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135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docx

湖北黄冈启黄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201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

1.(3分)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影响声音的音调的高低;

(2)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4)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

解:

A、正确,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时,吉他弦的振动频率就不同,所以吉他声的音调就改变;

B、错误,吉他声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C、正确,弹奏吉他弦所用的力度不同,它的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所以声音的大小就不同;

D、正确,吉他声具有能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和响度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2.(3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呈现的是倒立的实像.

(2)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

解: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近视眼及其矫正、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3分)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考点:

熔点和凝固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

信息给予题.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

解答:

解:

A、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

酒精的沸点是78℃.故A不正确.

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C正确.

D、铅的凝固点是328℃.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原子核、原子、夸克

 C.“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隐形战机”,它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

 D.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半导体的作用.

专题:

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很慢,故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3)“隐形战机”将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吸收,电磁波不能反射回雷达,就避开了雷达的探测.

(4)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这两种半导体相互接触时,其交接区域称为PN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

解:

A、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B、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原子、原子核、夸克,故B错误;

C、现代战争中为了使雷达“看”得更远,雷达装在预警机上飞上几万米的高空,雷达发出的是电磁波.“隐形战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主要是它表面有一种特殊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故C错误;

D、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微观粒子的大小排列及半导体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5.(3分)罐头的瓶盖很难拧开,用螺丝刀把瓶盖撬起一个缝隙,会听到“噗”的一声,瓶盖就很容易被拧开.关于此过程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初瓶盖很难拧开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撬起一个缝隙时听到“噗”的一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C.撬瓶盖时用的螺丝刀相当于费力杠杆

 D.瓶盖沿瓶口的螺纹螺旋上升(如图),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杠杆的分类;声音的产生.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

A、空气进入到罐头里,内外大气压差减小,所以就好开了;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D、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也就越费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真空瓶外的气压太大,压住了瓶盖不容易打开,故本选项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撬起一个缝隙时听到“噗”的一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故本选项正确;

C、撬瓶盖时用的螺丝刀都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省力杠杆.故本选项错误;

D、瓶盖沿瓶口的螺纹螺旋上升,相当于斜面较长.因为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使用起来越省力.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斜面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机械,而螺旋作为斜面的一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象、分析能力.判断杠杆的类型可结合生活经验和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6.(3分)如图为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许多匝金属线圈悬置在磁体的两极间,线圈同时与一根指针和一只弹簧相连.当给线圈通电时,线圈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示出电流的大小.下列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电器设备是(  )

 A.电铃B.电磁铁C.电动机D.发电机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分析:

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然后再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电学元件的制成原理,分别与前面分析的结论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

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

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B错误.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理论制成的.故C正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在学过的测量工具或设备中,每个工具或设备都有自己的制成原理,如:

天平、温度计、电话、电磁继电器、测力计,以及此题中提到的这些设备.针对它们的制成原理的考查,是一个热点题型,需要重点掌握.

 

7.(3分)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G>FB.G=FC.G<FD.无法比较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专题:

信息给予题;比较思想;推理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

解:

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汽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汽车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当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快速行驶时空气通过汽车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汽车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汽车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即轿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小于车的重力.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同时受到重力、升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8.(3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  )

 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欧姆定律.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条形磁铁受力方向;由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阻的变化及电流的变化,则可知磁性强弱的变化,从而求得磁铁受力的变化.

解答:

解:

由右手螺旋定则得,电磁铁左端为N极,则与条形磁铁同名极相对,相互排斥,则条形磁铁受磁场力向左,因条形磁铁受力平衡则受向右的摩擦力,因磁铁处于静止,故摩擦力等于斥力;

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线圈中电流变大,则磁场变强,条形磁铁受磁场力变大,因仍处于平衡状态,故摩擦力变大.

故选C.

点评:

本题用到的知识点较多,应能够将各知识点灵活应用并注意各内容间的相互联系.

 

9.(3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I0.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t2~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

分析:

(1)当电流表示数为I0时,表示压力传感器不受力,也就是小球没有落在弹簧上,小球处于上升或者下落状态.

(2)当电流表示数变大时,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减小,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增大,说明此时小球处于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电流表示数最大时,说明小球下落到最低点.

(3)当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增大,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减小,说明此时是弹簧把小球弹起的过程,小球处于上升过程.

解答:

解:

(1)t1时刻时,电流表示数为I0,表示压力传感器不受力,也就是小球没有落在弹簧上,小球处于上升或者下落状态.此时小球的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因此动能无法判断.

(2)t2时刻时,电流表示数最大,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最小,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最大,说明此时小球把弹簧压缩到最低点,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弹性势能最大.

(3)t2~t3这段时间内,电流表示数变小,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阻值增大,表明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减小,说明此时是弹簧把小球弹起的过程,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和重力势能,因此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比较大,关键是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象的电流变化上判断出电阻变化,从电阻变化上判断出弹簧压缩程度的变化,学生能够做对,很不容易.

