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832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docx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

《寡人之于国也》集注

一、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1.《现代汉语词典》:

“寡人:

古代君王的自称。

”《辞海》:

“寡人:

古代诸侯对下的自称。

本句云云。

朱熹注:

‘寡人,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又诸侯的夫人也自称为‘寡人’。

《诗·邶风·燕燕》: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郑玄笺:

‘寡人,庄姜自谓也。

’唐以后皇帝自称寡人。

”《辞源》:

“寡人:

寡德之人。

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

……诸侯夫人亦自称寡人。

……唐以后唯皇帝得自称寡人。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寡人:

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2.之于:

《现代汉语八百词》:

“之于:

等于‘对于’。

如:

学习之于我们,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之:

连词,用于名词‘寡人’和介词结构‘于国’之间,构成一个偏正词组,作全句的主语(谓语是‘尽心焉’)。

也:

句中语气词,用在主语后表停顿。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双棣、张联荣、宋绍年、耿振生《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之’字结构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格式,即‘主语+之+于/与+名词’。

例如:

26)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27)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论语·卫灵公。

》28)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

(《庄子·人间世》)29)夫吴之与越,接土邻境,道易人通,仇雠敌战之国也。

(《吕氏春秋·长攻》)例二十六至二十九‘之’字结构也是自指化的主谓结构,都是作主语的。

‘之’字结构‘寡人之于国’的来源是:

主谓结构‘寡人于国尽心焉’加上助词‘之’。

助词‘之’把原主谓结构的主语‘寡人’和作状语的介宾结构‘于国’组合在一起,成为‘之’字结构,使原状语成为‘之’字结构的小谓语(在这种情况下,介宾结构相当动宾结构),使原谓语成为整个句子的大谓语,这样就使得原状语和原谓语都得到了强调。

其他三例‘之’字结构的情况同例二十六。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这种“之”是连词,“插在名词和介宾结构之间,表示名词与介词宾语之间是对待关系,‘之’将名词与介宾结构粘连在一起,变成一个体词性成分,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介宾结构的介词一般只限于‘与’、‘于’”。

3.尽心:

《现代汉语词典》:

“尽心:

<动>(为别人)费尽心思:

对老人你们也算尽到了心了。

”“尽:

④<动>全部用出:

~心︱~全力。

4.《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李炳英《孟子选注》、中职本、大纲本、新课标本皆认为“焉”、“耳”、“矣”为三个语气词(或称助词)连用。

王力《古代汉语》云“耳”、“矣”“都是句尾语气词,连用等于说‘啦’”,不注“焉”字。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焉:

等于说‘于是’,‘尽心焉’即‘尽心于国’。

由于前半句已有介词结构‘于国’,故‘焉’的指代作用已弱化。

耳矣:

等于说‘已矣’或‘而已矣’,‘耳’表限止语气,‘矣’表报道语气,合用后表示确乎如此的陈述语气。

”徐中玉、钱谷荣《大学语文》:

“焉:

于是,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作用。

耳:

而已。

矣:

句末语气词。

”赵岐《孟子章句》:

“焉耳:

肯至之辞。

”焦循《孟子正义》:

“焉耳,当作‘焉尔’。

……隐公二年《公羊传》云:

‘托始焉尔。

’何休注云:

‘焉尔,犹于是也。

’然则此言‘尽心焉耳’者,犹云‘尽心于是’矣。

”按依《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焉耳”同于“焉尔”,均表限止语气,无所谓“当作”与否。

但“焉耳矣”应分为“焉耳”、“矣”,而非“焉”和“耳矣”则明矣。

5.“凶”字,王力《古代汉语》本篇注为“荒年”,但其“常用词(四)”则解作“饥荒”。

中职本、大纲本解作“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新课标本解作“指闹饥荒,歉收”。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解作“收成不好,遭饥荒”。

朱熹《孟子集注》:

“凶,岁不熟也。

”按“凶”是形容词,而“荒年”是名词,故不应以“凶年”释“凶”。

6.“粟”本义是谷子、小米,引申为泛指粮食。

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自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王力《古代汉语》:

“察,观察。

”《辞海》:

“察:

①细看;详审。

《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考察;调查。

《新唐书·百官志三》:

‘按察御史十五人,掌分察百寮。

’”《辞源》:

“察:

观察。

《易·系辞上》: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考核,调查。

《论语·卫灵公》: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察:

①观察。

仔细看。

看清楚。

《商君书·禁使》:

‘上别飞鸟,下~秋豪。

’《周易·系辞上》: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②考察。

《论语·卫灵公》: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观察”是“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之义。

“察邻国之政”的“察”,是“考察”、“调查”之义,释为“观察”,不当。

2.之:

①往,到……去。

《庄子·马蹄》:

“行不知所之。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

”②指示代词。

这。

《诗经·周南·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庄子·逍遥游》:

“之二丑又何知?

