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446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中图版必修3.docx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3讲内环境与稳态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23讲 内环境与稳态

[最新考纲]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考点一 细胞与内环境(5年4考)

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

(1)体液与内环境:

(2)内环境的功能:

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2)判断下列①~⑩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水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胃蛋白酶 ⑧抗体 ⑨血浆蛋白⑩胰淀粉酶

上述物质中①⑥因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不能视作内环境成分;而⑦⑩存在于消化道中,因其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属内环境成分,故②③④⑤⑧⑨属内环境成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助学巧记】“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甲、乙、丙中哪两种化学组成最相似?

与另一种的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提示 乙和丙。

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请对应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组织细胞

①________________

毛细血管壁细胞

②________________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③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

④________________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⑤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组织液 ②血浆、组织液 ③淋巴、组织液

④血浆 ⑤淋巴、血浆

下面两幅图为体液或内环境组成,请思考:

1.针对图甲分析:

(1)先据D两端均为单向箭头,确认D为________,它单向来自于[B]________,单向汇入[A]________。

(2)图中[B]一方面与A双向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可与[C]________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图中a、b、c分别为B与C、A与B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b、c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3)D液体需经d过程注入A液体,则d过程表示________,D在________处与A汇合。

提示 

(1)淋巴 组织液 血浆 

(2)细胞内液 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3)淋巴循环 左右锁骨下静脉

2.针对图乙分析:

(1)图乙中a液、b液、c液、d液依次对应图甲的哪些字母?

组织水肿是指哪处液体积聚?

(2)长期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a液渗透压发生何种变化?

提示 

(1)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图甲中A、D、B、C;c液。

(2)长期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血浆(a液)渗透压下降。

 内环境组成及功能

1.(2015·全国课标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

答案 A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解析 本题首先应根据题图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故B选项中,②是组织液,且组织液中不含血浆蛋白。

答案 B

1.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2类“非内环境物质”

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

②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

(2)必须认准4类内环境物质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4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④激素与靶细胞膜外侧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

(1)

(2)稳态失衡:

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原因

(3)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

(1)pH稳态维持的原因: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2)内环境中pH调节的过程图解: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B是相应调节系统,a、b、c为相应信息分子,请完善下列内容:

A为免疫系统,B为内分泌系统;

a为细胞因子(其靶细胞为B细胞);

b为神经递质,其作用部位是突触后膜;

c为激素,它必须经由体液运输。

教材

高考

1.(2017·全国卷Ⅰ,31)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1)血浆 

(2)增多 下降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三P13~14,考查角度侧重内环境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与调节,强化记忆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

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

提示 人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及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质量分数为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1.(2014·全国课标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 D

2.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

B.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

D.即使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解析 选项A,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选项B,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选项C,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选项D,二氧化碳作为内环境的气体成分之一,其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 D

内环境稳态失衡分析

(1)各指标稳态的意义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组织水肿成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3)理化性质失调后果

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②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③体温失调——发热。

(4)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后果

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②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③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

④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

⑤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

⑥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混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点拨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前者属内环境,后者不属内环境。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③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④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

(注:

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对血浆渗透压维持具重要意义)

易错点2 不能澄清O2、葡萄糖分子由外界环境到作用场所的跨膜层数

点拨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

(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

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两层)+进、出小肠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组织细胞(一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

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两层)=11层。

注:

跨越一层细胞=跨越两层生物膜

跨越一层生物膜=跨越两层磷脂分子

易错点3 误认为“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点拨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于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

[纠错小练]

1.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

A.参与氧气运输B.参与免疫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D.维持渗透压

解析 血浆蛋白位于内环境中,维持着渗透压,血浆中还有抗体参与了免疫,还有一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而参与氧气运输的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是血浆蛋白。

答案 A

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D表示细胞外液,即人体的内环境,C表示细胞内液

B.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和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B和D

C.红细胞内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膜

D.正常人体内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HCO

与H2CO3等缓冲物质

解析 由题图可知A是肠腔,其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A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和B项错误。

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内部之后,要发挥作用还需要进入线粒体,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所以,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C项错误。

答案 D

3.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CO2、神经递质等物质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

D.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

、HPO

等离子有关

解析 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在内环境中。

答案 B

随堂·真题&预测                   

1.(2015·海南卷,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C错误。

答案 C

2.(2014·全国卷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 回流的组织液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生成的组织液帮助细胞排走二氧化碳,所以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低于回流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A错误;组织液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其生成与回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正确;血浆中的氧气和葡萄糖等,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等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答案 A

