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431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docx

桥台系梁及墩柱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日期

2009年10月25日

编号

JD-D005-0008

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桥台、系梁及墩柱

施工单位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交底提要

桥台、系梁及墩柱施工技术方案

交底内容:

一、扩大基础施工

尤家老屋大桥的0#、6#桥台设计为扩大基础,土质基坑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

石质基坑采用推土机单齿松动开挖,无法松动时,采用小松动爆破,挖掘机配合开挖。

开挖过程中,须加强基坑排水。

1.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我们根据地质及水文等情况,计划采用不支护加固基坑坑壁的施工方法,其准备工作如下:

1.1将基础的轴线、边线位置及基底标高应精确测定,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1.2挖基施工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开工后应连续快速施工;

1.3挖基弃方应指定位置处治;

1.4基抗排水应不影响基础基坑的安全及农田和周边环境的污染。

2.挖基

2.1挖基应避免超挖。

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处理方案应报监理、设计单位批准;

2.2挖至设计标高以上10~20cm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好后基础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的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2.3尤家老屋大桥桥台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500Kpa,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进行处理,其方案经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部门批准认可。

2.4集水坑排水: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排出坑外。

集水坑宜设在上游,尺寸视渗水的情况而定。

3.地基处理:

3.1挖到设计标高后,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地基土的种类、强度和密度,按设计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3.2地基处理的范围至少应宽出基础之外50cm;

3.3岩层基底的处理:

a、风化的岩层,应挖至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或其他方面的要求为止;

b、在未风化的岩层上修筑基础前,应将淤泥,松动的石块清除干净,并将岩石清洗干净;

c、坚硬的倾斜岩层,应将岩层面凿平。

倾斜度较大,无法凿平时,则应凿成为台阶,台阶的宽度值宜不小于0.3m.。

4.基底检验

基坑开挖并处理完毕,应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合格后填写地基检验表。

经过检验签证的地基检验表由施工单位保存作为竣工资料。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浇筑基础。

4.1基坑检验的内容:

a、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

b、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c、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d、检查施工日志及有关试验资料等。

4.2按桥涵大小、地基土质复杂情况及结构对地基有无特殊要求,一般采用以下不同检查方法:

a、小桥涵的地基检验,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验。

b、大、中桥和地基复杂、结构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地基检验,一般采用触探和钻探取样作土质试验,或按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荷载试验。

5、模板

扩大基础的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用角钢作肋,底口、中部、上部均用Φ20对拉螺杆,外侧用方木支撑固定。

6.混凝土的浇筑

6.1尤家老屋大桥0#桥台平面位置在325省道右侧山坡上,距325省道平距约30m,高差约8m,故拟定用砼罐车运送至桥台附近的325省道边,然后用砼输送泵输送到桥台处入模。

6.2尤家老屋大桥6#桥台处在325省道右侧50m的地势较为平缓的坡面上,当地有一完好村道正好经过该台附近,故搭接村道可将施工便道修建至桥台位置,由此混凝土可用砼罐车运输到位。

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将地基进行清理使其符合图纸要求。

当基底为干燥地基时,应将地基润湿。

如果是岩石地基,在湿润后,铺一层厚2~3cm的水泥砂浆,并在其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6.3一般要求

a、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否则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管、槽等设施卸落混凝土。

当倾落高度超过10m时,还应设置减速装置。

b、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进行并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分层应保持水平。

分层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

序号

捣实方法

分层厚度(cm)

1

用插入式振动器

30

2

用附着式振动器

30

3

用表面振动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5

配筋较密时

15

4

人工捣实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0

配筋较密时

15

注:

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部位和振动器型号适当调整。

c、整体结构的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按施工缝处理;

d、预埋件的处理:

施工中要随时注意预埋件的位置,按设计要求预埋或设置。

6.4基础混凝土浇筑

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当平面截面过大时,

可分块进行浇筑。

6.5混凝土的振捣

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一般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实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cm~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b、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为宜。

c、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在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6.6混凝土的养护

基础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

一般塑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收浆后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

对于干硬性混凝

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覆盖和洒水养生,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当气温低于50C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混凝土养护用水的要求与拌和用水相同。

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7d,可根据气温、湿度、水泥品种和掺入外加剂等,等酌情延长或缩短。

当结构物与流动性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以使混凝土在浇筑后7d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各种外加荷载。

