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3675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共11页)7400字.docx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还有3个月就要退休,却在护送学生回家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

他的身后,是数十位闪着泪光深切呼唤“老师,别走!

”的学生。

**乡大路村小学教师谢卫东——用生命铸就师魂

  他走了,送行的队伍很长很长

  12月6日上午,**乡大路村千余名村民早早守候在村口,这天,他们敬爱的谢卫东老师要从20**县殡仪馆“回家”了。

  12月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在护送学生回家的途中,谢老师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守候村口的村民手中拿着小白花,路旁还摆放着10多个来不及送到殡仪馆的花圈。

几个小学生手擎一个花圈,上面写着“送给敬爱的谢老师”。

他们是大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刘伟、刘欣、刘雅茹和钟火生,父母都在外务工,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花圈。

刘伟流着泪说:

“自一年级开始谢老师就天天送我们回家,以后谢老师再也不能送我们了……”

  11时20分,送葬车队缓缓朝大路村驶来。

这时,从庙岭、戴家、安峰等村的数百名村民也赶来了。

道路两旁的村民点燃了爆竹,迎接谢老师灵柩的归来。

大路村一组66岁村民张治莲领着在大路村小学三年级读书的孙子何军业站在送葬队伍前面,张治莲含着眼泪说:

“这么好的老师,真是舍不得啊!

”刚从外务工回家的林智勇、谢艳生是谢老师生前教过的学生,他俩举着“谢老师,请您一路好走”的横幅走在送葬队伍中间。

  凡送葬队伍经过的地方,村民都为送别谢老师燃起爆竹。

戴家村距大路村有12公里路程,村民周中华在家开了一家小卖店,今天放着生意不做,特意赶来为谢老师送行。

她说:

“谢老师以前在我们村教过书,我们都了解他的为人,我现在在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的女儿是谢老师的学生,听说谢老师不幸遭遇车祸,叮嘱我一定要来送送谢老师。

”说话间,周中华不住地抹着眼泪……安峰村8组71岁村民陈井英喃喃道:

“多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从教28年,他用生命诠释师德

  今年59岁的谢卫东出生在大路村一位普通农家。

高中毕业后到部队服役,转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先后在义宁镇桃里小学、**乡戴家小学、乡中心小学和大路小学任教。

由于他工作兢兢业业,待人诚恳热情,每到一地工作总是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的肯定。

  XX年,谢老师调到大路村小任教。

该校有4个年级,4位老师和70多名学生。

谢老师每星期有22节课,任教三年级语文和四年级数学课,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他每天带着教案和学生作业回家批改。

校长陈运生介绍,谢老师撰写教案和批改作业极其认真,**乡抽查,均因撰写教案质量高,批改作业认真、仔细得到好评。

**乡村小抽考,谢老师所教班**乡前三名。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谢老师常常探讨有益的教学方法,为学习成绩一时跟不上的学生“开小灶”。

村里移民新村20多名学**县各地,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谢老师连续两个学期利用晚上时间,将新村里的学生集中在村民贾爱菊家补课。

三年级学生吴海燕说:

“谢老师对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从不责备,常常鼓励我们。

”陈运生说,谢老师的书法较好,语文功底深,学校所有的宣传标语、黑板报都是他办的,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他经常利用双休日到学校加班。

  谢老师不仅教学严谨、认真,而且爱生如子。

师生中午全在学校吃饭,一次,学生邱梦超一只饭碗不慎摔破了,蒸出来的米饭全生的,谢老师发现情况后,在自己的饭碗里拣出大半碗饭给他。

去年冬天,二年级学生梁毅在上学的途中不慎摔到水沟里,衣服湿透,谢老师赶紧生火帮他烘干。

刚调到大路村小时,四年级学生何宗保因父母长年患病,家中十分困难,那年,何宗保家断粮了,谢老师将家中的粮食分给何宗保家,帮助他家渡过难关。

此次谢老师遭受不幸,在外务工的何宗保刚好回家,听到谢老师的噩耗泪流满面,他说:

“谢老师对我家的恩德我永远不能忘怀!

