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306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镇江市高三期中质量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NH4+、Ba2+、AlO2—、Cl—

C.c(H+)=10-12mol·

L-1的溶液:

K+、Ba2+、Cl-、Br-

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

K+、NH4+、Cl—、I—

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3—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

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2O32—+2Cl2+3H2O=2SO32—+4Cl—+6H+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Fe(OH)3=FeO42—+3Cl—+H2O+4H+

7.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提取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工业上可采用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采用阳离子交换膜的电解装置

C.第③步中结晶出的MgCl2·

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D.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氧化,第⑤、⑥步中既有溴元素被氧化也有溴元素被还原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羟基与17gNH3所含电子数都为NA

B.12.4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P—P共价键0.6NA

C.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了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8NA

D.适量铜粉溶解于1L0.5mol·

L—1稀硝酸中,当生成2.24LNO时,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4NA

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C.常温下干燥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0.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

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

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①SO2+NO2=SO3+NO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

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列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

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D.加入少量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

12.影片《阿凡达》出现了一种潘多拉星球的宇宙飞船。

右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表

示一种元素。

(选项中的物质都是由下表中的元素组成)

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和f组成的化合物可吸收宇航员在宇宙飞船活动舱内产生的由d和f组成的气体

B.活动舱内还要营造一种适合宇航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即充入a和f的常见单质

C.c和f以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宇航员所需f单质的来源

D.若潘多拉星球上存在

b,地球上此元素主要以

b形式存在,

b比

b少一个质子

1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溶液的酸性增强

C.实验III: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1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

L—1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3—)+2c(H2CO3)

B.在0.1mol·

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C.向0.2mol·

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

L—1NaOH溶液:

c(CO32—)>c(HCO3—)>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

L—1]: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15.ag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mol·

L-1、V1LHCl溶液中,产生bgH2。

再向反应后的

溶液中加入C2mol·

L-1、V2L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g。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d=a+17bB.C1=C2V2/V1

C.铝为(24b—a)/9mol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C1V1—b)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16.(14分)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的实验流程可表示如下:

(1)反应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操作Ⅲ的实验步骤为▲、▲;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计算用2.5kg含MnO280%的软锰矿制备,理论上可得KMnO4为▲:

(4)取制得的产品6.5g,配成250mL溶液;

准确称取纯Na2C2O41.34g配成适量溶液。

用上述KMnO4

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恰好反应(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该KMnO4的纯度为▲%(保留小树点后一位)。

17.(16分)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产生Fe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检验是否有Fe2+应选用下列▲(选填序号)试剂。

a.KSCN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KSCN溶液c.浓氨水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正确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

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

L-1。

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

▲。

(5)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选填序号)。

a.A之前b.A-B间c.B-C间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Q1,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18.(12分)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

取适量实验①后的溶液,滴加4mL0.5mol·

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2)实验②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实验③:

取适量实验①后的溶液,继续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生成物之一为食盐加碘的原料。

(4)写出实验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2Fe3++Cu=2Fe2++Cu2+,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

Cu—2e—=Cu2+,还原反应式:

2Fe3++2e—=2Fe2+。

据此,将反应2Al+2OH—+2H2O=2AlO2—+3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

氧化反应式:

▲,

还原反应式:

▲。

19.(12分)某化工集团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

其主要工艺如下:

(1)写出电解食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钛铁矿经氯化法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

①Mg(s)+Cl2(g)=MgCl2(s);

ΔH=—641kJ·

mol—1

②Ti(s)+2Cl2(g)=TiCl4(s);

ΔH=—770kJ·

则2Mg(s)+TiCl4(g)=2MgCl2(s)+Ti(s);

ΔH▲

反应2Mg+TiCl4

2MgCl4+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4)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192t甲醇理论上需额外补充H2▲t(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5)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

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0.(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

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填代号)。

a.高空排放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4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

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碘水

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

21.(14分)PCl3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外延、扩散工序。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密度/g·

mL—1

其他

黄磷

44.1

280.5

1.82

2P(过量)+3Cl2

2PCl3;

2P+5Cl2(过量)

2PCl5

PCl3

—112

75.5

1.574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

POCl3

2

105.3

1.675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一)制备:

右图是实验室制备PCl3的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

(1)仪器乙的名称▲。

(2)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

(3)碱石灰的作用是▲,▲。

(4)向仪器甲中通入干燥Cl2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2,

其目的是▲。

(二)提纯:

(5)粗产品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

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PCl3的纯品。

(三)分析:

测定产品中PCl3纯度的方法如下:

迅速称取mg产品,水解完全后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过量的c1mol/LV1mL碘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c2mol/LNa2S2O3溶液滴定过量的碘,终点时消耗V2mLNa2S2O3溶液。

已知:

H3PO3+H2O+I2=H3PO4+2HI;

I2+2Na2S2O3=2NaI+Na2S4O6;

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

(6)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共40分)

1.D2.C3.A4.C5.B6.B7.D8.B9.A10.C

11.BD12.C13.BD14.AD15.C

16.(14分)

(1)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2分)

3MnO42—+4H+=MnO2↓+2MnO4—+2H2O(2分)

(2)浓缩(2分)结晶(2分)MnO2(2分)

(3)2.4kg(2分)

(4)97.2%(2分)

17.(16分)

(1)铁表面被钝化(意思相近均给分,2分);

(2)①Fe+2H+=Fe2++H2↑(或2Fe3++Fe=3Fe2+)(2分)d(2分);

②0.80(或80%)(2分);

(3)检验SO2是否除尽(2分);

(4)C+2H2SO4CO2↑+2SO2↑+2H2O(2分);

(5)c(2分);

(6)D中的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2分);

18.(12分)

(1)ClO—+2I—+2H+=I2+Cl—+H2O(2分)

(2)0.004mol(没单位给1分)(2分)

(3)SO42—、I2、ClO—(2分)

(4)I2+5ClO—+H2O=2IO3—+5Cl—+2H+(或I2+5ClO—+2OH—=2IO3—+5Cl—+H2O)(2分)

(5)2Al+8OH——6e—=2AlO2—+4H2O(或Al+4OH——3e—=AlO2—+2H2O)(2分),

6H2O+6e—=6OH—+3H2↑(2H2O+2e—=2OH—+2H2↑)(2分)。

19.(12分)

(1)2Cl—+2H2O2OH—+H2↑+Cl2↑;

(2分)

(2)2FeTiO3+6C+7Cl2

2TiCl4+2FeCl3+6CO;

(2分)

(3)—512kJ•mol—1(2分,没单位给1分)

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反应;

(4)10;

(5)CH3OH+8OH——6e—=CO32—+6H2O(2分)

20.(14分)

(1)Cu、O;

(2)b、c;

(2分,各1分)

(3)2Fe3++2I—=2Fe2++I2;

(2分)S2O82—+2Fe2+=2SO42—+2Fe3+;

(离子方程式不配平不扣分,顺序颠倒不扣分)

(4)a:

2Al3++4OH—=AlO2—+2H2O[或Al3++4OH—=Al(OH)4—];

b:

稀硫酸、KMnO4溶液;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21.(14分)

(1)冷凝管

(2)MnO2+4H++2Cl—Mn2++2H2O+Cl2↑(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2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影响产品(2分)。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O2和水与PCl3反应(2分)

(5)蒸馏(2分)

(6)(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