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0534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docx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

《唐山大地震》浴火重生,心灵救赎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是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创作的,通过特技镜头展现灾难场景、再现震撼历史的瞬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奔逃呼号,我们如同身临其境。

但它又不是一般的灾难片,灾难场面只是一个噱头,灾难摧毁的不仅是房屋更是人的心灵,所以《唐山大地震》讲的是让人惊心更让人动情的感情、心理故事,它帮助观众完成了一次心灵释放。

《唐山大地震》比80年代展现母子情深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更深刻,比90年代表现刻骨铭心的生死恋情的《泰坦尼克号》更具现实意义,是2010年最催泪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是一枚多方营造的催泪弹”[1],我觉得最让人动容的是片中两位女性的心灵救赎。

  23秒,32年

  影片讲述的是地震后一家人32年的爱恨离合,故事源于地震中一个母亲的抉择。

恩爱的夫妇,可爱的双胞胎儿女,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

但灾难突如其来,丈夫为救妻子李元妮付出了生命,一双儿女被一块水泥板压在下面,救儿子,就会压着女儿,救女儿,就会伤着儿子,时间不等人,否则两人都不保,短暂又漫长的时间啃啮母亲的心,面对上天给出的两难选择,母亲无奈地选择了儿子,因此造成女儿的怨恨和32年的不能释怀。

短短23秒的地震,造成了32年的“心灵废墟”。

电影的宣传广告“23秒,32年”最简洁也最深刻地体现了灾难造成的心灵隔阂。

影片最让人集体挥泪的就是这母女的心灵救赎的艰难。

  浴火重生,心灵救赎

  经历地震的唐山以崭新的城市面貌站立在世人面前,但作为震中经历磨难的人“站立”起来的方式却是不同的。

  

(一)李元妮――“赎罪”

  1?

狈牌?

女儿,选择儿子

  两个孩子中,小登坚强,小达软弱,小登是姐,小达是弟,姐姐让着弟弟,被压在水泥板下时,小登只是拿石头敲出声音,小达则痛苦、恐惧地呼喊。

或许母亲总是偏爱更弱的孩子,当时选择儿子只是母亲的本能。

或许李元妮因不能再生育,面对去世的丈夫,想给方家留条血脉。

面对“手心手背”的疼,那个决定低得几乎听不到,但她承受了千钧的压力!

面对上天出的难题,选择谁都不是母亲的错,都不是抛弃,而是避免更大的牺牲。

但作为母亲,李元妮不能原谅自己,她抱着女儿的“尸体”哭着不放手,竟然忘了虽被救出但已经奄奄一息的儿子。

而在灾难中是几乎无暇顾及死人的。

李元妮对女儿的爱是和儿子同等的。

对此,张翎的《余震》也有精彩展现,本来元妮只受到轻伤,但她不忍女儿就这样光着走,于是爬进半倒塌的屋中去取席子,却被余震砸成重伤,女儿也转眼间不见了。

影片中元妮一直有一种罪孽感,自己情愿背负沉重的十字架。

  2?

本芫?

遗忘,选择坚守

  李元妮一辈子没有再嫁人、没有离开唐山、没有离开老房子。

她不是不漂亮、不年轻,不是没人喜欢她,不是儿子不让找后爸,是她心甘情愿一个人过。

她认为自己并不孤独,因为有“丈夫和女儿”陪着自己。

她不是不懂爱情,但哪一个人肯为自己付出生命?