 

二、填空与作图(10-14题各3分,15题2分,共17分)

10.(3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棉花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进行加热,这是采用 热传递 方法改变其内能的.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浆具有 惯性 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上述制取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熔化和凝固 .

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2)根据惯性知识分析糖浆继续前进的原因;

(3)制取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再从液态变成固态,从这些状态变化中去分析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

解答:

解:

(1)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进行加热,这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不再受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3)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固态)变成液态糖浆,这是熔化过程,糖浆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由液态变为固态,这是凝固过程;

故答案:

(1)热传递;

(2)惯性;

(3)熔化和凝固;

点评:

这是一道热学、力学、电学综合题,综合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判断使用的是什么知识.

 

11.(3分)某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首先按下图左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上 (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下图右),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他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右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信息给予题.

分析:

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蜡烛的移动情况.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

解:

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如图,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如图象,u=v=2f=20cm,所以f=10cm.

光屏上出现像是实像,蜡烛向右移到A点,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光屏上向右移到.

蜡烛在A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

上;10cm;右;放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当像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时,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是判断蜡烛、凸透镜、光屏移动的最佳方法.

 

12.(3分)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分析BC段:

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变大 ,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400 .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重力 ;

(3)求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产生的原因.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学科综合题;图析法.

分析:

(1)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油gV排,和压强公式P=ρ油gh,用控制变量法,F与V排有关,P随h的减小而减小可判断;

(2)由图乙中坐标系,可得到a的值,它表示工件与油面的距离为0时,工件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即等于自身受到的重力;

(3)图乙中,h≥0.5m时,力F的大小不再发生变化,而对木块受力分析知:

力F和木块的重力之和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当力F不再发生变化时,也就说明了木块所受浮力不再发生变化,即没入油中;那么立方体木块的棱长正好为0.5m.

首先,计算出木块受到的浮力,即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依据:

浮力产生的原因),而受力面积为棱长的平方,根据压强定义式即可得解.

解答:

解:

(1)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油gV排,和压强公式P=ρ油gh,随着h的增大,工件排开油的体积也随之增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将变大,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也增大.

故答案为:

变大;变大.

(2)由图乙坐标系,可知道A是一次函数为y=kx+b上的一点,函数过(0,0.2)和(600,0.5)两点,所以,函数为y=5×10﹣4x+0.2;

当y=0时,解得x=﹣400;则a=400,它表示的量就是工件受到的重力.

故答案为:

400;重力.

(3)C点处,F浮=G+FC=400N+600N=1000N;

P==

=

=4000Pa.

答:

在C点处,工件受到的浮力是1000N,油对工件底面的压强是4000P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力、压强的计算,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关键是正确读图,知道图中各点表达的信息,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13.(3分)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制定了严格的界定标准,如下表所示.

饮酒驾车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①内江交警在某次安全行车检查中,检测到某驾驶员100mL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66mg,那么,该驾驶员属于 饮酒驾车 .

②如图甲所示,是酒精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0=10Ω,电源电压为3V;R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通过检测仪检测到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5 A.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

(1)根据界定标准和血液中酒精含量来判断驾驶员是饮酒驾车还是醉酒驾车.

(2)从电路图上可以看出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时,对应的电阻为2Ω,根据欧姆定律可求此时电路的电流.

解答:

解:

(1)驾驶员100mL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66mg,介于20mg与80mg之间,所以驾驶员属于饮酒驾车.

(2)当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时,对应的电阻为2Ω,此时电路的电流I=

=

=0.25A.所以电流表示数为0.25A.

故答案为:

(1)饮酒驾车;

(2)0.25.

点评:

本题考查电流的计算和是否饮酒或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明白电路的连接和能从图象上找到有用的数据,本题还告诉我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安全,一定要注意.

 

14.(3分)如右图所示,小刚将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

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因为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解答:

解:

重心为木块的几何中心,在竖直方向上,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作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如下图所示

点评:

注意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力要考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

 

15.(2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水中的气泡表面P点,O为球形气泡的球心,请画出光线进入气泡,又出射到水中的光路,不要求画反射光线.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压轴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

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用虚线表示,当光由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也可以简单记忆为:

光的折射中,入射角与折射角不相等(一般规律为密度大的,角度较小)或(空气中的那个角大).

 

三、实验与探究(16-19题各4分,共16分)

16.(4分)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④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

②滑块的质量m2:

③砝码的质量m3,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m4g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不连续) .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

实验题;简答题;压轴题.

分析:

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实验中由于砝码的重力是不连续的,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不一定恰好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此不能控制滑块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解:

(1)实验中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只能通过托盘和砝码对绳子的拉力体现,拉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