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8283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 新版.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教新版

2019

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研究表明,每天只需要读6分钟的书就能够减少60%的紧张焦虑感。

心理学上也在研究一些好的著作对于读者的不同方面的影响。

对于所有的读者来说,不管是喜欢英伦文学的,还是喜欢古罗马风格的,抑或是喜欢爱情诗集甚至于爱看土地测量类图书的……所有的书,都会给读者带来一段无法比拟的旅程。

就连现在的科学杂志,都开始注重深入生活,与读者的日常生活接轨,我们称之为“情感传输”,你的身体在沙滩上或者在壁炉前,但是你的心灵却有可能正与莫里哀一起和路易十四商讨国家大事。

除此之外,通过书里的描绘,作者能够“触碰”到你,能让你“听见”他的声音,能让你了解他的过去,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你的大脑得到放松的时候。

读书能够加强情感同化。

一部吸引人的好小说并不是仅仅在短期内让人着迷,而在于能够长期持久甚至于拥有改变读者人性的力量。

鹿特丹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进行过一项研究,邀请一些读者在一周内阅读相关书籍,并将这些读者被作者触动时的情感变化记录下来,来研究情感同化的情况。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情感传输都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各种广告,各个决定,各类信息。

研究还指出,如果一本科学著作的目的就是影响读者的看法和行为,就像“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一样,那么它的影响的持续性并不如充满作者感情的小说和一些真人传记。

为什么?

因为这些小说和真人传记来源于真正的生活,它可以将作者的自身感受通过书本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类书也可以最大自由度地改变读者的看法和人格,而它的持久性,甚至于能够帮助读者处理自己即将遇见的难题。

阅读能将愉悦的感觉带到身体的每一部位。

例如,阅读一些类型的小说会给人带来一种难以忘却的感受,因为小说是具有独立性的,每本小说都不一样,但是都会在其中将现实生活和情感放大,人们在阅读时得到了内心的满足感。

根据这一情况,法国作家及体疗医生赫及勒·德谭巴尔创造性地提出了“阅读疗法”,希望通过阅读来对人们的某类疾病进行治疗。

就好像童年时的教育一样,有些人从小读了某种书籍影响了其一生的发展,谁又能保证读书对成人就一点用都没有呢?

(选自《智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天只需要读6分钟的书就能够消除所有的紧张焦虑感。

B.读者只有阅读英伦文学和古罗马风格的爱情诗集,才会拥有一段无法比拟的旅程。

C.科学杂志与读者的日常生活接轨,使读者能够穿越时空直接和路易十四商讨国家大事。

D.通过书里的描绘,作者能够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过去,使读者的大脑得到放松。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鹿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读者在一周内阅读相关书籍,并记录下读者被作者触动时的情感变化,研究情感同化的情况。

B.在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广告、决定、信息等各种各样的情感传输都会进入我们的生活。

C.小说和真人传记来源于真正的生活,它可以将作者的感受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D.作家及体疗医生赫及勒·德谭巴尔创造性地提出了“阅读疗法”,通过阅读治愈了人们的某类疾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读书能够加强情感同化。

一部吸引人的小说不是在短期内让人着迷,而是能够拥有改变读者人性的力量。

B.小说和真人传记可以最大自由度地改变读者的看法和人格,甚至于能够帮助读者处理自己即将遇见的难题。

C.如果一本科学著作的目的就是影响读者的看法和行为,那么它的影响的持续性并不如充满作者感情的小说和一些真人传记。

D.阅读能将愉悦的感觉带到身体的每一部位。

每本小说都会将现实生活和情感进行放大,使人们在阅读时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鞭笋过墙

聂鑫森

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在这个下午,回到了古城曲曲巷中的家。

在这个祖传的院子里,他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棵粗粗细细的竹子。

不是普通的竹子,是稀有的斑竹、罗汉竹、方竹,都是他历年从外地购回并栽种、培植的。

他此生爱竹、师竹,不可一日无此君。

他的名字是已故父亲所赐,姓节名新篁字解箨,长大了才知道典出唐诗人元稹《新竹》中的句子:

“新篁才解箨。

”箨是笋壳,竹笋挣脱箨才能成为竹子。

老伴华素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坐下来。

节新篁搔了搔满头银发,忽然叹了一口气。

“新篁,又有心事了?

