吃了些什么,因为它没有说出来。

   稻草人寻到一株结满了硬壳果的树。

他摘下硬壳果,放满了多萝茜的篮子,这样使她在一段长时间里,不会觉得饥饿。

   她想,这稻草人倒是十分善意,并且有了思想了,但是她看到那可怜的家伙,笨拙地摘取硬壳果的样子,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他那填塞着稻草的手,多么不灵巧,硬壳果又那么小,使他落掉了的,和放进篮子里的差不多一样多。

但是稻草人不在乎放满一篮子的硬壳果要花怎样长的时间,因为干这件事情,能够使他离开那火,他害怕那一股闪闪发光的东西钻进他的稻草,因此烧死了他。

所以他和火焰保持着一个相当远的距离,不过当多萝茜躺下去睡觉的时候,他跑近她的身边去,用干叶子遮盖着她。

这些树叶子,使她觉得十分舒适和温暖,一直酣睡到早晨。

(有删改)

(1)“嗜好”的意思是爱好,在短文中指________,所以狮子才会说:

“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多萝茜燃起了一股美丽的火,使她温暖着,并且不觉得寂寞。

________

②(稻草人)笨拙地摘取硬壳果的样子,(使多萝茜)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________

③这些树叶子,使她觉得十分舒适和温暖。

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多萝茜他们夜里住在一个破草房里。

②大家都不知道狮子的晚餐吃了什么。

③稻草人不喜欢火也没有摘取硬壳果。

(4)在多萝茜的早餐要吃什么这个问题上,狮子和铁皮人有着不一样的意见,狮子提出的食物是________,铁皮人的意见是________。

【答案】

(1)人喜欢吃熟了的食物;如果你愿意,我将到森林中去,为你杀一只鹿来。

你可以用火烤煮它

(2)热闹;灵巧;寒冷

(3)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

(4)烤熟的鹿肉;不能吃鹿肉

【解析】【分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寂寞:

冷清孤单;清静。

笨拙:

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温暖:

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多萝茜他们夜里住在一个很高很茂盛的大树下。

②正确;③错误。

稻草人摘取硬壳果。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人喜欢吃熟了的食物;如果你愿意,我将到森林中去,为你杀一只鹿来。

你可以用火烤煮它。

(2)热闹、灵巧、寒冷。

(3)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

(4)烤熟的鹿肉、不能吃鹿肉

【点评】

(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斗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了。

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啦!

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快到门口了,遇到邻居养的一群大鹅。

大鹅不知道他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着他扑了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了。

可是,不能!

那样会把书弄坏的。

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大鹅一步步向他走近了。

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

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可看到手中的书被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1)照样子,仿写词语。

兴冲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列宁抵挡鹅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

(4)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

A. 列宁勇敢斗鹅。

        

B. 列宁即使弄脏衣服,也要保护书。

        

C.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5)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

(1)急匆匆

;气呼呼

;乐呵呵

(2)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3)因为列宁看到手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

(4)B

(5)“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这句话把列宁当时的动作描写的很生动。

【解析】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竞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zì)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庭绝对会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卑微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只有体积,没有精神。

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

卑微:

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

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________。

(3)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请写出来。

①第一个是设问句,第________自然段是这个设问的回答。

②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________

③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________

(4)你最喜欢哪句话,请抄下来。

(5)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案】

(1)zì;jí;卑微;单薄;tí

(2)模糊

(3)4;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刻苦奋进,严肃认真。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5)顾全大局,牺牲小部分,保存大部分。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卑微:

形容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