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09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

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7.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一定是二氧化碳

B.B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C.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D.D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

8.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H2B.一定含有CO

C.可能含有HClD.可能含有CO2

9.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

7

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1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表示向Ca(NO3)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图

D.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A.AB.BC.CD.D

11.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12.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A.44:

25B.22:

5C.4:

1D.44:

32

13.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15.向用少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滴加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16.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

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

m2

反应后质量/g

m3

m4

m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m1=1/9m4时,R是H2

②m1+m2=m3时,R是C或CO

③m3:

m4=11:

9时,R是CH4或CH4O

④8m3/11+8m4/9+4m5/7≥m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18.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A、稀盐酸B、水C、加强热D、CaCl2溶液

19.下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品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均为40%

C.升温均可使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180g甲的饱和溶液由t3℃降至t2℃,可析出40g甲

20.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淀Ⅰ是氢氧化铜沉淀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肯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Mg(NO3)2、CuCl2和Ca(NO3)2

21.某合金2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Zn和FeB.Zn和CuC.Cu和AuD.Mg和Al

2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44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

3

23.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24.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时,由于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而使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

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上述变化情况的是(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沉淀的质量)

A.

B.

C.

D.

25.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A.8gB.10gC.12gD.14g

二、实验题

26.过氧化钙(CaO2)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过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O2,还生成一种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Na2O2也能与水反应,原理与CaO2相同,但却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

(二)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

(资料)过氧化钙晶体(CaO2·

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

制备原理:

CaCl2+H2O2+NH3+H2O

CaO2·

yH2O↓+NH4Cl,装置如下。

(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C需要控制温度在0℃左右,采用的简单易行的办法是____,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

yH2O产率;

Ⅱ______。

(4)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

yH2O。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______。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试剂为________。

(三)过氧化钙晶体组成的测定

称取21.6克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

(1)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根据图可知y=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通过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③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I.给装置A中通入0.1mol二氧化碳,装置C中可生成0.2mol铜

II.装置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与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III.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C处酒精灯

IV.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2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如D、D1、D2),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Zn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并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

①制取纯净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为了安全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_______。

(2)实验室如果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小强同学欲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单质铁粉),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小强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

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仪器按D1→C→B→D2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仪器C处大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在这个实验中,如果仪器连接时无D1,利用C处质量数据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则

(填变大、变小、不变)。

除此外,你认为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填字母)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纯度。

③对于小强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装置,尾气处理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填字母)收集,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杂质干扰实验结果,你的具体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

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

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

他们设计了下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Ⅰ可以证明。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现象。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

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

“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

”你认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3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上图字母序号,下同),要收集干燥的氢气,最好选用装置_______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若改用下图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填“a”或“b”)。

(3)兴趣小组的同学模拟潜水艇制取氧气的方法,利用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取氧气。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盐酸、二氧化碳、水都能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实验探究及现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其发生装置与下图装置连接,一段时间后,I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实验分析)①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

②I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结论)经进一步探究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另外一种生成物是碳酸钠,则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已知:

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能吸收CO,产生红色固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1)写出上图中仪器标号的名称:

①____,②____。

(2)A处MgCO3和Zn反应生成两种金属氧化物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前需通入适量氮气,目的是____,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

(4)反应后,B处现象是________,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若A处有mgMgCO3参加反应,C处生成ngCaCO3,装置中能证明25m>

21n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6)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C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c必须在E处进行尾气处理

d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

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为56。

设混合粉末中含有

克的铁,含有

克的铜。

则混合粉末质量:

设与铁反应生成的银为m1克,与铜反应生成的银为m2克,与铁反应的硝酸银为m3克,与铜反应的硝酸银为m4克,参与置换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克,未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克。

则:

生成银的质量:

滤渣的质量:

联立解得:

x=5.6,y=5.6,m1=21.6,m2=10.8,m3=34,m4=17

【详解】

A、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故A选项正确;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故B选项错误;

C、铜未完全反应则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已完全反应,滤液中没有银离子,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会有沉淀产生,故C选项正确;

D、原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B。

2.B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

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故选B。

【点睛】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3.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

(12+100g)×

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

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100%,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

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

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乙>

甲>

丙,选B

4.C

C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

50g×

23%=11.5g。

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11.5g÷

=42g。

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3.8g,则减少的质量为:

50g-43.8g=6.2g。

减少的6.2g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根据差量法有:

解得x=16.8g

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C。

5.D

D

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14.9g 

28.7g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1.7g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错误;

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错误;

C、由A知,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钠,错误;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正确。

故选D。

6.B

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推断D是碳酸钙;

根据C和D可以相互转化,则C为二氧化碳;

根据A既可以转化成B,又可以转化成C,A既可能是碳,也可能是氧气,但由于题中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本题中这种元素只能是氧元素才能推出合理结论,因此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根据D是碳酸钙,E、F均可以转化为碳酸钙,则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或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

根据D、E、F都可以和G、H反应,且G可以转化为H,在初中阶段可以推知G、H都是酸,且G是含氧酸,H不一定是含氧酸,在初中阶段可以推断H是盐酸,则G是稀硫酸。

因为稀硫酸和粉末状的碳酸钙能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在不断搅拌时稀硫酸和块状碳酸钙也是能反应的),稀硫酸和可溶性碳酸盐、氢氧化钙都能反应,而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盐酸,所以推断G是稀硫酸合理。

A、根据题意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分析可知A是氧气,是单质。

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D是碳酸钙。

选项A正确;

B、根据分析,题中反应可能有化合反应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有分解反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但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因为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氧气转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都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选项B不正确;

C、因为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也可能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所以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选项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H是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D正确。

7.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