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864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docx

十七届六中全会纲要及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摘要

党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在这次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吸收和反映,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会议强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二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过去五年的工作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省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先后召开十三次全体会议,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省委作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描绘了科学发展新蓝图,全省呈现出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城镇化稳步推进。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

今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已成定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主导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新兴产业逐步壮大。

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山西结束“小煤窑”历史,进入集约、高效、安全开发煤炭资源的新阶段。

以有力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启动。

成功举办中博会和能博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果。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高速公路今年将突破4000公里。

电力装机接近5000万千瓦。

建成一批应急水源工程,引黄北干线工程胜利通水,山西“大水网”开工建设。

省城十大公益建筑全面建成。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农村实现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饮水安全全覆盖,新的“五个全覆盖”推进顺利。

扶贫攻坚取得重要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

“法治山西”建设扎实推进。

国防后备力量全面加强。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明显。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上重要位置,信访工作成效突出,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

理论武装富有成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创先争优活动扎实进行。

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

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党务公开全面实施。

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右玉精神,整肃纪律作风,部署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

人才工作明显加强。

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成效突出。

  五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省之要、富民之本,必须把解决发展不足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紧紧扭住不放;科学发展观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资源型地区实际出发,走山西特色科学发展之路;解放思想是先导,必须不停歇地推动观念创新,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大开放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生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之要,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忱关心群众,全力造福群众,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兼顾是科学方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是必备品格,必须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在顽强拼搏中加快改变山西面貌;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党的建设新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坚定转型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我们所有的努力,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全部追求,都是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能不能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现实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面前。

我们要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唱响转型跨越主旋律,打好实现全面小康攻坚战。

  在解放思想中打开视野。

必须摆脱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路径依赖的思维惯性,开辟多元发展、全民创业的新天地;必须丢弃自以为是、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狭隘意识;必须改变坐而论道、空泛议论、眼高手低的行为习惯,勇于破解现实课题和棘手难题;必须摒弃不敢担当、缺乏闯劲、怕当出头鸟的保守思想,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跳出求稳守成、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心理局囿,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历史巨变。

  在坚定信心中激发动力。

我省具有较好产业基础,一大批转型项目陆续建设,发展后劲和协调性增强。

中央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确定山西为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尤其是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效应进入深度显现期和集中释放期。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小康。

  在奋力赶超中争先进位。

要以勇于超越的闯劲,敢与发达地区比肩,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以新的理念和机制,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跳起来摘桃子,实现超常规发展,每年追赶一个百分点,到2016年有一批市县实现全面小康,全省总体实现程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要实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民生福祉有新水准,社会管理有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

  “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推进工业新型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要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

努力实现全省新增煤炭一半左右就地加工转化。

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努力建设1亿千瓦级电力强省,外送电装机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

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

巩固不锈钢产业的全球领军地位,打造国家级不锈钢及铝镁合金制品基地。

二要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

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新型化的基本路径,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使循环经济成为我省产业的基本模式,五年内基本完成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

三要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

打造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煤机制造基地,创建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品牌,发展特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水平。

四要提升节能减排率。

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五要提升科技贡献率。

实施一批对转型发展有引领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一倍以上。

规划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太(原)榆(次)科技创新城,打造以科技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是把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任务。

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重点解决6000余个低收入村的农民收入翻番问题。

二是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

深入推进大同、晋中、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建设1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深入推进“513工程”。

三是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战略举措。

打造20个以上中部和全国百强县。

四是把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作为基础工程。

每年推进10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区、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村都达到重点村建设标准。

五是把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作为突破重点。

  推进市域城镇化,让“人”字型城镇框架更加富有活力。

要支持太原率先发展。

实质性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

要加快区域性城市群的建设和融合。

全面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

加快上党等城镇群建设步伐。

要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

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提高产业和人口吸纳承载力,扩大对农村的辐射力。

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大镇。

要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增强通达性、功能性、服务性、安全性。

加快新区开发和旧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促进“城”“矿”互动融合,支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

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

  推进城乡生态化,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致力于建设绿化山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

建设晋北晋西北防风固沙、吕梁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太行山土石山区水源涵养和平川盆地防护经济林等生态屏障。

致力于建设气化山西,建立“四气”合一体制机制,完善输气管网,推进市、县、重点镇及工业园区气化全覆盖。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致力于建设净化山西,推进“绿色生态工程”和污染减排“4+2工程”,以汾河为龙头的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实现每个县城有垃圾无害化处理、集中供热设施和生态公园。

致力于建设健康山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开放即发展、发现即发展,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外向度,将山西发展主动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中,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招商引资引智是首要任务。

形成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四位一体”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主体作用,推动以企引企、以商招商。

大力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发挥好驻地央企作用,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地区)的交流合作,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

  打造开放平台是关键环节。

加快建设内陆口岸和综合保税区,扶持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以优惠的政策、齐全的功能、便捷的通关吸引战略投资者。

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要理顺体制机制,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引领作用。

发展服务贸易,建设服务外包基地。

  扩大区域合作是重要突破口。

加强与京津冀和中部省份的协作发展,引深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有重点地参与港口建设。

加强与呼包鄂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联互动,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全面完成援疆任务,开拓与西北乃至欧亚地区的合作领域。

  营造良好环境是制胜砝码。

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创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推进“阳光司法”,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创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要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协调化发展。

   抢抓机遇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我省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山西转型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我们要用好这个大平台、大政策、大机遇,在生产力层面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生产关系层面深化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使山西经济形态、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发生显著变化。

  核心在转型。

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拓展山西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在发展形态上,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在发展定位上,实现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在发展方向上,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根本在改革。

创新产业转型促进机制,理顺煤炭等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建立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机制。

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制定切合山西实际的资源税税率,完善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

理顺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节能节水降耗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拓展转型和民生项目用地空间。

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

加快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

加快实施十大企业“双千亿工程”,支持优势大型国有企业尽快跨入世界500强。

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加大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力度。

  关键在实践。

要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先行先试。

实施煤层气综合利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矸石发电及粉煤灰开发利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产业工程。

要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

切实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政策,在实践中探索创造性政策,移植推广其他综改区的好政策,学习借鉴国际上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成功经验,清除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形成一系列推动山西发展的“晋”字牌政策。

要在板块突破上先行先试。

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转型综改试点,加快扩权强县步伐。

要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先行先试。

着力破解生产要素过度向资源型产业集中的难题,努力改变一煤独大、结构畸重的产业格局;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导致生态大规模破坏的顽症,加快生态修复治理;着力破解环境保护约束机制和利益导向落实难的问题,持续全面改善环境;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伴生的社会矛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建设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宏伟目标。

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建设文化强省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重点学科。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重要作用,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管理。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更多更好地出精品。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培养引进一大批文化领军人才。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抓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建设和完善市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推动文化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优势企业和品牌。

实施“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战略。

按照做大在文化、拓展在旅游的思路,做好做活山西“地上”这篇灿烂的大文章。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资源型企业和资本进军文化产业。

鼓励各地发挥优势推动文化振兴,建设文化强市、强县。

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省属重点文化企业。

未来五年,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跃居中西部领先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活力,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凝聚各方力量。

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完善地方法规,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切实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办理和成果转化工作。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扩大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

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

  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建设“法治山西”。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深化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