”③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

《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宜说乎?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④助词。

1)相当于“的”。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韩非子·难一》: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列子·汤问》: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孟子·梁惠王上》:

“填然鼓之。

”《世说新语·言语》:

“帝嗟慨久之。

”(《古代汉语词典》)

“政”字各本多解作“政治”,庶几可也。

3.“无如”作何解?

杨伯峻《孟子译注》译此句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替百姓打算的”,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译此句为“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

这等于译“无如……者”为“没有像……的”,“无”是动词,“没有”之义,“如”是动词,“像”之义,“者”是代词,“……的国家”之义。

新课标本无注。

中职本、大纲本均注曰:

“无如:

不如,比不上。

”这是释“无”为副词“不”,释“如”为动词“比得上”。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无如”是“由副词‘无’和动词‘如’组成的动词性偏正词组”,可译为“没有什么(谁)比得上……”。

下句“加多”、“加少”之“加”是“更”、“更加”之义。

如果“如”是“像”之义,则惠王所疑惑的应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百姓和自己的百姓一样多。

现在不如此说,而是说“加多”、“加少”,由此可知,这里的“如”是“比得上”之义,“无”是副词,“不”之义。

“无如”之前省略的主语是“邻国之王”。

《孟子章句》:

“言邻国之君用心忧民无如己也。

”“无如己”正是“不如自己”、“比不上自己”之意。

4.《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加:

副词。

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表示程度有所加深,数量有所增加或减少。

可译为‘更加’、‘越发’、‘更’等。

本句云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加:

③副词。

更,更加。

《左传昭公三年》:

‘其如旧而加敬焉。

’又本句云云。

5.“何也”和“何者”不同。

“何也”在句中作谓语,“何者”作主语。

三、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1.《现代汉语词典》:

“对:

①回答:

~答︱无言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对:

①回答。

……【注意】在古代汉语里‘对’多用于对上的回答或对话。

2.王力《古代汉语》:

“请,请允许我。

”《辞海》:

“请:

③犹言愿。

本句云云。

3.喻:

这个“喻”字,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杨伯峻《孟子译注》,李炳英《孟子选注》,以及《辞源》等书,均释为“比喻”之意。

大纲本注:

“请以战喻:

请允许我用打仗来作说明。

”这相当于释“喻”为“说明”、“作说明”。

《孟子章句》:

“因王好战,故以战事喻解王意。

”《孟子正义》:

“《广雅·释言》云:

‘喻,晓也。

’《汉书翼奉上封事云:

‘何闻而不谕?

’颜师古云:

‘谕,谓晓解之。

谕与喻通。

’”这是释“喻”为“晓谕”、“告诉”、“开导”之义。

“喻”有“比喻”之义。

如《文心雕龙·比兴》:

“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

”王充《论衡·无形》:

“更以苞瓜喻之:

苞瓜之汁,犹人之血也,其肌犹肉也。

”范缜《神灭论》:

“丝缕同时,不得为喻。

”前两例释为动词“比喻”,后一例释为名词“比喻”。

《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之释“喻”均有“晓谕”、“告诉”、“开导”之义。

如《淮南子·修务》:

“故作书以喻意。

”《礼·学记》:

“可谓善喻矣。

”《荀子·非相》:

“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

”成语“喻之以理”、“不可理喻”的“喻”亦皆此义。

《辞源》之释“喻”有“说明”一义。

如《荀子·正名》:

“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

”其实“说明”即说清楚以使人知道之意,故义近“晓谕”、“告诉”、“开导”。

“请以战喻”的“喻”若解作“比喻”,则“喻”后无省。

若解作”说明”、“晓谕”、“告诉”、“开导”,则其后省略了代词“之”,这个“之”指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原因。