3.(2019·高考预测)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1可能是淋巴细胞,细胞2可能是肌肉细胞

B.A、B、C所表示的三种成分合起来称为体液

C.若A的渗透压增大,则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D.饥饿条件下,细胞1通过水解肝糖元使血糖升高

解析 图中A、B、C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

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肌肉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体液由内环境(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B错误;血浆渗透压减小时会导致更多的水流向组织液,进而会出现组织水肿,C错误;肝糖元水解发生在肝细胞中,肝细胞生活在B(组织液)中,D错误。

答案 A

4.(2019·高考预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激素、抗体等信号分子

B.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内部或外来酸、碱对机体pH的影响

D.葡萄糖在血浆中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解析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B错误;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答案 C

5.(2014·全国课标Ⅰ,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尿量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1.(2018·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段考,21)下列生理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血浆中的是(  )

A.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B.抗体的合成与降解

C.乳酸与NaHCO3的反应

D.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解析 糖元的合成与分解、抗体的合成与降解、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均发生在细胞中;乳酸与NaHCO3的反应发生在人体血浆中。

答案 C

2.(2017·山西六校联考)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解析 患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若摄入蛋白质不足,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会导致组织水肿;若发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

答案 C

3.(2017·山东青岛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

D.神经元细胞膜内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答案 B

4.(2017·河北名校联考,9)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升高血浆中的pH

B.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血浆中的pH会降低

C.剧烈运动后,会明显降低血浆中的pH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pH的高低

解析 正常人体内由于血浆中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所以饮用弱碱性的水或剧烈运动产生乳酸都不会引起血浆pH的明显改变,A、C错误;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体内CO2较多,血浆pH会降低,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高低,D错误。

答案 B

5.(2018·河南八市一联,21)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识别与结合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B.人体内凋亡细胞的清除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血浆中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解析 抗体抗原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浆中,A正确;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和清除凋亡细胞,有利于机体稳定,B正确;血浆维持酸碱平衡主要依赖HCO

等离子,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D错误。

答案 D

6.(2017·河南平顶山市一模)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解析 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②③均为单向箭头,其余箭头为双向箭头,A正确;血浆蛋白、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在物质交换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错误。

答案 A

7.(2018·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25)进入夏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布黄色预警。

某地气象部门预测,最近几天持续高温,白天气温维持在33℃~40℃之间。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饮用纯净水可增加因发汗而丢失的盐分

B.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不涉及体液调节

C.与正常温度下相比,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尿量会显著减少

D.环境温度升高,体温随之升高,酶的活性也升高

解析 纯净水中不含任何无机盐离子,不能补充盐分,A错误;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包括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生理性调节中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错误;炎热环境中,由于发汗增多,尿量会显著减少,C正确;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升高体温依然维持恒定,酶活性保持不变,D错误。

答案 C

8.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不存在

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

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解析 观察题图,根据所学的知识:

淋巴中的物质只能来自组织液,而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入到血液循环中,故可以确定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

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是维持细胞生活环境保持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则会引起组织水肿等病变,B正确;淋巴循环有三个作用:

免疫、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水分交换、将组织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血浆,C正确;细胞所必需的物质及代谢废物只有通过体液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交换才能正常地获得和排出,D正确。

答案 A

9.(2017·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联考)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出汗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出汗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C.出汗时汗腺导管重吸收Na+,ADP增加

D.出汗的作用是使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解析 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B正确;出汗时汗腺导管重吸收Na+,消耗ATP,导致ADP增加,C正确;出汗的作用是增加散热量,但是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D错误。

答案 D

10.(2017·湖北襄阳五中开学考,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解析 机体通过Ⅰ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Ⅰ为呼吸系统;体外的物质通过Ⅱ进入内环境,Ⅱ为消化系统;Ⅲ表示泌尿系统,②表示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应为皮肤。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消化吸收只能进入毛细血管而不能进入淋巴管,B错误;②表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Ⅳ表示的器官应为皮肤,D正确。

答案 B

1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使人产生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与炎热环境下的身体特征相似,与此时人体生理变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B.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产热增加

C.此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此时产热比散热多,体温将逐渐升高

解析 辣椒素会使人产生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A正确;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使人全身发热,而人体热量的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B正确;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使尿量减少,C正确;此时产热和散热都增多,体温维持稳定,D错误。

答案 D

12.(2017·山东省淄博市仿真模拟)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

右图表示正常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