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55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77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4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知识点

RJ八年级(上)

 

《道德与法治》

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集锦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哪些是我们可以参与的社会生活?

)答:

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福利院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资料;到景区旅游等等。

2、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答:

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3、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答:

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为什么同一个人,身份却不同?

(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答:

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5、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答:

①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家庭成员)

②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如邻居、老乡等)

③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同学、同事等)

6、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7、社会化的含义

答: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8、人是否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联系?

)答:

不能。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9、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

10、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意义)

答: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11、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

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我们要①主动了解社会,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④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⑤热心帮助他人等。

12、名言解读: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答:

含义:

喜欢集群、不爱孤独,乐于互助合作,属于人之常情。

或那些喜欢聚群厌烦一个人呆着、彼此之间互相帮助持的人,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启示我们:

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3、中学生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

答:

宣传环保、交通知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残,到社区打扫卫生等。

14、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

对个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答: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答: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3、政府开拓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答:

①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③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4、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警惕网络中的陷阱)答: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5、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

答:

①网购诈骗;②红包诈骗;③短信诈骗;④网络中奖;⑤网络交友等。

6、不良信息的影响有哪些?

答:

①误导大众;②侵犯他人人格尊严;③侵害他人利益;④危害社会稳定。

7、中络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答:

①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②影响现实人际交往;③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8、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答:

①密码要有差异;

②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③慎重填写问卷;

④不随意留联系方式;

⑤电脑要安装防火墙。

9、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10、怎样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答: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11、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答:

①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②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③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信谣,不传谣,并勇于同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答:

①含义: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哪些?

答: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在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①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种类: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

答: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6、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答: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

答: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②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8、生活中看到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要怎么做?

答:

①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

②以宣传劝导为主,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国家设定相关的行政法规约束不文明合理行为。

9、面对不遵守规则行为应该如何有效劝导?

/劝导的技巧有哪些?

答:

①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③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10、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

答: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11、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

①有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③有利于维护经济的正常秩序;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⑤也有利于维护经营者的利益。

 

1、尊重他人的含义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答:

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如何尊重他人?

答: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

热情的帮助。

②平等对待他人。

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4、礼的含义是什么?

答: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5、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6、关于礼仪的成语

答:

知书达礼、扫榻以待、礼尚往来、先来后到、虚左以待、礼义廉耻、地主之谊等。

7、《论语》中的礼仪

答:

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食不语,寝不言。

席不正,不坐。

克己复礼为仁。

8、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答: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需要在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9、诚信的含义是什么?

答: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10、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1、怎样践行诚信?

答:

①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1、法律的规范作用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2、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含义)、

答: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的行为。

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有哪些?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答: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6、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答:

①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②内容: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7、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①含义: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8、什么是刑罚?

答: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

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9、刑罚的种类

管制

拘役

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刑罚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10、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答: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警示】青少年易触犯的五种罪名及案例

①寻衅滋事罪:

②聚众斗殴罪:

③故意伤害罪:

魏某(男,15岁)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随后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王大哥成了魏某崇拜的偶像。

2013年5月13日,王大哥对魏某说:

“有一个小子总和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

”经不起王大哥的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某手拿木棒,朝那个人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重伤。

魏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④抢劫罪&盗窃罪

⑤交通肇事罪

11、学会用法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有哪些?

答:

①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3、什么是诉讼?

(诉讼的含义)

答:

①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4、诉讼的三种类型:

答:

①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②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

③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15、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1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要求是什么?

答:

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借助社会和他人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到找到法、解决问题靠法。

17、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

答:

勇敢而又机智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18、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答:

①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②来源:

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补充:

分配的人物,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公民的身份,如不做有损国家尊严和利益的事情;传统习俗,如出门在外给父母报平安等)

2、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承担责任?

答:

①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②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③对他人负责,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人人都尽责,社会才美好。

4、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

答:

①代价:

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回报: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

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5、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怎样做出正确理性的选择呢?

答:

①要有勇气和信念

②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一旦作出了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6、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答:

①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②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7、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答:

①感激、崇敬身边履行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

②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答:

①含义: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②表现:

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答: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怎样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答: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我们要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关爱他人时,要保护好自我,也不伤害到他人。

4、关爱他人的八种方法

(1)生日问候;

(2)生病问候;(3)困难时给予支持;(4)为他人的富祉出谋划策;(5)理解他人的需求;(6)欢迎与欢送;(7)支持他人实现愿望;

(8)随时伸出你的手

5、关爱的名人名言

答: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关爱,美好生活的源泉。

③生活因爱而绚丽,世界因爱而美好。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⑤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6、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

答: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升,境界不断提高。

7、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答: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际效果。

②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8、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答:

①募捐活动;②美化校园公益活动;③环保知识宣传活动;④废旧物品回收活动;⑤志愿者活动等。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1、对伟大祖国应有的情感

答: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2、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内容)

答:

①含义: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他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内容: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③国家的核心利益:

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4、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