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39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我正你反”。

游戏规则:

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

  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3、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

  4、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很好,接下来,老师换一个游戏规则。

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第2页例1的几幅图)。

  二、初步感知

  师:

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见过类似于第2页例1的几幅图的情景呢?

  生:

有,看天气预报的时候。

  师:

我国面积非常大,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区气温相差非常大。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这六个城市,你能读出这六个城市的天气怎样的吗?

  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读一读。

  三、认识负数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师:

(课件出示温度计)同学们,认识它吗?

  生:

温度计。

  师:

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

(课件出示℃、℉)

  生:

℃表示摄氏温度,读作“摄氏度”。

  生:

℉表示。

  师:

℉表示华氏温度,读作“华氏度”。

那我国用什么来计量温度呢?

  生:

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

  师:

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温度计做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大格表示10摄氏度,一小格表示2摄氏度。

  师:

0摄氏度怎样规定的?

你知道吗?

  生:

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师:

是的,科学家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读作:

0摄氏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师:

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师:

那零上10摄氏度记作?

+10℃零下10摄氏度记作?

-10℃

  生:

零上10摄氏度记作:

+10℃;零下10摄氏度记作:

-10℃。

  2、读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

(课件出示)

  教师课件出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引导学生读一读。

  3、从上面的天气预报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例如:

北京最高温度是5℃,最低温度是零下5℃。

  师:

北京-5℃和5℃一样吗?

都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

-5℃和5℃不一样,-5℃表示比零度还要低5摄氏度,5℃表示比零度高5摄氏度。

  生:

-5℃和5℃不一样,-5℃比零摄度冷,5℃表示比零摄氏度热。

  教师小结:

5℃和-5℃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正确读出例1中的各个城市的天气温度。

  师生一起小结:

当气温高于0℃的时候,我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号或者直接用数字来表示,读作零上×××摄氏度。

当气温低于0℃的时候,我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号来表示,读作零下×××摄氏度。

因此,+5℃表示零上5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5℃表示零下5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板书:

+5℃正三摄氏度;-5℃负三摄氏度)

  学生自主完成例1的信息表,然后和同桌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教学教材第3页例2。

  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第3页例2的图片,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生:

“2000”表示存入2000元。

  生:

“-500”表示支出了500元。

  生:

“-132”表示支出了132元。

  生:

“500”表示存入500元。

  师:

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或者数学符号吗?

(提示与+代表相同的意思。

  师:

那在这里和-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表示存入500元,-表示支出500元

  学生说出各个数字的含义。

  教师小结:

500和-500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

很好,同学们再试着说说图中其他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

  6、思考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师:

同学们比较一下例1和例2,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提示:

在例1和例2中,都有两种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支出与收入。

  7、0是什么数?

  师:

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看做多少呢?

  生:

看作0。

  师:

(课件展示)比海平面高的用(+几或几)表示,例如+5000米比海平面低的用(-几)表示,例如-2000米

  把海平面0当成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师: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米,怎么表示?

  生:

记作+米。

  师: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如何表示?

  生:

记作-155米。

  课件展示小知识:

海平面,顾名思意,就是大海的水面。

它用在测量地面高度上,又称海拔。

我国所有的大地测量和标志,都是以黄海海面的基点开始的,任何海拔标高,都是相对于黄海海面的基准点。

  (通过对海平面的认识,温度计上的0,得出0像一条分界线,把正负数分开,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小结: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

-16,-500。

像-16,-500,-3,-。

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读作负八分之三。

  而以前所学的16,2000,,。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号,例如+16,+,+等(也可以省去“+”号)。

+读作正六点三。

  师:

0像一条分界线,把正负数分开。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

  

(1)、用正负数表示。

  ①、零上摄氏度表示为:

________,(+℃)

  零下摄氏度表示为:

________。

(-℃)

  ②、广西某地有一天坑,

  坑口高于海平面125m,表示为:

________,(+125)

  坑底低于海平面m,表示为:

________.(—100)

  

(2)、先读一读,再议一议:

观察这些数,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同桌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数可以分成正数、0、负数。

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正数前面可以写“+”,但通常不写,而负数前面的“-”必须写。

正数前面可以读“正”,但通常不读(如果有“+”号必须读),而负数前面的“负”必须读。

  四、走进生活

  师:

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出示题目进行检测:

  1.你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

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

(100℃,0℃,-℃,-183℃)

  2、做一做

  胜5场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5场,正五场)

  输3场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

(-3场,负三场)

  收入100元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__;(+100元,正一百元)

  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__。

(-200元,负二百元)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3、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4、六年级三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

根据三个班的得分,说一说他们的答题情况。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5、你会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吗?

  

(1)、华山比海平面高2000m,记作(+2000m)

  

(2)、死海比海平面低392m,记作(-392m)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6、我能判断对错

  

(1)任何一个负数都比正数小。

(√)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3)因为“4”前面没有“+”号,所以“4”不是正数。

(×)

  (4)上车5人记作“+5人”,则下车4人记作“-4人”。

(√)

  (5)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

  (6)5゜C和+5゜C所表示的气温一样高。

(√)

  7、小结交流

  师: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吗?

  生:

家庭收支账本上。

  生:

冰箱的冷冻室温度。

  生:

地图上显示的海拔高度。

  五、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读出-3℃和-18℃这两个温度,并根据题干思考北京和哈尔滨的温度哪个低些。

  教师指名回答。

  2、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小组依次回答,教师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小结

  师: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板书

  认识负数

  +5℃正三摄氏度-5℃负三摄氏度

  5三-5负三

  八分之三-

  负八分之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目标

  学会负数的基本性质,利用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利用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歌曲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理解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引入实例。

  师:

大头儿子是个非常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科学课上他学了温度计的使用后,回到家立刻就和爸爸动手实践。

  出示室内、室外温度主题图。

  指出:

室内温度是零上16℃,室外温度是零下16℃,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板书:

零上16℃零下16℃)

  师指出零上16℃和零下16℃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小组内交流。

  汇报时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并进一步指出这些都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创造符号并统一符号。

  师: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是用文字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如果去掉文字,仅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表示出这种相反的意思吗?

  以此激发学生创造符号的渴望,并统一为用“+-”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

  2.自学课本,认识正、负数。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师:

这种符号在这里不再是运算符号,因此也不能再读“加、减”,那它们该怎样读,这样产生的数叫什么数呢?

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出示自学提示,请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自学课本。

  

(2)汇报交流。

  ①理解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②举例说明什么叫正、负数,能正确读出正、负数,并能举例说明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课后小结

  ③理解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感受负数的历史。

  师:

中国人最早根据商业需要产生负数,我们举的这些例子就体现了这种需要,古人经历了很多种创造负数的方法,如第二幅图中的用颜色表示,第三幅图中的用斜杠表示,以及国外的用各种形式表示负数,刚才我们也经历了这种创造的过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形式——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师介绍后,学生说感受。

  教案设计频道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