7.基础回填

7.1所有结构物的回填必须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不得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等回填。

严禁结构物基础超挖回填虚土。

7.2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不得对结构物回填。

一般要到结构物的砼强度达到90%后进行回填。

如果养生条件反常,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延长时间。

桥台、桥墩等周围的回填,应同时在两侧及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特别要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受土压。

必要时,挖方内的边坡应修成台阶型。

7.3回填材料应分层摊铺,并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压实。

每层都应压实到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压实度标准,回填用土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

7.4需回填的基坑应尽可能地及时排水。

若无法排除基坑积水时,应采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回填,并在水中分薄层铺筑,直到回填进展到该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砾材料所吸收并达到能充分压实的程度时,再进行充分夯实。

后附:

表1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框图

二、系梁施工

本桥共有地系梁5个,C25砼156.7m3

1.基础开挖

先初步放样,划出地系梁边界,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人工清理四周及基底,并对基底进行夯实,然后按设计图纸要求铺设砼垫层,其厚度不小于10cm,并应振实整平。

2.测量放样

开工前,进行对中线、对角线坐标及四角标高进行准确测量放样,并在纵横轴线上引出控制桩,控制钢筋绑扎和模板调整,严格控制好各部顶面标高。

所有系梁在施工前应对已成桩进行无损探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钢筋下料成型及绑扎

钢筋由钢筋班集中下料成型,编号堆放,运输至作业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资料方可使用。

钢筋绑扎严格按图纸进行现场绑扎,绑扎中注意钢筋位置、搭接长度及接头的错开。

钢筋绑扎成型后,按要求进行验收。

4.模板安装

地系梁侧模板均采用万能组合钢模拼装,用槽钢或角铁做肋。

底口、中部、上部均用φ20对拉螺杆,外侧用方木支撑固定。

5.浇注砼

钢筋、模板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开始浇筑砼。

砼采取集中拌和,罐车运输。

拌和中严格控制材料计量,并对拌和出的砼进行坍落度测定。

大块砼浇筑厚度应按技术规范规定施工。

尤家老屋大桥地系梁混凝土输送方案同桩基,浇筑要连续进行,中间因故间断不能超过前层砼的初凝时间,砼浇注到顶面,应按要求修整、抹平。

6.养生

砼浇注后要及时覆盖养生,经常保持砼表面湿润。

7.拆模

模板拆除按照结构的不同和砼规定强度来决定,地系梁强度达到设计的50%即可拆模板,墩身和盖梁底模需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方能拆除模板。

模板拆除时要小心按顺序拆卸,防止撬坏模板和碰坏结构。

三、墩、台施工

本桥共有墩柱15根,中系梁4个,台身2个,墩帽5个,台帽2个。

最大墩高为30.0米,对于高墩的施工主要采用塔吊和混凝土泵送各类材料。

基础凿毛:

当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时,基础顶面和墩身相接处凿毛,凿毛后冲刷掉多余砼,并保湿养生。

1.测量放样

模板安装前根据图纸设计,在基础顶面准确放出墩、台中线和边线,考虑砼保护层后,标出主钢筋就位位置,放完后监理进行检查,合格后安装模板。

2.模板工程

高墩及盖梁的施工为本合同段的工程难点,对这部分的质量要求标准高,施工难度大,且施工时间长。

对高墩施工,采用制作成型后吊装,对模板的固定方法主要为:

缆风绳固定和对桥墩抱模固定,对中系梁以上的高墩身采用以中系梁为台阶施工上部墩身。

盖梁采用圆形抱箍法进行施工。

抱箍承重原理:

在盖梁施工时,用半圆形钢带抱紧墩柱,在钢带两端焊接牛腿,将盖梁底模的承重横梁架在牛腿上,利用上下钢带抱紧墩柱所产生的摩擦力来承担盖梁自重、模板自重、施工荷载等。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法的特点:

