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66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寡人之于国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docx

《寡人之于国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寡人之于国也.docx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学校:

呼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科:

语文授课年级:

高一

设计人:

宫春平审核人:

李保平王艳芳

课时:

3课时课型:

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拓展训练课

教材教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容易走向两个误区:

1,把文气贯通的文章、情思充沛的文学作品和丰赡深邃的文化作品变成单纯的古汉语学习资料;2,割裂文章整体布局,形成操作上的文义简单串讲。

  文言文是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时空的淘洗留存下来的汉语精品,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汉语独特魅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感悟,文言文教学要以诵读为切入点,把文言文当文章读,还先贤文章以文气。

这是避免第一个误区的方法。

  避免第二个误区的方法是:

寻找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把握文章内容的神,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考从无序走向有序,阅读理解从迷惑于文言和现代文的差异走向感悟到文言文的内涵。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要激活古典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我们学习古典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质疑的。

这就需要我们激活古典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课后练习要学生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孟子有关“仁政”的主张,这就是要我们去理解古人的智慧,激活它的现代意义。

第一,以现代的眼光看孟子的经济发展观已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

孟子主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广大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必须从根本的制度层面让每个老百姓拥有相应的“恒产”,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必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遵循的。

第二,孟子提出建设“人和”社会必须把经济和谐与道德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也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

因此,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孟子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民心民意的基础性作用,必须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各级官员的表率作用,必须“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观念也是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所必须着力弘扬的。

总而言之,孟子上述丰富深刻的社会和谐理论,无疑将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的十分重要的内容。

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古典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

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不断地激活它的现代生命力,使得死的古籍生成现代的智慧。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三年文言文的学习经历,想办法引起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兴趣,对文本的价值产生深切的认同,即为什么上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它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所称道,作为思想武器被不断传递下来。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工具性为主的语言教学转移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内涵教学,从字字落实的古汉语式的教学转移到提出具有激励性的思考问题来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背诵全文。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感知文意,在自主思考中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提升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探究其现实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先哲的进步思想。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和掌握几个特殊句式。

背诵全文。

三、教学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学习本文巧用比喻说理,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提高论辩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整合相关资料,制作工具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发现生成课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了解孟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一)、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

“民本”“仁政”。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

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绝不附和迁就权贵,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

(二)《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

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一书早已被中国学者和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教学重点:

1,文言词语语气的把握和诵读。

2,从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

  教学原则:

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为主导。

  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

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勾画积累文言词法句法。

(一)、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有意地遮住课下注释。

勾画自己读不准的字词。

2、学生再读课文,阅读课下注解,查阅工具书标注字音、词义。

整体感知文意。

3、教师示范背一遍,抽查一到两名学生读两遍,师生听音,纠误。

(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

字词正音(在导读单上设置下列字词的加音、释义 )

1、移其粟(sù)于河内(粟:

谷子,也泛指谷类);王好(hào)战

2、弃甲曳(yè)兵而走(曳:

拖着)3、谷不可胜(shēng)食也(胜:

尽)

4、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数:

密 )(罟:

网)(洿:

深)

5、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

为……办丧事,为动用法。

6、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豚:

小猪;彘:

猪;豕蓄:

动词,蓄养)

7、然而不王(wàng)者(王:

为王)8、涂有饿莩(piǎo)……(莩:

饿死的人)

9、申之以孝悌(tì)之义(悌:

敬爱兄长。

(二)、译文 

1、前四组齐读,后四组合书听,默译;后四组读,前四组亦然。

(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翻译打下基础)

2、、把注释搬上课文。

(旨在记忆熟悉)

3、勾画疑难词句,提出问题,小组集中写在黑板上展示,其他小组间答疑。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

 三、作业:

1、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问题解决单》上的文言积累题。

2、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发现生成课 问题解决课   授课时间:

一、创设研讨探究情境: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懂文意,在此基础上,借鉴欣赏其写作艺术,感受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

这节课让我们探究总结一些本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文言知识,总结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

二、释文。

师指派学科长检查“问题解决-工具单”的完成情况,学生做勾画,小组形成问题共识,派代表作展讲。

(就大家的共性问题做展讲,师抓住契机进行深入点拨。

 生展示课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梳理学习情况,教师针对学生口头提出的、写在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

强调重点,易错点、突破难点。

总结下列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花白)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或者)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士兵;逃跑/行)

5、斧斤以时入山林(锛子/重量单位)6、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

7、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8、养生 (供养活着的人 /保养身体)    

9、无望(不要希望  / 没有希望)10、无罪(不要归罪  /  没有罪)

(三)、一词多义(补充)

时:

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食:

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以:

1、请以战喻(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之:

1、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久之(音节助词,无义衬字)

2、王道之始也(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寡人之于国也(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则:

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

“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鼓:

击鼓 )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

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

称王)

4、树之以桑 (树:

种植 )  5、王无罪岁 (罪:

归罪、归咎)

(二)动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三)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

认真从事)

(四)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五)为动用法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

为……办丧事)

五、特殊句式,研究规律并做翻译。

(一)宾语前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判断句:

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三)介词结构后置句: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四)固定格式:

附上例句,并翻译。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三、整体梳理文意:

1、本文记录的是粱惠王与孟子的一次有关治理国家的对话,他们围绕哪个话题展开的?

2、通览全文,找出呈现这一话题的语句,并以此为据给课文划分层次。

梁惠王问政:

民不加多(1段)(提出问题)

孟子议政:

用比喻的方法指出民不加多的原因。

(2-4段);(分析问题)

接着阐述了施仁政行王道的具体做法,讲出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5-7段)(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问题解决课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一、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探究其现实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先哲的进步思想。

二、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和关键问题的理解来把握文章中心。

 教学策略:

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由孟子的几则有关治国爱民的名言引入,说明学习经典的意义。

出示本课的学习要点。

1、小组推荐同学展示背诵。

2、根据问题解决单上的问题自主学习。

3、就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必要时进行组间研讨。

分组展讲,可写关键词,以口头展讲为主。

师捕捉点拨契机,推进问题的深入研讨。

4、总结背诵。

二、探究:

(一)、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篇的。

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

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

他们所提到的民的内涵一样吗?

为什么孟子在文中一再提到使七十者衣帛食肉?

明确:

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梁惠王之民

  1,青壮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

“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

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

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

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

  2,明:

全体之民;暗:

青壮年之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孟子之民(偷换概念)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孟子顺着上文梁惠王所说的“民”的含义,讲成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

  黎民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黎即黑,黎民,是秦时的黔首,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

在这里,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体百姓

  最后,“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体老百姓”之义上了。

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

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二)、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探究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

(三)、“五十步笑百步”在文中有何喻意?

探究学习:

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

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

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移民移粟只是他的小恩小惠罢了。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

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四)、“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必须施行仁政。

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

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

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

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

孟子始终围绕养民、保民、教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百姓安居乐业,三农政策,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健全等,得民心者得天下。

(3)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

“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

”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4)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五)、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

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

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

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

“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

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

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

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六)、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

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三、作业:

结合本课学习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体会,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导读——评价单1

设计人:

宫春平审核人:

李保平王艳芳序号:

008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一、根据课下注释,以及资料链接,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资料链接:

阅读下列补充材料,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

-

(一)、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后尊为“亚圣”。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

“民本”“仁政”。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

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绝不附和迁就权贵,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

  

(二)《孟子》是记载战国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共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

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一书早已被中国学者和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

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使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否则,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第三,当权者要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升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