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87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docx

初三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题

初三物理第六章力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

2.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给车轴加润滑油B.自行车脚踏板上有花纹C.给木箱装上轮子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6.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运动员对弓的拉力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C.斧头对柴的力D.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7.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8.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引体向上

9.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10.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

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12.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14.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

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1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轮胎上制有花纹B.在轴承中加滚珠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1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17.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18.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

19.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B.C.D.

21.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2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可以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B.湖水C.同学D.龙舟

24.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25.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B.用力拉弹簧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

26.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27.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

28.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轴承之间装滚珠B.写字时用力C.门轴加润滑油D.滑冰穿冰鞋滑行

二.填空题(共8小题)

30.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3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如图)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32.如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33.暴风雨来临之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的  发生了改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34.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5.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  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  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

答:

  .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36.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  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能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  ,从而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滑动摩擦力.

37.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单位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

 

三.计算题(共3小题)

38.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

(g取10N/kg)

(1)该砖块的重力.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3)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39.在泗阳二号运河桥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自重5×104N的大卡车,装了8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g=10N/kg).求:

(1)车自身的质量是多少?

(2)车中石子的质量是多少?

(3)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

40.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若一个连同随身设备共12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地球上g取10N/kg)

求:

①航天员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多少牛?

②月球对他的引力约是多少牛?

 

初三物理第六章力复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14•郴州)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答】解: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

 

2.(2010•泰州)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分析】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

 

3.(2011•枣庄)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给车轴加润滑油B.

自行车脚踏板上有花纹

C.

给木箱装上轮子D.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分析】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加润滑油、脚踏板上的花纹、木箱下装轮子;列车悬浮等现象,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

A、给车轴甲润滑油,可以减小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故A不合题意.

B、脚踏板上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脚与脚踏板之间的摩擦,故B符合题意.

C、木箱下装上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通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减小了列车与车轨之间的压力,从而可以减小列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通过日常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具体措施,来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是考查的热点题型,这种题目可以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4.(2002•安徽)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速度的改变,结合题意分析即可.

【解答】解:

①面团形状发生改变;

②球被弹回,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③球变瘪,是形状发生改变;

④灰尘被吹的漫天飞舞,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型要求能分清力的作用效果是形变还是运动状态改变.

 

5.(2009•河南)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的,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2015•北塘区二模)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运动员对弓的拉力B.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

斧头对柴的力D.

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解:

A、运动员对弓的拉力,使弓的形状发生变化;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和轮胎的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C、斧头对柴的力,使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D、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即小球的速度在发生变化,小球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这两种效果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所以做这类题学生会感觉难度不大.

 

7.(2007•无锡)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

通过分析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摩擦的变化.

【解答】解:

镁粉是比较粗糙的,抹在手上,增大了手和单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手握单杠不能太紧,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的;

故选A.

【点评】摩擦力在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能够根据所学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哪些是增大摩擦的,哪些是减小摩擦的,这也是中考的一个必考知识,需要掌握.

 

8.(2004•芜湖)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引体向上

【分析】根据运动时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

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和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没有重力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不影响拉弹簧拉力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对人的影响.在没有重力时,用弹簧拉力器健身时,所用的力是不变的.

 

9.(2013•庆阳)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分析】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就要从增大摩擦的办法:

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来入手,将选择项中的方法与上述办法来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A、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故A错误.

B、移动重物时,下面垫钢管是将重物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故B错误.

C、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使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故C错误.

D、车轮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摩擦在人类的生活中根据其对人类的作用,分为两类,即对人们有益的摩擦和有害的摩擦,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的摩擦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10.(2013•南京)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二:

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是运动状态;

③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

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

A、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重力方向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是力学的基本概念或规律,难度不大.

 

11.(2010•安徽)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分析】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了摩擦的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首先要理解该结构的摩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然后结合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来加以改变.

【解答】解:

A、脚踏板上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要增大,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

B、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要增大,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是减小摩擦.故B错误.

C、车闸与车脚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故用力捏刹车把.故C正确.

D、在转动的部分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但不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故选C.

【点评】理解自行车上的哪个结构的摩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此题的关键.

 

12.(2008•绍兴)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当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时,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产生的效果不同.

【解答】解:

拉和压同一弹簧说明受力方向不同,因此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结合力的三要素进行分析处理.

 

13.(2008•泰州)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解答】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所以A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既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B正确;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所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

D、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所以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学习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14.(2014•巴中)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

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

C.

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

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分析】所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的改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而方向不变;

(2)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而方向改变;

(3)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发生改变;

结合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

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速度和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由于处于静止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可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改变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5.(2012•朝阳区)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轮胎上制有花纹B.

在轴承中加滚珠

C.

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轮胎上制有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符合题意;

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不符合题意;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减小摩擦,不符合题意;

D、旅行箱下面的小轮可以变滑动为滚动,即减小了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增大、减小摩擦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