(1)可以克服满堂支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缺点。

(2)可以克服牛腿预留孔倾斜和影响墩柱美观的弊端。

(3)抱箍和盖梁底模板可以在地面上安装,用手拉葫芦或滑轮组顺着墩柱提升就位。

拆除底模时,抱箍下落到一定高度后可做为盖梁底部缺陷修补的脚手架,而且可以节约机械安装拆除盖梁底模的大量费用。

抱箍的直径宜大于墩柱直径1~2cm;抱箍内壁宜加垫摩阻力较大的柔性材料,如橡胶垫、麻袋片等,以增加抱箍与墩柱之间的摩擦力;抱箍须设置足够XX的连接板,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宜布置成两排,螺栓预拉力必须保证抱箍与墩柱间的摩擦力可靠地传递荷载;抱箍设计完毕后,应进行荷载预压试验,堆载重量为上部荷载(包括盖梁模板、钢筋、混凝土、各种施工荷载等总重)。

盖梁底模安装:

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测量人员将盖梁轴线放出后,施工人员按盖梁轴线和盖梁标高安装底模。

承重挂篮搭设完毕后,将盖梁底模安装就位,底模安装应在跨中预留5-8mm的上拱度,按抛物线布置,以消除由于承重工字梁受荷载作用后引起的下挠,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应大于±5mm,轴线偏位误差不应大于±10mm,模板接缝间要垫3mm厚的橡胶条,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

安装盖梁侧模:

侧模安装前均匀涂刷脱模剂,侧模与侧模、侧模与底模之间的接缝要紧密,加垫橡胶条防止不漏浆。

模板各部位支撑、拉杆要稳固。

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各部位尺寸以及稳定性。

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由钢管及扣件组成,具有承载力大、装拆方便和较为经济的优点。

一般情况下,脚手架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

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仅适用于高度小于24m的墩、台。

单管立柱的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50m以上的高架,有以下两种作法:

其一是将脚手架的下部采用双管立柱,上部采用单管立柱,单管立柱部分高度应在35m以下;

其二是将将脚手架的下部柱距减半,较大柱距的上部高度在35m以下。

脚手架组成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脚手架是由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杆共同组成的“空间框架结构”,在脚手架的中心节点处,必须同时设置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杆。

b、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0N.m~60N.m,以保证“空间框架结构”的节点具有足够的刚性和传递荷载的能力。

c、在脚手架和建筑物之间,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接杆,以便在脚手架的侧向提供约束,防止脚手架横向失稳或倾覆,并可靠地传递风荷载。

d、脚手架立柱的地基与基础必须坚实,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防止不均匀的或过大的沉降。

钢管类别

截面尺寸

长度

外径

壁厚

最大长度

横向水平杆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YB234-63)

48

3.5

6500

2000~2200

电焊钢管(YB242-63)

51

3.0

6500

2000~2200

e、应设置纵向支撑和横向支撑,以使脚手架具有足够的纵向和横向整体刚度。

2.2脚手架使用的钢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宜采用价格较便宜的焊接钢管;

b、钢管宜用力学性能适中的A3钢;

c、钢管截面尺寸按下表采用;

扣件式脚手架钢管几何尺寸(mm)

2.3桥梁墩、台支架方案:

工程及现场情况简介

尤家老屋大桥4#墩,位于两山之间“V”形谷底,原4-1、4-2、4-3三墩桩原地面呈台阶状分布,高差大。

地表坑洼不平,后利用在6#桥台开挖施工的土石方弃方进行填筑,现地表距盖梁顶为45.6m,故支架拟架设46m;三墩柱为1.8m直径的同柱形墩,墩柱拟采用定型组合式圆柱形定型钢模;中系梁及盖梁拟采用抱箍加工字钢作底模支撑,模板采用定型组合式钢模。

架设支架仅供施工人员行走,及少量施工员之平台。

脚手架的搭设

a、脚手架基底,拟采用C20砼浇筑30cm厚,并在主杆下端垫设20cm的枕木或木板。

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防止不均匀的或过大沉降。

b、立杆间距按1.2m,排距1.2m,步距1.25m设置,顺桥墩方向总长24m,横向宽4.8m,主杆离墩柱面30cm。

c、主杆每升高2步,均在桥墩墩柱上设置十字形连接杆,使其纵横方向提供便利,防止脚手架纵横方向失衡或倾覆,并可靠的传递风荷载。

d、在每施工面的脚手架均满铺脚手板、栏杆和挡脚板,其下设置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纵横向支撑和抛撑,纵横向扫地杆等,以保证其支架和稳定性和拉杆强度。

