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14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docx

高邮港口规划及问题

高邮港口现状规划及问题

王加生

高邮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里下河西缘,位于北纬:

32o38,~33005,、东经

119o13,119o50,。

距扬州市公路距离65km,距南京165km。

根据《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1999-2020年)和《高邮市外环路沿线产业带概念规划》(2004年),港口选址位于高邮经济开发区外环路产业带,南起文游北路与运河东堤交界处,北至外环路与运河东堤交界处,全长1.8km的范围内。

一.港口现状及规划

根据实地调查及高邮市航道管理处提供的资料统计,目前京杭运河高邮段现有码头12个,泊位数47个,其中固定泊位29个,浮吊18个。

2005年完成吞吐量400万吨,主要货种包括砂子、黄沙、钢材、水泥、煤炭和农副产品等。

其中年吞吐量80万吨的码头有3个:

北门码头和南门码头,由高邮港务公司投资建成,分别有8个和5个泊位,泊位等级为300吨,岸线长度分别为400m及250m;车逻一马棚段有浮吊10台,属个体经营,其余均为年吞吐量15~40万吨的小型散货码头。

表1高邮市城区段现有码头情况一览表

编号

名称

码头吨级

结构型式

装卸品种

1

南门码头

300吨级

浆砌石重力式

矿材、钢材

2

水泥厂专用码头

300吨级

浆砌石重力式

石材、水泥

3

肉联厂专用码头

300吨级

浆砌石重力式

矿材、钢材、水泥

4

运河大桥公路站码头

300吨级

浆砌石重力式

矿材、水泥、其它

注:

1~3号码头近年均有煤炭装卸

 

表2现有码头近年吞吐量统计

品种年份

矿建

钢材

水泥

煤炭

其它

合计

2002

100

2

7

0

5

114

2003

160

8

15

0

7

190

2004

230

10

20

10

10

280

2005

300

20

35

35

10

400

二.港口规划

根据《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京杭运河高邮段港IU总体规划》,未来京杭运河高邮港规划为三个港区,即:

城南港区、城北港区、界首港区。

各港区的功能分工及发展方向如下:

(1)城南港区

拟规划城南港区位于南外环路运河大桥以南100~900m,港口岸线长800m,依托江苏华能电缆总厂、高邮鸭集团、高邮蛋品专卖厂以及南外环线外其他轻工企业,服务于高邮城南企业及周边村镇,发展成为具备货物装卸、仓储、中转功能的公用码头,是大运河高邮港的副港区。

(2)城北港区

拟规划城北港区位于高邮经济开发区外环路产业带,外环路与运河东堤交界处南侧300m起、沿运河往南1800m。

依托高邮北片工业区(即省级高邮经济开发区)、协鑫电厂、以及老城区与新城区保留的少数无污染工厂等,服务于高邮城区建设、并为东片工业区和马棚镇建设与发展提供大宗水上货物进出场所;同时为大运河马棚一远东船闸段沿线小码头及流动浮吊整合以及大堤堆场取缔提供积聚场所。

发展成为具备货物装卸、仓储、中转及物流功能的综合性公用码头,兼顾发展临港工业功能,是大运河高邮港的主港区。

(3)界首港区

拟规划界首港区位于界首镇区(对现有的高邮运输公司界首货运站南码头与

北码头进行改造),占用岸线长500m。

依托界首镇区、及周边村镇,服务于沿大运河界首片区,为大运河马棚一界首段沿线小码头、流动浮吊以及大堤堆场整合提供积聚场所。

发展成为具备货物装卸、仓储、中转功能的公用码头,是大运河高邮港的副港区。

三.存在的问题

高邮市Z,Jk@济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特别是航运的服务需求也迅速上升,全市需通过水陆运输的原辅材料、建筑材料、工农业成品等年运输量达1500万吨;另外高邮市东扩西进和京杭运河高邮城区段“三改二”整治工程的进行,城市的结构布局正在调整,京杭运河内运输的船舶吨位将大幅度提高。

由于原干线公路S237(老淮江公路)利用运河东大堤,限制了运河与东侧

陆域之间的联系,而大堤前沿陆域纵深很小,一般不足50m,沿线可建港口岸线较少。

一直以来,高邮市运河港口缺乏统一规划与规范管理,少数港口企业多属自主开发,普遍存在布局分散零乱、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经营单一、设备陈旧、机械化程度低、污染严重、管理落后、市场混乱等情况,与高邮市经济发宸和运输业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对现有各码头进行功能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

