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8041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docx

单元检测卷五语文

单元检测卷(五)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

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出版《资本论》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 马克思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共产主义原则,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选D项。

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项(1864年)、B项(1867年)、C项(1871年)。

答案 D

2.《共产党宣言》宣称: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文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

D.建立如圣西门所说的理想王国

解析 材料中“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是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其目的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答案选B,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答案 B

3.(2019·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C.生产力由国家统一配置D.工业生产高度发展

解析 抓住材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可知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可知,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可知要求实行计划经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力由国家统一配置,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可得,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还包括工业生产高度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4.高二

(1)班将举行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专题报告会,请小明做主持人,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

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最适合供其参考(  )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资本论》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 B

5.马克思有一句名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改变世界”从而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第一人是(  )

A.恩格斯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9·浙江绍兴模拟)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对此你的看法是(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解析 马克思主义确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但它不是僵死的教条,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完善,十月革命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故C项说法正确。

答案 C

7.十月革命后,列宁说:

“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解析 要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

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类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故答案选C。

答案 C

8.“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去了。

”下列各项体现了列宁“重心改变”的思想有(  )

①对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②认真选拔干部,改造国家机关 ③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④《国家与革命》的撰写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列宁晚年“政治遗嘱”的内容,④属于列宁指导十月革命的思想著作,不符合“重心转移”的要求。

答案 C

9.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

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解析 列宁的表述反映出苏俄政府要把取消商品经济的政策转变为恢复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是新经济政策。

答案 C

10.下面是苏俄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主要项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农业集体化推进了苏俄经济发展

B.苏俄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业发展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

解析 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D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相悖。

答案 C

11.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  )

①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②允许农民有条件出租土地

③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④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④

解析 20世纪20年代,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苏俄根据自己的国情,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②③④都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①和新经济政策是不相符的。

答案 B

12.(2019·浙江奉化模拟)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

“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D.实行人民民主

解析 “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指的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新中国。

答案 B

1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大革命失败后”,关键字眼“新探索”。

A项在大革命时已经进行,C项统一战线刚破裂,D项应在遵义会议期间。

答案 B

1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

“……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

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下列对其中“孵出小鸡”的准确理解是(  )

A.进行国民革命

B.发动秋收起义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D.召开遵义会议

解析 题干材料意思是指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使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答案 C

15.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

A.五四运动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据材料可知毛泽东正确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进程,该文出自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答案选C,A、B、D三项时间特征与《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不符。

答案 C

16.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

”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

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解析 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途和方向,故选C项。

A、B两项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D项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答案 C

17.(2019·浙江宁波中学模拟)某位毛泽东书籍收藏爱好者,因保管不善,书籍受损严重,图为该书目录。

此部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解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属性,由此得出农民是工人的同盟军,《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论十大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借鉴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图片内容无关,依据图片强调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即建立在新三民主义基础上的革命道路,属于《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所以选C。

答案 C

18.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

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B.实行土地改革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D.开展经济建设

解析 从材料的信息时间是1945年,地点是重庆,不难理解是国共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就是与国民党讨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问题,满足广大人民和平、民主的愿望。

答案 C

19.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

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  )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解析 ①是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②是毛泽东在1926年领导湖南工农运动期间提出的;③是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④属于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C

20.“文革”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劫难”时期,但在1975年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回升,其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总理批判极“左”思潮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确定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邓小平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

答案 D

21.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解析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主要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的港、澳、台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答案 D

22.(2019·浙江金华模拟)2019年是邓小平□□□□二十五周年,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科学回答了实践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文中的“□□□□”应该是(  )

A.一国两制B.恢复高考

C.南方谈话D.科教兴国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邓小平”、“二十五周年”、“改革开放”、“科学回答”等,由此判断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故选C项。

答案 C

2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进党章

B.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解析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内容不包含“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故本题选C。

答案 C

24.(2019·浙江嘉兴一中模拟)“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民族、民生B.民权、民生

C.民族、民权D.富国、强国

解析 依据“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而“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富裕、民生)。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

答案 A

25.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在(  )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赎买政策 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不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现,其余三个备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5分,27题15分,28题20分,共50分)

26.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根据材料一,“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谁?

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5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

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

(6分)

(3)上述理论在哪些国家得以成功实践?

举两个例子。

(4分)

解析 第

(1)问,“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2)问,从材料中“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等信息归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材料二的中心内容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第(3)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 

(1)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2)文献:

《共产党宣言》。

中心内容: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俄国(或苏联);中国。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

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接受实践检验……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允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

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话是针对什么说的?

其基本含义是什么?

(4分)

(4)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建立革命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3分)

答案 

(1)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原因:

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和飞速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2)从单纯依靠工农到依靠无产阶级及大多数人民(含资产阶级)。

由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到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设社会主义。

(3)“两个凡是”。

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应以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4)革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8.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

……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

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7分)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3分)

解析 第

(1)问,考查的是“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的变化”,实际考查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原因”实际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

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等。

(2)问,注意回答的时间段:

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第(3)问,注意对“讲话名称”栏内容进行分析。

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结合前面的设问,综合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变化:

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原因:

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