  他的家,走不出他爱的目光

  12月6日下午,谢老师家。

谢卫东爱人马仕菊将谢老师中午带饭的饭筒擦了又擦。

马仕菊泪眼涟涟:

“他答应过我,到明年三月后,就有时间陪我到外面散散步,和我一起带孙儿……”说话间早已泣不成声。

  不一会儿,马仕菊从房间搬出一捆大小不一的红本本。

她告诉记者,老谢几乎年年都是先进,有市里的、县里的,**乡里的,这是他一生勤奋努力的写照。

按照谢老师这个年纪,本来这个学期可以不去任教了,学校也同意,但谢老师说,现在学校老师不够,我要坚守最后一班岗。

今年秋季开学不久,谢老师总感到浑身乏力,且全身发热,到医院检查患急性肝炎。

医生叫他至少住一个月院,学校也同意了。

可他只住了一个星期就出院了,他说:

“快期中考试了,我放心不下学生,万一他们考得不好,我够后悔的。

  谢老师家离学校不到两公里,中午本可以回家吃饭。

但为了照看学生,他坚持每天在学校吃饭。

爱人马仕菊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做不了重活,而且不能下冷水。

他的两个儿子、儿媳都在外务工,家中还有一个快一岁的孙儿。

每天他不到6点就起床,烧水做饭,除了早上的饭菜,还给爱人做好中午的。

@@省时间,他早上都骑摩托车上班,晚上总是推着摩托车走在学生队伍最后护送学生回家。

回家后忙着做饭,晚上经常批改作业到11—12点。

“肇事车由于行驶过快,从前进方向右边穿到左边来的,老谢当时也是推着摩托车。

”马仕菊不住地抹着眼泪,“我去收拾他的遗物时,摩托车旁除了一只饭筒,还有撰写的教案,以及没有来得及批改的作业……”

  英雄代表—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县界集镇实验小学教师裴昌彩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隆重召开期间,我们来到苏**区——@@**县。

在这块英雄辈出的地方,在裴昌彩代表的学校,我们按约好的时间,采访了“殷雪梅式”女教师、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县界集实验小学教师裴昌彩。

  奋勇救学生

  XX年4月28日17时许,照片中的主人公——裴昌彩老师,在下班回家途经界集镇曹圩小学东侧约50米处时,一辆满载黄沙的手扶拖拉机为躲闪已停稳的中巴车向右侧猛冲过来,眼看就要撞上一名刚下车的7岁小学生杨月,在这危险时刻,裴昌彩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将学生推向路旁。

杨月安然无恙,而裴昌彩却被迎面驶来的拖拉机撞飞出数米,并重重地摔倒在路旁,当场昏死过去。

她的腰部至膝盖间有10多处软组织严重挫伤,部分韧带拉伤,右手肘关节严重骨折,落下终身残疾。

而在医院苏醒过来的裴昌彩第一句话就问:

“孩子没事吧?

”她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先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XX年9月,她@@省评为第九届文明新人新事先进个人。

XX年11月20日,被中宣部、公安部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评为“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XX年1月29日,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关爱法院为民生

  今年31岁的裴昌彩谦逊而又率直,说起话来开门见山:

“我只是个小学教师,以前我对法院了解不多,在当选人大代表之后,县法院刘院长等领导同志只要一见面就和我谈法院的工作,他们还通过走访、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我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县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从加强法院建设的战略高度,提@@省先进的目标,实现司法形象、司法便民、司法业绩三大突破,加强对干警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以提升个人的品位来打造法院的品牌。

法院领导率先垂范,抓队伍作风建设,从文明接待、从接电话这些细小的事情入手,从解决立案难、执行难这些实事着手,让当事人申请立案和执行时与法官‘零距离’接触。

了解的多了,也就对法院工作有了理性认识。

我认为,泗洪法院工作目标与举措都很实在,事事处处关注民生,巡回审判、上门立案等便民利民措施很受老百姓欢迎。

据我了解,**县法院的案件特别多,到7月底收了近XXXX年件案件,是去年同期的2倍,已经审结近XXXX年件,审判质效14项基础##市基层法院排名中有9项名列前茅。

  说起法院的事情,裴代表充满着感情。

她说:

“我从《人民法院报》上看到,全国法院都面临着案多人少的矛盾。

就拿泗洪法院来说,今年的案件增幅@@省基层法院里是比较快的,干警主动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基层法院的担子太重了。

县法院关爱干警生活,组织老同志外出学习考察、为干警送生日礼物、生病看望都成为惯例。

法官也是人,都是需要感情投入的,干警拼命工作除了是对职业的感情,更多的还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没有感情的投入,老百姓也是不认同的。

法院处理的案件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涉及到民生,比如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半年下来就有很多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泗洪法院因此设立了房地产案件专门合议庭,调解结案达九成,这当中法官们所付出的劳动是难以想象的。

  民意时刻挂心间

  谈到法院与人大的联络以及与人大代表的联络时,裴代表说:

“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提出要把人大联络工作作为人民法院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的重要信息渠道。

江苏各级法院都非常重视联络工作,从高院到基层法院,经常给我寄来一些反映法院工作的材料,县法院刘院长在今年新年上班第一天举行的‘泗洪法院争先进位创一流业绩’活动启动仪式上提出要向社会各界敞开心扉,接受监督,态度非常诚恳。

每次见面,院领导都会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我们法院有什么问题、错误或不足请随时告诉我们。

