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567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5.docx

中考专题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15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2013-2014学年度生物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实质上是与菌体内的()有关。

A.抗生素B.多种酶C.有机物D.无机盐

2.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

A.细菌可以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

B.细菌可以吃掉污水中的有机物

C.细菌喜欢喝大量的水

D.利用污水来繁殖细菌

3.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青霉菌B.酵母菌C.鬼笔鹅膏D.乳酸菌

4.泡菜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乳酸的原理制成的。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不仅要加盖,而且还要用水封口,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酸味挥发

B.增加坛内的空气湿度

C.防止尘埃等污染

D.隔绝空气,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

5.蒸熟的馒头暄软多孔,这些孔是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这种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酒精

6.生面团经过酵母菌发酵后,其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A.减少B.没有变化C.增加D.不确定

7.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制作泡菜时,泡菜坛要加盖,同时还要用水封口,这是因为

A.乳酸菌是厌氧菌,防止氧进入坛内

B.乳酸菌是好氧菌,让更多的氧进入坛内

C.乳酸菌的生活需要水

D.乳酸菌的生活不需要水

8.制作泡菜时坛口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A.隔绝空气,防止其它菌进入B.乳酸菌生活不需要任何氧气

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

9.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

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B.乳酸菌C.根瘤菌D.甲烷菌

10.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

密封坛口的根本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防止灰尘、细菌进入坛内

C.造成坛内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D、保温、保湿

11.我们爱吃的泡菜、酸奶主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

A.酵母菌B.乳酸菌C.霉菌D.毛霉

12.“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酿造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A.青霉菌B.甲烷细菌C.醋酸菌D.乳酸菌

13.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秤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

玉米秸秤→糖液→酒精。

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A.酵母菌B.青霉菌C.曲霉菌D.乳酸菌

14.孝感米酒甜而不腻,气味芬芳,是一种用糯米饭和酒药酿制的风味食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孝感米酒只有在夏天才能生产

B.酒药中参与发酵的微生物只有酵母菌

C.只有在密封条件下,酵母菌才能存活

D.酵母菌不同于乳酸菌的突出特点是酵母菌有成型的细胞核

15.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蔺

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6.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A.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对人类有利

B.所有的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C.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D.大多数微生物有利于人类

17.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利用酵母菌来制作泡菜

B.酿酒和制作面包都是利用了同一种细菌

C.艾滋病病毒侵染的是人体的肝脏细胞

D.人们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制作酸奶

18.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醋酸菌酿醋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19.我市生产的雪花啤酒畅销各地,制作啤酒需要利用()

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青霉菌

20.面包师制作面包、馒头时,要使面包、馒头膨大松软,需要用到下列哪种生物()

ABCD

 

二、判断题

21.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2.我们食用的酸奶是由牛奶中的细菌制造出来的,该细菌是乳酸菌。

23.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

()

24.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5.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的疾病。

()

三、连线题

26.(4分)将下列应用实例与其相关的生物技术进行搭配,将选项的字母填在右侧对应的数字后面

27.左列中哪些菌类可制右列中的食品

A乳酸菌a醋

B醋酸菌b酸奶、泡菜

C曲霉c酱油

D酵母菌d面包、馒头

28.请你根据下列菌类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A乳酸菌a细菌杀虫剂

  B青霉菌b制泡菜、酸奶

  C醋酸菌c制成抗生素

  D根瘤菌d酿醋

  E苏云金杆菌e固氮作用

29.连线题

甲烷细菌产生沼气

酵母菌酿酒、蒸馒头

根霉菌食物腐败

痢疾杆细菌腹泻、腹痛

四、填空题

30.夏天在自制酸奶时,可以用煮沸冷却的鲜奶为原料,用沸水烫过的汤匙取新鲜含活菌的酸奶为“种子”,加入酸奶的量为5%~10%,盖上盖子后,放置一夜即成.在这一过程中,鲜奶相当于培养细菌方法中的  .

31.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______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32.生物圈中的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但有些细菌对人类是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

33.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一些_________,制成的馒头和面包就会暄软多孔。

34.使面粉发酵的是___________。

制醋则需要    ,制酱则要用多种    。

35.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

酿制酒酿、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由发酵的结果;制作酸奶——;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了——。

36.使面粉发酵的是___________。

制醋则需要    ,制酱则要用多种    。

37.做馒头和酿酒常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

青霉素是______菌产生的抗生素。

38.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

其中泡菜是人们利用了的发酵作用;应用于酿醋;蘑菇等(真菌或细菌)可以直接使用;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真菌,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上被广泛利用。

五、综合题

39.资料分析:

青霉能产生青霉素,人们把青霉中有关基因切下来,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大肠杆菌中去,依靠大肠杆菌的快速繁殖产生大量的青霉素。

(8分)

(1)青霉能产生青霉素,青霉素的产生靠控制。

(2)以大肠杆菌产生青霉素的技术称

(3)以上资料说明:

大肠杆菌产生青霉素是的结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0.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对此请分析回答:

(1)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细菌和真菌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

人们利用______制作酸奶、泡菜,制作时应为该菌的发酵提供的适宜条件有:

①材料用具干净,避免污染杂菌;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填“有氧”或“缺氧”)的环境。