只有大强。

因此她的世界没有其他世俗男女的情欲。

她的儿子方达积极上进、懂得感恩和孝敬、以自己的独臂在南方打下一片天地,他多次以各种理由请母亲离开唐山和自己同住,以便照顾母亲,可元妮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拒绝在唐山买新房子。

李元妮最终说出了最让人揪心、无法让我们抑制泪水的理由:

“走得太远、换的地方太多,你姐你爸的魂再回家都不认得路了。

”这一方土地有她的女儿和丈夫,有美好的回忆和依恋,也有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有她的一切,她情愿选择坚守。

  冯小刚用感伤主义成功地改造了原著《余震》中李元妮的形象。

《余震》中元妮漂亮、张扬、与众不同而招人恨。

灾难过后,她仍然走在新潮的风口浪尖上,无论衣服还是发型。

她要把每一个日子都当做盛典过。

她依然牵着儿子的手,高昂着头,习惯了在浑身贴满了目光的状态下走路,她是这一条街上最靓丽的风景。

她是坚强勇敢的,没有常人那种劫后余生的惊惶,也没有孤儿寡妇的低眉顺眼,震后她仍然遭人嫉恨“是因为她是站起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2]《余震》更多地突出了灾难后人的精神病态。

《余震》中的元妮虽然没有远走他乡,但她毕竟风风光光地住进了儿子出钱盖的新房。

而电影中的她更迟缓、低调、淡定、从容、镇定,因此具有浓重的感伤和悲情的特质,无不让人动容。

  3?

狈牌?

自我,选择赎罪

  元妮不过30多岁,生命留给她许多享受青春岁月的机会,但她放弃了自我。

她的命是丈夫给的,她不是为自己而活,她不能忘记被自己亲手推向“死亡”的女儿。

元妮的“自闭和偏执”源于对亲人永生不忘的挚爱,我们总是想让她过得更好点,为什么那么自苦呢?

这是最让人同情和震撼的。

《余震》中的元妮自我意识比较强,她经常感慨自己的没有来得及开放就僵在枝头的青春。

甚至第一次见到年轻、时髦的儿媳妇时内心很复杂,因而说话都是冷冷的。

影片中的元妮更符合人们对弱势者的同情、对悲情的动容、对亲情的呼唤,很好地表现了元妮赎罪过程的艰辛。

  影片中方登的心灵历程主要体现在“救”,谁来拯救?

怎样才能得救?

主要看自己有没有“正视”伤痛的勇气。

  

(二)方登――“救”“赎”的统一

  1?

狈牌?

亲情,选择忘却

  年仅7岁的她,不能深刻地体会母亲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的痛,她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孩子。

当她侥幸活过来时,她强行忘记母亲,忘记亲情,不说一字,不流一滴眼泪,也许她所有的泪都在那被放弃的一刻流尽了,因而被当做孤儿领养。

她本能地想躲避母亲,她想忘记但偏偏不能,她想逃避但无处可逃。

她对亲情的怨恨无法释怀。

  2?

狈牌?

爱情、选择生命

  地震对她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让她倍加珍惜生命,尤其是像当年的她一样的无辜的生命。

她不能再让一个无辜的生命从自己的手中牺牲。

因此,当她和男友杨阳未婚先孕时,她坚决反对杨阳的建议,不肯做流产。

与其说是杨阳最后抛弃了她,不如说是她主动放弃了他,因为他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牺牲――这种地震带给她的心灵震撼和对生命的珍视――不懂自己的心。

方登的出走,既是无颜面对,更是一种心理的逃避。

当她面对年纪大了的养父对自己的牵挂时,她重温了亲情,尤其是养父的孤单和对自己的依恋,未尝不让她想到同样年长的母亲,她正在逐步向那一道“坎”靠近,但还没有动力让她跨越。

  3?

狈牌?

怨恨,选择亲情

  当同样的灾难降临在四川时,她感同身受,毅然回国参加医疗救援,冯小刚巧妙地利用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再现了天灾无情,更展现了大爱无疆,也是方登最后释怀的场所。

在救援的现场,她目睹了另一位母亲,为了不牺牲更多无辜的救援者的生命,她毅然选择为女儿截肢,她愿意承担将来女儿对她的怨恨,当她几近疯狂地喊着“我要我女儿的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她滴血的心,这也是一个母亲的艰难抉择。

