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88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山东卷一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

(一)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

在当代社会,最的语言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引人注目排山倒海

B.洞察备受瞩目铺天盖地

C.瞥见引人注目铺天盖地

D.洞察备受瞩目排山倒海

2.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

“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组词语是()

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

“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意外④,由本人⑤承担后果。

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④B.②⑤C.③⑤D.④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括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

②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

③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

⑤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

A.⑤②③①④B.④①③⑤②C.⑤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⑤

5.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最贴切的一项是()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一一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鬂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5·郑州市质量预测·1~3】

人喻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许慎说:

“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

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

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

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

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

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

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

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

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

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

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应题目。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

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

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

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

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于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

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

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

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帅①雍阁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

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

阄遂趑趄!

不宾,假鬼教曰:

“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

”于是遂送裔于权。

会先主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

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

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日:

“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上风俗何以乃尔乎?

”裔对日:

“愚以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

”权又谓裔日:

“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阁里也,将何以报我?

”裔对日:

“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

若蒙侥幸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

”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

裔出阁,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黯,倍道兼行。

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教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

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日:

“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其明年,北诣亮谘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日:

“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

”其谈啁流科,皆此类也。

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

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

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

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

建兴八年卒。

子笔嗣,历三郡守监军。

笔弟都,太子中庶子。

(选自《三国志·卷四十-》)

【注】①趑趄(zlju):

踌躇不定,怀有二心。

②谈啁(tiao)流速:

谈吐诙谐机灵敏捷。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作农战之器典:

掌管

B.故许芝遣裔遣:

派遣

C.深悔不能阳愚阳:

假装

D.裔还书与所亲日亲:

父母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外虽泽而内实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犹贤于买臣之妻若七郑而有益于君

C.男子张君嗣附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裔广泛涉猎史-#,曾任鱼复K、巴郡太守等职。

在益州太守人选的问题上,朝廷不用雍闽,而用张裔。

雍阁担心自己交结东吴的事情9l文露,就借口把张裔打发到吴国。

B.张裔应答敏捷,以朱买臣妻子的不贤惠,回应孙权借卓文君私奔之事对蜀地风俗的讥讽;以五十八岁以前是父母给的生命为由,巧妙回答了孙权提出的报恩问题。

C.张裔谈吐幽默诙谐,有一次他要向诸葛亮咨询事务,临行时,有数百人送行,马车满街都是。

张裔后来写信给家人说,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这个职衔,他为这个职衔累得要死。

D.张裔十分讲义气,好友杨恭死后,张裔照顾他的家人,并帮助他的后代成家立业。

他还抚恤故旧,救济衰落的家族。

后来虽然官至辅汉将军,仍然讲义气。

第II卷(共114分)

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闽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

(2)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

身者也。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惠山僧惠衷诗

宋·苏轼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①。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②已不看。

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杨梅尚带酸。

注:

①将心:

僧人用安心法,使人神清性定。

②《楞严经》,佛教经典。

1.首联写了惠山僧人重要的生活内容,请作简要解说。

2.从第三联可以看到苏轼的心态吗?

试作简析。

六、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5·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15】

(1),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2)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6)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七、完成下面题目。

1.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⑴⑵两题。

(1)简要解说画面内容,不超过50字。

(2)请针对漫画中的现象作评析。

2.在文学家的笔下,常见的事物也能显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使读者回味无穷。

请仿照示例,从“白云”、“瀑布”中任选一个,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做描述,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示例]小草:

雨过天晴,小草犹如刚受了委屈而又活泼可爱的顽童,倔强地昂起头,擦干眼泪,向着太阳微笑。

3.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

态度鲜明,语言简练,不超过60字。

(4分)

2014年5月1日至7日,孔子故里曲阜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活动。

活动期问凡能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出《论语》中任意30句的游客,皆可免费领到价值150元的门票。

5月1日当天,就有300多人领到免费门票。

据曲阜文物局副局长介绍,5月7日后,曲阜市将进一步完善这项活动,使“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常态化。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宁,望麻了一对大眼睛