2.4模板工程注意事项:

a.浇砼前,将模板两侧用水完全润湿;

b.砼外露部分的接缝,应做成一种有规格的形式;水平垂直线条一直连贯每个结构物,所有施工缝应同模板缝;

c.重复使用的模板必须清理校正,不合格者应更换;

d.浇砼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

e.涂模板油,用浅色石蜡基石油涂抹均匀,涂抹的油不能使砼表面变色;

f.模板与钢筋安装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g.验模:

模板安装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内外支撑,拉杆,纵横向稳定性倾斜度检查,经监理签字后方可浇砼;

h.安装侧模时,应考虑防止侧模移位、凸出,采用支撑和拉杆固定;

i.浇砼时要检查模板位置,及时进行纠偏;

j.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互相错开;保护层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k.浇砼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和预埋件自检,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

l.非焊接性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

3.钢筋工程

钢筋采用机械加工,下料成型后运至施工场地,人工绑扎,施工人员应反复熟悉图纸和规范,切实掌握设计图,按照图纸规定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钢筋的配料、加工和绑扎。

钢筋绑扎前作好平铺工作,弄清钢筋的编号和钢筋所在位置,明确钢筋穿插的先后次序。

钢筋扎好后,垫好保护层垫块,主筋采用机械连接。

进场钢筋应作拉伸试验,冷弯试验,可焊性试验,存放地应加设垫木和棚盖;

焊工持证上岗,钢筋制作提前进行,以节省时间,钢筋班应分班作业,保证在模板安装完毕前,钢筋制作安装已经通过验收;

应避免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接头应交错排列,其接头间相互错开的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cm,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双面搭接焊,搭接长5d,焊接点与弯曲处的距离应大于10d。

本桥Ⅰ级、Ⅱ级钢筋搭接焊均采用J520型焊条。

对直径在20mm以上的Ⅱ级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常用的机械接头,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规定。

4.砼工程

认真执行有关试验管理规定,组织人员,进行砂石等原材料取样,进行所需砼强度等级的试配并优化,以备提供现场使用,根据现场到场材料情况和试配曲线向现场提供施工配合比,施工中再根据试拌情况,调整实用配合比。

砼采用500L强制式砼搅拌机搅拌。

砼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搅拌均匀,砼浇灌前,首先清除模板内杂物,并用清水充分湿润模板表面,砼由罐车运到浇捣点通过串筒下模,砼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用插入式振动器依次振捣密实,砼浇灌完毕后12小时内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4.1砼的拌和

称量:

用计量局校好的磅称按配合比对石料、砂石外加剂等严格称重,第一盘砼材料应加大水泥,和水的用量,拌和机停用30min时,应彻底清洗。

砼混合料温度不超过32°C,对拌和设备、拌和料和原材料遮荫覆盖,必要时喷水冷却骨料,避开中午高温期施工。

与砼接触的模板,钢筋在浇砼前应冷却至32°C以下,其方法有盖湿麻布、喷雾状水、用保护罩覆盖。

在冬季时,温度低于5°C应停止施工。

低温施工时采用加热骨料,掺入防冻剂等方法。

4.2砼运输

砼从搅拌机倒出后,应在30min内送到最终位置,砼不得离析,并检查坍落度。

对高墩采用输送泵输送至浇筑部位或用塔吊吊送浇筑。

浇注中及浇注后,应保护砼不受雨水冲洗。

4.3砼浇筑

浇注前全部模板和钢筋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滞水、泥、锯木、施工碎屑和其他附物,钢筋和模板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复检并签认;

高度2M以上的墩身、肋板模内用串筒以免离析;

砼应按水平层次浇注,插入式振捣器预备6个以上,且有足够的备用,层厚小于30cm;

砼初凝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4.4砼捣实

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达不到的地方,应辅以砼捣插铲式插捣。

砼捣实后1-5h内,不得受到振动。

插捣式插入抽出都要慢,垂直插进,插进前层深度不小于5cm,振动时不应在任一点持续太久,尽量避免与钢筋和预埋件接触。

4.5砼养生

专设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砼浇注完毕后,应立即对砼养生,养生期7天以上;

浇砼时可以对外露模板洒水润湿降温;

洒水养生包括对未拆模板洒水和在砼无模板表面上严密地覆盖一层麻袋再洒水;

洒水时间间隔,在养生期内保持表面湿润为宜。

强度标准:

设砼试块养生池,试件制取由专人负责。

同批试件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不低于1.15R

同批试件中强度最低测定值不低于0.95R

当监理对砼强度有怀疑时,可采取钻取芯样检验等方法复查。

每一单元结构物或每班浇筑砼时应制取2组,一组3个。

不同标号、配比的砼应分别留取试件。

在浇筑和养护施工中,填写施工记录,所有取样试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应作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试验。

砼施工完毕后,按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各结构物进行检查评定,并报监理签认,即“检验申请批复单”和“中间交工证书”的合格签认。

4.6墩柱施工质量缺陷

a.产生的原因

组合模板加工不合格,联结后出现折面、扭面现象。

模板竖向高度小、接缝多,平整度差。

脚手架搭设不牢且与墩柱模板有接触,作业时致使立柱模板变形。

砼品质不良,浇筑时分层厚度过大,振捣不够。

b.防治措施

提高墩柱整体钢模加工精度,确保钢模有足够的刚度、平整度,连接处合缝紧密。

精确放样,严格复测。

除墩位坐标精确外,还要用仪器检查,校正高墩模板的偏心,并在浇筑过程中随时观测。

控制好模板安装质量。

专门预留砼接缝模板,模板安装前要清理缝隙。

为保证模板垂直度,可用缆风绳调节或设置专门的底脚调节螺栓。

优化砼配合比,C30墩柱砼宜根据试验配合比,严格控制最佳水灰比,采用吊罐入仓时,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可减少表面气泡。

掺入适量高效减水剂,改善砼性能,提高砼外观质量。

将浇筑振捣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且要注意振捣顺序,由内向外振捣,以减少周边气泡。

振捣过程中,振捣器插入及拨出要慢,以免产生空洞。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生。

塑料布接头处重叠15cm以上,并采取措施使其紧密结合,使整个砼表面形成防护覆盖,应固定以免被风吹移动。

4.7构造物砼墙身表面粗糙

a.产生的原因

砼设计标号较低,水泥用量小,其墙身光洁度不宜保证。

模板面积小,不光滑,影响墙面光洁度。

模板拼缝不严,引起漏浆,影响墙面外观。

砼配合比不准,施工计量有误,造成局部砂浆少,石子多。

因漏浆或过振,造成蜂窝或泛砂。

b.防治措施

适当增大水泥用量,以增加砼的和易性,提高砼表面光洁度。

施工用模板一律采用钢模。

钢模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每块模板面积不小于2m2,钢模由正规生产厂家加工,以确保钢模质量。

模板拼装时,要做到固定牢靠,合缝紧密。

接缝内需夹橡胶条或接缝用胶泥密封,确保模板不移位、不变形、不漏浆。

砼选用最佳水灰比,坍落度控制在5~7cm,适当掺加减水剂,以相对减少用水量,增加砼流动性。

加强原材料计量工作,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振捣,防止漏振或过振。

采取双机拌和作业,砼分层浇筑,但分层面的面积不易过大,防止因机械故障砼超过初凝时间,产生工作缝。

宜采用阶梯分层施工。

延长脱模时间,保证脱模强度。

正式浇筑砼前,先浇筑试验墙,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试验墙外观质量达不到标准,不得正式开工。

尤家老屋大桥0#台台身拟定用砼罐车运送至桥台附近的325省道边,然后用砼输送泵输送到桥台处入模;6#台台身拟定用砼罐车运送至桥台附近的便道处直接吊斗入模;1#、2#、3#、4#墩墩身混凝土由砼罐车将混凝土运至现场,借助设在3#墩旁的塔吊或者砼输送泵来完成砼的输送入模;5#墩的墩身施工拟定用设在6#台前沿的塔吊或砼输送泵来完成砼的输送入模。

后附:

表2墩、台身施工工艺框图

表3墩、台帽施工工艺框图

四、质量标准

1、扩大基础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和方法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按附录D检查

3

2

平面尺寸(mm)

±50

尺量:

长、宽各检查3处

2

3△

基础底面高程(mm)

土质

±50

水准仪:

测量5~8点

2

石质

+50,-200

4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水准仪:

测量5~8点

1

5

轴线偏位(mm)

25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检查2点

2

2、墩、台身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和方法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按附录D检查

3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2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检查3点

2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

6

节段间错台(mm)

5

尺量:

每节检查4处

1

7

大面积平整度(mm)

5

2m直尺:

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1

8

预埋件位置(mm)

符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