电影中两个母亲的撕心裂肺的、肝肠寸断的哭嚎是最具爆发力的,也换回了方登埋藏心底的感动,使她有了面对伤痛的勇气。

与方达在救援现场的偶遇,是最重要的契机,这源于他们对灾难感同身受、对生命珍视、对人间真情的感恩,即使没有汶川地震,他们最终也会因爱走到一起。

无意中听到方达讲述的往事,方登终于释怀,重新回归亲情。

尤其是见到了被自己折磨了32年的母亲,看到了屋里摆放的自己和父亲的遗像,看到了母亲为自己冰在水里的西红柿,看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长城图案的军绿色的书包、和弟弟一模一样的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母亲依然记得她喜欢的每一个细节,在心里和关心弟弟一样关心她的成长……点点滴滴,每时每刻,母亲在牵挂着谁,在向谁赎罪?

32年了,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2年?

在这一刻母爱溶解了所有的怨恨,亲情在心灵废墟上得到了重建!

母亲无罪!

错在自己的不应该!

自己该向被折磨了32年的母亲赎罪!

在母女相认、抱头痛哭、互相道歉、泪水滂沱中,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有人说,电影用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相呼应,有些过于巧合,在艺术处理上有些缺陷。

但冯小刚说:

“一些追求思想高度的人,可能会评价这个结尾很傻,但是那又怎么样?

愿意接受这个结尾的是多数。

”[3]作为一部“一次主流价值观的主题策划”[3]的商业影片,这样处理是成功的。

一方面使没有地震体验的人更加关心那些历经灾难的人、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灵的成长,另一方面汶川地震同样也造成了许多至今仍需关注的重大问题,不仅是家园的毁灭,更重要的是精神创伤,影片可以使这些地震亲历者从中吸取教训也汲取力量,在人间,亲情、友爱无处不在,这是大众所乐于见到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处理,冯导再现了灾难,充分调动了悲情和感伤元素。

四川的地震等于是32年前的一幕重演,于是,32年来的一幕幕不为知的心灵秘密才能以直接的方式展现在主人公和观众的面前,感动小登,也感动观众。

  另外,在伦理因素的运用上,影片对原著的改编也是非常成功的。

电影特意改变了小登养父的身份,由普通工人变为解放军高级干部;由小登养父对小登存在低劣的欲望并实施性侵犯致使小登对养父恩断义绝,改编为养父母都对小登有无私的、纯洁的爱,是一种不是血缘但胜似血缘的亲情。

现对于展现那些灰色的、畸形的、扭曲变态的人性,弘扬美的、和谐的、纯洁的、善良的、崇高的、无私的人性的正面含义,既符合社会的倡导也符合大多数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冯小刚就以灾难为名,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人的心理图景。

展现了两个女人的心灵救赎,实现了“团圆”,也满足了观众审美的心理期待。

正如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所说:

“伦理感伤片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更准确地说,这种伦理诉求能否得到满足,是中国人最终能否喜欢一部影片的关键。

”[3]

  原著突出的是小登的病态和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一步步克服内心的恐惧,终于“推开了最后那一扇窗”,使心灵回归正常。

原著写的是“痛”,主题是深刻的;但电影写的是“爱”,是亲情的无处不在,是流泪后的笑,是痛苦后的温暖,是感动。

正像冯小刚说的,“哭,说明电影的情感特别浓烈,需要宣泄出来……很多人看了说哭得挺难受的,我道声抱歉,但这个哭并不绝望,是温暖的。

”[4]正像传说中的凤凰涅一样,片中两位女性经历巨大的肉体和心灵的磨难,但32年的痛彻心扉之后是心灵的涅,她们是浴火重生的凤凰!

  

  [参考文献]

  [1]余志.冯小刚与感伤主义――《唐山大地震》:

一枚多方营造的催泪弹[J].三联生活周刊,2010-07-16.

  [2]张翎.余震[M].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3]李伟.《唐山大地震》:

一次主流价值观的主题策划[J].三联生活周刊,2010-07-21.

  [4]肖杨.《唐山大地震》“哭并不绝望而是温暖”[N].辽宁日报,2010-07-01.

  

  [作者简介]苏虹(1978―),女,河北保定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保定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郑悦(1981―),女,河北秦皇岛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