按照运输性质,港口的经济腹地可分为两类:

直接腹地一港口直接为该地

区的生产和消费服务;间接腹地一货物中转联运腹地。

按运输费用最小的原则,

确定本港区的直接腹地为高邮市及江苏省京杭运河沿岸的扬州、淮安等地区,间

接腹地为淮河流域、运河沿岸各省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二).腹地经济现状及规划

近年来,高邮经济呈跨越式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已有规模企业3000

多个,化肥、水泥、钢材、建材已具备较大的生产能力,农业生产独具特色,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2002年~2004年的三年间,高邮GDP分别实现61亿元、70.5亿元、85亿元,年均递增达15.6%,财政收入分别实现4.22亿元、5.55亿元、7.23亿元,年均递增28.7%。

2005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0亿元,年均增长33.19%,三次产业结

构由“十五”期初的29:

39:

32调整到期末的23:

44:

33,经济发展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率明显提高。

(1)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全市工业企业3000多家,已形成以名牌产品为“龙

头”,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机械、轻工、纺织、化工、建材、电子等为主、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摩托车、发动机、水泵、石油机械、环保设备、系列电机、电动工具、电线电缆、新型电光源、电子元器件、医药、化工、服装、棉纱、丝绸、箱、包、鞋、粮油食品等一大批拳头产品畅销国内外,化肥、水泥、钢材、建材已具备较大的生产能力。

(2)农业生产独具特色。

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素称“鱼

米之乡”。

形成了粮、棉、油、猪、兔、禽、鱼、虾、蟹、林、蚕、果、菜等综合发展的格局。

近年全市粮食产量62万吨,皮棉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3.8万吨,水产品产量9.5万吨,蚕茧1.7吨,皮棉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3.8万吨,

林业覆盖率达15%。

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秦邮董糖、珠光大米、秦邮醉蟹等名优产品闻名遐迩。

近年来,高邮相继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水利建设、粮棉生产先进单位。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传统的餐饮服务、商业贸易等三产业不断提升扩

大,新兴的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房地产开发、连锁经营、旅游等方兴未艾。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4)对外开放日趋加快。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合

作,全市各类利用外资项目上百家。

高邮对外贸易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目前己形成一批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机电、服装、丝绸、轻工、工艺、建材、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等4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三).高邮市经济发展目标’

根据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预期2010年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200~208亿元,年均增幅在15%以上,确保在2005年基础上的翻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000元左右;“十一五’’期末,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85%左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预期高邮市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330亿元,年递增9%,在2000年基础上,全市内生产总值在规划期内增长5.8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到2020年37.93

亿元,年递增4%;第二产业增加值140.31亿元,年递增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73亿元,年递增1l%。

三次产业结构由1998年的30:

40:

30调整到2020年的11.4:

42.1:

46.5,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调整到“三二一”.

(1).高邮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高邮市区北部,西枕京杭大运河,南连高邮城区,北接生态旅游渡假村,中贯京沪高速公路,淮江一级公路和高兴东公路。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实现“五通一平”,区内以秦邮路、屏淮路为十字中轴线,形成“一环四纵五横’’的网状园区道路,道路均按汽20一挂100标准设计建设,与高邮市区紧密相连。

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电信、排水、亮化、绿化基本配套。

近年来,落户在开发区的企业已形成5大产业集群。

①医药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

高邮兆康制药有限公司、沪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扬州天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扬州大晟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均通过

GlVIP改造,2004年医药行业产销过3亿元;②塑料制品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

扬州鸿信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江苏永恒塑业有限公司、扬州凯尔化工有限公司、高邮华升线路器材厂等,2004年产销3.2亿;③机械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

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扬州捷通液压件有限公司、高邮宏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高邮金正机械厂等,2004年产销4亿元;④服装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

