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1古诗三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4885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 1古诗三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下 1古诗三首.docx

四下1古诗三首

四下1古诗三首

一:

教材解读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

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

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敬亭山简介

敬亭山位于宣城县城北郊5公里处。

原名昭亭山、查山,属黄山、九华山支脉,海拔286米。

唐宋以来即是名胜之地。

山顶有石刻“云根”二字,相传为李白所题。

山间云雾缭绕,茂林修竹,松涛阵阵,溪水潺潺,景色非常秀丽。

敬亭山声名大振是在南朝杰出诗人谢朓前去游览,并写了《游敬亭山》的名诗之后。

后人取该诗中“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一句的诗意,在山上翠云庵前建了云齐阁,各地游客纷纷沓至而来,在此饮酒赋诗,正如刘禹锡所写:

“宣城谢朓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后来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王维、苏轼、汤显祖、施闰章等名士相继来此游历赋诗,敬亭山名声益显。

李白在宣城时一再登临敬亭山,登高望远,流连忘返,留下许多诗篇,盛赞那里的山色溪景。

著名绝句《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更使此山名闻天下。

后人在山上建有闲云庵,是取“孤云独去闲”的诗意而命名。

民国28年(1939)新四军军长陈毅经过宣城时,也到敬亭山留诗凭吊李白、谢朓:

“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李谢诗魂今在否?

湖光照破万年愁。

随着岁月的流逝,敬亭山的亭、阁、庵、寺多已圮没,现存者尚有双塔和古昭亭石坊可供游览。

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各七级,四方形,高20余米,砖砌、仿木结构,塔身砌有佛像、阑额、圆拱门等,塔内嵌藏苏轼楷书《观音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石刻。

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山林建设,敬亭山面貌一新,尤其在春夏之间,山坡上梨花如雪,茶树如茵,青松翠竹,蔚成奇观,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早年没有读过这首诗,选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浏览,没有很好地琢磨。

真的引起我对它的注意,是这次在徐州听民主路小学刘杰老师的课。

归纳一下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

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字的读音一共有四种,但与这一语境的意思相关的读音有两种:

一是读hé。

二是读hè。

细细揣摩,我以为:

此处之“和”还是读作第二声(hé)为妥。

其理由有三:

一、从“和”的字义来看,它最初是“相应”或“谐”的意思。

许慎的《说文解字》有云:

“和,相应也。

”《广雅·释古三》也说:

“和:

谐也。

”后来,引申为和睦、协调。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

“古唱和字不读去声。

”由此不难发现:

“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声音相应而来的。

它应读作hé,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读为“去声”。

如今的第四声读法是后来随着字义地不断延伸与扩大,分化出来的。

再从“和”字的现代解释看,此处之“和”也不应读作hè。

《现代汉语词典》认定:

当“和”字读作hè时,一是指“和谐地跟着唱”;二是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

”但不管哪种解释,都有“跟从”与“依照”的意味。

联系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

如果将“和”字读作hè,解为“跟从”与“依照”,那就与诗句的意思不合了。

二、从此诗的格律来看,此诗当为首句入韵。

我们知道,按照诗词格律的规定,七绝的格律类型大体有四。

其一: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

其二: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

其三: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其四:

⊙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

(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

与上述格律比照,此诗应属七绝的类型之二。

所以,首句必须押韵,而且应为平声。

三、从上下文来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思,所以只有将“和”字读作hé,解为“应”或“谐”,才能与上文“相”字的意思贯通。

如果将此字读作hè,那就会使“和”字涂上“跟从”或“依照”的色彩。

这样做,显然与诗人笔下的情景不合。

说来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判断选择题。

它要求考生判断“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是否正确。

其标准答案认定:

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我们的判断。

第二、“镜未磨”究竟应作和解释?

对第二句中“镜未磨”的解释有二:

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我觉得,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明白“镜未磨”究竟是什么样。

《淮南子.脩务训》上这样说:

“明镜之始矇然未见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锡,磨之以白毡,则须眉微毛可得而察。

”意思是说,铜镜一开始的时,镜面暗淡无光,还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镜面敷上一层反光剂氧化锡(或谓水银),再用白毡打磨(即抛光),才能光洁明亮。

由此可见,诗中的“镜未磨”,当是指铜镜未经打磨暗淡无光的样子。

若简单地将“镜未磨”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突出的是湖面的平,就与古代的铜镜尚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多种形制的事实并不完全相符。

所以我以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还是理解为“无风的湖面就如同未经打磨的镜面一般暗淡无光”为妥。

这样解释,既与当时湖面上光线不足,水波不兴的情境相合,也与诗人置身于特殊的观察位置——岳阳楼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见相符。

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

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

也有两种说法。

有人说,“青螺”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也有人说,“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

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点是肯定的。

比较以上两种对“青螺”的说解,我以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直接,更加具有原创性。

为什么人们会把“青螺”释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的用品呢?

