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762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docx

Markem贴标机故障处理手册

MARKEM-Cimjet334故障处理指南

贴标机问题

故障名称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报警情况

打码机通讯故障

打码程序和贴标机暂时失去联系

1.贴标机没有开机

2.贴标机的通讯设定和打码程序的设置不同,无法连接

3.工控机和贴标机没有物理连接

4.暂时的外届信号干扰

5.贴标机暂时的处理速度缓慢

1.检查贴标机是否处于开机状态

2.将贴标机和打码程序的通讯参数统一

3.检查工控机和贴标机的物理连线是否正常

如果无法从主机PC上下载信息

1.电缆故障

2.端口连接故障

3.通讯参数设置错误

1.检查下列对象:

RS232和RS485所用的电缆是否正确?

2.电缆是否连接到Cimjet300的HOST(主机)端口及相应的主机端口上?

3.确保电缆完整无损,例如没有破损或短路

4.检查Cimjet300的通讯参数及主机匹配情况

标签破坏问题

标签和格式有时会被破坏掉。

这一点可从文本域的丢失或打印标签上的其他症状上得到反映

1.为确保标签和格式符合原来的设想,最好从设备数据库中清除有问题的标签和格式,然后重新下载设图。

2.为了保证打印机内存中不会残留任何损坏的标签,请在重新选择标签之前在EngineerMode(工程师模式)中选择TestPrint(测试打印)。

气缸故障

贴标臂贴标完毕后没有及时的回到初始位置

1.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气压低或被其他物体阻碍使其不能及时复位造成的

2.气缸损坏

1.检查汽源是否正常。

2.检查贴标臂处是否有异物。

3.清洁贴标臂运动导杆。

4.调整汽缸回位气压。

5.调整汽缸回位检测传感器安装位置。

6.松动汽缸空气阀,摇动让内部弹子返回原位。

7.更换气缸

标签上的部分文本、徽标或条形码被漏印

标签上的部分文本、徽标或条形码被漏印

1.打印参数FeedAdjust(进给调整)和Backfeed(向后进给)的设置不正确。

2.打码机标签间隙检测定位计算错误,标签宽度为75mm,而可能打码机检测后默认标签宽度为60mm,甚至更小,从而打码机按其默认标签宽度打印后打印内容漏印。

3.由于标签进给辊的摩擦毡片压紧力下降,造成不同步现象,机器会判断纸已过完。

4.贴标机参数ImageWide(影象宽度)和ImageHigh(影象高度)设置不正确,导致打印区域超过印象区域。

1.检查打印参数FeedAdjust(进给调整)和Backfeed(向后进给)是否设置正确。

2.使用“SetLabelOptic”的功能重新给标签定位。

3.调节标签进给辊的摩擦毡片压力。

4.检查参数ImageWide(影象宽度)和ImageHigh(影象高度)设置是否正确。

漏印

如果标签上文本、徽标或条形码完全被漏印

1.装载的标签库中的标签尺寸是否就是设计图的尺寸?

如果使用的标签较小,就将无法打印探出标签以外的域。

2.打印参数FeedAdjust(进给调整)和Backfeed(向后进给)是否设置正确?

3.打印标签时,标签的后缘必须位于推杆(尖端)以外,以便能被敷贴器垫圈拾起。

下列标签的前导边也大约超出打印线11毫米。

Cimjet300可以向后进给下一个标签,以便尽可能从标签边缘开始打印。

这样即可在下一个打印循环中使用整个标签区域。

1.是否已触发打印/敷贴输入?

2.使用Diagnostics/Inputs(诊断/输入)或Diagnostics/Outputs(诊断/输出)屏幕检查运转情况。

确保选择的是有效标签或选择了TestPrint(测试打印)。

3.标签色带装入是否正确?

4.设备上装载的色带类型是否正确?

驱动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应清洁色带驱动卷轴,确保夹臂正确关上。

5.装载色带时,着墨端是否背对打印头而冲着标签?

6.检查敷贴延迟是否被设置为过长的值

7.检查打印速度和暗度值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8.检查打印头是否接触到打印卷轴。

9.打印头的动态头汽缸是否已激活?

10.使用动态头时,检查设备空气供给是否设置正确。

11.如果安装了新的打印头,则检查打印头电压是否设置正确。

12.打印头是否有损坏?