王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依理,孟子自然应该针对王之所问作答,而不大可能上来即为王打个比方、做个比喻。

故“请以战喻”的“喻”解作“说明”、“解释”、“告诉”为宜。

“请以战喻”即请让我借战争来(为您)说明(这道理)。

四、“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鼓:

①鼓,一种乐器。

《荀子·礼论》:

“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

”②击鼓。

《诗经·唐风·山有枢》: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子:

你。

弗:

不。

考:

敲。

)<特>击鼓进攻。

《左传·庄公十年》:

“公将鼓之。

”(公:

指鲁庄公。

之:

指敌军。

鼓:

①鼓,一种打击乐器。

《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荀子·议兵》: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②击鼓。

《诗经·唐风·山有枢》: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考:

敲。

)<引>弹奏。

《荀子·劝学》: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③击鼓进攻。

《战国策·秦策二》:

“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下。

”《孟子·梁惠王上》: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代汉语词典》)

鼓之:

大纲本注曰:

“鼓之:

敲起鼓来。

鼓,动词。

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新课标本注曰:

“鼓之:

击鼓使战士前进。

2.而:

④连词。

1)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2)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周易·系辞下》: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战国策·楚策四》: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史记·魏世家》: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

”4)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论语·季氏》: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示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左传·成公二年》:

“逢丑父与公易位。

将及华泉,骖挂于木而止。

”《荀子·劝学》: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6)表示方式或状态。

《孟子·告子上》: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史记·汲黯列传》:

“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古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走:

①跑。

《韩非子·五蠹》: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逃跑。

本句云云。

3.或百步而后止:

《现代汉语词典》:

“或:

③〈书〉

指示代词。

某人;有的人:

~告之曰。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称“或”、“莫”为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或’是肯定的,意为‘有的’‘有人’‘某人’;‘莫’是否定的,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人’”。

4.《辞源》:

“步:

一举足为跬,倍跬为步。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孟子·梁惠王下》: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长度单位。

其制历代不一:

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步。

”《辞海》:

“步:

②行走。

跨出一足为跬,左右足各跨出一跬为步。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亦指跨出一步(二跬)的距离。

《孟子·梁惠王下》: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又用为长度单位。

历代不一。

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

“步:

量词。

举足两次为一步。

《孟子·梁惠王上》: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按:

古人所谓‘步’,等于今人所谓两步。

”“致千里”之“致”,《辞源》及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引并作“致”,《辞海》及众多选本皆作“至”。

“不积跬步”及“五十步”之“步”,《辞源》及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认为意思相同,都是“倍跬为步”、“举足两次为一步”之义,按后者的说法属于量词。

按《辞海》的说法则两个“步”的意思不同,“不积跬步”的“步”是动词,“行走”之义,“五十步”的“步”是“跨出一步(二跬)的距离”之义,相当于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所谓量词。

按“不积跬步”与“不积小流”相对,“小流”属于名词性定中结构,故“跬步”亦应为名词性定中结构。

按照《辞海》《辞源》的说法,“跬步”是“半步”之义。

据此,“不积跬步”的“步”应和“五十步”之“步”相同,属于量词而非动词。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

“步:

①用脚行走:

王朝~自周,则至于丰|晚食以当肉,安~以当车|健~如飞|邯郸学~|望而却~|徒~|散~|~行|~兵。

用作名词,古代也指②左右脚各迈一次: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而后止,或五十~而后止,以五十~笑百~,则何如?

|不积跬~,无以致千里|纤纤作细~,精妙世无双。

如今则指③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古代的‘跬’):

一~登天|大~流星|寸~难行|~伐整齐|脚~|跑~|跨~。

由散步,又引申特指④徐行,缓行:

夫子~亦~,夫子趋亦趋。

又引申指⑤追随,跟随……又引申指⑥推算……又引申指⑦用脚步丈量……又引申指⑧旧制长度单位,一步为五尺。

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

骐骥一跃,不能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五~一楼,十~一阁。

5.而后:

这个“而后”即今之连词“而后”,与“然后”同义。

(参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

6.《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解释是: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7.则何如:

这里的“则”应该解作“那么”无疑。

《现代汉语词典》:

“那么:

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或作出判断(上文可以是对方的话,也可以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假设)……”这种“则”字,《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是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五、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直: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直:

④副词。

仅,只是。

本句云云。

”《辞海》:

“直:

⑨特;但。

《孟子·梁惠王下》: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2.“百步”用在副词“不”之后,表明它已经活用作动词短语或其前省略了动词,从下文“是亦走也”看,这里“百步”之前省略了动词“走”。

“不走”等于说“未走”,即没有逃跑一百步。

《辞海》:

“不:

③未;不到。

本句云云。

”《辞源》:

“不:

未。

本句云云。

六、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无:

这个“无”以及下文“无失其时”、“王无罪岁”的“无”,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以为通“毋”,“不要”之义。

王力《古代汉语》则认为本句“无”和“王无罪岁”的“无”通“勿”,“不要”之义;“无失其时”的“无”通“毋”。

中职本认为本句之“无”及“王无罪岁”之“无”通“毋”,“不要”之义,而对于“无失其时”之“无”则不加注释说明。

大纲本注释认为本句之“无”及“无失其时”之“无”通“毋”,“不要”之义,而对于“王无罪岁”之“无”则不加注释说明。

新课标本则对于三句中之“无”皆不加注释说明,径译为“不要”。

“无”、“毋”“勿”究竟什么关系?

是否有必要注以相通?

《现代汉语词典》:

“无:

②不:

~论︱~须。

④同‘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无:

②通‘毋’。

不,不要。

”《辞源》:

“无:

副词。

⒈不。

⒉不可。

通‘毋’、‘勿’。

《孟子·梁惠王上》: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辞海》:

“无:

③通‘毋’。

不要。

《孟子·梁惠王上》: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综上,关于本文中的三个“无”字,“无失其时”、“无失其时”之“无”通“毋”,“不要”之义;“王无罪岁”之“无”即“不”之义,不通“毋”。

2.之:

用在主谓之间的虚词。

这种“之”字,《辞海》认为是“作语助”,作用是“用于句中,使一句之用如同一词”。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表述为“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不违农时: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及大纲本、中职本:

“违:

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违:

②违背,违反。

本句云云。

”《辞海》:

“违:

②不遵从;违背;违反。

本句云云。

”《辞源》:

“违:

违背。

本句云云。

”“不违农时”的“违”是否有必要解释为“耽误”?

据《现代汉语词典》,“违背”的意思是“违反;不遵守”,“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耽误”的意思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农时”是“适合耕地、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的时节”(《辞海》)。

“违背”、“违反”均不能很好地和“……时节”搭配,应该解作“耽误”、“错过”等。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胜shèng:

①(旧读shēng)。

能承担,能承受。

《诗经·商颂·玄鸟》:

‘武王靡不胜。

‘晁错《论贵粟疏》: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

’成语有‘胜任愉快’②尽(旧读shēng)。

本句云云。

成语有‘不胜枚举’。

”按“尽(旧读shēng)”应为“(旧读shēng)。

尽。

”这种“胜”,《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视为副词,其作用是“用于动词前,表示彻底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尽”、“完全”、“全部”等。

3.数罟不入洿池: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数:

⑦cù(促)。

密,与‘疏’相对。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设施也。

’”“洿wū:

①停积不流的水。

本句云云。

”大纲本:

“洿,洼地积水,也指池塘。

”中职本、新课标本:

“洿:

池塘。

”《现代汉语词典》:

“洿wū:

①低洼的地方。

②掘成水池。

”《辞海》:

“洿wū:

同‘污

’。

①低凹之地;亦指池塘。

本句云云。

”“污:

9wū乌)①停积不流的水;池塘。

”按“洿”字自是“池塘”之义。

4.鱼鳖:

《现代汉语词典》:

“鳖:

爬行动物,形状像龟,吻尖长,背甲椭圆形,上有软皮,生活在水中。

也叫甲鱼或团鱼,俗称王八。

”按“鳖”不属于鱼类,“鱼鳖”即鱼和鳖,这里当是泛指鳞介类水生动物。

下文“斧斤”,“斤”是“斧”之一种,“斧斤”亦是泛指斧子一类的东西。

5.以时:

按时节,按季节。

八、“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这个“是”字,《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是代词,“在句中作主语,复指上文所假定的事实,并推论上述事实实现后会出现的后果”,可译为“这是”、“这就会(能)”等。