“华素,我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先教书,后调到文史研究馆。

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写的书、主编的书虽不能说等身,至少可以等臀。

“你活得直而有节,也活得充足、高贵。

口碑很好。

“夫人话外有音?

“没有。

比如那天深夜,你突发心脏病,偏偏这巷子逼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只好去敲邻居的门,立刻惊醒了好多家好多人,他们用竹睡椅扎上两根大竹竿变成了抬轿,抬起你就往外走。

一到医院,你被送进了急救室。

大夫说再晚来十分钟,你就没法救了。

“不是我平日做得好,是他们以德报怨。

你不是不知道,我这高傲的秉性,就有过分的地方。

陈方

恪说:

‘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

’我就忽略了,真的很愧疚。

两个人沉默下来。

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

见面点点头,多话不说;劈面相遇,侧身让人先过去;邻居有什么婚丧大事,礼貌地去送个包封,但不会去吃酒宴……

石凳边斜出一棵罗汉竹,竹根边点缀几朵蓝色的矢车菊。

华素欲弯腰把花扯去,节新篁说:

“别动!

“你一直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

“这一刻,我觉得它们都很入眼。

节新篁怔怔地看着矢车菊。

他六十岁退休时,平日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书法也颇具名声,尤以楷书和隶书为人激赏,过大年了。

有几位年长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书写春联,他含笑说:

“我正在赶写书稿,时间紧,但我会让各家都贴上春联。

他当然不会动笔写春联,觉得自己的手迹贴在街巷,有些委屈。

他去文化用品店

买了几十副印刷品的红纸对联,一家一家地去送。

曲曲巷里,几乎家家都有院子。

一墙相隔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匀一二棵竹子去栽种,他笑着说:

“不容易侍弄的,别费那个神了,想看,你只管来看。

”邻居并不见怪,开玩笑说:

“倘若竹笋过墙来,你应该不会阻拦吧?

”他说:

“绝不阻拦。

不过,院墙的基础下得很深,又是麻石砌的,它怎么过去?

不是节新篁小气,而是他有异秉,觉得这样的好竹子,有几个懂得其妙处?

别亵渎了这清玩之物。

阳光如金箔,在竹叶间飘飞。

节新篁说:

“华素,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你猜我最喜欢哪一首?

华素笑了,说:

“你住院时,我天天守在病床前,你说了许多自省的话,特别是邻人乞竹而不允、鞭笋过墙而不能的事,你说得最多。

我猜这首诗应是: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

“知我者,内人也。

鞭笋过墙,情至深而无声,心气相通,根叶相连,为人际和谐的大境界,好得很啊。

华素故意问:

“你准备用手扯着鞭笋过墙?

“非也。

说到鞭笋过墙,古书中早有妙法。

我会先请工匠把院墙下的基脚掘开一个大口,铺上沃土;再在竹林边挖出一道不浅不深的土沟,与基脚的大口相连。

然后,在土沟里撒入熬得稀烂的猪骨头和碎肉,再掩上土。

竹根也就是鞭笋,会顺着土沟穿墙而去邻家。

“你是想在无声无息中,改善与邻里的关系。

“对。

待邻家有了新竹,我再传授引竹之法,鞭笋又去他的邻家。

以此类推,不出几年,家家皆有湘妃竹、罗汉竹、方竹了。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候。

院门忽然叩响了铜环。

“节先生、华老师在家吗?

是隔壁邻居的声音。

他们齐声答道:

“在!

“你们别张罗晚饭了。

我们已备好,祝贺节先生康复出院,请你们来吃个便饭。

节新篁大声说:

“谢谢!

我们马上过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人公节新篁以竹为名,爱竹师竹,甚至不可一日无竹,爱竹一直是他与邻里交往的障碍。

B.小说将故事情节浓缩在半天时间,借助对话勾连过去与现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C.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节新篁原本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却又制止老伴扯去罗汉竹旁的矢车菊,暗示他对邻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D.“鞭笋过墙”喻指打破隔膜,与邻里友善相处,以此为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

5.小说中的节新篁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节新篁爽快答应邻居邀请晚餐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

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

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

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

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

“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

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

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武则天等。

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英雄分为坦克、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六类。

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色的介绍。

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

李白,青莲剑仙,定位:

刺客/战士,擅长:

突进/收割。

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高渐离拿起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枪。

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

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

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5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

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

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

人生

,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

《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材料四:

7月3日、4日,人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

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

同时,7月4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1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扳斧”。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者荣耀》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从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腾讯公司认为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E.游戏的研发者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9.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

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方面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降到最低?