标签上只有条形码,其余部位为黑点

电源电压不稳造成

查看机器的供电电源。

漏贴或气缸不动

贴标机能够正常打印出条码,但是件烟经过贴标位置,贴标臂无动作

1.烟箱间距离较近

2.启动打码程序的过程中物体触发打印电眼,停止贴标机的过程中物体触发打印电眼

3.贴标电眼灵敏度存在问题。

4.打印传感器与贴标传感器触发时间间隙过短。

1.尽量不要使生产线出烟的速度快到打码系统无法反应。

2.对打码程序进行“停止”或“运行”操作时,尽量在一件烟刚刚经过,打印计数已经增加后进行

3.避免手工接码

4.检查空气调节器的设置

5.检查是否有机械故障,例如衬套被卡

6.确保设置的延迟时间不要过长

7.检查贴标电眼的灵敏度、是否沾有异物。

8.调整打印速度及传感器安装位置并且对推箱臂速度做调整,把速度降至能保证贴标机

空贴

贴标臂没有压到件烟,造成空贴

1.传送带异常停止,造成烟箱不能及时到达贴标位置,形成空贴

2.人为触发电眼造成。

3.贴标杆或气缸杆运动有阻碍或变形

1.避免手工接码

2.检查设备空气供给是否设置正确

3.清洁贴标杆

4.更换贴标杆或气缸杆

5.检查垫圈是否与包装充分接触

6.必要时可将设备向包装方向靠近

7.如果包装与敷贴器垫圈之间有一定的角度且有非常不规则的表面,可试着增大PadOnTime(垫圈贴敷时间)的值。

这样会使汽缸超速传动,从而使敷贴垫圈更与包装的角度趋近。

无色带

色带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色带

1.色带已经用完。

2.色带没有从色带传感器中穿过。

3.色带传感器损坏。

1.如果色带已经用完,更换色带。

2.重新调整安装色带。

3.如果前两个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是色带传感器损坏,需要找专门的维修人员处理。

无标签

标签间隙光学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标签

1.标签已经用完。

2.标签没有从标签间距光学传感器中穿过。

3.标签间距光学传感器损坏。

1.如果标签已经用完,更换标签。

2.重新调整安装标签。

3.如果前两个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是标签间距光学传感器损坏,需要找专门的维修人员处理。

标签敷贴不准确

标签超出吸盘,在烟箱上贴标位置不准

1.检查对产品的感知是否可靠。

看包装材料是否有变化,从而过早触发了传感器?

2.传送带速度是否稳定?

传送带速度的变化(尤其在打印及敷贴传感器距离设备较远的情况下)会导致标签位置的变化。

3.请消除传送带的速度变化问题。

4.包装的高度是否有变化?

敷贴器与包装之间距离的变化意味着Cimjet需要超转才能向产品上贴标签。

向产品方向传动的距离越远,标签贴到产品上的时间也就越晚。

5.吸盘气孔被堵塞

1.如果包装材料有变化,则也要相应的调整传感器灵敏度

2.保证传输带速度

3.拨开吸盘的气管接头,用清洁的压缩空气强行吹吸盘气孔。

标签掉落

标签在打印后不能吸附在吸盘上,在贴标过程中脱落。

1.吸盘吸附力减弱

2.标签吹气管气孔堵塞,或吹气位置不对

3.吸盘回位位置不正确

1.检查真空生成器的空气供给情况。

看是否有气压过低、管线弯曲或接点漏气等问题。

2.检查真空管线的工作情况(从真空生成器或真空垫圈),看是否有弯曲或漏气。

3.真空生成器可能会有堵塞问题;试着更换真空生成器。

4.清洁真空垫圈。

5.调整吸盘回位位置

打印品质问题

标签上的部分文本、徽标或条形码不清晰或缺损。

打印出的条码扫描器无法识别。

1.用标签和色带的质量

2.打印暗度和打印速度的组合

3.所用打印头的类型

4.设备年龄和存储状况也会影响打印品质。

5.打印头或打印卷轴过脏

6.打印速度和/或打印暗度不正确。

7.色带与标签组合较差

8.色带和标签夹紧装置设置错误

9.打印头的动态头空气压力设置不正确

10.打印头电压设置不正确

11.打印头活塞位置不对

12.打印头上的加热点被损坏

1.保证使用满足质量要求的标签和色带

2.试图进行其他任何操作之前,始终记着彻底清洁一下打印头。

切勿接触粘附性材料或金属物体。

3.打印头或打印卷轴损坏。

这些部件是不可维修的,必须进行更换。

4.设置打印头压正确力点

标签缺失

两个标签标签的间距特别大,比如,直接揭掉一张标签就会导致这个错误。

标签质量问题。

如果频繁的出现这个错误,说明整卷标签存在质量问题,需要更换。

标签间距错误

打印过程中连续走若干张纸,相互交叠粘在一起,只有第一张上有条码,无法进行后续的贴标动作。

标签检测感应器无法检测标签的间距。

如果回卷纸也放到标签检测感应器中,就会造成这种情况

1.检查标签的安装是否正确。

2.检查标签质量

标签进给问题

1.设备色带装入错误

2.驱动带滑动

3.步进发动机停转

4.间隙传感器有问题

5.参数设置不正确

1.如果停止位置一直不对(举例而言),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参数设置问题(例如进给距离或向后进给距离)。