高邮利安达服装有限公司、扬州鸿泉制衣有限公司、扬州东鹏服饰有限公司、扬

州国泰服饰有限公司等,2004年产销2.5亿元;⑤电子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

扬州佳光电子有限公司、扬州升达集团、扬州松佳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2004

年产销2.8亿元。

四.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

(1)高邮市交通现状

高邮市位于沿江经济带和运河北岸,北枕幅员辽阔的苏北地区,南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仅一江之隔,是江苏省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依托苏中、

苏北和京航运河中上游广大腹地,高邮港成为苏南与苏北物资交往的水运枢纽,

也是苏中、苏北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

全市“两纵两横”公路骨架国(省)道已经建成,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

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高速公路及237国道南北穿境而过,333、332省道东西横贯

我市,以及即将规划建设的淮扬铁路、安大公路等也分别在我市境内穿过,加上

南、北澄子河、三阳河、横泾河、东平河等黄金水道,相互交汇,在高邮市内形

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交汇融合的大交通格局,“十五”期间高邮市

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达到8.6亿元。

交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总投入29.6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45%。

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全面建成“七纵五横”骨干公路网,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市通乡公路二级化,乡通村、村通村公路灰色化,全市公路网络化的目标。

建成各级公路1564km,新建、改建市通乡公路123km。

(a)航道建设-

根据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规划,统~标准,管养结合,努力提高航道通过

能力,进一步构筑以京杭运河、北澄子河和三洋河为主轴的航道网,对一些货运

量大、通航船舶多的航道进行整治,使之逐步达到等级标准,有计划地进行北澄

子河东线为主的卡脖子地段专项改建工程和碍航改建工程。

(b)港口码头

根据扬州市运河开发的总规划,“十一五”期间,高邮市将抓紧京杭运河综

合治理的机遇,充分利用京杭运河作为南水北调水路交通主动脉的优势,结合自

身的优势,建设和扩建港口码头2个。

五.吞吐量发展预测

根据《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1999-2020年)《高邮市外环路沿线产业带概念规划》(2004.09)《高邮市交通“十一五”规划》高邮市国民经济和交通统计和生产总值预测,根据高邮市“十五”期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情况,近年来高邮经济呈跨越式发展,其中2002年~2004年的三年间,高邮GDP年均递增达15.6%。

根据高邮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编制的“十一五”期间高邮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安排情况,规划年高邮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1高邮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测

经济年均增长率

全国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市

2000-2005

7.8%

11.4%

12%

13.84%

2005-2010

7%

10.5%

13%

14.87~15.77%

表3-2高邮市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单位:

亿元)

年份

2005

2010

高邮市

100

208

扬州市

853

1572

江苏省

1587l

26052

预测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报告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进行预测,采用的主要方法如下:

经济调查分析法:

调查腹地国民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腹地的生产力布

局,从大宗货物产运销相关关系和平衡分析,预测港口吞吐量港口吞量。

增长率预测法:

根据已有运量,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及各口岸的竞争优势,分

析各运输方式所承担的比例,按相关预测增长率预测港口货物吞吐量。

综合分析法:

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相关货种进行定性分析,最终预测港口各货种吞吐量。

随着城市总体规划和航道规范的实施,高邮沿大运河现有的碍航码头必将逐步拆除,这将使高邮市通过大运河运输的大部分货物必将转移到高邮港进行装

卸。

而高邮港位于高邮经济开发区的西北部,北接大外环,水陆交通便捷,区位

优势明显,经济开发区内厂家的原料进口与成品出口通过高邮港区,能够减少货

物运输的成本,促进高邮港吞吐量的增长。

①.京杭运河高邮市城区段现有码头拆迁转移的货运量。

根据<<京杭运河高邮

港及物流园区投资协议书>),高邮市10年内不在高邮市范围内新批同类业务码

头,并承诺对现有城区段码头进行清理,无证的取缔,有证的动员归场,取缔范

围内实施长效管理。

②.高邮市近年市政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建设量放大,地产建筑材料不能满

足要求,需要进口大量建筑材料产生的运量。

③.高邮市的农副产品和特产,如珠光米、麻鸭制品等闻名海内外,每年有大

量出口产生的运量。

根据初步统计,2005年仅城区段码头吞吐量达到400万吨。

未来几年,高

邮市对矿建材料和能源材料一煤炭的需求将会更大。

主要货种预测分述:

(1).煤炭

随着国内钢铁、水泥产量的提高,200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较2004年增长了19%。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进口石油的第二大国,石油资源的紧张,势必形成对煤炭需求量的加大,中国的能源还将维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目前高邮市招商引资的力度逐年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对能源特别是煤炭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高邮市2003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为139034吨。

近年来,高邮招商引资取得很大成果,资金投向向工业集中。

2004年引进外资4072万美元,工业投资项目44个,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829万美元,占总到帐额69.5%。

域外民资27.8亿元,工业项目366个,外方投资26.3亿元,实际到帐17.2亿元,占域外民资到帐额的61.9%。

2006年高邮市将建设实施3个变电工程、总投资1.65亿元的1个热电厂,随着高邮工业投资项目的不断深入,对煤炭的需求也会不断加大。

随着京杭运河高邮城区段“三改二”工程实施,航道等级提高、港口基础设

施完善,煤炭的来源和运输渠道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构成上,北方煤炭通过京

杭运河进入高邮的比例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运输渠道上,煤炭运输将直接通

过京杭运河运输到高邮港。

Nine,由于公路运输成本高、运量小,部分由公路运

输承担的煤矿来煤,将逐渐转向运量大、成本低的水路运输。

据此,预测高邮市港口2010年、2020年煤炭吞吐量将分别达到120万吨、

230万吨。

高邮港煤炭吞吐量将分别达到110万吨、190万吨。

(2).矿建

在我国内河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中,矿建材料占有重要地位,1987、1988

和1997年矿建材料曾超过煤炭、石油,成为我国内河第一大货种。

内陆一些省

市,矿建材料在港口生产中占有主要地位,其中黄砂是矿建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高邮社会经济未来5至10年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矿企业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根据高邮市交通“十一五”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总投入29.66亿元,各级公路的新建改建,京杭运河改造工程,北澄子河、高邮湖航道的改建养护等,将使高邮市对矿建材料需求将持续增长。

随着京杭运河航道等级提升、航道条件改善,水泥、矿石等矿建材料将主要通过水路运输进入到高邮市,同时石料也将通过水路运送到周边地区。

据此,预测高邮市港口2010年、2020年矿建材料吞吐量将分别达到530万

吨、680万吨。

高邮港矿建材料吞吐量将分别达到320万吨450万吨。

(3).钢材

“十一五”期间,高邮市将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

2006年,扬州宏盛钢铁公司、高邮市迅达工程机械公司、宝尔特杠杆电器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以及配套加工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建设,钢铁需求量将快速增加。

同时,淮阴钢铁公司将投资0.6亿元建成宏盛钢厂、新东方置业投资3.0亿元建设高邮华东五金装饰城、高邮开发区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80亩的大型钢材建材市场,将吸引外地钢铁企业来本地落户。

因此,未来高邮钢铁的吞吐量将有较快的增长。

据此,预测高邮全市港口2010年、2020年钢铁吞吐量将分别达到80万吨、

200万吨。

高邮港钢铁吞吐量将分别达到75万吨、i60万吨。

(4).农副产品

高邮现有耕地90余万亩,各种水面100多万亩,粮食及其他农产品资源十

分丰富。

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65万吨,皮棉1.15万吨,油料2万吨,蚕茧1.7

吨。

随着农业结构优化,多种经营迅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十一五”

期间,规划农副食品加工业包括基地建设的累计投入不低于35亿元,该行业占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10%水平,全力打造我市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据此,预测高邮全市港口2010年、2020年农副产品吞吐量将分别达到45

万吨、90万吨。

高邮港农副产品吞吐量将分别达到30万吨、60万吨。

(5).其它(水泥、木材等)

推进重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是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点。

抓好电线电缆、电动工具、机械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基地建设,电线电缆制造基地以曙光、华能等电缆企业为龙头,“十一五”累计投入25亿元,力争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左右。

电动工具制造基地用于产品自主研发、自创品牌的投入不低于20亿元,到2010年金飞达电动工具力争率先成为全市产值过20亿元的企业。

机械零部件制造基地将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做专做深液压机械、汽车配件和机械标准件等产品,“十一五”计划投入50亿元,到2010年该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

