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8636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docx

小学四年级美术备课

课时教案

课题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教案序号

1--1

授课时间

2013.9.4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具准备

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暖色:

红、黄、橙冷色:

蓝、绿、紫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能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

“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

③小结: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一)、(教师)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一年四季中用给我们带来炎热的夏季,带来寒冷的冬季。

除了天气会给人带来冷和暖的感觉,颜色也会给你有冷和暖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学习《色彩的冷与暖》

哪些颜色给你带来了暖的感觉?

哪些有给你带来了冷的感觉?

(看色相环)

在这些颜色当中你能用自己的感觉找出冷色和暖色吗?

(总结生的问题)

接下来一起来欣赏有冷色和暖色完成的作品。

稳定学生情绪

(设计意图:

运用学生熟悉的季节来感受色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感受冷暖)

(二)、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通过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这些作品给你带来的感受。

指导学生创作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学生活动: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通过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这些作品给你带来的感受。

指导学生创作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

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巩固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中的冷色和暖色

运用冷色和暖色完成一幅作品

课时教案

课题

第2课线条的动与静

教案序号

1--2

授课时间

2013.9.5

课型

造型表现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绘画工具

第2课线条的动与静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

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

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

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

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

请学生欣赏。

 

课时教案

课题

第3课美术的节奏

教案序号

2--3

授课时间

2013.9.11

课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具准备

相关作品

第3课美术的节奏

相同点:

都能感受到节奏。

不同点:

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

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

都能感受到节奏。

不同点:

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

)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

这些节奏美吗?

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

《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

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

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

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活动总结:

指学生谈收获。

 

课时教案

课题

第3课美术的节奏

教案序号

2---4

授课时间

2013.9.12

课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第3课美术的节奏

作品创作

学生创作较认真积极,有一部分同学作品很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复习:

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

《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

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

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

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课时教案

课题

第4课变一变

教案序号

3--5

授课时间

2013.9.18

课型

造型表现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使用美工刀)

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教具准备

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

第4课变一变

板书:

制作要点——分割:

直线组合:

直线等距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明确了操作的方法,能正确操作应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

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

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板书:

制作要点——分割:

直线组合:

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

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

制作要点:

分割:

直线、曲线……

组合:

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

(二)发展阶段

师:

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分割:

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

(也可用剪刀剪出)

组合:

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

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课后拓展:

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级。

3、制作小书签。

 

课时教案

课题

第5课色彩的对比

教案序号

4--6

授课时间

2013.9.25

课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具准备

相关材料

第5课色彩的对比

“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通过欣赏作品和联系实际,学生能了解色彩的对比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

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

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

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

三、小结

 

课时教案

课题

5.色彩的对比

教案序号

4—76--8

授课时间

2013.9.262013.10.9

课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具准备

绘画工具

5.色彩的对比

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对比色并应用对比色绘画,对颜色有了深入的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

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

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

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

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五、收拾与整理

 

课时教案

课题

第6课快乐的回忆

教案序号

6---97--10

授课时间

2013.10.102013.10.16

课型

新授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准备

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

第6课快乐的回忆

.

剪、刻、品、贴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教育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学习效果较好。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并回忆讲述。

(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发展阶段:

欣赏版画作品。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纸版画的表现方式。

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

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技法学习: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

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⑵作业设置: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二节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

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

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1.设计。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品、贴。

三、学生作业:

放轻音乐。

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课时教案

课题

第7课登山游戏

教案序号

7--118--12

授课时间

2013.10.172013.10.23

课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

教具准备

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

第7课登山游戏

一幅游戏棋:

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本课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并引领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

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

这是什么?

(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

(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

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

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

提问:

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

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

在纸上设计图,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为本课的导入与进行做了较好的准备。

课的重点是线路图在整张纸上的构成安排,教师通过让学生范画发现问题,并讲评导学,让学生较快理解棋盘布局的合理与适用。

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课时教案

课题

第8课校徽设计

 

教案序号

8--13

授课时间

2013.10.24

课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

2.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

重点:

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

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具准备

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

各类小学标志

第8课校徽设计

图案颜色文字

本课通过实物观赏,引导学生观察校徽组成部分,并引领学生用积极设计,学生的作品有一定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

新授:

欣赏分析

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

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

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3、讨论特色

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

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

(设计意图:

了解标志的含义,了解标志的设计特征,开拓创作思路

范画展示(校徽的设计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设计步骤)

创作设计:

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学生作业:

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设计意图:

巩固当堂客的学习内容)

小结:

总结学生绘画时出现的各种错误,点评学生作业。

 

课时教案

课题

第9课精美的邮票

 

教案序号

9--149--15

授课时间

2013.10.302013.10.31

课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具准备

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第9课精美的邮票

齿孔时间图案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讨论、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

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

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

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

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

邮票)

请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方寸之间》单元,从中找出邮票的来源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间、怎样诞生的。

师:

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

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

为什么?

生1:

因为信封上有邮票。

人家会看邮票。

生2:

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

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

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

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

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

因为邮票设计得很漂亮。

生4:

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

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

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

师:

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

大家都很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课件展示)“精美的邮票”。

二.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

邮票美不美?

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

邮票有齿孔。

还有多少钱。

师:

那叫面值。

生2:

邮票上有时间。

生3:

那是发行时间。

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

生4:

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师(总结):

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

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

请看屏幕

(播放《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

生1:

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