2.如果停止位置不一致,则很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驱动带滑动或步进发动机停动)。

标签停止位置不正确

基准标签进给后停止位置是一致的,但标签停止位置却不正确

不正确的参数设置

1.检查下列内容:

FEEDADJUST(进给调整)参数。

BACKFEED(向后进给)参数。

标签进给不稳定

1.更换标签后没有进行必要的传感器效准

2.外部标签导向衬圈设置宽度与标签宽度不一致

1.调整间隙光学传感器的设置。

要设置间隙光学传感器,请执行下列操作:

按ENGINEERMODE(工程师模式)按SETLABELOPTIC(设置标签光学传感器)设备现在将进给基准标签并确定标签/网筒和网筒的最佳传感器信号。

2.确保将外部标签导向衬圈设置为所用标签尺寸的宽度,因为这样将阻止标签滑入和滑出间隙传感器的跟踪范围。

3.注释:

不要调整内部衬圈,因为它们已被设为距离底板一个固定的距离。

贴标贴不牢

贴标后标签不能完整的粘贴在件烟表面

1.标签质量问题

2.件烟表面不平整或有油性物质

3.PadonTime(垫圈贴敷时间,敷贴器需要继续向前运转片刻)过低

4.敷贴器垫圈传感器故障

1.更换标签

2.调整件烟平整度

3.调整PadonTime(垫圈贴敷时间)

4.更换敷贴器垫圈传感器

贴标位置发生变化

标签贴在件烟上的位置不一致

1.传送带速度不均匀,可能会导致贴标位置沿着传送带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因为传送带导杆位置变化等因素造成烟箱垂直于传送带方向出现位移。

3.贴标电眼被其他因素干扰。

1.调整贴标参数“贴标延时”。

2.尽量固定烟箱在封箱机出口的位置。

3.调整贴标机在支架上的位置。

色带破损

1.色带质量问题

2.色带驱动中被卡或僵硬的夹紧

3.打印头安度设置过高

1.检查色带驱动中被卡或僵硬的夹紧装置部件。

2.更换色带

3.如果是沿标签的整个宽度打印水平线且暗度设置过高,色带就可能会变弱并可能断裂。

这种情况下,应降低打印暗度。

色带出现褶皱

1.弯曲的色带或标签驱动卷轴。

2.色带芯大小的变化。

3.弯曲的标签推杆(尖端)

4.网筒夹压卷轴位置不正确。

它应位于网筒的中心

调整或更换

标签贴不到烟箱上,粘色带

标签贴不到烟箱上,粘色带,导致扫描器报警。

1.打印参数FeedAdjust(进给调整)和Backfeed(向后进给)的设置不正确。

2.吹气管吹气方向或吹气量存在问题。

3.标签的质量问题。

1.检查打印参数FeedAdjust(进给调整)和Backfeed(向后进给)是否设置正确。

2.调整吹气管的吹气方向及气量。

3.更换标签。

4.调整贴标臂吸盘与刃口的高度差(约2—3mm为佳)。

没有驱动标签或色带

1.步进电机皮带驱动轮的止紧螺丝松动,驱动轮发生移位

2.是否有驱动带破裂

3.电动机不工作

4.驱动带张力不正确

5.夹紧装置张力不正确

6.步进发动机连接松动

7.卷轴被卡或驱动滑轮松动

1.确保夹紧装置运转正常。

2.更换驱动带

3.检查保险丝和发动机电压测试点。

4.检查外部发动机控制连接是否到位-LK9位于主PCB上。

5.设备色带装入不正确

6.调整闸带系统不要太紧

7.调整驱动带张力

8.调整夹紧装置张力

9.调整连接松动部件或更换

吸盘纵向位置变动

吸盘在正常气压下回位位置不对

汽缸杆底部螺母松动

1.旋转汽缸杆,使吸盘在正常位置,适度拧紧汽缸杆底部螺母。

2.将汽缸上升速度减缓。

1,

打印出的标签不是CT52的样式

打印出的标签样式和标准的样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1.当前产品没有选择成CT52。