杨志军

①公元前121年,西汉名将霍去病领军入驻湟水流域,在土著草顶房的一侧,筑起屯兵之所西平亭。

西宁作为城市的历史从此开始。

②这座城市后来让人有了这样的期许:

如果你想在一个城市一天之内领略三种以上的民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精髓,西宁便是首选。

③西宁把分布在广袤天地间那些最古老、最普遍、最有情彩和质量的文化凹凸集纳起来,让它成了一个民族交融、风情粘连的立体浓缩版。

城东的伊斯兰文化,浓烈如圣地麦加;城南的藏传佛教文化,原生如古佛临世;城中的儒道文化,坚实如城垣不摧。

还有星罗棋布的移民文化和现代文化,使这座城市具有了民族交汇地带人文呈现的所有特征。

著名的东关清真大寺是汉式宫殿和阿拉伯寺庙的融合,而脊顶的镏金宝瓶以及鸣经楼上的小经筒却又彰显藏传佛教的经典饰风,这样的组合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西宁有两个大广场,中心广场和新宁广场,大广场就是大舞场,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气势磅礴的千人集体舞,各个民族,男女老少,汇聚在这里狂舞锅庄。

锅庄是遍布藏区的藏族圆圈舞,它可以消除疲劳和烦恼,产生爱情和喜乐。

现在爱情照样产生,但已经跨越了民族界限,汉藏婚姻以先锋时尚的方式继续演绎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看着他们的下一代茁壮成长.你会发现那已经不仅是民族融合而是血液融合了。

藏民穿着汉服,汉民操着藏语,见你一声“乔得冒”(你好),分手一声“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很多场合都这样,你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我有一个朋友老家在北京,他总说:

“乔得冒您哪。

”或者说:

“扎西德勒您哪。

”说久了,连藏族朋友也学他:

“乔得冒您哪。

”在藏族地区,汉族才是“少数民族”,因此首先是汉民的藏化.这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你必须习惯喝奶茶、吃糌粑,必须遵从藏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信仰等等,其次才是藏民的汉化,藏民的汉化是一种走向进步的表现,是藏民族自发而必然的趋势。

④由于冬天漫长、夏天短暂,西宁人对绿色的追逐,跟牛羊是一样的,跟鸟儿是一样的,顽强执着得几近疯狂。

只要有点树林子就能冒出个茶园,只要有个茶园就能常常爆满。

喝茶,吃酒,唱歌,跳舞,城市和人群,在这里诠释出了最本真的意义,那就是不管生存多么忙累、艰难,人都要创造享受,享受附带着忧伤,因为一直不肯放弃的,还有期待。

西宁的佛爷藏里的经,

塔尔寺的宝瓶,想烂了肝花花疼烂了心,

望麻了一对大眼睛。

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一首情歌,西宁人的“大眼睛”望得更远,他们认为“藏里的经”才是值得“想烂”“疼烂”的真经。

所以,西宁成了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起始。

⑤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从西宁延伸而去,就像伸出两条结实的臂膀,紧紧搂定了西藏。

青藏高原—青海和西藏,因为这两条命脉的存在,使亘古及今的一体联通变得可触可感.它既是整一的地理板块、区域板块、民族板块,又是整一的风情板块、文化板块、经济板块,它在不可分割也从未分割过的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信仰大陆、福音高地。

而西宁就是高地的门户,是历辈达赖喇嘛和班禅活佛的尊师宗喀巴的诞生地,它发祥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并在一块八宝莲花的福地上,生长出了一棵十万叶片上自然描绘着十万狮子吼佛像的菩提树。

六百多年前的西宁人意识到这是震惊世界的奇迹,在奔走相告的激动平息之后,垒起石板,围树造塔,于是有了塔尔寺。

⑥塔尔寺是信仰的灯塔,为的是把众生引向光明与和平、高尚与幸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塔尔寺从来不仅仅是藏族人的圣地,汉族人的心灵也大都有着对它的依附和崇敬。

