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7719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人地协调发展 精品.docx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人地协调发展精品

人地协调发展

要点串讲

一、把握4组环境问题相关点

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差异

产生原因

主要类型

分布特点

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和发达国家

生态破坏

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或使环境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环境退化,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全球变暖、臭氧空洞、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等

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

2.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差异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但其成因、强度、特点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4)特点不同:

受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性的影响,自然灾害大多具有成因上的关联性、分布上的区域差异性、成灾上的群发性、时序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而环境问题则具有全球性、综合性、持久性等特点。

3.可持续发展四原则与三内涵

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来看,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从实现看,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4.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从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方面来分析的,从人与环境的关系看,人既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又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这就要求环境具有能不断提供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资源的能力和容纳废弃物的自净能力。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口压力过大:

对物质需求超出环境的供给资源的能力,使资源短缺;物质消耗超出环境消化废物的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环境问题。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特点

环境问题

成因

主要分布

危害

对策

荒漠化

沙漠化

自然: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人为:

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

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

保护好现有植被;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加强管理,退耕还林、牧

石漠化

地表土层薄,土下基岩坚硬,地形坡度大,降水多,冲刷作用强,植被破坏

石灰岩广布的高原山地区

使山地成为荒漠,人畜饮水困难,土地退化

禁止陡坡垦荒;实行封山育林

气候变暖

森林大量减少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酸雨危害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世界:

西欧、北美、日本

我国:

主要在南方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对矿物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臭氧层破坏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导致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

森林锐减

焚耕开垦、开辟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等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为甚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影响全球气候

加强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鼓励保护性开发

淡水资源危机

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少,可供使用的水资源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非洲、西亚等地区比较突出,我国的华北最突出

妨碍工农业生产;影响人类生存

开源和节流,节约用水,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含蓄水源。

物种加速灭绝

自然灾害;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等

遍及全球,尤以热带雨林最突出

影响全球食物供给;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或培植

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量有限;浪费

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或经济发达,资源能源需求大的地区突出

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种;加强综合利用等

垃圾成灾

工业生产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建筑垃圾等

城镇郊区,工矿区的附近

影响市容环境,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垃圾回收再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

三、注意3种环境方面的新动向或易混点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我国沿海的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初春期间,主要由旱情引起,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

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

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等不宜饮用。

水中的盐度高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同时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当地植物的生存。

3.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资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其特征是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清洁生产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即在污染前采取防止对策,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风险。

它主要包括:

①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②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③对服务,要求将环境效益纳入到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去。

四、掌握一种技能——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路

[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1:

人类与环境问题

样题1甲、乙两图分别为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研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示意图回答问题的能力。

乙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明显表现出了人地之间已经不协调,人类大力开发环境资源,环境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对抗,所以应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

丘陵地区修梯田会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由于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农业活动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放火烧山,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

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以及人口数量的多少都是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因素。

【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原因:

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

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联想发散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各个阶段里,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和作用后果都不同。

做题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阶段特点,并注意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

强化预测

1.(2018江苏泰州、南通三模)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

完成⑴~⑵题。

⑴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

⑵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题型2:

环境保护

样题2读下图的知识结构图表,分析回答有关人与环境相关关系方面的问题:

(1)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人与环境关系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内(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⑵根据以上材料判断:

下列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研析)本类试题关键是要弄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因果联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环境有自己的客观发展规律,而人希望环境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发展,两者必然会产生对立,另一方面,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但人又影响和改造着环境,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因而两者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的生产既包括自身的生产,也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类合理利用资源,控制自身数量的增长,提高自身素质,就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答案(l)A④B⑥C⑤D③E①F②

(2)D

强化预测

2.(赵县2018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

材料二:

2018年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

(1)如按水质由好到差顺序排列,请写出水质列前两名的河流名称。

(2)上述河流中水质最差的是哪一条并分析其原因。

(3)据2018年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说明黄河水系水质类别状况并提出改善黄河水质的合理化建议。

样题3据专家预测:

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

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

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

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城市垃圾的成分与我国部分城市垃圾的成分对照表

国家

城市

成分

美国

中国

全国统计(%)

巴尔的摩(%)

上海(%)

北京(%)

哈尔滨(%)

南宁(%)

金属

8.50

8.90

0.53

0.80

0.88

0.47

玻璃陶瓷

12.00

8.40

2.18

10.75

2.56

4.52

厨房垃圾

13.00

29.00

42.70

49.77

16.62

14.58

纸张

51.00

36.40

1.61

4.17

3.60

1.83

纺织品

3.00

0.47

1.46

0.50

0.60

塑料

4.00

7.30

0.40

0.61

1.46

0.56

其他可燃物质

3.00

惰性物质

5.00

52.24

32.44

74.38

77.44

其他

0.50

10.00

(1)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等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B.城市缺少足够的能分解垃圾的分解者

C.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不科学D.城市消费资料的可回收性太低

(2)上表所反映的城市垃圾的最主要特点是    ,此外城市垃圾还具有    、    的特点。

(3)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有很大区别,美国垃圾的    物质多,可   的成分高,而美国一般采取的处理方式为焚烧,这种处理方式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4)有人说:

“城市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试举例说明采用该图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

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 。

②废弃物的减量化,如 。

③废弃物的无害化,如 。

(研析)第

(1)题,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由人和城市环境两部分构成,缺乏足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和分解者(微生物),只能依靠人为的措施来维持平衡。

(2)题,该表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品种多的特点,表明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另外的两大特点是数量大、变化大。

第(3)题,主要依据表中美国与中国的对比分析回答。

第(4)题,借助“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分析归纳。

【答案】

(1)B 

(2)品种多 数量大 变化大

(3)有机 回收或燃烧 造成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

(4)①把垃圾作为建筑材料和肥料 ②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③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后,减少了对土壤、大气等的污染

相关链接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

所以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人类的使用程度也要有所限制,否则可能面临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强化预测

3、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l/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

下图所示三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a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

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     ,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2)b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

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

(3)c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季节性短缺。

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咸潮”出现的季节并简要提出相应对策。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题型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样题4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回答

(1)~(3)题:

(1)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A.快速增长B.负增长C.接近零增长D.零增长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3)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研析)

(1)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少数发达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2)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也是环境管理者。

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是否愿意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中包括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地区之间的公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可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避免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过大。

答案

(1)C

(2)A(3)D

联想发散针对目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知,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理解可持续发展时,首先要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人地之间的关系,重点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其次要结合中国国情,了解我国杂实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强化预测

4、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协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影响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举措是

A.发达国家采取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发展中国家采取限制人口生育的政策

B.我国东北地区保护沼泽地,西北地区开垦荒地

C.我国城乡养老体系日趋完善

D.为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我国南方农业在提高单产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的扩大耕地面积

样题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如下图。

材料2:

在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陕西省北部的曹辛庄,大多数家庭都用煤炭取暖做饭,就像中国偏远农村常见的那样。

但这个小村庄里有户人家不必拉煤,一个养猪场、一个发酵池、一根输气管和一台发电机就可以供应一个五口之家生活用能,甚至还能把多余的卖掉赚点外快。

材料3:

下图为1980年至2018年该村庄农业部分变化情况示意图

(1)材料1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符合________农业发展模式。

(2)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我国沼气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3)由材料3可得,该地区农业部门的结构呈现________的新格局,这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8分)

(4)与“大多数家庭都用煤炭取暖做饭”相比,这个小村庄里的这四户人家的做法有哪些优势?

(研析)从材料1中可知该地区的农业为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丰富为发展沼气提供了物质条件,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为发展沼气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从材料3中可知该村庄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

(1)生态

(2)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我国不仅具有丰富的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而且农村地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农村沼气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在的市场。

(3)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从生产上看,由于实现多种经营,当地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从生活上看,相互利用废弃物,当地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4)①在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同时,粪便等发酵后剩余的沼渣是良好的肥料,可减少化肥的使用;②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比燃煤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少得多,有利于净化空气。

这种做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联想发散】与生态农业相对应的清洁生产的突出优点:

一是可以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投资,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效果。

同时,又能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三是采用少废和无废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产生,减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四是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工艺、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五是可以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强化预测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膨胀、粮食短缺、

资源衰竭、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压力面前,如何协调发展农业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农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材料二:

陕西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

果园沼气“五配套”生态模式结构

系统单元

数量,单位

系统位置

一个成龄果园

3335平方米(5亩)

基本主体生产单元

一口沼气池

8~10立方米

果园或农户住宅前后配套

一眼水窖

20~40立方米

果园或农户住宅前后配套

一座猪舍或鸡舍

10~20平方米(养4~6头猪,20~40只鸡)

沼气池旁

一种节水保墒措施

渗灌或秸秆覆盖土地

一幢简易看护房

10~15米3

(1)生态循环模式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何特点?

(2)综述“五配套”生态循环模式所在地形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简评陕西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的意义。

[高考冲刺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湖北模拟)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8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千米处(如下图),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1~2题。

1.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

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受此次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

A.得克萨斯州沿海   B.墨西哥沿海

C.佛罗里达州沿海D.古巴沿海

2.受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最大的行业是(  )

A.休斯敦的石油化学工业

B.新奥尔良的海产品加工业

C.佛罗里达海峡的海洋运输业

D.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种植业

(2018·苏州模拟)2018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读图,回答3~4题。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地域性原则

4.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示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A.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增强

B.海水淹没沿海低地

C.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减少

D.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5.(2018·徐州调研)现代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列各方法中有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①种植外来优质树种 ②预防森林火灾及病虫害 ③禁止砍伐木材 ④执行伐植平衡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6.(2018届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下列理解与该主题不相关的是

A.提升生态环境质量B.重视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C.挖掘自然资源潜力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8届盐城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回答7-9题。

7.图中①、②的含义分别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D.钢材、轧钢厂

8.该园区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厂的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A.近煤矿B.近市场

C.科技发达D.交通条件好

9.该园区釆用这种模式发展,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B.持续性C.共同性D.阶段性

(2018·东北联考)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

读图,完成10题。

10.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2018·东北联考)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1.关于该厂生产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