2.文件CT52丢失。

1.选择当前产品为CT52。

2.重新下载CT52文件,并选择为当前产品。

1,

贴标机频繁漏打

1.当前计划的数据存在问题。

2.贴标机和打码程序的通讯存在问题。

1.重新排产,实施新的计划。

2.按照打码机通讯故障的解决方法解决。

1,

其他问题

扫描仪报警超时

贴标完毕后在指定的时间内没能接收到扫描器的任何反馈信息

1.工控机上存在病毒

2.某些应用程序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造成系统性能下降。

3.传送带因为机械故障停转

4.手工接码

5.扫描器和工控机之间的通讯有问题

6.扫描器触发电眼灵敏度存在问题

1.定时杀毒

2.避免应用程序大量耗用系统资源

3.检察传送带是否正常运转

4.避免手工接码

5.检查扫描器和工控机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

6.检查打码程序中的扫描器通讯设定

7.检查扫描器触发电眼。

扫描器没有检测到标签

扫描器没有读到条码信息

1.因为安装位置的问题,导致扫描器发出的激光没有能够照射到条码区域

2.标签质量问题,条码不能识别。

3.打印头损坏,导致打印出的标签无法识别。

4.扫描器安装位置、角度问题。

5.手工接码

1.检查烟箱通过扫描器位置时,扫描器发出的激光是否能够照射到条码区域。

2.避免手工接码。

3.检查打印头质量,必要时予以更换。

4.检查扫描器的安装位置、角度。

5.检查打印出的标签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如不符合,应作相应处理。

扫描器检测到的标签与发送的条码不符

贴标后,烟箱上实际打印条码与工控所发条码不符合

贴标机受到信号干扰或者在打码过程中发生错误,导致打印出的条码与接收到的不同。

重启贴标机

发码不成功

打码程序发码给贴标机时,发生错误。

1.工控机和贴标机之间存在通讯故障。

2.贴标机处理条码信息时间过长。

3.如果同时有“通讯故障”的报警,解决通讯故障即可。

4.如果没有“通讯故障”的报警,点击“运行”重新发码即可。

接收管理机反馈数据过程中出现错误

打码程序在和管理机交互时,接受反馈信息过程中出错。

1.网络故障。

2.管理机故障。

1.检查网络连接。

2.检查管理机、相关软件是否运行正常。

更新打印数据信息失败

打码程序在更新已经完成贴标的条码信息时出错,无法更新数据库,导致条码虽然已经完成贴标,但是没有计数。

数据库出现故障。

将刚刚打出的条码作废(不是报废),点击“运行”重新开始打码。

工控电脑行启动时,不能进入操作系统

无法加载操作系统

1.硬盘损坏。

2.不能检测到硬盘。

3.系统感染病毒。

4.软件冲突。

1.进入CMOS自动识别硬盘。

如果偶尔不能自动检测到硬盘,打开机盖检查硬盘的电源及数据线是否有不良接触或者人为拔插所造成(建议更换硬盘数据线)。

2.使用CF卡还原系统。

3.和厂家联系更换硬盘。

工控电脑显示屏问题

工控电脑LCD无显示或显示较暗,或者显示的图像偏红色。

1.未打开显示屏电源。

2.显示屏数据线接触不良。

3.显示屏硬件损坏。

1.查红色显示屏开关,打开显示屏电源。

2.检查显示屏数据线。

3.更换显示屏相关硬件。

连续重码

贴标机一直打印同一个码段

打码程序没有启动或是没有遵循先开打码机后开打码程序的原则。

关闭打码机和打码程序,启动打码机,启动打码程序。

无法正常读排产、回码

无法正常的进行排产、回码操作

1,网络故障。

2,管理机SocketServer或其他软件故障。

1.检查网络。

2.管理机U盘方式排产回码。

3.国家局网上方式排产。

4.重启管理机SocketServer等软件。

打码程序无法启动

操作系统正常启动,无法进入打码程序

1.打码程序被卸载或损坏。

2.磁盘空间不足。

3.打码程序的数据库文件损坏。

1.检查磁盘空间,删除不必要的文件。

2.重新安装打码程序。

无法进行操作,只能退出打码程序

进入打码程序后,只能够点击“退出”和“故障处理”按钮,其他按钮不能点击。

1.证书U盘没有插好。

2.证书U盘不是为该工控机准备的。

3.证书U盘损坏。

1.检查证书U盘的编号,看是否和该工控机匹配。

2.重新插拔证书U盘。

工控机经常死机

工控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响应,处于死机状态。

1.系统中存在病毒。

2.硬件冲突或损坏。

3.因错误差操作导致系统文件丢失;

