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0840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

截至9月4日已有1478人遇难,287人失踪。

专家称,当地树木被大量砍伐、耕地的扩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此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这警示我们(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3.

2011年2月7日,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小但非常凶猛,大约生活在2.3亿年前,即恐龙刚刚出现时期的恐龙种类。

这种恐龙被命名为Eodromaeus,大概4英尺长,体重在10~14磅之间。

根据其化石的解剖学结构分析,塞雷诺博士和他的同事相信它是包括霸王龙在内的兽脚类恐龙的祖先。

该研究成果的获得说明(  )

①世界具有可知性 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能够和谐相处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这种观点(  )

①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认为整个世界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③否认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否认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2011年春节期间,我国山东、河南发生特大旱情,面对旱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6.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7.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将喷出多少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将达到大气中的何种高度。

这强调了(  )

A.火山活动无法预测B.火山活动没有规律性

C.火山活动规律具有普遍性D.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性

8.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

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

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9.“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0.有理想才能有希望,任月丽说,刚开始在西单唱歌,根本没有人理我,只有垃圾箱一直陪着我,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也是那段日子,给了我很多磨炼,像一场修行。

她靠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地面对艰难的北漂蚁族生活。

这启示我们(  )

A.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生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1.2011年山东省将根据省情,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山东的经济发展思路从哲学上讲说明(  )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给国庆61周年送上厚礼。

“嫦娥奔月”又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

据此回答12~15题。

12.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B.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C.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13.“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4.11月8日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分辨率达到米级的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已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全部实现,科学目标也正在陆续实现。

这体现了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性活动

15.为了实现嫦娥奔月这次航天壮举,我国科学家做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方案。

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 ③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

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7.“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18.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

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

材料体现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经过中国与东盟各国几年的艰苦谈判和不懈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我国自2000年就提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材料主要说明(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主观性活动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④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促进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我国将在2020年前,分三步完成对月球的无人探测。

第一步是对月球进行环绕遥感探测;第二步是实现软着陆探测器落在月球表面上,并实地考察月球;第三步,探测器不但要降落在月球表面,而且要从月球采集样品送回地球供人们研究。

这正好体现“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这表明(  )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1.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天津举行。

本届运动会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

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只有否定旧事物才能实现创新

22.古代的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原始而虚幻的,现在的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科学而现实的,但是依然不全面,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完整。

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 ④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3.人类未来10大冒险:

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与外星人的星际通信、探秘巴布亚新几内亚、潜入南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人类登陆月球南极、向地心进发、深入巴拿马达连地堑、南极洲冰川底部、征服格陵兰岛东北部、时光旅行。

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因为(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不止一个D.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24.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当时的人们对月球的认识停留在类似“嫦娥奔月”的神话里,现在的人们通过大量的探月活动,知道月球只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我国拟于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这表明(  )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在实践中否定和推翻真理 ④在实践中改变和动摇真理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5.2011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由于技术越来越精确,科学家已尽可能地让火山、格陵兰岛甚至从彗星尾巴采集来的样品说话。

但是,尽管发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无法解答。

地球很精彩,奥秘仍难解。

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中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10年为促进经济新发展,某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某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12分)

 

27.一天一个价、天天都在涨!

这是2010年重庆房价的真实写照。

为落实中央“居者有其房”的指示精神,2011年重庆市委明确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的工作思路。

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指出:

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

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开展主城区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屋建设,让生活在重庆的低收入群体,看到了“住有所居”的希望。

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的正确性。

(18分)

 

28.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我国GDP平均增长9.4%,但同时,我国也将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天的发展。

对此,许多专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党的十七大指出,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请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8分)

 

(2)为什么说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2分)

 

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B)

1.A [本题以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为背景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

由于人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这告诫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③④符合题意。

①不属于警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②错误。

本题选A。

]

2.B [物质不同于物质具体形态,排除A;C缩小了物质的外延;D扩大了物质外延。

]

3.B [发现恐龙新种类说明世界具有可知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且这种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

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

4.A [材料中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②符合题意;唯心主义在根本上否认社会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物质性,③④符合题意。

①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

5.A [物质可以离开意识,③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④错误。

本题选A。

]

6.C [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A错误;B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D错误。

故选C。

]

7.D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具有规律性,这是运动规律的共性、普遍性,共性和普遍性要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通过题干中的“个性”“没有人知道它将喷出多少物质……何种程度”可知,各事物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故选D项,A、B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

8.A [毛竹在前5年里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说明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但它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6年后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说明事物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因此A项符合题意。

]

9.D [材料中“法”是指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说明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故D符合题意。

A是规律的含义,与题意无关;B错误;C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

10.B [材料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具有反作用,故B项正确。

]

11.C [D错误;A、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

]

12.C [神话故事属于意识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选C。

A、B、D观点错误。

]

13.A [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出认识是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选A。

]

14.B [科学实验属于实践活动,各项目标陆续实现,体现出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

15.D [做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方案,这句话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故①选;在这一准备下,我国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的壮举,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故④选。

②是错误的,意识不能独立于物质之外;③是错误的,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16.A [材料不能体现意识的反作用,①②③符合题意。

]

17.D [材料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故选D。

B错,正确的说法是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A说法不正确,书本知识与亲身实践不能比较二者谁更重要;C不符合题意要求。

]

18.C [爱丁顿利用日全食的机会进行天文观测,这是在实践,从而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

]

19.B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②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④错误。

]

20.A [“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这句话体现的是探索没有止境,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

21.C [A项错误,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B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规律;D项错误,创新并不能全盘否定旧事物。

]

22.B [②与题干无关;④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它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

①③符合题意,选B。

]

23.D [人类对未来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现在的梦想,明天会实现,原因在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故选D。

]

24.B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也没有被改变,而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③④错误,答案为B。

]

25.D [自然现象是复杂的,这决定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③④正确,选D。

①②本身说法错误。

]

26.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某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某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某市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促进了经济的科学发展。

解析 本题实质是问某市发展经济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分析材料,找出材料所体现出来的哲学道理,即是本题的答案。

在作答时,注意格式,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的作答格式是“哲学道理+材料”。

27.

(1)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只要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高房价形成原因的研究,掌握房地产市场的运动变化规律,运用“看得见的手”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房价是可以控制的。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过程就是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政府制定政策应当遵循经济规律,更好地利用经济规律促进老百姓住房问题的解决。

房地产市场有其规律,但是在市场调节失灵时,政府需要出台应急性的政策,避免房价因炒房等因素出现疯涨,同时政府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3)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面对越飙越高的房价问题时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的认识是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具体体现,是正确的,是科学的。

解析 原理说明类试题在主观题中是相对简单的试题。

此类试题就是要用原理去分析说明问题。

所以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对原理内容有准确掌握,其次要把握住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该题要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问题,因此我们就要理清原理:

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此题要在准确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的正确性。

28.

(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上的升华。

“绿色GDP”概念的提出,以及在未来20年内,我国要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③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