(2)为防止细菌和真菌使食品腐败,人们采用多种方法来保存食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肉类、鱼类、蔬菜等食品放入冰箱保存,这种保存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袋装牛奶和盒装牛奶都是运用巴斯德消毒法来保存,这种保存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41.(2分)如图是现象:

在瓶内的温开水中加入糖和酵母菌,搅拌后瓶中的液体会冒出气泡,套在瓶口的原本瘪的气球会胀大。

气球中的气体是。

42.(2分)泡菜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自制泡菜的过程:

①将蔬菜洗净切好,放入沸水中上下翻两次后迅速捞出浸入冷水里,稍后捞出待用。

②将各种配料煮沸,待冷却后滤去残渣制成料液。

③将上述蔬菜装入泡菜坛内,将料液注入泡菜坛内,并将蔬菜完全淹没,再将泡菜坛密封起来。

泡制几天即可食用。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2)配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白砂糖,除了用于调味外,更主要的是为微生物提供。

43.(6分)李明的爸爸妈妈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李明想在暑假为父母分担家务,他买回面粉,学做馒头,第一天中午他和好面,用盆装好盖上盖子,放在桌上,第二天早晨准备蒸馒头时,发现面并没有发泡而是发酸,你能告诉他,做馒头的一些基本常识吗?

(1)材料:

、、

(2)条件:

(3)注意:

(4)发泡原理:

44.许多家庭都喜欢自己制作甜酒,制作甜酒时,常向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具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器具还须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速度加快。

(2)密封器具是使器具中缺少,在此条件下,的产量将大大增加。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种气体是:

(4)(2分)若不将器具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淡一些,原因是。

六、探究题

45.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0C--430C)→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

(5)为何加酸奶前进行冷却。

46.(12分)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5)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条即可)。

47.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0C--430C)→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

(5)为何加酸奶前进行冷却。

48.(5分)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

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49.小明为研究酵母菌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4个瓶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然后按图示进行操作,最后密封A、B、C的瓶口,几天后观察比较现象。

试分析回答:

(1)小明的上述实验中,实际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

;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对照装置是和。

(2)若想尽快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最好将上述各装置放在什么地方(或环境中)?

(3)正常情况下,会发现装置和(填装置代码)内的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其中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了气体;装置中最有可能产生酒精。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发酵主要是依靠微生物自身的酶,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在代谢中产生新物质,形成独特的风味,可见B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一些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可见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C

【解析】

试题分析:

A、利用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故青霉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B、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故酵母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C、此菌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故对人类有害,符合题意;

D、乳酸菌可以制酸奶、酸黄瓜等发酵食品,故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故D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5.C

【解析】

试题分析: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可见C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6.A

【解析】

试题分析: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7.A

【解析】

试题分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影响泡菜的质量,同时加盖还可以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故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8.B

【解析】

试题分析:

乳酸菌必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和无氧的环境中才能将乳糖分解成乳酸,这也是乳酸发酵的基本原理,选B

考点:

本题考查乳酸发酵的原理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明白,制作泡菜其实就是运用了乳酸发酵的原理。

9.D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把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放在沼气池中,其中的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故D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泡菜,酸奶变酸要靠乳酸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用来酿酒,霉菌和毛霉会引起食物的变质。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青霉菌中能提取出青霉素,甲烷杆菌能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乳酸菌发酵能产生乳酸,在制作酸奶和酸菜中有重要意义,所以此题答案选C。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由题意可知,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中,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所以此题答案选A。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出适宜的温度,因此在任何季节都可以生产米酒,不符合题意;

B、制酒时要加入酒曲,酒曲的主要成分是酵母菌,还有其它菌种,不符合题意;

C、有氧无氧时酵母菌都能存活,但在无氧时,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乳酸杆菌是有益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甲烷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净化污水,故C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结核杆菌可以使人患结核病,肺炎双球菌使人患肺炎,鬼笔鹅膏能使人中毒,醋酸杆菌可以生产醋酸,故D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A、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不符合题意;

B、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都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病毒侵染的是人体的免疫细胞,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不符合题意;

D、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些食品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甜酒、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等,所以此题答案选D。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于制造啤酒的是酵母菌。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

考点: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1.√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22.√

【解析】

试题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因此我们食用的酸奶是由牛奶中的细菌制造出来的,该细菌是乳酸菌,故题干的说法正确

23.错

【解析】

试题分析:

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制作酒时,先加入的酵母菌数量太少,因此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目的是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此时不产生酒精,因为在有氧呼吸的情况下酵母菌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只有氧气耗完后,进行无氧呼吸,才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水.故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通入空气,其结果是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4.错

【解析】

试题分析:

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它可以吞噬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

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点评:

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熟练掌握细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明确细菌、病毒有的是有益,有的是有害的。

25.对

【解析】

试题分析:

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掌握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抗生素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抗生素的例子,就能解答本题。

26.①—(A)②—(D)③—(B)④—(C)

【解析】

试题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在面粉中加一些酵母菌,原因是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蒸熟的食物就会松软多孔,转基因番茄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技术。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事例。

27.A-bB-aC-cD-d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些食品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甜酒、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等.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了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8.A—bB—cC—dD—eE—a

【解析】

试题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某些真菌发酵可以产生抗生素,如从青霉中能提取出青霉素,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