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39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信息

教师姓名

职称

办公室

电话

电子邮箱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名称(英文):

Theory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inElementaryEducation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类别:

√□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4210317

周学时:

2总学时:

32学分:

2

先修课程:

小学生心理学初等教育学

开设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

三、课程简介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全日制四年制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属于学位课程,学术知识类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初等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师范生掌握初等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着眼于提高师范生的课程论和教学论素养,为师范生进一步学习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基础,同时为师范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策略指导,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四、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现代教学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

2.通过学习,明确初等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实质,掌握相关的课程开发的策略、课堂教学策略和一定的课堂教学技能。

3.通过学习,了解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概况,掌握主要的研究方法,为今后在实践中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课程内容:

导言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导言》的学习,帮助师范生明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明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主要要求和方法以及学习的参考资料等。

2.教学内容:

一、《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二、《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四、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

第一部分初等学校的课程及其编制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师范生深入理解课程的含义,学会分辨不同语境中课程的含义,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课程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理论和派别。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课程的含义及其变化

二、课程的表现形式

三、与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

四、课程理论的发展

重点:

课程的涵义及课程理论流派

难点:

课程含义的变化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课程课程发展课程标准教材

思考题:

(1)在不同历史时期,课程的涵义有怎样的变化?

(2)课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在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课程理论和流派?

4.自主学习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程理论及流派的发展”的自主学习,制作中心发言提纲(ppt),在课堂中开展主题发言。

第二章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及其编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师范生了解和掌握小学中课程的基本类型,初步掌握小学课程的编制方式,尝试编制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初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类型

二、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主要依据

三、初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结构

四、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主要方式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重点:

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主要依据

难点:

初等学校课程的编制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思考题:

(1)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有哪些类型?

(2)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3)根据自己的特长,设想一所小学的状况,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完成此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的编制。

4.自主学习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门校本课程,并完成一份校本课程标准是的设计。

第三章我国初等学校的课程及其改革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师范生深入理解我国小学课程的改革的意义、价值以及改革的措施。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关于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

二、初等学校课程现代化的特征与标准

三、我国初等学校的课程改革状况

重点:

初等学校课程现代化的特征与标准

难点:

我国初等学校课程的改革

3.参考习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初等学校课程的现代化?

它有哪些特征和标准?

(2)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和新教科书的编写,孰轻孰重?

(3)初等学校是否需要开设探究性课程?

4.自主学习活动:

选择辩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有关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辩论。

第二部分初等学校的教学原理

第四章教学及教学的基本问题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师范生掌握和深入理解“教学”的不同含义,深入理解和掌握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理解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教学的语义分析

二、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三、教学论、课程论与学习论的关系

四、初等学校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

教学的语义、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难点:

初等学校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教学

思考题:

(1)“教学”在汉语语系中的语义有何变化?

(2)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教学论、课程论与学习论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4)初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第五章若干教学模式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师范生了解历史上的若干教学模式,正确理解教学模式的含义。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三、若干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重点:

教学模式的含义

难点:

现代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教学模式

思考题:

(1)简析活动教学模式。

(2)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对你的教学活动有何启示?

第六章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师范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原则的含义和实践上的运用,学会分析不同教学方法所具有的不同优势和局限性,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等因素来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初等学校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原则

二、初等学校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

教学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分析及其选择

难点:

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分析

3.参考习题

(1)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小学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各有何优势和局限性。

4.自主学习活动:

(1)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原则的实施和落实状况。

(2)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初等学校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第七章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准备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师范生深入理解初等学校课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学会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教学设计的两种模式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三、教学材料的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行为的选择

五、教案的撰写

重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教学行为的选择

难点:

教学材料的分析与处理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教学目标教学材料

思考题:

(1)分析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2)分析某些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表述。

(3)教学目标表述中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4)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行为有哪些?

(5)课堂教学行为的选择具有哪些要求?

4.自主学习活动:

结合见习,开展教学设计的收集和分析。

第八章课堂教学行为的组织和实施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师范生深入课堂教学的管理、课堂规则的功能、制订及执行、教学组织型式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课堂教学中主要教学行为的实施等。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课堂教学的管理

二、课堂规则的功能、制订及执行

三、教学组织型式的选择和组织

四、课堂教学中主要教学行为的实施

重点:

课堂教学中主要教学行为的实施

难点:

课堂教学的管理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课堂管理

思考题:

(1)课堂教学管理具有哪些价值?

(2)课堂规则具有哪些功能?

(3)课堂规则制订的依据是什么?

(4)模拟课堂教学过程。

第九章教学评价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师范生深入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知道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学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

2.教学内容

主要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教学评价?

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定

四、家庭作业的布置

重点:

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

难点: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定

3.参考习题

名词解释:

教学评价

思考题:

(1)教学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哪三种?

这三种类型存在哪些区别?

(2)常见的试题类型有哪些?

(3)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4)百分制的优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5)家庭作业的布置具有哪些要求?

(二)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

周次

授课内容及重难点

授课形式

课外学习要求

1

教学要求

教学安排

教师角色的模拟

角色模拟

设计新教师自我介绍

2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原理

介绍阅读书目

1.收集有关课程定义,课程流派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提交到讨论板上。

2.选择自读的教育名著,随时提交阅读心得。

3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原理

课程流派

主题研讨,中心发言

4

第二章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及编制

5

第二章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及编制

长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作为小学校本课程,设计其课程标准。

完成时间:

见习结束后交。

6

第二章初等学校的课程类型及编制

7

第三章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

讲座:

上海小学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

8

第四章教学及教学基本问题

9

第四章教学及教学基本问题

10

第四章教学及教学基本问题

11

教育实践见习

(一)

自学:

第二部分

第五章教学模式

12

教育实践见习

(一)

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

13

第六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课堂教学观察(录像)及分析

14

第七章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准备

课堂教学观察(录像)及案例分析

15

第八章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

小组案例分析

16

第九章教学评价

小组案例分析

六、修读要求

(一)学习目标的解释

本课程有关知识、理论内容的教学,基本可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

指对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并能够准确地表述。

理解:

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较系统地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够进行正确地阐释。

掌握:

指能够结合教育评价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评价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释、论述和分析。

(二)网络学习活动要求

1.借助于文本教材学习有关的课程内容;

2.借助于教师在BB教学平台上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主要以PPT的形式呈现)开展学习活动;

3.参与BB教学平台中“讨论板”中相关主题的讨论;

(三)小组合作学习

5~6位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围绕研究主题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主要有:

1.课程流派的研究和主题发言

2.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制

3.围绕课程改革开展辩论活动

七、学习评价方案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5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50%。

考核总分满分为100分,总成绩60分为及格。

(一)形成性考核

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包括:

1.读书笔记及交流

2.课程流派主题发言

3.校本课程标准的设计

4.课程改革的辩论

(二)期末终结性考试

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折成50分计入总分。

八、课程资源

(一)教材

1.《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讲稿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二)教学参考书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王维臣.教学与课程导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与活动[M].桂林: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三)网络资源

1.BB教学平台《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平台

2.课堂教学录像资料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可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方法。

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或组织师范生听课,提供给师范生原始的课堂实录,从中培养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可视具体时间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情况,对本课程教学内容作出调整,重点、难点可着重讲解,对师范生已经理解或容易理解的内容,可让师范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后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