生物医药以现有日欣、一洋、新亚高科、兆康、天健等医药及中间体企业为依托,力争到20l0年投入10亿元,产值超20亿。

据此,预测高邮全市港口2010年、2020年其它吞吐量将分别达到205万吨、

375万吨。

高邮港其它吞吐量将分别达到135万吨、240万吨。

随着城市总体规划和航道规范的实施,高邮沿大运河现有的碍航码头必将逐

步拆除,这将使高邮市通过大运河运输的大部分货物必将转移到高邮港进行装

卸。

而高邮港位于高邮经济开发区的西北部,北接大外环,水陆交通便捷,区位

优势明显,经济开发区内厂家的原料进口与成品出口通过高邮港区,能够减少货

物运输的成本,促进高邮港吞吐量的增长。

表3-2高邮全市港口分货种吞吐量预测表(单位:

万吨)

货种

2010年

2020年

煤炭

120

230

石油及制品

50

100

矿建材料

530

680

水泥

115

210

钢材

80

200

木材

45

75

粮食及农副产品

45

90

其它

45

75

合计

1030

1660

表3-2高邮港分货种吞吐量预测表(单位:

万吨)

货种

2010年

2020年

煤炭

110

190

矿建材料

320

450

水泥

75

140

钢材

75

160

木材

30

50

粮食及农副产品

30

60

其它

30

50

合计

670

1100

3.4.6本工程吞吐量安排

根据相关预测,结合本工程的投资规模,2010年本港的吞吐量为600万吨,

其中矿建材料310万吨,煤炭100万吨,钢材70万吨,水泥70万吨,其它50

万吨。

表3-3货运吞吐量预测表单位:

万吨

序号

货种

合计

进口

出口

1

煤炭

100

100

2

矿建

310

310

3

水泥

70

50

20

4

钢材

70

50

20

5

件杂货及其他

50

10

40

6

合计

600

520

80

6.船型选择

设计代表船型的选择,首先必须考虑货物的流向、批量及船队的现有情况,

考虑进出港航道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船舶的营运经济性等因素。

京杭运河既是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输水通道,又是南北物资交换的黄金运输

通道。

全年通航里程达883公里,-贝~j-通,山东、江苏、浙江三省,与运河三角洲主要内河航道网相连结。

2002年,运河全线货运量达到1.5亿吨居我国内河运输的第二位,为我国目前利用率最高的内河航道。

近年来京杭运河的开发整治,改善了通航条件,提高了内河水运竞争力,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货源。

考虑到京航运河作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最重要的水上通道,近年来运输量逐年

攀升,船行密度很大,高邮段河道较窄,较大的船舶在拟建码头前调头时会占用

主航道,对主航道船舶会有一定影响。

经综合比较,本工程近期规模拟按500

吨级设计。

根据《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本工程选用“京杭运河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载重吨级为500I船型,主尺度为46x8.30x2.3m。

7.建设规模

兴建500吨级内河泊位17个及相应的港口配套工程。

占用运河岸线977m,

一次性征地370亩,港口设计年吞吐量为600万吨。

六.港口现状及问题

经多年整治大运河已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成为灌溉的总干渠、交通的大动脉、苏北里下河人民防洪的屏障,是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输水干河,也是规划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干线。

该河段是单式河槽,河段大致为南北方向,河底高程2m,河底宽60m~70m,河口宽度250m~300m。

东堤堤顶高程在l0~12m,堤顶宽10~15m,西堤堤顶高程在11.5~12.5m,堤顶宽6~8m。

港口所在河段受江都水利枢纽与淮安水利枢纽控制,淮水较丰时,从总渠引水入该河段,淮水少时由江都抽水站抽水补充。

由于淮水补充保证率不高,项目河段水量主要由江都抽水站抽水补充,北部干旱时还要通过淮安水利枢纽向北送水,项目河段兼有灌溉、航运、南水北调和排涝等综合功能。

所以,大运河水流运动以南向北为主,双向水流运动是本河段的基本特性。

1.防洪影响分析主要结论

该段京杭大运河是单式河槽,低水位和高水位情况下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相

似,主流基本集中在大运河主槽内,岸边水流流速很小,又经过河床冲刷深度计算,hB小于hp,差值不大。

说明目前该段大运河河床近期没有冲刷,是基本稳定的。

2.项目建成后对大运河东大堤稳定性影响

由计算结果分析,高邮港码头段运河堤设计断面能满足稳定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