有一次,我拣了一把塔尔寺大金瓦殿前菩提树的叶子,带给一个汉族朋友久病不愈的母亲,告诉她这种树叶有祛除病魔的作用,这在我不过是给她一种心理安慰。

但一个月以后,朋友告诉我,自从喝了那些树叶泡的水,母亲的病渐渐好了。

我知道这位汉族母亲的心里早就耸立着神奇的塔尔寺,所以塔尔寺的树叶才是灵验的,是和藏族人共同的信仰治好了她的病,而不是我或者树叶。

(选自《中国作家网》)

1.请简述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看着他们的下一代茁壮成长,你会发现那已经不仅是民族融合而是血液融合了。

(2)在这里诠释出了最本真的意义。

3.文章第⑥段讲了“树叶治病”的故事,简述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结合文意,探究文章以“西宁,望麻了一对大眼睛”为题有哪些妙处。

九、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在微软公司,比尔•盖茨经常告诫员工: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你比别人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

(2)公园里,白杨高大,银杏十分矮小。

一位父亲指着这两排树对孩子说:

这些树都是小树苗的时候同时栽下的,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生得矮小?

孩子一时没有回答出来。

父亲接着说:

“孩子,你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的。

(3)一位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说:

车祸不是速度快惹的祸,就是速度慢惹的祸。

开得太快,是自己撞上了别人,速度太慢,就是被别人撞上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山东卷

(一)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词语或成语辨析要结合语境进行辨析,可以从词语或成语的语体色彩、固定搭配、使用习惯等方面考虑。

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某事。

很快地扫了一下。

洞察指:

1.看穿,观察得很透彻,洞察并能激发感情的源泉。

2.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其本质。

引人注目是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备受瞩目是指很受人瞩目。

排山倒海是形容来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铺天盖地是指一下子到处都是。

形容来势很猛。

2.【答案】A

【命题立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谦词和敬词的正确使用,平时要加强对常见谦词和敬词的积累。

B项鼎力相助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敬词。

此处误用。

C项过奖之词是谦辞。

过分的表扬或夸奖的言辞。

此处应用本题主要考查谦词和敬词的正确使用,平时要加强对常见谦词和敬词的积累。

敬词。

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

是指自己等候别人。

此处应改为“稍等”。

3.【答案】C

【命题立意】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析】自愿:

代表一种心情。

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

如:

自愿的行动;志愿:

代表一种愿望,一种明显高于“自愿”的愿望。

是指志气与心愿。

如:

他的志愿是当个教师;所以“志愿”应改为“自愿”。

“本人承担后果”有歧义,应该将“本人”改为“自己”。

4.【答案】B

【命题立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析】从所给文段的中心来看,主要是围绕“昆曲”而言的,所以能确定④放句首。

【答题技巧】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横线的前一句是谈“昆曲的衰落”,横线的后一句谈的是“昆曲之幸”,由此可以判断横线处应与“昆曲”有关,故应选B。

5.【答案】C

【命题立意】

【解析】从所给的语句的语意分析,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失望之中有希望,痛苦之中有快乐。

所以前一句是不好的,后一句是美好的。

照此推理,所以应该选C。

【答题技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语句的含义。

1.【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原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解析】C项与原文“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缰勒马”内容不符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

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3.【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解析】B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示客观形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

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2.【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遣”,释放、放还。

【思路点拨】本题需要考生对句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进行判断,判断的关键是,所解释的含义是否与句子语境一致,或是否为句子中的本来含义。

2.【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解析】D项,都是助词,用于时间词后,不译。

A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修饰;B项,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对;C项,代词,他/动词,到。

【思路点拨】近几年来,文言虚词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文言选段中包含某文言虚词的句子,与课文中含有同样文言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异同。

这其实是典型的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题目。

考生解题时,应准确回忆所学课文中的文言虚词词义,并联想这个文言虚词在其他课文中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3.【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雍闿担心自己交结东吴的事情败露”“借口把张裔打发到吴国”不合文意。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对选项,排除错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常常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放在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