”说话间,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说:

“比如泗洪法院编印的工作通讯就非常好,审判工作进展、重大案件审理、热点难点问题等等,让人看了一目了然,还有院长热线、院长信箱,代表对法院有什么意见建议随时都可以通过院长热线和电子信箱进行联系沟通。

在江苏高院和宿迁中院的工作简报上,我经常看到泗洪法院的信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行政案件协调,代表联络等工作做得都是比较好的,泗洪法院要敢于@@省先进法院。

  出于职业的习惯,裴昌彩更多地把话题说到了教育上:

“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加重,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现象比较严重,我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农村中小学生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国家要对农村的中小学教育进行倾斜,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

在这方面,泗洪法院经常利用巡回审判的机会到农村普法,这个做法很好,希望法院能把普法延伸到学校,经常给学生上法制课,从小就要加强对孩子们懂法律、重品行、讲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培养,有德有才,才能对社会有用。

”最后,裴代表建议:

“在法院内部要加强对干警的业务培训,多引进一些法律人才,加大审判方面的科技投入,以提高办案的效率,另外还要依靠地方党政部门和基层组织,寻求更多的解决纠纷的办法。

”话语中,对法院干警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主人公小档案

  裴昌彩,女,XXXX年出生@@**县界集镇,XXXX年从宿迁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

先后在界集镇吕岗小**县界集镇中心幼儿园担任教师。

年11月20日,被中宣部、公安部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评为“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XX年1月29

  日,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所船头小学的历史变迁

  44年前,一个叫阎成米的年轻人按照组织的安排,在洪泽湖的一条小木划子上,创建了一所“学校”。

这个当时连名字都没有的学校,除了阎成米之外,没有教师,没有员工,甚至没有固定的学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承载了太多渔家子弟读书识字的希望,先后使XXXX年多名渔家孩子告别了蒙昧与贫困,获得了知识与文明,并从这里走向了富裕和幸福。

而这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湖到岸的历程也折**区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

如今,这所船头小学已经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这艘船和它的船长,就像当年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一样,依然收获着人们的喝彩与掌声。

  从无到有,小木划子上办起船头小学

  名列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烟波浩淼。

**县临淮镇就是这湖上的一颗明珠。

位于洪泽湖西岸的临淮镇,三面临湖,呈半岛状伸入湖内,全镇近70%是渔民。

历史上,这里的人们大都漂泊湖上,靠打鱼为生,渔家孩子一直没有一个读书识字的地方。

XXXX年,年仅15岁的阎成米根据组织安排在洪泽湖的一条小木划子上办起了洪泽湖上第一所“水上船头小学”,尽管小木船条件简陋,只能容纳20名学生,但终于给渔家子弟提供了读书识字的地方。

而后来,这所学校成了全国最著名的“水上船头小学”。

  **县临淮镇,只要一提起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阎成米,当地妇乳皆知。

**县临淮镇水上希望小学,就是他44年前创办,并精心呵护的希望之舟。

  谈起船头小学的由来,阎成米回忆说,“那是XXXX年,3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当地干部一定要让我参加创办洪泽湖水域有史以来的第一批船头学校。

  阎成米告诉记者:

“那天早上,我刚丢下饭碗,拎起药箱准备出门,生产队长和大队书记迎头拦住了我。

书记冲我笑了笑,说是想让我丢下药箱上讲台,改行当教师。

  当时身有残疾的阎成米一心想当一名医生。

但实在不忍心看着那些渔家娃娃一个个都从小文盲长成老文盲。

于是几经考虑后,决定同意接过这一重担。

当天晚上,阎成米怎么也睡不着,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猛地打开日记本,写下了两句豪气冲天的话:

“燃我青春之火,去焚烧二河村没有文化的历史;沥我青春之血,**乡亲们因不识字而被笑为愚民(渔民)的耻辱!