这很可能是受神话传说的暗示。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

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

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

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

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说来也巧,雍陶也曾写过一首《题君山》,其诗曰: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读雍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说,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而雍诗则是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人们说,对比之下,细微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清楚。

洞庭湖简介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江南,湘北,那片向北倾斜的凹形地貌上,一泊湖水以天下为怀,一座阁楼以天下为标。

北宋范仲淹用一篇散文将岳阳楼树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座地标,而湖区百姓以千百年来的劳作将洞庭湖建造成天下粮仓。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葱翠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

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

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积有3900平方千米,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

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洞庭湖区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

较为权威的划分是,范围包括岳阳、益阳、常德,长沙、湘潭、株洲和湖北荆州共7个市。

洞庭湖区又分“纯湖区”和“四水尾闾区”,其中,整个长沙城区,就属于四水尾闾区。

而我们此次《环行洞庭湖》报道的岳阳、益阳、常德三市中,还有汨罗、桃江、桃源、临澧不属于纯湖区,也在尾闾区之列,而岳阳的平江、益阳的安化、常德的石门,还并不属于洞庭湖区。

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滨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

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

可见鱼之多。

湖南全省商品粮的40%、商品棉的90%、商品油的50%,商品鱼的70%都来自洞庭湖畔。

洞庭湖湿地面积,占我国亚热带湿地的1/4。

洞庭湖区苎麻产量占到全国的1/3。

洞庭湖区从1969年开始发展淡水珍珠养殖,目前年产量占全国的80%,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的小白额雁,冬季主要在洞庭湖区一带越冬。

对于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如今仍能观赏到。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

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忆江南》解读

只要我们留心,“qq秀、宝宝秀”等各种各样的“秀”层出不穷,我们沉浸于这些“秀”带给我们无限乐趣时,是否想到在遥远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凭借《忆江南》为我们“秀”了一把。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首先,以江水“秀”出江南美景。

按常理,要用十几个字来描述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巧妙之处在于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这样“以斑点豹”的手法能使读者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色彩,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其次,以前后呼应“秀”出周密的行文。

诗人开篇就以“江南好”一个“好”字,尽收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此时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饱含其中。

只有“好”之极,方才“忆”不休,直指“能不忆江南”。

加上“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最后,以反问“秀”出自己情感。

作者描绘出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的场景,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

想起当年在苏杭与百姓同欢乐,共沐那迷人的春色,是何等痛快,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诗不禁感叹道:

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

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起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向往。

难道我们不惊叹白居易“秀”的绚丽,“秀”的真切,“秀”的奇特吗?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

难句解析

独坐敬亭山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

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望洞庭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忆江南

1、江南好。

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风景旧曾谙。

”“旧”:

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

曾经。

“谙”:

熟悉。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四:

作者简介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

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

李白的诗歌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

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

从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772~842)。

贞元中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辞,授太子校书,后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掌书记,调补渭南主簿,升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预政治革新,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宪宗废新政,贬革新派,出为朗州司马。

十年后召回长安,以诗忤当道,复出为连州刺史。

穆宗朝为夔州、和州刺史。

文宗时官主客郎中分司东都、集贤学士、礼部郎中,出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武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772~846),他是李白、杜甫以外事名最大的唐代诗人,他写诗敢为百姓诉苦,敢批评皇帝官僚,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在当时,妇女和獐都能欣赏。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而且很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忆江南》就是一首词。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先说选材。

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

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独坐敬亭山》的相关资源

独坐敬亭山⑴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⑵,

孤云独去闲⑶。

相看两不厌⑷,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⑴敬亭山:

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风景幽静秀丽。

山上旧有敬亭,为南齐谢眺吟咏处。

⑵尽:

没有了。

⑶闲:

悠闲。

⑷厌:

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题解】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

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

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

“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

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

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望洞庭》相关资料

望洞庭⑴【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⑵,

潭面⑶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⑷里一青螺。

【注释】

⑴洞庭:

湖名,在湖南省。

⑵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⑶潭面:

指湖面。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⑷白银盘:

形容洞庭湖。

青螺:

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代著名诗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