(4分)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

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

太祖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

问之。

对曰:

“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

”又尝问:

“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

”对曰:

“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太祖喜曰:

“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

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

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

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

或问太子:

“亦知有谗人乎?

”曰:

“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十年,北征还,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二十二年即皇帝位。

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

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趾采办,汰冗官。

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诏文臣年七十致仕,河溢开封,免税粮。

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

夏四月,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

士奇言:

“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

”帝曰:

“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

”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

庚辰,帝不豫,辛巳,大渐,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

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选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B.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C.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D.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子,指古代帝王、诸侯的妻妾妃子中所生的长子,后来泛指王侯的嫡长子。

B.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常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或重臣留守宫廷处理国事。

C.大赦,中国古代皇帝在登基、换年号、立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对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

D.冗官,冗,指闲散、多余无用的,冗官是指闲散官员,或无专取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宗体恤士卒。

仁宗受命检阅卫士时,因为体恤士兵寒冷让其吃饭后再检阅,说明他有体恤百姓之心,因此受到太祖的称赞。

B.仁宗宽厚本分。

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图谋夺嫡,仁宗表示对此不知,只专注于本职;谋立朱高燧事件败露后,

仁宗尽力为其开脱,使其免罪。

C.仁宗广施恩泽。

他登基以后,罢宝船、市马及采办,汰冗官,放官吏还乡,诏文臣致仕、免税粮等一系列行为,可以称得上是惠政不断。

D.仁宗行事果断。

洪熙元年夏,山东等地出现饥荒,面对紧急情况,他当机立断命令杨士奇拟诏减免粮税,没有预先通知户、工二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2)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筝柱①子

朱湾②

散木③今何幸,良工不弃捐。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注】①筝柱,就是筝上的弦柱。

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

②朱湾,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

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征辟。

③散木,无用的木材。

《庄子·人间世》记载:

“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

或称为散材。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说自己身为无用之木,没什么大用处,但能工巧匠却没有抛弃自己,自己十分幸福。

B.颔联说自己能力很弱,只能作为古筝的筝柱,非常惭愧,要想奏成音乐,还要依仗群弦。

C.颈联写筝柱因为能帮助琴弦发出和谐之声而喜悦,所以随着古筝被人搬来搬去,也不拒绝。

D.尾联直接抒情:

如果有知音能欣赏我、重用我,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国效力,报答恩人。

E.此诗与李商隐的《锦瑟》都通过乐器抒发情感。

两诗相比,李诗的表达更为含蓄而朦胧。

15.这首诗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3)同为赤壁怀古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在杜牧的《赤壁》中,却用了“,”,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

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只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厌其烦地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③受助学子纷纷表示,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不孚众望,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将来成为爱心和善举的传承者。

④有些译者试图忠实于近体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读者。

⑤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将课文肢解成几个部分,然后逐段讲解,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⑥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9月开始推行的“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古文体裁更加多样,编写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B.吴京导演的《战狼2》将爱国主义与动作戏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的铮铮铁骨和硬汉形象,同时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引发观影热潮。

C.不仅历史遗存的建筑是城市的物质资源,而且是文化资源,在一座城市中,不同时代的建筑共同形成城市发展变迁的脉络。

D.《记住乡愁》因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而平实的情感受到国内外观众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其主持人采访嘉宾时说:

“咱们已经八年未见了,您看上去一直没变,还是那么年轻。

”嘉宾谦虚地说:

“哪里,哪里,献丑,献丑。

B.“以自身的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某演员获奖之后发表感言:

“我拿到这个奖杯并不代表我的高度,而是代表我刚刚上路,有句话叫‘艺术无止境’,希望与各位共勉。

D.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谴责美国副总统最近催促巴西等拉美国家赶紧与朝鲜断交,认为这种强权行为反映出美国的极端自私和傲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①,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

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②,而燕麦和核桃的含量相对较少。

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③。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2017年寒假,厦门理工大学发出10万元“亲情红包”鼓励学生回家过年。

可见,物质奖励必然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

由此可知,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外在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只要学生有了好的德行,大学教育就是完美的教育。

①物质奖励未必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

②。

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