4.因软件冲突,软件设置错误等软件问题。

1.杀毒。

2.将工控机发给厂商,检测硬件。

工控机自动重启

工控机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重启。

1.系统中存在病毒。

2.硬件冲突或损坏。

3.因错误差操作导致系统文件丢失;

4.因软件冲突,软件设置错误等软件问题。

1.杀毒。

2.将工控机发给厂商,检测硬件。

打码程序异常退出

打码程序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异常退出。

1.系统中存在病毒。

2.程序Bug。

1.杀毒。

2.尽量不要快速的重复点击一个按钮,以免造成程序响应过慢。

3.重新启动程序,注意查看之前的条码是否重码。

触摸屏触点定位不准

触摸屏触点定位不准,无法进行操作。

触摸屏定位设置不正确。

运行触摸屏定位设置程序,重新设置即可。

按运行銉打码不执行工作

贴标机还没有处于工作状态,比如压杆开。

先按照打码程序的报警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点击“运行”开始打码。

 

应急故障码手册

(参数丢失)

ParametersLost

指示标签数据库正常,但设置参数已被损坏。

请检查所有设置参数,以确保正常运转。

(文件丢失)

FilesLost

参数正常,但标签数据库已被损坏。

请重新下载所有标签数据,以确保正常运转。

(内存丢失)

MemoryLost

参数数据和标签数据库都已损坏。

二者都必须重新输入。

重新启动设备电源,同时按Enter和Exit键。

这样将清除处理器中所有损坏的内容。

(网筒不足)

LowWeb

指示标签供给不足。

此时只显示警告,但不会停止

更换标签

报警器黄灯报警

(无网筒)

NoWeb

标签间隙传感器检测不到标签。

如果已装载标签,则检查标签是否能穿过标签间隙光学传感器。

如果有标签,则在EngineerMode(工程师模式)参数中重置标签间隙光学传感器。

报警器黄灯报警

(无色带)

NoRibbon

色带供给已用尽,或者色带没有穿过色带传感器的末端。

更换色带,检查色带穿过色带传感器

报警器黄灯报警

(夹臂打开)

NipOpen

1,在换标签、色带和清洗/换打印头或维修打码机时人为打开。

2,压杆松动。

确保打印头已降下且夹压卷轴已固定就位。

报警器红灯报警

(漏贴标签)

MissingLabel

Cimjet300检测到网筒漏过了标签。

这会使产品漏贴标签。

请检查标签库中漏贴的标签,必要时可更换卷轴。

(失败!

超出字体限制)

Failed,FontLimitExceeded

您曾试图下载超过字体许可证所允许数量的缩

放字体。

请减少设计图中的字体数

(失败!

没有足够的内存进行下载)

Failed,NotEnoughMemoryToDownload

Cimjet300内存中没有足够的可用空间用于存储所需的所有信息。

请删除不需要的信息并重试。

CYLINDERFAULT01

(汽缸故障)

NOWEB(无网筒)

CHECKLABELSENSORTHENPRESS

AUTO(检查标签传感器,按后按AUTO)

CYLINDERFAULT02

(汽缸故障)

NORIBBON(无色带)

CHECKRIBBONSUPPLYTHENPRESS

AUTO(检查色带供给,按后按AUTO)

CYLINDERFAULT03

(汽缸故障)

NIPOPEN(夹臂打开)

CHECKHEADANDNIPTHENPRESS

AUTOANDFEEDRIBBON(检查打印头和夹

臂,然后按AUTO和FEEDRIBBON)

CYLINDERFAULT04

(汽缸故障)

CYLINDERFAILEDTORETURNHOME

(汽缸未返回原位)

PRESSAUTO(按AUTO)

CYLINDERFAULT05

(汽缸故障)

MISSINGLABEL(标签漏贴)

CHECKLABELSUPPLYTHENPRESS

AUTO(检查标签供给,然后按AUTO)

CYLINDERFAULT06

(汽缸故障)

MISSINGGAP(漏过间隙)

CHECKLABELSENSORTHENPRESS

AUTO(检查标签传感器,按后按AUTO)

CYLINDERFAULT07

(汽缸故障)

PACKSPACING(包装间距)

INCREASESPACINGTHENPRESSAUTO

(增大间距,然后按AUTO)

CYLINDERFAULT08

(汽缸故障)

LOWAIR(空气不足)

CHECKAIRSUPPLYTHENPRESSAUTO

(检查空气供给,然后按AUTO)

CYLINDERFAULT09

(汽缸故障)

E-STOP(E-挡片)

RELEASEE-STOPTHENPRESSRESET

TOCLEAR(释放E-挡片,然后按RESET

进行清除)

CYLINDERFAULT10

(汽缸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