  不久,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二河村有史以来第一所船头小学诞生了。

  这个所谓的船头小学,其实只有阎成米一个教师。

没有教干,没有勤杂人员。

所有的管理、教学和后勤工作任务,全由他一人承担。

他白天教学生,晚上还要教成人扫盲班。

备课和批改作业,都得在深夜进行。

  他正常每天都得工作14至15个小时。

那条教学船长不过8米,宽不过2.5米,常年在距离码头10多公里的洪泽湖水面上漂来荡去。

晴天还好,一旦到阴天,四周一片茫茫,哪是天空,哪是陆地,哪是水面,根本分不清楚。

一年四季,除了夏天可以下湖里洗洗澡,春、秋、冬三季只能从船头踱到船尾,再从船尾踱到船头。

学生个个席地而坐,以膝当桌。

由于船舱低矮,身高1米8的阎成米只得弯腰跪着教学。

“上课时,我只能盘腿而坐,坐累了就双膝下跪,跪累了再坐。

以致后来双下肢静脉出现曲张现象。

”阎成米回忆说。

  从小到大,四代教学船承载渔家希望

  船头小学共计经历了四代教学船。

最初的教学船其实称不上是教学船。

XXXX年,当时没有专门的船用来上课,就在一个小木划子上开始了教学。

当时有20多个学生,有大人有孩子,教学多半放在下午和晚上,没有固定的时间。

  进入70年代后,船头小学开始“鸟枪换炮”,一艘6吨的水泥船替代了破旧的小木划子。

“当时没有桌椅,都席地而坐,后面的学生把本子贴在前面的学生的后背上写字。

”阎成米告诉记者。

“那时候教学条件还是很差,XXXX年我们刚结婚,白天是教室,晚上是新房,一顿饭做几次忙。

”阎成米的爱人段广珍补充说。

  尽管条件艰苦,但挡不住渔家孩子们求知的愿望。

船头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小小的水泥船已经挤不下了。

正在校长阎成米愁眉不展的时候,船头小学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当时我记得是XXXX年,淮阴有一个叫华联商厦的,搞开业非要让我去剪彩。

我说剪彩行,你得给我打条船。

后来就有了一条30吨的水泥船。

”阎成米回忆说,“XXXX年,我们又争取到了一新船,这条船就是船头小学最后一条船,也就是现在这条船。

41米长、8米宽的船,几百吨,全封闭,共有4个教室1个办公室,还有操场。

  这条几百吨的第四代教学船,见证了水上小学的“上岸”,如今它正默默地躺在洪泽湖西岸。

  90年代以来,船头小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不但教学的硬件在不断改善,同时,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了船头小学的教学,使这所水上希望小学的师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

从一开始的只教语文、数学,到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XX年以后,不断有船头小学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再仅仅是扫盲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

船头小学教学成绩最好时,**县统考中,一次就有10位学生每门课都得满分。

洪泽湖上渔家第一位本科大学生段广明,小学就在阎成米的船头小学上的。

而阎成米所在的二河村,已由以前的文盲村变@@省扫除文盲**县级普及教育先进村。

  从湖到岸,水上小学校告别漂泊历史

  XX年,在湖上坚持40余年教学的阎成米病倒了,两次脑出血加上半身不遂使阎成米从此告别了讲台。

阎成米病倒后,当地政府对他十分关心,资助他在镇上买了房子,考虑到他行走不便,县残联给他送去了一部崭新的轮椅。

而同时,当地政府也在思考着船头小学“上岸”的大计。

XX年2月,省、市、县教育部门投资200多万元,着手在临淮中心小学内建设一栋占地XX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及学生食堂等,同时对学校的大门、道路、绿化、运动场以及辅助设施等进行改造。

XX年秋季开学前夕,水上希望小学有113名学生被安排进入临淮中心小学就读。

去年9月1日,水上希望小学仅剩的20名学生也全部上岸读书。

  XX年9月1日上午7时,成了船头小学所有师生难忘的时刻,**县临淮镇水上希望小学的最后20名学生在船上举行了一次升旗仪式,随后,集体乘车前往临淮镇中心小学读书。

至此,这所有着43年历史的洪泽湖“水上船头小学”成为历史。

  讲台虽然不能上了,但阎成米的心还和孩子们在一起。

如今,阎成米还经常坐着轮椅到临淮小学看望他的学生。

每次他去的时候,船头小学的学生们都会欢呼着跑过来,把阎老师抬进教室。

而每当这时,阎成米的心就仿佛回到了那条曾经寄托渔家希望的教学船上,他正手持教棒伴着风声潮声在大声领读。

  而现在,曾经承载着无数湖上孩子读书梦想的教学船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忙,正静静地停靠在洪泽湖西岸。

而船头小学的学生们也已经告别了在湖上漂泊的历史。

临淮中心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可以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不再有漂泊之苦和风雨的惧怕,享受着更好的教育。

  “船头小学撤消的时候,还真有点不适应,老想着在船上,现在想来,这是时代的发展。

”阎成米说。

  采访手记:

湖上的教学是艰苦的。

40多年来,许多老师来了又走了,只有阎成米留了下来。

留住阎成米的,是渔家孩子们向往外面世界的期盼的眼神。

40多年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着荷香清风,抚慰着洪泽湖;40年,阎成米由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40年,二河村由文盲村变成@@省普及教育先进村。

  世代打鱼为生的渔家孩子们从这艘希望之舟走出,去接受更高的教育,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或做教师,或做军人,他们的世界将从此变得不同,他们的人生将从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始终在想,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个阎成米,才使得经济**区的教育变得如此充满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