《孟子译注》译作“这样便”,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译为“这样就”。

所谓“便”、“就”,都能体现推论关系。

新课标本译此句为:

“这样使得百姓供养家人或者给死去的家人办理丧事,就都没有遗憾了(财物充足,所以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样的译句改变了原句的句法结构,不准确。

2.王道之始:

《现代汉语词典》:

“王道:

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指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

”《辞海》:

“王道:

‘霸道’的对称。

国君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人的统治方法。

《书·洪范》: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儒家起先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后一般主张王霸并用,但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所侧重。

”《辞源》:

“王道:

谓先王所行之正道。

《书·洪范》: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

本句云云。

”《辞源》《辞海》对《书·洪范》中的“王道”之释虽然有别,但本文“王道”之释是一致的。

“始”字,各本多解作“开端”。

“始”确有“开端”之义,名词。

如《老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朱熹《孟子集注》:

“古者网罟必用四寸之目,鱼不满尺,市不得粥(鬻),人不得食。

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

此皆为治之初。

法制未备,且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撙节爱养之事也。

然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不可无者。

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憾矣。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故以此为王道之始。

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力《古代汉语》:

“五亩:

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宅,宅院,人们居住的房舍。

一夫一妇受宅五亩、田百亩,这是当时儒家的理想。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之注类此。

中职本无注。

大纲本注曰:

“五亩之宅:

五亩住宅的场地。

”新课标本注曰:

“五亩之宅:

指五亩宅地。

朱熹《孟子集注》:

‘五亩之宅,一夫所受,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

田中不得有木,恐防五谷,故于墙下植桑以供蚕事。

’”李炳英《孟子选注》:

“宅:

家宅。

宅在田野二亩半,在村庄二亩半,合为五亩(约合今一亩二分多)。

春天开始耕作,出居田野;冬日农事毕,入居村庄。

树:

种植的意思,在宅墙边种植桑树。

”这里的“宅”字或释为“宅院”,或释为“宅地”(住宅的场地),或释为“家宅”。

《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宅地”、“家宅”,对“宅院”的解释是:

“带院子的宅子。

”(宅子:

住宅。

住宅:

住房。

)虽然措辞不同,但似皆指住宅及其周围场地而言。

《辞海》:

“宅:

①住家的房屋。

如:

深宅大院。

何晏《论语集解序》:

‘鲁恭王时尝欲以孔子宅为宫。

’”《辞源》:

“宅:

住所。

《左传·昭公三年》:

‘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宅:

住所,住处。

《汉书·艺文志》:

‘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

’”由上可知,“宅”本是指住房、住所、住宅而言,这里应视为借指住宅周围的场地,可解作“宅院”。

“树之以桑”的“之”怎么解释?

大纲本认为和“填然鼓之”的“之”相同,都是“没有意义的衬字”。

大纲本译“树之以桑”为“(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在住宅场地上”这几个字加上括号,标明这是添加的文字,进一步证明“之”字为没有意义的衬字之说。

新课标本译“树之以桑”为“在这宅地上(比如房屋周遭)栽上桑树。

”“在这宅地上”这几个字不加括号,标明不是添加的文字,那么这几个字是对译的原句哪个词语呢?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五亩大的宅院,在里面种上桑树。

”“在里面”这几个字对译的是原句的哪个词语?

《孟子·尽心上》: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前言“树之以桑”,后言“树墙下以桑”,可知“之”字绝非所谓“没有意义的衬字”,而是代词,实指“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即“树五亩之宅以桑”,把桑树种植(在)它的里面。

“以”是介词,“把”的意思。

“之”是复指“五亩之宅”。

2.鸡豚狗彘之畜:

“畜”读xù还是读chù?

2000年大纲本注: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

鸡、狗、猪的畜养。

畜,畜养。

之,助词。

”2003年大纲本注: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

鸡、狗、猪的畜养。

畜,畜养。

之,代词,复指‘鸡豚狗彘’。

”2007年版大纲本注: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

畜养鸡、狗、猪。

畜,畜养。

之,助词。

”“鸡豚狗彘之畜”是否有必要译为“畜养鸡、狗、猪”?

今天我们可以说“作业的及时完成”,也可以说成“及时完成作业”。

“鸡豚狗彘之畜”译为“鸡、狗、猪的畜养”,一方面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利益方面也更加贴近原句的句法结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